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A—ELISA检测抗弓形虫抗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我们用弓形虫NT株虫体抗原包被聚苯乙烯酶标板,建立了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A-ELISA)检测抗弓形虫抗体的方法。经与弓形虫可溶性抗原包被结果对照,P>0.05两法无显著性差异。在方法学比较研究中,与间接血凝试验及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符合率分别为76.6%及92.5%。SPA-ELISA法检出率显著高于间接血凝法。SPA-ELISA为目前公认的一种较好的检测方法。敏感性高,假阴性率低  相似文献   

2.
3.
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与不育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德纯 《右江医学》2002,30(1):44-45
探讨抗精子抗体水平 (ASAb)与不育症的关系 ,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中抗精子抗体的浓度。结果 80对不育症夫妇中 ,男性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水平为 113 .8± 71.3u/ml,阳性率 2 5 % ,女性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水平为 12 2 .4± 85 .9u/ml,阳性率为 3 3 .3 % ,男女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显示 ,在免疫性不育中 ,抗精子抗体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7.
抗精子抗体ELISA检测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精浆男性抑制物(MIM)活性与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的变化.方法:非不育而需做精液检查者120例(对照组),年龄26~29岁;同期婚后2 a以上、同居性生活正常不育者131例(不育组),年龄26~29岁;同期配偶流产组83例,年龄25~28岁.患者禁欲3~7 d,以手淫方式取精液,在室温下自行液化做常规检查和测定.采用抗补体法检测MIM,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ASAb.结果:对照组中119例MIM≥360 U/mL,2例D(ASAb)>0.21.不育组中MIM 200~U/mL 33例,300~360 U/mL 98例;31例D(ASAb)>0.21,22例D(ASAb)>0.61;15例D(ASAb)>1.3.配偶流产组中MIM 200~U/mL 32例,300~360 U/mL 51例;18例D(ASAb)>0.21,12例D(ASAb)>0.61, 7例D(ASAb)>1.3.3组精浆MIM活性、ASAb阳性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患者精浆MIM活性与ASAb阳性强度呈负相关(r=-0.654,P<0.05).结论:MIM活性降低、ASAb阳性强度增高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抗精子抗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男性、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男性及正常生育男性的血清及精浆中的AsAb。结果: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AsAb阳性率为54.6%,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慢性前列腺炎不育组及正常生育组(P〈0.05,P〈0.0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经抗炎治疗后,治愈组AsAb阳性率为17.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液细胞学检测在诊断无精子症中的意义,了解无精子症与抗精子抗体的关系。方法:对33例无精子症患者(研究组)进行精液细胞学检测和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酶联免疫检测。结果:精液细胞学检测异常23例(69.7%),抗精子抗体阳性8例(24.2%)。选择23例生育能力正常者为对照,研究组各级精液细胞学的形态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抗精子抗体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细胞学检测是一种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在无精症患者中是由生精阻滞所致,最常见的阻滞发生在精子细胞水平。抗精子抗体阳性IgG亚型可能与活性精子匮乏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不育症是当前生殖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生殖免疫的发展,表明某些免疫不育和患者体内出现的抗精子抗体密切相关.本文对我院自1999年4月~2001年6月门诊的910例原发不育者的血清行抗精子抗体检测,并选30对正常育龄夫妇作为对照,以探讨原发不育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弓形虫感染者血清中特异性抗和循环抗原(CAg)。方法:应用SPA-ELISA检测血清标本,结果:SPA-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和CA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常规ELISA相似(P〉0.05),结论:该法可用于弓形虫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王逢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68-1969
目的:评价抗精子抗体(AsAb)在不育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3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男484例,女446例,其中早期自然流产者106例。同时取正常生育夫妇7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3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sAb。结果:不育不孕患者血清AsAb阳性率为22.58%,高于对照组(7.89%),男性患者阳性率25%,女性患者阳性率19.95%,均高于对照组(7.89%),P<0.05。早期自然流产患者106例,血清AsAb阳性45例,占42.45%,高于对照组(女性正常生育者7.89%)。结论:血清AsAb有助于临床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并评价免疫荧光生物薄片技术在检测ASA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生物薄片技术检测1920对不孕不育夫妇和40对正常孕期夫妇ASA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不育组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7%vs1.25%,χ2ASAb=9.4,P〈0.01),ASAb阳性者IgG型占66.4%,IgM型28.1%,IgA为0.6%。ASAb结合的部位分别头部占58.0%,尾部35.8%,体部3.7%,整体阳性较少为2.5%。结论体内抗精子抗体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薄片技术检测抗精子抗体特异性高,既能定性又能定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抗精子抗体与男性不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爱莲  李宝山 《医学综述》1996,2(10):525-527
<正>抗精子抗体(AsAb)可致免疫性不育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3~20%的男性不育者中可检出AsAb.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AsAb的产生、致男性不育的机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刘玉成 《中外医疗》2008,27(27):38-38
目的 观察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52例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述96.2%.结论 中药能清除抗精子抗体阳性的生成,且简单,方便,价格低廉、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试管—玻片凝集试验对480对不育夫妇和178对自然流产夫妇进行血清和/或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测定。不育组ASAb总阳性率为23.12%,其中女方血清ASAb阳性率为14.6%,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男方血清ASAb阳性率为12.6%,精浆ASAb阳性率为0.9%,后者低于前者(P<0.01)。自然流产组ASAb总阳性率为15.17%,其中女方血清ASAb阳性率为9.0%,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男方血清ASAb阳性率为8.3%,精浆ASAb阳性率为3%。研究结果提示,ASAb是导致不育症及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合成多肽抗原检测抗精子抗体 (As Ab)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 ISA )。方法 :固相法合成特异性精子肽 ,包板制备检测 As Ab的 EL ISA试剂盒 ,并对该试剂盒进行方法考核。结果 :抗原包被浓度选择 0 .5 mg/ L ;检测 4 39份血清标本的 As Ab表明 ,不明原因不育患者组阳性率达 2 1.5 % ,未婚男女对照组阳性率仅为 1%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与德国 Gesellschaft试剂盒比较检测 2 6份血清标本 ,显示极好的一致性 (Kappa值 0 .77>0 .75 )。重复性试验显示其精密度较好 (CV<10 % ) ;37℃放置 8d,结果不受影响。结论 :结果表明该合成肽抗原检测抗精子抗体 EL ISA试剂盒特异性强 ,重复性好、稳定性高 ,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
覃文周 《广西医学》2000,22(6):1427-1428
为了探讨抗精子抗体 (ASAb)检测在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 ,笔者应用酶联免疫法对不明原因的不孕夫妇 51 1对及不孕女子 42例血清中的精子抗体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分为不孕组和正常对照组 :(1 )不孕组 :为结婚两年 (或以上 )无生育夫妇 51 1对及不孕女子 42例的门诊病人。年龄 2 2~ 38岁 ,女性经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男性精液检查基本正常 ,无生殖器病变。 (2 )正常对照组 :为有过生育史的男、女性各 60人 ,年龄 2 4~ 38岁。1 .2 检测试剂 :为上海玉兰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1 .3 检测方法 :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