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住院的对末梢血常规检测结果存疑,且复查静脉血的120例新生儿,分析两种采血方式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静脉血血常规结果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均低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与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血常规结果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均低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均高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与末梢血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血较末梢血更能全面反映全身血液循环系统状况,在新生儿的诊疗中,临床若对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疑虑,建议复查静脉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5 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 ( 2 0例 )和重度窒息组 ( 38例 ) ;另外选择 2 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参数 ,比较各组间白细胞数及血小板参数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血小板计数 ( PC)、血小板平均体积 (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 PDW) ,在窒息组和对照组及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 ,外周血 WBC、MPV、PDW均显著升高 ( P<0 .0 1 ) ,血小板数显著减少 ( P<0 .0 5 )。窒息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 ,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参数无显著性差异 ( P均 >0 .0 5 )。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在临床上可作为窒息后多脏器损伤的一个预警参数。  相似文献   

3.
窒息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窒息新生儿, 分为轻度窒息组 (20例) 和重度窒息组 (38例); 另外选择 2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组, 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参数, 比较各组间白细胞数及血小板参数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在窒息组和对照组及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 外周血白细胞数、MPV、PDW均显著升高 (P<0.01), 血小板数显著减少 (P<0.05)。窒息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 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参数无显著差别 (P<0. 05)。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临床上可作为窒息后多脏器损伤的一个预警参数, 在社区医疗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原环境、飞行环境对静脉血细胞各参数的影响,为高原航空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013年高原驻训的35例歼击机飞行员及40例地勤人员进行血常规分析,并对16项血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歼击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在进驻高原后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值、血小板压积明显降低(P<0.01)。此外,地勤人员的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高于进驻前(P<0.01),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下降(P<0.01)。在上述变化中,地勤人员的所有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而飞行员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压积则超出平原正常人群参考值范围。歼击机飞行因素可对红细胞及血小板的部分指标产生影响,高原环境影响红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中的几乎所有参数。结论高原环境、飞行因素均可影响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而使得血常规中的各项参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动干预在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高白细胞白血病(HLL)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对照组常规用机器自动细胞采集,干预组是手动干预进行白细胞采集,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术前外周血象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两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均>0.05)。结论手动干预白细胞单采能快速降低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同时会出现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出现重度贫血(Hb<60g/L)的风险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胡丹 《当代医学》2014,(29):12-13
目的分析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沅江市妇幼保健院行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80例临床急诊发烧、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对2组幼儿展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实验组超敏CRP均升高,达到100%的阳性率,对照组阳性率为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37例患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数升高,占总数46.25%;39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占总数48.75%;4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正常,占总数5.00%。对照组1例患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数升高,占总数1.25%;4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占总数5.00%;75例患儿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数正常,占总数93.75%,和实验组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临床诊断中可以为医师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白细胞参数的变化,并建立其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372例正常妊娠妇女和22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的外周血白细胞参数[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单核细胞百分比(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C%)]进行测定,用SPSS 13.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95%可信区间确定其参考值范围.结果 正常妊娠妇女与非妊娠妇女外周血白细胞参数比较,除M%外,其余各参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妊娠妇女白细胞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WBC、IG%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孕早、中、晚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孕早期组与孕中、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孕中、晚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白细胞参数各指标随孕期的发展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建立外周血白细胞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有利于产科医生进行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白细胞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参数检测。结果:302例甲型副伤寒患者WBC数在正常范围占77.81%;白细胞分类(DC):中性粒细胞在正常范围内占51.32%,嗜酸粒细胞消失者占46.36%。结论:不能以WBC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否作为初步排外甲型副伤寒,可根据临床资料、嗜酸粒细胞直接记数结果在用药前做血培养,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幼儿急疹合并粒细胞缺乏症的升白细胞治疗方案及意义。方法:幼儿急疹合并粒细胞缺乏症30例患儿分为两组,(1)对照组以健儿清解液/喜炎平及利血升为基础治疗。(2)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第2、4、6、8、14天外周血象及病程进行分析。结果:(1)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出疹时间、皮疹持续时间及总病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在发热第2天正常或稍有下降,在病程第4天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下降;(3)经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观察组在病程第6、8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上升,对照组上升相对缓慢,上升水平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病程第14天,观察组及对照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恢复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有效促进幼儿急疹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患儿的白细胞生成,但并不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改变及其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内皮素改变及其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关系。方法 将 2 9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 (1 0例 )和重度窒息组 (1 9例 ) ;另外选择 2 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组 ,检测各组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数、血浆内皮素 (ET) ,比较各组间白细胞数和ET含量。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数及ET含量在重度窒息组分别为 (2 7 42± 1 0 95)× 1 0 9 L ,(72 73± 9 65)ng L ,轻度窒息组分别为 (1 0 2 4± 4 1 0 )× 1 0 9 L ,(56 76±1 0 0 5)ng L ,对照组分别为 (1 5 70± 3 2 1 )× 1 0 9 L ,(34 55± 8 7)ng L。外周血白细胞数、ET含量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间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ET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外周血白细胞数与ET含量呈正相关 (γ =0 39,P <0 0 5)。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随着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增多 ,血浆ET含量也随之升高 ,在临床上可将外周血白细胞数作为窒息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一个预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妊娠晚期妇女全血细胞参数与凝血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红  梅凤琦 《黑龙江医学》2009,33(11):810-81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全血细胞参数以及凝血4项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XE 2100 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CA6000全自动凝血仪,对180例妊娠晚期妇女和11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进行全血细胞参数以及凝血4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妊娠晚期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而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大血小板比率,均比正常对照组减低,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血小板、血小板平均体积以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在两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妊娠晚期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缩短,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凝血酶时间延长,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见;白细胞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计新生儿游泳对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33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为游泳组 172例,对照组16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 时间差异显著,游泳组:顺产和剖宫产的新生儿住院期间(5-7d)体重均达到出生时的体重;对照组:顺产和剖 宫产的新生儿住院期间(5-7d)体重均未达到出生时的体重(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使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 降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这无疑对婴儿生长发育有益。  相似文献   

13.
SPF级与普通级新西兰兔血液学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普通级新西兰兔进行剖宫产,获得SPF兔,比较SPF兔和普通级兔血液学参数。方法采取剖宫产手术培育成无菌兔,接种正常寄生菌使之SPF化。耳缘静脉采血,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PF兔、普通级兔血液学参数。结果经检测SPF兔符合国家SPF兔标准;SPF兔和普通级新西兰兔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酰转肽酶、葡萄糖、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血小板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肌酐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单核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数、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尿酸、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等级微生物环境对新西兰兔血液学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象变化,从而研究血象变化与患者治疗疗效的关联。 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变化,以治疗疗效情况分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前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0.0%(27/45)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93.3%(42/45)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93.3%(42/45)降低,淋巴细胞绝对值77.8%(35/45)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64.4%(29/45)降低,全程C反应蛋白86.7%(39/45)升高。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后血象中淋巴细胞绝对值55.6%(25/45)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55.6%(25/45)降低、全程C反应蛋白57.8%(26/45)升高。采用χ2检验比较:好转组与未见好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好转组与未见好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全程C反应蛋白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象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多正常区间变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前期多升高,治疗后多在恢复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前期下降,治疗后多恢复正常;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明显;全程C反应蛋白多升高。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全程C反应蛋白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转归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方法:选2011-12~2013-06间在我院治疗的已确诊的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另外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确诊的病毒感染的40例新生儿,同时选取健康的40例新生儿,比较三组新生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5.92±12.52) mg/L,(19.10±3.34)×10^9/L,(56.57±13.60)%;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的阳性率分别为77%(31/40)、38%(15/40)、67%(27/4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x2=126.308)。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中35例发热,35例发热新生儿治疗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结果分别为(4.66±2.48) mg/L、(9.74±2.44)×10^9/L ,(34.14±6.06)%,分别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明确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在其1岁时进行随访,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早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差异,分析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惊厥、休克、肌张力异常、贫血发生率、外周血白细胞数<5×109/L或>20×109/L、脑脊液有核细胞数>500×106/L和蛋白含量、糖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脊液糖浓度降低和白细胞数<5×109/L或>20×109/L均为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脑脊液糖浓度降低和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均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测定了102名妊高征患者和102名正常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内外钠钾的浓度。妊高征组母红细胞内钢、红细胞钠钾比值和血浆钾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钠钾代谢失平衡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两组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内外钠钾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采用全血 C 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检验时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发热患儿以及肺炎患儿6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实施 CRP 联合血常规检测,观察对比两组儿童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 CRP 水平均明显升高,阳性率为100%,对照组儿童的阳性率为24.19%,两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62例患儿中,有29例患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量、CRP 数量均有所升高,31例患儿的白细胞数量正常,但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2例患儿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正常。对照组儿童中,1例儿童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 CRP 数量升高,3例儿童的白细胞数量正常但中性粒细胞升高,其余儿童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与观察组患儿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CRP 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减少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发生,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检验时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发热患儿以及肺炎患儿6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实施CRP联合血常规检测,观察对比两组儿童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CRP水平均明显升高,阳性率为100%,对照组儿童的阳性率为24.19%,两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62例患儿中,有29例患儿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量、CRP数量均有所升高,31例患儿的白细胞数量正常,但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2例患儿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均正常。对照组儿童中,1例儿童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CRP数量升高,3例儿童的白细胞数量正常但中性粒细胞升高,其余儿童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与观察组患儿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减少抗生素滥用情况的发生,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0例正常新生儿、4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4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正常组新生儿的CK-MB水平与生理性黄疸组、病理性黄疸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性黄疸组与病理性黄疸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可引起心肌损害,血清CK-MB可作为胆红素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