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快速检测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对心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美国Triage诊断仪检测心衰组(106例)和对照组(32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各组血浆BNP(ng·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水平依次递增(P〈0.01)。血浆BNP与超声指标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表明,BNP与LVEDD呈正相关(r=0.6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5,P〈0.01)。房颤组血浆BNP水平(929.65±240.60)ng·L^-1,明显高于非房颤组患者(465.98±169.28)ng·L^-1。(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对心衰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中脑利钠肽(BNP)的变化及诊断早期DHF的临界值。方法对老年DHF64例患者及34例SHF患者检测BNP,81例无心衰患者作对照。结果1NYHA心功能~级患者BNP水平分别为(281.47±247.60)pg/ml、(1235.60±926.79)pg/ml、(2838.75±1193.80)pg/ml,P=0.001;2BNP水平在SHF和DHF中分别为(746.3±823.0)pg/ml、(2468.9±1288.9),P=0.000;3在SHF、DHF,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5(P=0.001)、-0.333(P=0.016);4在SHF,BNP与左心室大小呈正相关(r=0.435,P=0.026);在DHF,BNP与左心房大小呈正相关,(r=0.359,P=0.01)。5排除SHF后,以78.50 pg/ml为临界值诊断DHF的曲线下面积为0.995,其敏感性96.8%,特异性为97.5%。结论BNP能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早期DHF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脑利钠肽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利钠肽 (BNP)主要由心脏合成和分泌 ,本质上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 ,只有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超负荷的情况下才反应性地从心室分泌。BNP可作为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 ,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脑利钠肽( BNP)浓度在儿童心力衰竭(心衰)时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40例心衰患儿(心衰组)和30例无心衰患儿(对照组)的血清BNP浓度,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相应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结果 心衰组血清BNP为(426.73±249.7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4.08)pg/ml(P<0.05).BNP水平与NYHA分级和改良ROSS标准呈正相关(P<0.01),与EF、FS呈负相关(P<0.01).结论 测定血清BNP浓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儿童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时患者脑利钠肽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之间收录的74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的进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利钠肽的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变,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脑利钠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大大地改善患者脑利钠肽水平,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对新生儿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确诊为新生儿心力衰竭的〉3 d的患儿36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未合并心力衰竭的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的BNP浓度和观察组治疗7 d后的BNP浓度,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BNP浓度、观察组治疗前后的BNP浓度及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BNP浓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值与对照组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可反应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恢复情况,可作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心力衰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利钠肽浓度在临床中应用于心衰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50例心衰患者为甲组,并从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为健康的志愿者中随机选取50例为乙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脑利钠肽前体(proBNPII)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的proBNPII浓度比较,P〈0.05,说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身体健康者比较,心衰患者的proBNPII浓度较高,且proBNPII浓度水平是评价患者患病程度、预后以及预后评估等,是临床上诊断患者为心衰的重要的参考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分别测定62例老年心衰患者入院及出院前的血浆BNP及心脏彩色多普勒参数,随访出院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入院出院BNP水平分别为(1018.77±1187.767)pg/ml、(184.46±195.867)pg/ml,P=0.000;在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入院出院BNP水平分别为(1117.45±942.554)pg/ml、(1132.91±1440.31)pg/ml,P=0.965,其中7例患者BNP水平较入院时升高,余10例患者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3),但均未降至正常。结论动态观察BNP有利于判断心衰患者预后,BNP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治疗后BNP反而升高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2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和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BNP-32浓度,并动态观察心功能分级(NYHA )Ⅲ级、Ⅳ级患者治疗 2 wk 后 BNP-32水平变化。比较不同NYHA分级与不同病因的BN P水平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1)心衰组BNP水平 8 58.7±326.9 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 109.3±37.6 ng*L-1 (P<0.01)。心衰组和对照组的BNP水平的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 781.9~935.5 ng*L-1和 95.3~123.3 ng*L-1,相互之间无交叉。(2)血清BNP 水平对慢性心衰的诊断界值为 120 ng*L-1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3)NYHA Ⅱ级、Ⅲ级和Ⅳ级的BNP水平分别为 638 .5±224.5、878.0±334.0 和 1045.8±585.1 ng*L-1([ WTBX〗P<0.01),BNP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818 ,P<0.01),与原发病无相关性(P>0.05)。(4)BNP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差,治疗后BNP水平下降者疗效较好,反之疗效差。结论BNP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浆脑利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10例心力衰竭患者(HF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行超声心动图仪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HF组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F组随NYHA分级增高其BNP水平越高;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比较,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BNP值同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LVEF与BNP水平成负相关,血浆BNP水平较高者病死率增加。结论监测BNP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心功能评估以及疗效及预后的指导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浓度对诊断心力衰竭及判断心功能状态的意义.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160例,排除肾功能异常者(血肌酐值>176.8 μmol/L),用ELISA法分别测量其血浆NT-proBNP浓度.选择无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并同时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以LVEF40%为界分为心力衰竭(CHF)组和非CHF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HF组与非CHF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是CHF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的量化指标,且快速准确;与UCG相比,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有利于心衰的早期诊断,并对CHF具有排除诊断优势,并能较好的反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C型利钠肤(CNP)与脑钠肤(BNP)在心力衰竭不同分级时浓度的变化,并探讨二者与不同心力衰竭分级间的关系.方法 各种病因导致心力衰竭患者3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Ⅳ级组,并设体检正常对照组10例,用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CNP和BNP浓度.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心功能级别变化,BNP水平增高,纽间差异均显著(P<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N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CNP浓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判断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而测定血浆CNP水平对判断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可能没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收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30例);B组为常规治疗加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组(30例).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快速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心功能Ⅳ级较心功能Ⅱ级、Ⅲ级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A、B两组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加常规治疗心力衰竭,不仅能进一步改善心力衰竭症状,而且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脑利钠肽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孟浪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22-1824
脑利钠肽(BNP)是利钠肽系统的一种肽类激素,主要由心脏合成和分泌,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只有在血容量增加和脉力超负荷的情况下才反应性地从心事分泌。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以及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增殖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可作为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的判断、治疗、预后评估,指导正确、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本文就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临床患者病例75例,以及同期健康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Triage诊断仪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心衰组患者的BNP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心衰组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BNP水平检测对于诊断、病情以及预后评估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6.
脑利钠肽对老年心力衰竭预后的价值探讨(附6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纳入62例确诊的老年心衰患者于入院及出院前监测BNP水平,并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出院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BNP水平较入院明显降低(P=0),其中半数降至正常;在发生心血管事件组,7例患者BNP水平较入院时升高,余10例患者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3),但均未降至正常;死亡组与非死亡组治疗后相比,死亡组BN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02)。结论动态观察BNP有利于判断心衰患者预后,BNP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治疗后BNP反而升高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7.
韩燕  ;钱向阳 《中国医药》2014,(9):1274-1276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 rh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1例,完全随机分为rhBNP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rhBNP组另加用rhBNP,给药方法为rhBNP按1.5μg/kg静脉负荷量后,继之以7.5~10.0 ng/(kg? min)持续泵入48 h。治疗后1周观察疗效,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心脏功能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rhBNP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和67.7%(21/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hBNP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分别为(1918±466)、(590±81)ng/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分别为(1803±603)、(990±99)ng/L,2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 rhBNP组治疗后1周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本组治疗前[rhBNP组治疗前后LVDD:(68±8)、(59±7)mm,对照组治疗前后LVDD:(66±8)、(61±8)mm,rhBNP组治疗前后LVEF:(34±7)%、(45±7)%,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35±7)%、(40±8)%],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组间LVE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可明显降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其中重症肺炎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组60例),合并心衰患者按照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Ⅰ级13例,Ⅱ级20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并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NP水平,同时均行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比较3组BNP水平及与LVEF、CI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组较对照组和重症肺炎组BNP显著升高,LVEF、CI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组BNP与LVEF、CI均呈负相关(r=-0.87,r=-0.82,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血清BNP显著升高,与左心室功能呈负相关,能较好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可作为疑诊为心力衰竭个体的辅助诊断工具,NT-proBNP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现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变化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检测原理以一株高特异性、高敏感性NT-proBNP单克隆抗体和另一株NT-proBNP多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为标记抗体,多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结合链亲和素——生物系放大系统,应  相似文献   

20.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般多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后期,因而较为常见,目前其已成为常见多发病之一。在临床治疗中,顽固性心力衰竭最为迫切、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脑钠肽(BNP)作为利钠肽系统的成员之一,其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笔者将就BNP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如下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