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的性病原体DNA阳性率.方法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即左氧氟沙星组及左氧氟沙星加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2周后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 DNA阳性者(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者),对病原体DNA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再次筛选出Ng、Uu、Ct DNA阳性者(包括无症状和有症状).结果无症状患者的病原体DNA阳性检出率治疗2周后甲组35.2%,乙组20.8%;对病原体DNA仍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后,甲组50.0%,乙组15.8%.结论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有较高比例病原体DNA检出率,应重视该人群的追踪治疗.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426例男性性传播尿道炎进行病原体检查,对其中3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及80例急性淋病患者进行疗效监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26例患者均有不洁性交史,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8.9岁。非淋菌性尿道炎组100例,主诉轻度的尿频、尿痛和尿道刺痒等尿道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司氟沙星1周疗法和司氟沙星1周疗法联合阿奇霉素3日疗法对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STU)患者病原体DNA的转阴率,方法: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司氟沙星片0.2g,qd*7d,po,治疗组用司氟沙星片0.2g,qd*7d加上阿奇霉素胶囊1.0g,qd*3d,po,疗程结速后6-8d,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阳性者。结果:对照组病原体DNA总的阴转率47.3%,治疗组病原体DNA总的阴转率66.7%,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病原体DNA的阴转率不理想,但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病原体阴转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朗地区男性尿道炎感染病原体种类分布。方法对761例男性外科及皮肤性病科门诊疑似尿道炎感染患者,采集尿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测、淋球菌培养、真菌培养。结果546例病原体阳性,占检测总数的71.75%。其中细菌感染患者124例占22.71%,支原体感染340例占62.27%,衣原体感染28例占5.13%,淋球菌感染52例占9.52%,真菌感染2例占0.37%、混合感染30例占5.49%。其中细菌以溶血性葡萄球菌(56例,占细菌感染的45.1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例,占细菌感染的26.61%)、大肠埃希菌(18例,占细菌感染的14.52%)为主。结论大朗地区男性尿道炎感染病原体分布百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支原体、细菌、淋球菌、衣原体、真菌,有5.49%的患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我院淋病(GU)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及其病原体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分析1998~2007年我院皮肤性病科性病门诊初诊患者的个人资料及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GU患者共1198例,男女比例为34:1,平均发病年龄(32.94±10.42)岁,1999年和2000年为发病高峰,2001年后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107,P=0.056)。NGU共1187例,男女比例为4.57:1,平均发病年龄为(32.00±8.75)岁,以2002年和2003年为发病高峰,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Z=-2.5318,P=0.0113)。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GU及NGU中仍然以男性患者居多,其中以20—39岁的性活跃人群居多。近年来,NGU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治疗男性衣原体性尿道炎疗效。方法口服克拉霉素0.5g每日二次共10d治疗衣原体性尿道炎。结果口服克拉霉素0.5g每日二次共10d治疗衣原体性尿道炎痊愈率达70.67%.总有效率达84.00%。结论口服克拉霉素治疗衣原体性尿道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阿奇霉素治疗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奇霉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阿奇霉素胶囊首次1.0g顿服,连用3d,第4天为0.5g,7d为1个疗程。结果在性传播疾病中阿奇霉素最大优点是对沙眼衣原体感染有效率100.0%,解脲脲原体感染略差。结论阿奇霉素是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较佳药物,疗程短、安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急性淋病性尿道炎是由于革兰氏阴性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尿道炎症,不洁性生活是其传播主要途径。五年中收治典型急性淋球菌致急性尿道炎4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男性34例,女性5例,年龄在21 相似文献
11.
宾光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4):87-89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炎患者的致病菌,了解性病的发病趋势。方法对200例有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进行分泌物涂片、淋菌培养、沙眼衣原体(CT)检测、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结果200例患者中33例未检出病原体,占16.5%;培养检出淋菌20例,占10%;涂片检出念珠菌6例,占3%;滴虫6例,占3%;CT62例,占31%;UU87列,占43.5%;MH51例,占25.5%。其中20例淋病患者中有14例合并CT、UU、MH感染。结论在检测的200例男性患者中淋菌的感染率较低,非淋菌感染率升高,以CT、UU、MH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开封地区性病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药敏情况。方法:检测52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对其中阳性患者进行Uu和Mh的分离、鉴定、计数,检测支原体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522例中支原体感染阳性204例(39.08%);支原体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由低至高依次为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结论:开封地区非淋菌性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在9种常用治疗支原体的抗菌药物中以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克拉霉素耐药性较低,罗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临床对有不洁性交史及泌尿系统症状者,应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此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地红霉素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地红霉素和红霉素治疗非淋茵性尿道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男性支原体和衣原体无合并症尿道炎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67例给予地红霉素250 mg,po qd,对照组62例给予红霉素片500mg,po qid,均连续服用14 d.结果:地红霉素组的治愈率为76.1%,有效率为89.6%,病原茵清除率为76.1%;红霉素组治愈率为48.4%,有效率为66.1%,病原茵清除率为48.4%.结论:地红霉素治疗非淋茵性尿道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培养法和衣原体抗原快速免疫测定法,对我院2007~2009年性病门诊NGU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并测定支原体对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结果:884例NGU患者共培养出1 265株菌种,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念珠菌(Cd)、细菌比例分别为48.6%、20.6%、20.9%、5.7%、4.2%;混合感染率达到43.1%,Uu合并Mh的混合感染率达到17.0%;3种及以上病原体感染率达到3.8%。支原体对四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不敏感,敏感率只有32.3%、48.0%、51.9%。结论:NGU病原体以支原体为主,但混合感染情况增多,而且支原体对四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耐药情况较为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6.
对11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为期2.5年的前瞻性观察。于此期间发生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塞6例,冠心病猝死1例,非心源性死亡3例。急性心肌梗塞的平均年发生率为2.2%。其中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为4.0%,68例稳定型心绞痛为1.2%。经单因素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绞痛程度、病型及阵发性缺血型ST-T 改变的程度为其影响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吸烟及动脉血压增高也为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ICU患者病死率主要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措施.方法 对入住本院ICU超过48小时的患者及入住ICU48小时内死亡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前瞻性监测.排除年龄<16岁的患者.结果 共监测276例病例,病死率为44.9%.99例(35.9%)发生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有平均年龄(HR 1.08,95%CI 0.98-1.15)、APACHE Ⅱ评分(HR 2.01,95%CI 1.62-2.87)、机械通气(HR 1.87,95%CI 1.38-2.92)、医院感染(HR 0.41,95%CI 0.31-0.68)、鼻饲(HR 0.51,95%CI 0.32-0.69)、ICU住院天数(HR,0.45;95% CI 0.24-0.60)、免疫抑制剂(HR 1.58,95%CI 1.18-2.09)、气管切开(HR 0.31,95%CI 0.01-0.69).结论 ICU患者病死率独立危险因素有平均年龄、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医院感染、鼻饲、免疫抑制剂、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8.
Joel D. Killen Stephen P. Fortmann Barbara Newman Ann Varady 《Psychopharmacology》1991,105(2):191-196
There have been few prospective studies of craving following smoking cess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findings from a prospective examination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raving over an 8-week treatment period. Two findings merit attention: (1) dependence, as measured by the Dependence Index (DI), was associated with craving at 48 h, 4 and 8 weeks post-cessation. The magnitude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I and short-term craving was, at the least, comparable to that previously reported among several biochemical measures of smoke intake; (2) a measure of craving obtained 48 h after smoking cess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outcome. Forty-three per cent of participants with low initial craving scores were abstinent at a 2-month follow-up compared to only 26% of those with high craving scores. The DI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participants' status at follow-up. This result is interesting because evidence that craving or other abstinence effects are prospectively associated with outcome has been lack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