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刘伯宁、戴钟英等对在本院分娩的妊娠36周至足月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随机抽样20例进行组织计量,包括胎盘各成分容积百分比、绒毛及绒毛胎儿毛细血管表面积等,并与同期无妊娠并发症20例的胎盘进行对照。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仅ICP胎盘绒毛间腔与对照  相似文献   

2.
取早孕绒毛细胞对胎儿进行宫内遗传疾病诊断是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问题,国内近3~4年来对孕早期绒毛染色体的制备和取材方法已有报道,但对取材后母、胎危险性和流产率尚少报道,本文报告我们在孕早期经宫颈盲吸绒毛对母、胎近期危险性及流产率所作的观察并对影响盲吸成功的有关因素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妊娠期的变化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是由滋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胚泡植入10天后(停经35~40天)从尿中可以查到。1.1 HCG在妊娠初期的功能:(1)维持黄体生长,以刺激产生足够的孕酮;(2)HCG还能刺激胎儿肾上腺和性腺发育;(3)正常妊娠者,1周内HCG应比正常数值上升3倍以上,倘若不升高或  相似文献   

4.
对于在子宫内生活的胎儿来说,胎盘是不可缺少的器官,而胎盘的末端绒毛与母体血相接触,具有管理胎儿营养代谢的功能,也称作机能绒毛。为了解构成胎盘末端绒毛的胎盘膜(滋养叶细胞、细胞基底膜、间质、胎儿毛细血管)的形态和功能,目前一直在进行着组织学和透过型电显水平的探讨。近几年来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使用,细胞表层立体的微细构造渐趋清楚,这种方法也应用于观察妊娠时的胎盘绒毛。本研究试行扫描电显学韵观察,把重点放在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超声筛查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到我院进行产前常规超声筛查病例500例,筛选出不同绒毛膜性的双胎胎儿,将其临床最后诊断情况与超声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妊娠早期超声筛查双胎的绒毛膜性及在检查胎儿异常中的价值。结果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病例中,双胎妊娠占7.60%,为38例,其中双绒毛膜囊双胎妊娠占81.57%,为31例,单绒毛膜囊双胎妊娠占18.42%,为7例,超声对妊娠早期38例双胎胎儿进行绒毛膜性分类的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正确率达89.47%,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单绒毛膜囊双胎胎儿结构异常情况与超声诊断情况完全相同,正确率达75%,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双绒毛膜囊双胎胎儿结构异常情况与超声诊断情况仅相差1例,正确率达83.87%,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单绒毛膜性双胎胎儿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14.28%,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4.28%,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8.56%,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4.28%,与双绒毛膜性双胎胎儿孕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大,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早期超声筛查对于诊断双胎妊娠的绒毛膜性以及胎儿结构异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有助于准确的判断胎儿畸形,对于孕期处理有着极高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产前检查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我们试验了妊娠早期绒毛贴片(壁)原位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并初步获得成功。取材: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接上内径2~3mm的塑料管,经宫颁吸取妊娠9~10周的胚胎绒毛组织少许,注入无菌的采集小瓶内,尽快送细胞培养室。接种:方法1(贴片法):在无菌室或接种罩内,用含有抗菌素的Hank’s液清洗绒毛标本2~3次以除去血污,再以营养液(含25%小牛血清的RPMI1640)漂洗1次后,用无菌镊  相似文献   

7.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葡萄胎属于异常形成的胎盘,并伴有特异性遗传学异常,与绒毛滋养细胞有关,属于良性绒毛病变。葡萄胎很常见,但继发于宫角异位妊娠后绒毛发育不良而演变成宫角葡萄胎较罕见,极易造成临床上的漏诊、误诊。我院2006年3~6月收治1例  相似文献   

8.
妊娠早期采集绒毛是产前诊断的一种可靠方法,最先由我国的医生早期有生育异常胎儿风险及优生检查的门诊病人,进行产前诊断,做绒毛细胞染色体和X小体出现率检查.同时,对传统的检查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发现异常核型8例,异常率为9.41%.结果表明,在孕早期进行绒毛取材,选择合适的方法,完成产前诊断,对于生育指导,明确诊断,以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胚胎绒毛滋养层细胞与胎儿是由同一受精卵细胞分化发育而成,因此其细胞遗传物质组成同胎儿是一致的。建立绒毛染色体技术,可以进行遗传病的早期产前诊断(妊娠6~7周即可),从而减轻孕妇的精神负担,避免中期引产的并发症。不仅可进行染色体水平的遗传病产前检测,而且可为分子遗传病的产前检测奠定基础。本室综合参照陈园茶等和杨巧芝等的技术方法,并略加改进。 1 材料与方法:从人工流产孕妇获取胚胎绒毛组织,注意在妇科门诊不要用冷水冲洗,而直接放入装有预热37℃的D—hank's液或生理盐水的保温瓶中取回。实验前用预热的D—hank's液将绒毛组织漂洗数次,洗去粘液与血凝块,反复漂洗直到见到乳白  相似文献   

10.
李欣  霍然  凌秀凤  赵纯  郭锡熔 《江苏医药》2013,39(9):1031-1033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标本染色体核型。方法应用长期培养法对52例早期流产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对培养成功的绒毛细胞制备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结果 52例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中绒毛细胞培养成功47例(90.38%)。其中,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46.81%);异常核型中以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86.36%),并以三体征最常见(59.09%)。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流产原因,合理指导下次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胎中一胎死宫内原因,发生率,孕周,诊断及处理原则,方法:应用B超监测观察胎儿宫内情况,回顾性分析18例双胎中一胎死宫内原因及处理,结果:546例双胎妊娠,其中18例发生双胎中一胎死宫发生率3.3%,发生于整个孕期,存活儿积极处理后围产儿死亡率与单胎相同,主要原因为胎盘动、静脉吻合,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畸形,脐带异常,结论:双结中一胎死宫内发生于整个妊娠各期内,可经B超监测进行确诊。主要由于胎盘机能不全,脐带因素,胎儿畸形造成胎儿死亡,存活儿积极处理后围产儿死亡率无增高,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脐带扭转几率较高。孕34周后发生双胎中一胎死官内,可择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2.
<正>胎膜早破(premature rapture of membranes,PROM)是指孕妇在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包括足月胎膜早破和早产胎膜早破。PROM是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安全的常见妊娠并发症之一。PROM占足月妊娠的10%,占早产的2%3.5%3.5%([1,2])。发生胎膜破裂后由于其屏障作用消失,胎儿和羊水暴露,使围生期孕产妇及胎儿的发病率、病死率升高。胎膜早破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感染、炎症等因素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对胎膜结构的直接破坏。此外,胎膜本身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也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1,2])。发生胎膜破裂后由于其屏障作用消失,胎儿和羊水暴露,使围生期孕产妇及胎儿的发病率、病死率升高。胎膜早破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感染、炎症等因素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对胎膜结构的直接破坏。此外,胎膜本身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也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3])。  相似文献   

13.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结束。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h内,整个受精过程约需24h,受精后约1周胚胎完成着床,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或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确定生化妊娠,完成着床2周后可通过超声仪看到孕囊着床位置及个数,此时即可诊断临床妊娠。临床上将妊娠全过程(规律月经末次月经算起平均40周)分为3个时期: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妊娠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早期妊娠结局有生化妊娠、早期流产、异位妊娠(EP)、宫内继续妊娠。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  相似文献   

14.
<正>评价妊娠中期孕妇血清(AFP,βHCG和uE3)三联筛查在唐氏综合症、18三体综合症和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对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 590例孕16~21+6周的孕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LA)进行血清AFP,βHCG和uE3浓度的检测,结合孕周、体重、年龄等因素,通过风险评估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妊娠中期利用母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  相似文献   

15.
无创性产前诊断主要指利用母体血浆中胎儿物质探查胎儿信息的遗传学检测,其取材简单方便(抽取母亲外周血即可),相较于传统的产前诊断具有安全、创伤小、痛苦少的优势.母血中的胎儿物质主要包括胎儿细胞、来自胎儿及胎盘的游离核酸(DNA和RNA).分析母血中的胎儿物质除了可以作为胎儿产前诊断的方法,还可协助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情况.  相似文献   

16.
早孕胎儿宫内诊断是八十年代国际上引人瞩目的一项应用技术。改进取材工具,对开展产前诊断,推动优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改良的绒毛取材器的设计目前国内外经宫颈活检绒毛取材器,普遍存在三大问题,急待解决:1.定位不准;2.拔芯后移位;3.多不耐高温消毒。针对上述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17.
早孕绒毛用于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润玫 《云南医药》1990,11(1):31-33
孕早期产前诊断是利用胚胎的滋养层组织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生化学及DNA分析从而在孕早期达到诊断目的之新兴课题。与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相比较,优点在于比羊膜腔穿刺提前8—10周。若发现胎儿异常,仅需人流术终止妊娠,从而避免了中期引产。本文参考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帆 《天津医药》2007,35(11):869-869
近年来,由于促排卵药物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其中,单绒毛膜囊双胎(MCT)畸形多为致死性的,其存活胎儿出生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通过超声影像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可正确评估其生存的风险性,选择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血管改变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分娩并诊断为胎儿窘迫的足月妊娠孕妇60例作为A组,于同期另选取正常足月妊娠孕妇5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胎盘组织中绒毛微血管体视学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绒毛血管体积密度、绒毛体积密度与胎儿窘迫的关系。结果 A组胎盘组织中绒毛血管体积密度和绒毛体积密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绒毛血管体积密度、绒毛体积密度是胎儿窘迫的危险因素。结论胎盘绒毛血管改变与胎儿窘迫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史云芳  张秀玲  李岩  张颖  岳天孚 《天津医药》2007,35(11):817-819
目的:探讨应用21号染色体上D21S1411和D21S1413 STR基因座进行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复合扩增体系对34例细胞遗传学确诊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和65例羊水标本、60例绒毛标本进行基因诊断,将基因诊断结果与细胞遗传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4例唐氏综合征患者基因诊断率为85.3%。65例羊水标本中检测出1例唐氏综合征胎儿;60例绒毛标本基因诊断未发现唐氏综合征胎儿,但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例易位且有嵌合的唐氏综合征胎儿。结论:D21S1411和D21S1413 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可以快速、简便地进行唐氏综合征的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