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糖皮质激素与感染造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红  王慧  胡轩  袁长友 《重庆医学》2015,(8):1075-1076,1079
目的:探讨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白细胞升高是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还是感染加重,注意分析可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节约医疗成本。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该科住院和门诊治疗的74例患者,根据其病种及治疗方案分为非感染激素组(n=15)、感染非激素组(n=29)和感染激素组(n=30),分别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菌药物治疗0、3、7 d时采集静脉血,对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白血细胞形态进行检测。结果与治疗同期感染非激素组比较,感染激素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3 d和7 d后WBC显著升高(P<0.01);两激素组在应用糖皮质激素3 d和7 d后WBC无显著差异(P>0.05),两激素组外周血涂片可见较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P<0.05)。而感染激素组与感染非激素组比较,CRP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以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可以以CRP及外周血涂片结果为参考指标了解患者感染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三维正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60名,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正脊组、模型组(各30名),另选取3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及正脊治疗后10天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TNF-α、GM—CSF含量。结果:治疗前支气管哮喘病人血清TNF-α、GM—CS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经三维正脊仪治疗10d后二者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正脊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GM—CS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及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多潜能造血祖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造血因子受体的改变。方法;应用受体结合实验和Northern杂交技术分别测定了依赖Epo和GM-CSF增殖的造血相细胞株UT-7在Epo存在下向红系分化过程中Epo受体(EpoR)和GM-CSF受体(GM-CSF-R)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UT-7分化至红系阶段Epo-R表达明显上调,而高亲合力和中亲和力GM-CSF-R明显下调。结论:UT-7分化至红系阶段丧失对GM-CSF反应性是由于Epo促使GM-CSF-R-α和β亚单位表达下调所致。提示增加Epo-R和减少GM-CSF-R表达是Epo诱导髓系相细胞向红系分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动员对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的影响。方法对51例供者( G-CSF+EPO联合组)应用G-CSF+EPO联合动员的ABO血型不合的allo-HSCT供者干细胞采集次数、受者红系恢复时间、血型转换时间、输血量、移植相关并发症等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44例ABO血型不合单用G-CSF动员的受者( G-CSF组)作比较。结果 G-CSF+EPO联合组供者干细胞采集次数少于G-CSF组[1.86±0.35 vs 1.95±0.21,P<0.05];G-CSF+EPO联合组血红蛋白大于100 g/L的时间短于G-CSF组[(44.30±24.41) d vs(60.26±45.30) d,P<0.05];G-CSF+EPO联合组血型转换时间短于G-CSF组[(47.45±20.66)d vs(76.76±40.23)d,P<0.05];G-CSF+EPO联合组红细胞输注量少于G-CSF组[(5.37±5.67) U vs (8.35±9.38)U,P<0.05]。 G-CSF+EPO联合组与G-CSF组间移植相关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G-CSF+EPO联合动员后,能加快红系植入,减少输血量,不增加移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甲亢危象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抢救,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病情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病情改善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提早(P<0.01);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能使甲亢危象患者的甲状腺素有效清除,病情迅速改善,病死率显著降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惠尔血 (G CSF)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 (17例 )疗效。方法 :比较G CSF治疗组与非G CSF治疗组的疗效及起效时间。结果 :G CSF可以缩短粒细胞恢复时间 (6 6± 3 8)天。与非G CSF组 (14 1± 4 6 )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G CSF治疗抗甲亢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能尽快改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血像的方法。材料:以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诊断SAA54例,年龄15-72岁,男36例,女18例,平均病程210天。方法:SSL方案和治疗(32例)为对照组,SSL方案联合小剂量CsA、GM-CSF治疗(22例)为观察组,按献评定疗效。分别在第60、120、180天检验外周血像。结果:血像改善:第60天:对照组31%,观察组68%,第120天:56%、77%,第180天:66%、82%。结论:SSL方案联合小剂量CsA、GM-CSF,对CAA有效率明显提高,血像改善的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
徐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379-1380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治疗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15例他巴唑(MMI)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所有病例均停用他巴唑。病例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A组:5例,采用普通治疗;B组:5例,采用普通治疗加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d);C组:5例,在普通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300μg/d皮下注射。以上各组每日复查血常规,观察中性粒细胞恢复到〉2.0×109/L的时间。结果 A、B、C组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2.8±0.4)d、(12.6±0.5)d、(6.4±0.5)d,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在MMI导致粒细胞缺乏症治疗中可能是无效的;rhG-CSF在MMI致粒细胞缺乏症治疗中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陈亮 《大家健康》2016,(12):160-161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甲亢患者109例进行回顾,按治疗方法设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49例),前者予甲巯咪唑治疗,后者予甲巯咪唑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甲状腺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FT4、TSH、FT3水平(16.37±1.48)pmol/L、(4.32±1.25)pmol/L、(6.32±1.13)pmol/L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可改善甲状腺素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血清酶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1例甲亢患者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肌酸磷酸激酶(CPK)检测,可了解甲亢血清酶学改变并指导治疗。结果:病例组转氨酶、AKP、γ-G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与T3、T4的增高平行,随治疗后甲亢临床治愈转氨酶可恢复正常。结论:甲亢患者血清酶有一定的改变,随病情好转,转氨酶可恢复正常,不影响抗甲状腺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缺乏症18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常规白细胞计数对预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意义及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危险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缺乏临床资料。结果和结论 粒缺乏我数发生在服药后2-12周,且与抗甲状腺药物剂量有关。有些患者的粒缺发生是突然的。每1-2周白细胞和粒细胞计数有预测某些粒的发生,抗关腺药物治疗维持剂量时,不需作常规白细胞检查。粒、巨噬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对粒细胞恢复是有效的,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选取201例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甲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WBC)数量及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将其分为3组:A组(甲亢白细胞正常组)133例、B组(ATD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组)32例、C组(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36例;记录白细胞减少发生的时间和甲亢的病因,对B组和C组进行运动试验后行白细胞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患者中白细胞正常与白细胞减少的甲亢病因分布存在差异(P<0.05),B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3个月左右;C组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B组与C组在运动试验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约为甲亢症状出现后3个月,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左右;甲亢本身及ATD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存在粒细胞循环池及边缘池分布异常情况,甲亢常见病因中GD患者更容易发生白细胞数目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粒细胞缺乏是抗甲状腺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缺乏特异性的治疗。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于抗甲状腺药物诱发的粒细胞缺乏有良好效果,现从机制、疗效、具体应用方法、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碘治疗前白细胞减低患者,同时服用"升白"药物短期内白细胞的变化及其早期疗效评价。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随访了解白细胞减低患者应用放射性碘同时联合应用"升白"药治疗早期(1、3个月)随访时白细胞的变化与白细胞正常患者进行比较;并随访白细胞减低患者治疗后早期(6~12个月)疗效(治疗效果以好转、治愈及甲减为有效组)与白细胞正常患者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检验方法为两样本t检验、配对资料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碘治疗1个月后对治疗前、后白细胞水平进行配对t检验,低白细胞组P<0.05,白细胞正常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差异,低白细胞组在联合应用"升白"药后白细胞较治疗前有所升高,白细胞正常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碘治疗3个月后对治疗前、后白细胞水平进行配对t检验,P<0.05,P>0.05,低白细胞组联合"升白药"3个月以后白细胞水平有显著差异,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正常组白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好转、治愈及甲减为有效组与无效组进行χ2检验,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碘治疗白细胞减低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联合"升白"药物能在治疗早期过程中升高白细胞,因而减少早期放射性碘治疗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入血时,因白细胞减少而致感染诱发潜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危险,并且与白细胞正常组早期疗效不会产生差异,对于白细胞减低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甲亢伴粒细胞减低的放射性碘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放射性碘治疗甲亢伴粒细胞减低的价值。方法  16例甲亢伴粒细胞减低患者 ,因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后出现粒细胞减低者 15例 ,发现甲亢时即伴有粒细胞减低者 1例。经内科升白治疗后 ,升白效果不明显或白细胞计数不稳定 ,仍无法使用ATD治疗 ,经采用13 1Ⅰ NaⅠ治疗 ,同时继续使用升白药物 ,而甲亢病情得以控制。结果  16例甲亢患者放射性13 1Ⅰ治疗前的白细胞水平为 ( 4 .1± 1.1)× 10 9/L ,13 1Ⅰ治疗后 2周为 ( 5 .1± 1.8)× 10 9/L ,13 1Ⅰ治疗后 1个月为 ( 5 .0± 1.8)× 10 9/L。比较13 1Ⅰ治疗前后白细胞水平 ,经t检验 ,P >0 .0 5 ,无明显差异。13 1Ⅰ治疗后 1个月 ,血清甲状腺激素明显下降 ,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放射性碘治疗是甲亢伴有粒细胞减低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We report two patients whose thyrotoxicosis failed to respond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ith carbimazole. The patients remained persistently hyperthyroid, both clinically and biochemically, despite several months of carbimazole therapy at the maximum recommended doses. Prednisolone 20 mg per day was then given in addition to the antithyroid drug and a dramatic response observed in both cases. They were then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radioiodine. Prednisolone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used to treat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who have not responded to thionamide drugs. Our experience suggests that corticosteroids may be potentially useful for controlling thyrotoxicosis in combination with carbimazole before definite treatment can be institut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已确诊的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患儿;另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确诊为病毒感染的40例患儿作为病毒感染组,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新生儿,比较三组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及阳性率以及32例发热患儿治疗前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40例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2.21±6.25)mg/L、(14.70±3.67)×10^9/L,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40例患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阳性率分别为80.0%(32/40)、32.5%(13/4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35,P〈0.01)。细菌感染组40例患儿中32例出现发热.32例发热患儿治疗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23±1.09)mg/L、(8.56±2.38)×10^9/L,分别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于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s)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4年间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发生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年龄16~62岁。88.9%的粒细胞缺乏发生在大剂量ATD治疗时。91.7%是在治疗3个月内出现。最长1例患者为持续治疗8个月时发生粒细胞缺乏。99.4%的患者继发感染。结论 ATDs诱导的粒细胞缺乏症,与年龄、性别无关。与药物种类无关,但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脂联素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9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经6个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观察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78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脂联素水平和体重指数;对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与BMI、甲状腺激素、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FT3、FT4、TSH恢复正常,BMI升高.HOMA—IR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治疗前,血清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与FT4、F13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脂联素仍然与VT4、FT3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控制BMI、性别、年龄等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仍然与FT4呈正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恢复正常,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清痹洗方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清痹洗方(由稀莶草、黄柏、赤芍、生地、汉防己、苍术、旱莲草、蜂房、乳香、没药、徐长卿、红花、牛膝、威灵仙、冰片、薄荷等药物组成)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痹洗方熏洗,并口服通痹灵片和尼美舒利;对照组只服用通痹灵片和尼美舒利,不用清痹洗方熏洗.两组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病人和医生评价等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清痹洗方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