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血管内介入诊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血管造影诊断和术前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栓塞组)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双重栓塞的治疗资料,并选择11例未行术前栓塞的单纯手术切除者为对照组(未栓塞组)。结果16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病人经血管造影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并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所有病例均主要由同侧的颌内动脉供血,对侧颌内动脉参与供血者5例,咽升动脉3 例,同侧颈内动脉2例。经超选择性插管后,所有病人均用聚乙烯醇泡沫微粒(PVA颗粒)和明胶海绵行颌内动脉双重栓塞,栓塞后即刻造影见肿瘤染色基本消失者10例,大部分消失者6例。该16例病人(栓塞组)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平均(452±268)ml较对照组(未栓塞组)平均(1058±347)ml明显减少(P<0.05)。所有病例栓塞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切除术后未见复发。结论血管造影有利于术前明确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诊断和显示瘤体的血供,术前血管内栓塞有利于减少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赵沛英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0,(2)
鼻咽血管纤维瘤富于纤维组织和血管,可造成鼻堵和严重的反复出血。虽然组织学上为良性,但极易向四周扩张性生长,以致根除困难,易于复发。本文简要介绍当前对此病的认识以及 相似文献
3.
4.
刘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9(3)
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broma,JNA)在头颈部肿瘤中的比例约为0.5%,占鼻咽部良性肿瘤的0.05%.是一种组织学良性,血供丰富的肿瘤,来自丹麦的一项调查显示,JNA的发病率为0.4/100万,男性(10~24岁)的发病率为3.7/100万[1].人们发现,瘤体虽未见激素受体,但该肿瘤可能还与雄激素相关.该类患者多数为男性[2],JNA虽为良性肿瘤,但可破坏颅底骨质及周围软组织,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治疗风险也比较大.JNA的治疗对耳鼻咽喉科医师仍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5.
徐鹤荣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77,(3)
有关青年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发生及治疗众说纷云,本文作如下讨论: 一、肿瘤发生及来源:Brunner(1942)给男、女胚胎的鼻咽部作连续切片,以搜寻可能发生鼻咽血管纤维瘤之特殊结构,Brunner提出,蝶骨的骨膜与基底筋膜是分离的,基底筋膜是构成上咽部的纤维腱膜,它覆盖于鼻咽部上壁及后壁,在这个筋膜中可以找到很多血管,中间部尤多,不少血管具有大的腔隙和单层内皮血管壁,因此Brunner认为基底筋膜可能是血管纤维瘤的发源地。Ringertz(1938)提出,纤维性肿瘤可能发源于骨膜,这些骨膜发生于胚板(embryonal plate),如覆盖于蝶骨体、枕骨基底突、 相似文献
6.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78,(Z1)
青年性鼻咽血管纤维瘤为男性青年的良性肿瘤,因其有侵蚀周围重要组织的趋向,如手术切除不彻底,易于复发,故在郎位上属于变性。鼻衄为主要症状,此外有鼻窦、头痛、失嗅、眼球突出及鼻窦炎等症。少数病人如肿瘤增大扩伸至颅腔内,亦可致失明及死亡。病理组织学此种肿瘤含有二种基本间质组织。肿瘤在早期发展中,其中以血管为主;肿瘤为时较久者,则含纤维基质较多。基质本身含有较粗的胶原纤维,有交错及平行的细胞核串。有时在基质内可 相似文献
7.
8.
韩德宽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0,(3)
青年人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是一种不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明,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氏报告45例,男43例,女2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30岁,平均14岁。31例随访5—20年,其余随访2—4年,2例失去随访。典型症状是反复鼻出血或鼻堵。面部畸形头痛少见。症状持续3—24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发性鼻咽血管纤维瘤的临床特征,减少复发率,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16例复发性鼻咽血管纤维瘤的症状、体征、CT及MRI表现、手术方法和径路,手术效果及复发因素。结果手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8个月,其中1次复发9例,2次复发5例,3次复发2例,肿瘤的复发与肿瘤的分期有关;术中出血量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肿瘤的分期及手术径路的选择有关。结论术前充分了解肿瘤的范围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是降低复发率的必要措施,完全彻底的切除肿瘤是降低复发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78,(Z1)
本文分析1962—1972年10月期间所治疗的31例鼻咽部血管纤维瘤,其中1例肿瘤已侵入颅内系用放射治疗。 2.多数肿瘤可伸入邻近部位,特别易伸入蝶窦、筛窦及翼颌间隙(上颌窦后)。这些部位的肿瘤如未发现并切除,为复发的主要原因。 3.治疗成功有赖于术前对这些肿瘤的仔细估计。颈内及颈外动脉选择性造影为术前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借可了解肿瘤的大小、扩展情况、血管分布及其主要的营养血管。 4.广泛暴露及彻底手术切除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肿瘤伸入颅内者除外。手术径路的选择视术前对肿瘤大小、范围的测定及手术者的经验而定。凡肿瘤已侵入颅内者,目前以采用放疗为宜。 5.在过去10年中,这种肿瘤术后复发率已显著减少,此因术前对肿瘤大小、范围更精确的测定及采用广泛暴露、彻底切除的手术原则所致。 相似文献
11.
鼻咽血管纤维瘤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永德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5,(1)
鼻咽血管纤维瘤,首选的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由于动脉血管造影、多体层摄影和CT扫描的应用,血管栓塞、性激素、硬化剂和血管结扎术等辅助疗法的选择配合,以及手术切口和麻醉方法的改进,手术治疗的疗效在不断提高。但是,若肿瘤远远超出鼻咽部和鼻腔的范围,扩展至多个部位,或多次术后复发,则手术根治的效果有时就不理想。Acuna(1981)分析鼻咽纤维瘤322例,手术即使作得很彻底,约5%的病例术后仍有残余肿瘤存在、长期随访.接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1985,(3)
本文报告干1977~1980年为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局部注射硬化剂而获痊愈,其中一例为二次手术复发病人。治疗方法如下:1.瘤体内注射20%磺胺嘧啶2毫升和5%鱼肝油醇钠1毫升。隔日一次。2.瘤体内抽出新鲜血液或质软部位作为进针标志,不能固定在一处作为注 相似文献
13.
鼻咽血管纤维瘤为鼻咽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10~25岁的男性青年,因肿瘤血管丰富,并可向颅底、颅内、眼眶、颞部和鼻窦等处侵犯扩展,手术切除困难。我科自1998~2002年共诊治4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许时晖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0,(5)
青年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组织学表现是良性的,但在临床上有时显示恶性的病程。本文就目前尚存在争论的诊断步骤、辅佐治疗以及放射治疗对这种肿瘤的作用进行讨论。诊断:活组织检查都可对此病作出正确诊断,因其具有大量出血的特点,故活检应在手术室内全麻下进行,活检后往往需行鼻腔填塞,偶尔还需输血,另一种诊断的方法是动脉造影,以此确定肿瘤的血供范围,后者也可用CAT(computerized axial tomography)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2至2002年,共收治11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均采用经硬腭途径手术切除,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唐敬达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6,(2)
作者对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医院1956~1980年采用超高压外放射治疗的55例青春期鼻咽血管纤维瘤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男53,女2;年龄9~30岁,平均15岁。42例单行放疗,13例是因术后复发而放疗。放疗前确定肿瘤范围极为重要,通常是根据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来判定,可采用冠状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扫描等。采用~(60)钴治疗,总剂量3000~3500cGy,于3周分14~16次照完。照射野是采用两侧野和一前野加两侧野的三野照射法两组。结果分析:全部患者于放疗后经3~26年观 相似文献
18.
鼻咽血管纤维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 JNA)的本质是血管错构瘤(vascular hamartoma),虽是良性肿瘤,但因破坏颅底骨质并累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临床诊疗新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赵全义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2,(5)
本文报告一个鼻咽血管纤维瘤经手术和放疗18年后转化为纤维肉瘤的病例。患者为男性,48岁。因左鼻阵发性出血一年和进行性鼻阻一月就诊,检查发现左鼻腔肿块后突达鼻咽部;X线相示左筛窦、蝶窦和上颁窦有骨质破坏。行放疗并手术切除全部可见的肿瘤组织。12年后复发,再 相似文献
20.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0,(4)
作者在1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NPAF)的组织细胞浆中,对4种类固醇激素受体(SR)进行了测定,以期确定此是否伴有特殊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NPAF 12例均为男性,年龄15~32岁。血、尿中激素测定正常。瘤组织镜检由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相对比例评价细胞密度。受体组织分别作雌激素受体(ER)、孕酮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测定,用葡聚糖活性炭饱和法,以Scatchard分析并采取标记配体技术将受体于细胞内定位,测定活检标本受体结合能力和含量。正常鼻甲组织3例测定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