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2.
陆华文 《华夏医学》2009,22(5):924-926
随着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量的不断增加,其术后并发症也日渐增多,其中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是术后并发症之一。笔者对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治疗的18例18眼发生人工晶体夹持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菊兰  蔡华成 《重庆医学》2013,42(11):1299-1302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听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目前的人工听觉技术不仅能解决传导性听力下降,还能通过永久性植入人工听觉材料而改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听觉植入是指通过手术将人工植入体完全或部分埋植到体内从而改善听力的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临床的人工听觉植入装置,根据其刺激的部位不同可大致分为,(1)刺激颞骨骨导:骨锚式助听器;(2)刺激鼓膜:RetroX听觉植入装置;(3)刺激听骨链:振动声桥;(4)刺激耳蜗:人工耳蜗;(5)刺激听觉中枢:听觉脑干植入,人工中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探讨其起病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24例HUS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等。结果 本病发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12例,5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为1.66∶1),起病前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前驱期症状13例(54.16%),该病首发症状多样,面色苍白16例(66.7%)、恶心呕吐14例(58.33%)、少尿无尿13例(54.16%),13例(54.16%)有误诊史。实验室检查提示不同程度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损害;本病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血浆置换对非典型HUS有一定疗效。24例患儿中,死亡6例,4例患儿后期随访发现存在高血压,1例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 患儿出现肾功能合并血液系统改变时应警惕HUS的可能,本病短期预后较好,但长期预后并不乐观,早期、规则的综合治疗及血液净化、针对微血栓等相关治疗可影响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我们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61例。由于这类病人多数是老年人,且有生理病理改变及伴随的全身性疾患相应增多。因此,进行这类手术的麻醉处理有许多特点。现将麻醉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波 《铁道医学》2001,29(2):136-138
经过40多年的研究,尤其是近10年来应用半透膜、中空纤维技术、肝细胞分离及培养等技术,人工肝支持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仅有解毒功能;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虽具有重要功能,如参与糖、蛋白质、脂肪及中间产物代谢,生物合成等重要功能,但肝细胞易受毒害;而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合前二者之优点,因此,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将是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9.
10.
潘继承  张杰 《右江医学》2003,31(5):487-488
重型肝病病情极其严重 ,病死率居高不下 ,现就近年来国内外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物理型人工肝  物理型人工肝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主要是利用血液 (血浆 )灌流、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或血浆置换 ,以去除肝功能衰竭 (肝衰 )患者血中的有毒物质。如过高的胆盐 ,一些中毒肝衰患者血中过高的药物等。1.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HP) 是通过吸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药物及代谢物 ,因此去除的毒物必须是可吸附的 ,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和树脂。它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 ,其活性炭可无选择吸附中…  相似文献   

11.
人工菌斑致牙釉质早期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采用人工菌斑新技术模拟致龋性牙菌斑的细菌组成。研究在人工菌斑这个特定的微生态环境下发生的牙釉质龋样损害,探讨牙菌斑的致龋力。结果显示,在人工菌斑环境下,能模拟出相同于人口腔自然环境下的牙釉质早期龋样损害,而且二者在光镜下实难区分。表明人工菌斑技术是研究龋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它将致龋菌—牙菌斑—早期龋三者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所得结果更接近于龋病发生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脱矿体系在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形成人工龋样损害的情况,确定模拟早期龋实验研究的脱矿系统。方法两种脱矿体系:部分饱和酸缓冲溶液和酸性凝胶溶液,分别在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制备人工早期釉质龋损,采用偏振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人工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部分饱和的酸缓冲体系制备的人工龋损都具有完整的表层和表层下脱矿,牛牙釉质除了脱矿深度大于人牙釉质外,其它病理学特点都类似于人牙釉质,与早期自然龋损相似。而凝胶液脱矿体系形成的人工龋损不管是人牙还是牛牙都没有明显的表层结构,实验牙表面多出现被腐蚀或溶解。结论部分饱和的酸缓冲液脱矿系统形成的人工龋损病理学变化更接近于自然龋;与人牙具有相似化学组成的牛牙很适合代替人牙来检测脱矿和再矿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A multibacterial artificial plaque was established in vitro on enamel slabs incubated in mixed culture of Streptococcus sanguis, Streptococcus mutans (serotype c),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Lactobacillus casei and Actinomyces viscosus. Typical structure same as natural plaque was seen under microscope. The caries-like lesion produced under the plaque was observed in enamel sections. The lesion was similar in appearance to natural ones under optic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 The acids produced in both culture media and artificial plaque were similar in composition and type to those produced in natural plaque after sugar attack.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kind of plaque model may be useful in studying carious process in vitro, because it is easily controlled either by changing the composition of bacteria or by adding different kinds of nutrient in the media. Moreover, the results will be easier to explain than those produced in natural on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牛牙与人牙两种不同釉质样品体外形成早期人工龋损的病理学特征,寻找更接近人牙龋损的实验标本,以便于龋病病因及防治的研究.方法 在体外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上制备人工早期釉质龋损,采用体视显微镜、透射光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人工龋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经脱矿后,两种牙釉质样本实验开窗区表面完整,呈白垩色不透明状;在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上制备的人工龋损都具有完整的表层和表层下脱矿,但牛牙釉质脱矿深度大于人牙釉质;牙釉质表面可清楚见到釉柱的中心溶解破坏,可见较清晰的、成束的晶体颗粒,牛牙与人牙略有不同,凹坑略大于人牙,晶体颗粒较人牙的稍粗.结论 体外脱矿系统在牛牙釉质制备的人工龋损病理学特点类似于人牙釉质,与早期自然龋损相似,故与人牙具有相似化学组成的牛牙很适合代替人牙用于龋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作者利用细菌培养技术,在离体牙上产生早期牙釉质龋样损害,通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龋损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真实地模拟龋病的发生过程,其破坏方式和病理改变与自然龋损极为相似。观察发现,在龋损过程中,牙釉质表层的相对完整层的超微结构已经发生改变,表层釉质中的釉柱破坏、溶解产生小孔隙,这可能是龋损深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在体外模拟牙菌斑,利用4种与龋病关系密切的细菌,应用口腔恒化器合成了一种人工牙菌斑。结果表明,此人工牙菌斑的形态、结构与自然牙菌斑十分相似,可作为牙菌斑-牙釉质界面的体外模型系统,为研究牙菌斑的致龋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连续培养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菌”)的技术在37个离体双尖牙上产生釉质脱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变链菌”在釉质表面附着和菌斑形成情况,用显微射线照像、透射光和编光显微镜观察到了牙磨片上初期釉质龋损。这个研究建立了一种产生釉质类龋损的方法,以便进行龋齿病因学和防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Five cariogenic bacteria were used to produce a plaque, called artificial plaque, by sequential culture in vitr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tificial plaque is very similar to the natural one i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Artificial plaque may be taken as an excellent model in vitro for the studies on cariogenicity of dental plaque.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泛力克抑菌,抗菌斑效果,应用口腔恒化器,对泛力克抑制口腔混合致龋菌的生长以及抗菌斑作用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同位素检测。结果表明:泛力克有明显的抑菌和抗菌斑作用。同时也证实了应用口腔恒化器模拟人类口腔生态环境进行实验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108 permanent human teeth with whitc or brown spots were prepared a.nd observed by transmitted,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s and microradiography. 60 te;eth with similar lesion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observations showed clearly that the carious changes took place at certain points ori the c71- amel surface. They then penetrated deeper into the enamel by dissolution of the prisms. The cores of the prisms were the first parts to be destroyed, resu!iting iLl destruction of the Ret- zius lines. The pathologic process s,pread along these lines as the lesions enlar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