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采用R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T细胞系来源的9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10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及16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CD4和CD8mRNA表达水平,发现ALL和NHL患者CD2mRNA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升高,NHL患者的CD4/CD8比值有极显著性升高。本结果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测定中高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方法 采用酶免疫染色技术对 2 6例中高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并与 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CD3下降 (P<0 0 1) ,CD4下降 (P <0 0 1) ,CD8升高 (P <0 0 1) ,CD4 /CD8下降 (P <0 0 1)。结论 中高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免疫失调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停经后阴道流血25d,子宫全切术后半月于1998年1月5日住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血液科。患者停经2月后于1997年12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比正常月经少,淋漓不尽,持续3~5d,干净2d后复又流血。在某县医院作妇科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原发眼部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30例原发眼部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Ann -Arbor分期。ⅠA2 2例 ,ⅡA8例 ,放疗剂量 40 0 0~ 6 0 0 0cCy/4~ 6周。放疗前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3、5年局部控制率 93%、90 %、91 % ;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1 0 0 %、92 %、70 %。结论 :原发眼部的恶性淋巴瘤 (主要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 ,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 ,推荐剂量为 40 0 0~ 6 0 0 0cCy/4~ 6周 ,对恶性程度高者 ,配合以化疗。  相似文献   

7.
52例结外原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原发部位以肠道,特别是小肠最多见(42.3%),肠道高发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组织学显示弥漫型(D)淋巴瘤45例,以弥漫性大无裂细胞性最多见(46.2%),滤泡型(F)7例,D/F为6.4:l。根据国际分类方案,中度恶性淋巴瘤发病率最高,占82.7%。  相似文献   

8.
中线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薛士中  翟岱安 《医学综述》1997,3(4):197-198
<正>恶性淋巴瘤的分类极其繁锁复杂,极不统一,我科过去沿用Rappaport(1966年)分类法为时多年,似觉简单易行,但由于近年来免疫学的进展、超微结构的观察,化学及放射治疗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等,老的国际传统分类法,已远不能适应客观需要。为此,我们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细胞学分型进行了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4例原发于牙龈的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本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和组织发生以及与其易混淆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20表达与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71例初诊儿童BCP-ALL,统一按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ALL 2008方案规范化分型治疗并长期随访。统计分析CD20阳性(CD20+BCP)和CD20阴性(CD20-BCP)ALL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 CD20+BCP占本组BCP-ALL的45.76%(124例)。CD20+BCP与CD20-BCP在性别构成比、初诊中位年龄、初诊外周血白细胞中位计数、泼尼松不敏感比例和临床危险度病例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20+BCP和CD20-BCP组中≥10岁的病例分别占25.81%和14.29%(P=0.017),pro-B和pre-B病例比例分别为43.55%、59.86%和56.45%、40.14%(P=0.007),BCR-ABL阳性病例比例分别为12.20%和4.86%(P=0.03),TEL-AML1阳性病例比例分别为6.50%和18.06%(P=0.005)。两组患儿诱导化疗第15 d和第33 d骨髓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50%(93/120)和74.13%(106/143),95.04%(115/121)和95.83%(138/144)(P均>0.05),4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8.00%±4.96%和79.05%±5.40%,4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3.01%±6.13%和93.64%±2.46%(P均>0.05)。结论 CD20阳性表达与儿童BCP-ALL预后无明确相关性,尚不能作为判断儿童BCP-ALL不良预后的指标。CD20靶向免疫治疗在儿童BCP-ALL的应用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跨系表达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跨系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35例ALL(111例B-ALL,24例T-ALL)患者幼稚细胞表面及胞质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果 在ALL中,髓系抗原(M)表达64%,T和B亚型中髓系抗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CD13表达最为常见(40%),其次是CD33(37%)、CD11b(20%)和CD15(16%),CD13和CD33在CD34^+病例中的表达均高于CD34^-病例。B-ALL中,T系抗原CD4、CD2和CD7分别在19例、2例和2例中表达,CD4^+和CD7^+病例通常共表达CD13和(或)CD33;T-ALL中2例CD19表达者均伴CD13/CD33表达。结论 ALL伴髓系表达的频率较高(B^+M^+,T^+M^+),偶尔出现B系,T系和髓系共表达的表型(B^+T^+M^+),B系T系共表达但不伴髓系表达的表型(B^+T^+M^-)极少,跨系表达多存在各未成熟的阶段,髓系抗原表达与干细胞表面标志CD34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诱导方案治疗MyAg+AL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159例初治ALL患者资料,中位年龄26 (14 ~ 76) 岁?根据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为髓系抗原阳性表达MyAg+ALL 73例和阴性表达MyAg- ALL 86例?分析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59例ALL患者中,髓系抗原表达占45.9%,以CD13?CD33为主,分别为34.2%和21.4%;CD34在MyAg+ALL中表达阳性率高于MyAg-ALL组(75.3% vs 60.5%,P = 0.046);T-ALL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于B-ALL(66.7% vs 42.8%,P = 0.04);MyAg+ALL患者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不相符率(12.3%)明显高于MyAg-ALL(0%)?VDLP?VDCP?MA不同诱导方案治疗MyAg+ALL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4.2%?75%及62.5%,三组间CR率无显著差别?MyAg+ALL组CR率低于MyAg-ALL组 (74.5% vs 88%,P = 0.047),但两组5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 vs 25.8%,P = 0.803)?【结论】 成人ALL髓系抗原表达与大多数临床特征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采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MA)诱导方案治疗MyAg+ALL的CR率并不高于VDLP?VDCP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33例AL以及33例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XCR3表达。结果 A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24±18.14)%和(12.19±3.89)%(P<0.05)。在各型AL中,以B-ALL的表达率最高(40.14±17.56)%,而T-ALL型为(14.06±8.29)%,仅略高于正常对照(P>0.05);AL髓外浸润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为(34.54±19.87)%,明显高于非髓外浸润患者(20.44±12.15)%(P<0.01)。但A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与白细胞总数、幼稚细胞百分率及CD3阳性率表达无关。结论 AL外周血T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可能与白血病的迁移、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成人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ALL)中CD34和伴系抗原表达的情况及两者是否有所不同。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10 8例初治成人B -ALL及 5 3例初治儿童B -ALL的免疫表型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成人与儿童中 ,CD34 的B -ALL伴髓系抗原 (CD13或CD33)表达 (My )的比例明显高于CD34-的B -ALL ;而两者之间无论是CD34阳性的比例还是伴系抗原表达的比例 ,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My B -ALL ,均主要来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转化。初治儿童与成人B -ALL比较 ,它们的免疫学表型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16.
17.
儿童ALL的HLA-1类抗原表达及机体免疫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人的白血病细胞及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HLA-1类抗原表达情况,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机体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初发病人42例、完全缓解期病人36例、对照组34例儿童HLA—A2、HLA—B抗原表达。结果①三组儿童HLA-A2抗原均为高表达,阳性率均数均在90%以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初发组白血病细胞表面HLA—B抗原表达明显下调,完全缓解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HLA—B抗原表达略下降;初发组与完全缓解组或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人白血病细胞表面HLA—B抗原表达下调,其作为靶细胞提呈抗原能力下降,可能是白血病细胞逃脱机体免疫监视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23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MDM2及P53的表达,结果发现:MDM2的阳性表达占56%(13/23),而且化疗2周末,MDM2阳性组10例患者仅4例获完全缓解,而MDM2阴性组8例患者7例获完全缓解。P53阳性表达率30%(7/23)。MDM2与P53共同表达者,无1例在化疗2周末完全缓解,两者同时阴性者在化疗2周末均达完全缓解。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MDM2的表达特点是伴P53的表达预示着化疗效果差。该两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MOST-1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了解其与免疫分型和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17例新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ALL-L3 3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OST-1基因的表达水平;PCR产物经DNA序列测定证实。结果 MOST-1基因仅表达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而L1和L2均无表达;3例ALL-L2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分别为72%、67%和12%,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分别为98%、94%和67%,前两例L2患者MOST-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另一例L3患者的3倍和2倍。2例L3患者经正规诱导完全缓解后无MOST-1基因表达。结论 MOST-1基因表达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0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改变及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10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进行FBA分型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G显带技术对68例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02例患儿中15.7%表达T淋巴细胞表型(T-ALL),84.3%表达B淋巴细胞表型(B-ALL)。35.3%患儿存在髓系抗原阳性(My+-ALL),其中以CD13阳性率最高,达27.8%。88接受核型检查的患儿发现核型异常41例(51.3%)。T-ALL组患儿与B-ALL组患儿相比显示出更高的白细胞总数(〉50×109/L)和髓外浸润表现。结论免疫分型是对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有力补充,能够更加全面了解白血病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阶段,帮助对患儿进行临床危险的评估,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并有效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