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感染.该药对人体是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直接抽取原液0.1ml配制皮试液,皮试后阳性率高.对此,护理学者就TAT皮试液浓度、剂量、皮试部位、脱敏注射方法、皮试结果判断等问题进行了临床研究,寻求一种能够降低阳性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r}xin,TAT)皮试结果假阳性的各种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临床上假阳性率,护士应采取措施减少各种可能导致TA T皮试假阳性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李文素  张梦云 《河北医药》2012,34(3):471-472
医院急诊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线,就诊患者多,其中由意外事故引发的外伤者较多,且都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tetanus antitoxin,TAT),传统的TAT判断标准阳性率高,但需用多次为患者做脱敏注射,患者痛苦多,等待时间长.本文探讨一个既能保证患者安全,又能省时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方法是当前急诊科护士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对皮试判断标准与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其阳性率降低,注射次数减少,耗费时间少,有利于急诊外伤患者的救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抗毒素是外伤病人防治破伤风必不可少的药物。通过文献分析,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率较高,本文就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发生症状、假阳性的处理、脱敏治疗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进行介绍,提高对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反应认识和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皮试作为判断个体对破伤风抗毒素 (TAT)反应的主要手段 ,是临床传统的应用方法 ,但传统的判断标准阳性率很高 ,而脱敏注射不但时间长 ,而且频繁的注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延误了救治时间。为探讨一个较为理想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 ,将 9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以观察分析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80例均为外伤 1h~ 2 4h的门急诊或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 483例 ,男 3 5 2例 ,女 13 1例 ,年龄 3岁~ 71岁。观察组 497例 ,男 3 73例 ,女 12 4例 ,年龄4岁~ 74岁。1.…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岁,汉族,体质量12 kg,无药物过敏史,有家族药物过敏史(具体不详).夜间因额头挫伤入院治疗,查伤口少许渗血,创缘不规则,创口长3 cm,深1 cm,家属拒绝做CT检查.按医嘱清创缝合后,次日9点10分进行TXT皮试,医务人员按《基础护理学》TXT皮试规定用量配制,用0.25 ml生理盐水稀释0.75 ml TXT原液(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130425-3,规格:0.75 ml,1 500 IU/支),抽取0.1 ml稀释液与0.9 ml生理盐水配制成1 ml皮试液,取0.1ml(15 IU)于前掌测进行皮内注射(当天未使用其他药物),注射约5 min后患儿出现神智不清、口唇青紫、口吐白沫、呼吸困难,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将患儿由门诊输液大厅转移至急救室进行抢救,到达急救室时,查患儿口唇青紫,呼之不应,呼吸、心跳停止,大动脉无搏动,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立即给予气囊面罩加压给氧,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9时25分静脉推注0.3 mg盐酸肾上腺素,持续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气囊面罩加压给氧,患儿仍无呼吸和心跳,双侧瞳孔散大对光无反应,9时30分再次静推0.3 mg盐酸肾上腺素,经反复抢救,患儿仍无呼吸及心跳,大动脉无博动,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9时40分心电图显示心电活动消失,继续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和气囊面罩加压给氧,9时45分因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相似文献   

7.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19a。2003年9月19日因玻璃刺伤手腕,20min后来本院就诊。行清创缝合术后,予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011210)皮试,15min皮试处出现大片红肿丘疹,视皮试呈强阳性,未给予脱敏疗法,观察40min无其他不适后自行回家。患者于4h后出现头晕、恶  相似文献   

8.
侯玉华  邹庆英  查邓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67-3668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方法及工作流程的改进.方法:对门诊2 190例因外伤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病人随机分改进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教科书规定进行皮试;改进组皮试溶媒用生理盐水,改进皮试注射方法.结果:改进组皮试阳性率为25.98%.对照组皮试阳性率为41.09%,组问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皮试结果阳性工作流程的改进,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还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5岁,因工作中不慎被锈铁皮划伤右脚背到我院医治,行清创缝合术后,予以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020510)皮试,当皮试后5min左右,观察皮试处皮肤已出现3cm×4.5cm大小红色风团,呼吸18次·min-1,血压17.5/9.5kPa,脉搏80次·min-1,伴有皮肤瘙痒和灼热感。严密进行观察,15min后皮试处上至肘关节,下至腕关节,整个前臂屈面皮肤出现7.5cm×22.4cm红色风团,仍有皮肤瘙痒和灼热感,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视皮试呈强阳性。嘱病人卧床休息,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肉注射。30min后症状缓解,7h之后风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作为破伤风抗毒素(TAT)稀释液进行皮试对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5月急诊需进行TAT皮试患者2588例,对30例年龄2岁以下、70岁以上或有严重基础疾病及近期内使用H1受体阻断药等情况者直接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将2558例注射TAT患者分为第1组(1314例)和第2组(1244例)。第1组采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剂稀释TAT进行皮试,第2组采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稀释TAT进行皮试。结果第1组患者TAT阳性率为39.73%(522/1314),第2组患者为23.55%(293/1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9,P<0.01)。各组内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精准的生理盐水作为稀释液的TAT皮试液及规范的皮试操作可明显降低皮试结果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罗雪飞 《中国药业》2013,(16):68-69
目的探讨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结果假阳性率的措施。方法选择正确的注射溶剂及消毒措施,严格掌握皮试液配制方法,规范皮试结果判断标准。结果采取新的综合措施进行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医院门诊皮试结果阳性率从2010年的50%降至2011年的19.52%和2012年的16.54%。结论严格执行新措施中的操作规范,可降低TAT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增加患者的用药机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抗毒素(TAT)作为一种特异性治疗破伤风杆菌感染的生物制剂,在临床上尤其是在外伤治疗上应用很广泛.对人体而言它又是异种蛋白质,所以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为此,临床上在肌肉注射前必须常规做皮试.皮试阳性而又必须使用者则行脱敏注射.常规脱敏注射的方法各有不同,但都是"依次递增、间隔给药"的原则,要分4次注射,观察历时120 min.作者在临床上采用一种脱敏注射方法--2次注射法,既节省时间又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将获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制成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含量与皮试结果阳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含量对过敏试验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1 146例门急诊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3例,试验组553例,分别用不同含量的皮试液进行过敏试验,试验结果判断阴阳性,比较两组阳性率.结果 过敏试验结果:对照组阳性率5.06%,试验组阳性率3.62%,两组之间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两组阳性反应者脱敏注射后均无过敏反应现象.结论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含量与阳性率不成正比例关系,不是引起阳性反应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5.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敏菊 《医药导报》2001,20(5):314-314
患者 ,女 ,42岁 ,2 0 0 0年 7月 12日因皮外伤来我院外科就诊 ,给予破伤风抗毒素 15 0 0U ,先做过敏试验 ,用氯化钠注射液将破伤风抗毒素稀释 10倍 (0 .1mL破伤风抗毒素加 0 .9mL氯化钠注射液 ) ,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 0 .0 5mL ,3 0min后患者前臂掌侧皮丘边稍有红印 ,后按脱敏注射法 ,用氯化钠注射液将破伤风抗毒素稀释 10倍 ,分 4次作皮下注射 ,每次注射后观察 3 0min ,无不良反应 ,患者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第 12天发现有过敏症状 ,腰部出现皮疹、丘疹、红肿 ,症状对称 ,确认为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即用 5 %葡萄糖注射 5 0 0…  相似文献   

16.
姚远 《淮海医药》2001,19(5):440
患者 ,男 ,32岁。因会阴部外伤 ,伤口为 1.0 cm× 0 .6cm× 1.2 cm收住院。无药物过敏史及近期用药史。伤口经清创处理 ,常规行破伤风抗毒素 (TAT)皮试阴性后 ,肌注 TAT[卫制 (82 )兰 (5 ) 0 2号 ]15 0 0 u。给药后 5 s,患者突然烦躁 ,脸色苍白、胸闷、心悸、憋喘、呼吸急促、出冷汗、脉细速、12 4次 / min,血压下降至 90 / 5 2 mm Hg,随之呼吸骤停 ,立即平卧 ,输氧 ,输液 ,给盐酸肾上腺素 1mg皮下注射 ,地塞米松 10 mg静推 ,人工呼吸 ,3min后出现自主呼吸 ,经应用升压扩容药物 ,2 0 min后 ,脉搏、呼吸、血压均恢复正常。讨论  TAT是破…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抗毒素(TAT)前仍是许多外伤病人用来做为预防治疗的首选药物.关于此药的皮试结果判定标准,均依据于基础护理学上的规定的内容.即皮丘周围红晕直径的大小,有无局部及全身症状,若超过书上所示标准,则按规定需做脱敏注射.我所通过对使用TAT药物治疗的376人的临床观察,不断实践,摸索出一套比较合理已安全可靠的注射方法.①皮丘(Icm,红晕(Icm,即给予一次全量注入.②皮丘<1cm,1cm≤红晕≤2cm,即稀释原波2ml,2min内注射完毕。③1cm≤皮丘≤2cm,1cm≤红晕≤2cm,即进行脱敏注射4次(分别为1.23.4份).④皮丘≥2c…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女 ,5 0岁 ,2 0 0 1年 7月 2 1日因被锈铁钉刺破而肌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批号 0 10 2 0 5 ) 15 0 0单位 ,过敏试验阴性 ,用药30min后即感肌注部位瘙痒 ,可见针位周围渐起红斑 ,红斑如金钱大小且越来越大 ,呈圆周状渐向周围扩散。 6天后红斑渐向全身扩散 ,次日晨消失 ,隔日晚又出现相同症状。诊断为破伤风引起延缓型血清病。治疗 :肌注地塞米松 10mg ,葡萄糖酸钙 1g ,未见好转 ,病情反而加重。改肌注得宝松针 2mg/天 ,口服西可韦 10mg/天 ,外喷冷氮处理 ,再用炉甘石洗剂涂擦。 2周后病情逐渐好…  相似文献   

19.
王成凤  刘耀红  刘三拥  洪珊 《医药导报》2002,21(12):771-772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特异性蛋白,注射时容易出现过敏现象,我院1990年1月~2001年1月共发生过敏反应6例,经及时处理无一例造成不良后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宋杰  孙颖 《中国药物警戒》2012,9(4):249-249
病例:患者,男,25岁.2009年12月7日因右手食指创伤到我院就诊.经清创缝合后,询问无过敏性疾病及药物、食物过敏史,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080506,规格:1500IU/支),注射前常规进行过敏试验,用生理盐水将抗毒素稀释10倍(0.1mL抗毒素加0.9mL生理盐水),在右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05mL,约2分钟后患者自觉眼睛发痒、流泪,面色潮红,立即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并使患者取平卧位,开通静脉通道,同时测血压140/90mmHg(1mmHg--0.133),心率120次/min,呼吸20次/min,继续观察病情变化;5分钟后患者出现烦躁、全身大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