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是否能在体外增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细胞因子和杀伤功能。方法常规分离培养健康人PBMC,分别经CD3单克隆抗体(m Ab)/CD28mAb/IL-2、CD3mAb/CD28mAb/IL-2/IL-12、CD3mAb/CD28m Ab/IL-2/IL-12/IL-33三种组合刺激培养72 h,收集细胞。经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γ干扰素(IFN-γ)、颗粒酶B(granzyme B)mRNA的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IFN-γ、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水平。结果各组因子组合刺激的PBMC,形态无明显差异;qRT-PCR检测发现,IL-33刺激组的PBMC中IFN-γ、granzyme B mRNA的水平升高;IL-33刺激组的PBMC对A549的杀伤能力更强;IL-33刺激组的PBMC中CD3+CD8+细胞亚群IFN-γ的水平升高、PD-1的水平降低。结论 IL-33能够在体外增强PBMC的效应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刺激效应.方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1 Gy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率为17 Gy/min,并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2、TNFα及IFN-γ含量.结果:经γ射线照射24 h后培养上清中IL-2、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细胞因子含量会进一步升高.结论:低剂量辐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TNFα及IFN-γ表达具有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Dectin-1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我们用不同浓度昆布多糖(Dectin-1封闭剂)与PBMC共培养1 h后,再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 4 d;同时用不同剂量的Dectin-1激活剂酵母聚糖(zymosan)刺激PBMC 4 d,收集培养液上清,经ELISA检测IL-12和IFN-γ水平。结果发现,昆布多糖可以部分抑制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合成IL-12和IFN-γ的能力,酵母聚糖可以诱导PBMC合成IL-12和IFN-γ。因此,Dectin-1是介导热灭活白念珠菌诱导PBMC产生IL-12和IFN-γ的受体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准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特点.方法 将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72 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2、IFN-γ和TNF-α的浓度.结果 (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没有检测到IL-2、IL-4、IL-12的基础分泌.(2)不同病情患者间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占优势.提示通过调整TH1/TH2失衡可能达到抗病毒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绿脓杆菌制剂与IL-12在诱导人NK细胞IFN-γ产生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绿脓杆菌制剂(piliated Pseudomonas Aeruginosa,PPA)与IL-12协同诱导人PBMC和NK细胞IFN-γ的产生。分离健康人PBMC和纯化NK细胞分别与培养液、PPA、IL-12或PPA+IL-12共同培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无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PPA和IL-12诱导IFN-γ产生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单独应用亚适剂量的IL-12或PPA刺激人PBMC或纯化NK细胞,不能诱导或只能诱导低水平IFN-γ的产生。当PPA和IL-12共同与人PBMC或纯化NK细胞孵育后,PPA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IL-12协同诱导PBMC和纯化NK细胞产生大量IFN-γ。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PPA和IL-12协同诱导CD56+NK细胞产生IFN-γ,但对CD4+T和CD8+T细胞无明显作用。PPA与IL-12协同促进NK细胞IFN-γ的产生,提示PPA和IL-12能直接刺激NK细胞发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PBMC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后 ,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的水平 ,以反映HCV患者体内的免疫状况。方法 :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 (IL 2、IL 4、IL 10、IL 12、TNF γ、TNF α)采用ELISA进行检测。结果 :(1)HCV感染患者的PBMC培养 72h后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HCV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TNF γ、IL 10和TNF α的水平明显升高 ,而没有检测到IL 2、IL 4、和IL 12的分泌产物。 (2 )轻、中度慢性肝炎 ,以及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间细胞因子的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1)HCV感染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分泌倾向于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 (2 )HCV感染患者PBMC分泌IL 2水平的降低可能是HCV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体外培养的IEC -6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IL- 2对其损伤后增殖和恢复的作用, 并进一步探讨肠黏膜免疫与肠上皮辐射损伤及修复的关系。方法: 用 4、8、12Gy的γ射线照射IEC- 6细胞株, 并于照后 3、6、9、12h及 1、2、3d, 用MTT比色法、光镜、电镜、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 检测受照射后IEC- 6细胞的增殖活力、形态和死亡方式的改变; 用不同浓度IL 2 ( 25×103、5×104、1×105U/L)处理 8Gyγ射线照射的IEC 6细胞, 并于照射后 3、6、9、12、24h,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力的变化。结果: 在 0~12Gy的范围内, IEC 6细胞的增殖活力随γ射线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8. 0γ射线照后 24h, 凋亡的IEC- 6细胞明显增多, DNA凝胶电泳显示有梯状带形成。IL- 2可促进照射后的IEC- 6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剂量 效应关系, 尤以1×105U/L组的作用更明显。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γ射线照射可降低IEC 6细胞增殖活力, 且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可导致IEC 6细胞发生凋亡。IL- 2可促进受照射的IEC- 6细胞增殖, 增强其抗辐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丹  李晓红  任艳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4):5-7,I0001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刀豆蛋白A(Co-nA)诱导培养后分泌白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的能力。方法:23例PD患者分为早中期组(12例)和晚期组(11例),2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离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ConA诱导刺激。采用ELISA分别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FN-γ含量。结果:对照组和早中期组PD患者经ConA诱导培养的PBMC分泌IL-10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培养(P<0.05);晚期组分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早中期组(P<0.01)。各组PD患者PBMC分泌IFN-γ水平ConA培养比普通培养都有升高,早中期组最高(P<0.01);PD早中期组ConA培养的PBMC分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晚期组(P<0.01)。结论:刀豆蛋白对PD患者PBMC分泌IL-10和IFN-γ有促进作用;免疫机制在PD发病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外周血Th极化状况的改变以及其受CD40/CD154和地塞米松(Dex)的影响.方法 使用ELISA法检测SEE患者和对照组血浆IFN-γ和IL-10水平,分离、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CD40 mAb和Dex进行干预,使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浆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活动期组血浆IL-10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均P<0.01);CD40 mAb对PBMC培养液上清IFN-γ和IL-10水平无影响(均P>0.05);Dex可使SLE患者PBMC培养液上清IFN-γ水平升高(P<0.05,P<0.01),Dex可以明显降低SEE患者和对照组PBMC培养液上清IL-10水平(均P<0.05).结论 SEE患者血浆IFN-γ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高,存在Th2偏移;此种改变不受CD40/CD154影响但能被Dex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剂量γ射线辐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系MKN-28细胞的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设MKN-28肿瘤细胞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照组、照射和未照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组,照射组的照射剂量为1Gy。利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双染色法,定期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照射后培养至144h时有大量细胞死亡,存活细胞明显少于未照射组,培养至240h时.照射与非照射组中存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减少,但是在照射组中减少更明显一些,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MKN-28肿瘤细胞共培养组中,照射组在共培养96h-240h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比未照射组明显增强。结论:γ射线辐照对某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损伤作用,低剂量辐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增强,但肿瘤细胞对辐照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趋化及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卡介苗(BCG)通过诱导IL-12产生和受体表达促进人NK细胞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卡介苗(BCG)对人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抗结核抗体阴性志愿者外周血PBMC、纯化NK细胞, 分别与BCG、 IL-12、 BCG+IL-12、 BCG+抗IL-12Rβ1 mAb(2B10)培养.利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IFN-γ、 IL-12p40含量;利用ELISpot方法检测IFN-γ、颗粒酶B产生细胞的频率;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杀伤功能.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IL-12Rβ1的表达.结果:BCG呈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PBMC产生IFN-γ.在BCG刺激条件下, PBMC颗粒酶B分泌细胞数明显高于不加任何刺激剂组(P<0.05).BCG增强PBMC杀伤活性.BCG不能诱导纯化NK细胞产生IFN-γ, 但与IL-12同时刺激则表现出协同作用.纯化NK细胞经BCG刺激后杀伤活性与未刺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G呈剂量依赖方式诱导PBMC产生IL-12、并促进NK细胞不同亚群表达IL-12Rβ1.2B10抗体抑制BCG对PBMC产生IFN-γ和分泌颗粒酶B的诱导作用.结论:BCG间接地促进N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其部分机制是通过诱导单核细胞产生内源性IL-12、并上调NK细胞表达IL-12R.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细胞因子分泌及Th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分离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MPA或对照药物地塞米松(DEX)培养48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0、IL-12及IFN-γ的水平,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中CD4^+IFN-γ^+IL-10^-T细胞、CD4^+IFN-γ^-IL-10^+T细胞及CD4^+IFN-γ^+IL-10^+T细胞百分率。结果①MPA可使SLE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IL-10、IL-12及IFN-γ的分泌显著降低,而DEX却使IL-10分泌水平增高。②MPA可降低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4^+IFN-γ^+IL-10^-T、CD4^+IFN-γ^-IL-10^+T及CD4^+IFN-γ^+IL-10^+T细胞比率,而DEX在使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比率增高的同时,却使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的比率降低。结论MPA可抑制SLE患者PBMCs细胞因子分泌,并降低SLE患者外周血培养的PBMCs中Th亚群比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1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儿及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T细胞亚群。(2)将慢性丙型肝炎患儿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72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IL-12和TNF-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浓度。结果(1)CD4 细胞无明显变化。CD8 细胞与正常对照比较明显升高(P<0.05)。CD3 细胞升高,CD4 /CD8 比值下降,但与正常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没有检测到IL-2、IL-4、IL-12的基础分泌。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儿体内T淋巴细胞存在数量和功能的异常,CD8 细胞数升高,CD4 细胞功能异常,表现在以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为主。这可能与丙肝病毒(HCV)感染的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细胞因子风暴因子体外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节作用。方法 培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随机分为PBMC组、对照组(PBS处理)、 CD3单克隆抗体OKT3处理组、 OKT3联合Treg处理组。处理48 h后,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 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 IL-2、 IL-7和IL-6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KT3能明显增加PBMC的TGF-β、 CTLA4、 IL-10、 IL-2、 IL-7、 IFN-γ和IL-6水平。Treg能有效减少OKT3引起的上述细胞因子释放。结论 成功构建了细胞因子风暴细胞模型,Treg能降低PBMC的细胞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是否能够诱导正常人T细胞IFN-γ的产生,作用的靶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 正常人PBMC在抗CD3(anti-CD3)单克隆抗体或anti-CD3和抗CD28(anti-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的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IL-23诱导PBMC IFN-γ表达的T细胞亚群。结果 在未经任何刺激的情况下,PBMC产生很低或不产生IFN-γ。IL-23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由anti-CD3活化的PBMC IFN-γ产生。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23诱导记忆CD4^+和CD8^+T细胞表达IFN-γ,对活化的CD4^+T细胞作用较为明显。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抗IL-12受体β1 mAb(IL-12Rβ1)抑制IL-23诱导T细胞IFN-γ产生。结论 IL-23促进活化的记忆CD4^+和CD8^+T细胞IFN-γ的产生。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 mAb抑制由IL-23诱导IFN-γ产生,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和抗体对IL-23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剂量辐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联合左旋棉酚对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l Gyγ射线照射人PBMC,辐射剂量率为17Gy/min,实验设对照组、照射及未照射的PBMC与LNCaP细胞共培养组、左旋棉酚处理组及照射的PBMC与左旋棉酚联合作用组。利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荧光双染色法及MTT法,观察PBMC和/或左旋棉酚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情况。结果:辐照的PBMC及左旋棉酚处理组对LNCaP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未辐照组(P0.05),而联合作用组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辐照组及左旋棉酚处理组(P0.01)。结论:低剂量辐射PBMC联合左旋棉酚可以明显提高其体外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oll样配体(R-848)与IL-12对人NK细胞IFN-γ产生的作用和细胞亚群分析。方法:分离人外周血PBMC和纯化的NK细胞,分别与R-848、IL-12或R-848和IL-12共同培养。利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再利用流式检测并分析产生IFN-γ的NK细胞亚群。结果:正常人PBMC分别与不同浓度的Toll样配体R-848、LPS、CpG培养后,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IFN-γ的产生,但以R-848的效果最佳。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R-848对CD4 T和CD8 T细胞IFN-γ的表达无明显作用,但显著地促进CD56 细胞表达IFN-γ。同样地,在IL-12刺激之下,CD56bright和CD56dimNK细胞表达IFN-γ。当R-848和IL-12与PBMC和纯化NK细胞孵育后,对CD56bright和CD56dimNK细胞IFN-γ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结论:Toll样配体与NK细胞Toll样受体结合后,促进CD56brightNK细胞亚群IFN-γ的产生,而且Toll样配体与IL-12具有协同作用,提示Toll样受体与细胞因子在调控NK细胞的生物活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模拟失重对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的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回转细胞模拟失重条件培养人NK细胞,CCK-8法检测NK细胞增殖活性、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产生水平,反转录PCR检测NK细胞IL-12β1和IL-12β2受体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重力组相比,模拟失重培养24 h和48 h后,IL-2诱导的NK细胞增殖水平分别下降13.6%和31%,凋亡率分别增加8%和19%,IFN-γ分泌水平分别降低25.2%和47.8%,杀伤活性分别下降7%和18%,IL-12刺激IL-2预处理NK细胞产生IFN-γ的水平分别降低21.8%和58.8%,同时,NK细胞IL-12β1和IL-12β2受体mRN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模拟失重抑制IL-2诱导的NK细胞增殖、IFN-γ产生和杀伤活性,并进一步通过下调IL-12受体mRNA表达抑制IL-12诱导的IFN-γ产生。  相似文献   

19.
IL-12体外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 IFN-γ的产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体外IL-12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与HBsAg、HBsAg+IL-12、HBcAg或HBcAg+IL-12孵育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用流式细胞记数仪(FACS)检测PBMCs中IFN-γ^+的细胞亚群。结果:当乙肝患者PBMCs与HBsAg或HBcAg孵育后,只有少数病例发生反应,产生低水平的IFN-γ。当IL-12加入细胞培养后,能显著地增加HBsAg或HBcAg诱导IFN-γ的产生;分泌IFN-γ的细胞频率显著增加;IFN-γ^+的细胞主要包括CD8^+T细胞和非T细胞。结论:IL-12体外能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IL—12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2/TH2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IL-12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分别与植物血凝素(PHA,100ug/mL)、HBcAg(1ug/mL)、HBeAg(1ug/mL)单独或联合IL-12(10ng/mL)体外培养48h,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 IL-2、IFN-γ、IL-4、IL-10水平。2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结果 IL-12对健康人群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无显著影响,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则显著增强PBMC产生IFN-γ,且慢性中度患者最为突出。IL-12与HBeAg联合诱导,不但显著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产生IL-12和IFN-γ,还抑制IL-4和IL-10的产生。结论 IL-12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优势表达,可促进HBeAg诱导的TH2型优势表达向TH1型优势表达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