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降糖制剂降糖胶囊中可能存在的3种磺酰脲类成分: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格列本脲。方法采用RP-HPLC法,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65∶35),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结果3种磺酰脲类成分在该色谱条件下与中药制剂中成分可达到完全分离,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格列本脲的检测限分别为10.8,9.6和12.8n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纯中药降糖制剂中违禁添加的3种磺酰脲类化学药品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HPLC-MS/MS方法定性检测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违禁添加的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盐酸吡格列酮、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瑞格列奈共9种降糖化学药物。采用LichroCARTC18色谱柱,0.1%甲酸溶液(用氨水调至pH3.5)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nm,流速0.2ml/min,选择正离子检测。上述9种药物的检出限为1-5ng。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能够同时检查中药制剂中可能非法添加的10种化学降糖药物成分(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的HPLC.方法 采用Thermo-ODS 色谱柱 (4.6 mm ×25 0mm,5 μm),0.01 mol·L-1的醋酸铵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紫外230 nm检测,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10种化学降糖药物有很好的分离.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有助于降糖中药制剂的质量检验监督.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法测定纯中药降糖药中非法掺入的双胍类及磺酰脲类化学药,包括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方法:选用Agilent C18(4.6mm×150mm,5μm),以0.02mol·L^-1醋酸铵溶液(醋酸调节pH至3.5)-甲醇-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根据所检测到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及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比较,鉴别中药制剂中非法掺入的双胍类、酰脲类化学药。结果: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和液相色谱保留时间三方面信息,与对照品比较,证明样品A中非法掺有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样品B中掺有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分析检测非法中药制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降糖类中成药中非法掺入西药成分(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和HPLC法封怀疑掺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的降糖类中成药进行检测。并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封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涉及四个品种的降糖类中成药、12个生产企业和19批样品非法掺入不同的西药成分(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好;可作为降糖类中成药中非法掺入西药成分(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组织烯丙基半胱氨酸(SAC)浓度的 方法 , 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 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 色谱柱, 以50 mmol•L-1 醋酸盐缓冲液 (pH 5.8 ):甲醇:乙腈(50:22:28)为流动相; 柱温为35 ℃ ,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0 nm , 发射波长为455 nm.样品的预处理后邻苯二甲醛(OPA)-2-巯基乙醇柱前衍生; 进样10 μL. 结果 血清样品在2~120 mg•L-1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组织样品在2~120 mg•g-1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的萃取回收率为70.9%~83.5%; 相对回收率为90.2%~110.0%; 日内、日间RSD为4.1%~7.7%.肾脏达峰浓度Cmax为65.7 mg•kg-1, 肝脏为58.1 mg•kg-1, 脾脏为51.3 mg•kg-1, 心脏为43.3 mg•kg-1, 肺为35.1 mg•kg-1, 脑组织为26.7 mg•kg-1 ; 各组织AUC 0~8肾脏为171.9 mg•h•kg-1, 心脏为113.9 mg•h•kg-1, 肝脏为107.2 mg•h•kg-1, 脾脏为90.4 mg•h•kg-1, 肺为93.6 mg•h•kg-1,脑组织为79.8 mg•h•kg-1.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选择性强, SAC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其中肾脏分布较多, 而在脑组织中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HPLC-DAD法同时检测中药制剂中违禁添加的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盐酸吡格列酮、米格列奈、格列本脲、格列美脲、那格列奈和格列喹酮10种化学降糖药.采用C_(18)色谱柱,以0.2%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至pH 3.5)-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10种药物分别在5~50和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35~3.87μ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中的高分子杂质. 方法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色谱柱为高效凝胶Tsk gel G2000 SWxl(300 mm×7.8 mm,5 μm),流动相为pH7.0的0.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0.005 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 0.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乙腈(95: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34 nm,进样量为20 μL. 结果 供试品溶液在0.067~2.700 mg•mL-1浓度范围内,溶液的浓度与高分子杂质的峰面积总和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8);盐酸头孢甲肟在0.001~0.010 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 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靠性高,可用于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中高分子杂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检测降糖类中药及保健食品违禁添加的8种化学药物。方法采用ZORBAX SB-C18柱,分别以0.1%甲酸(用氨水调节pH至3.5)-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nm,采用正离子扫描模式,8种药物的检测限为0.5~8ng.mL-1,通过与标准图库中保留时间和MRM图谱比较,以及参照一级、二级图谱比较,筛查出样品中违法违禁添加的8种药物,并通过MRM模式,对供试品进行初步定量。结果与结论在103批供试品中,分别检测到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格列本脲、盐酸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8种化学降糖药。  相似文献   

10.
美西律致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彦红  陈惠英  单筠筠  许爱娥 《医药导报》2008,27(10):1280-1280
患者, 女, 47岁. 因全身红斑丘疹、微痒1周入院.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颜面、前臂出现米粒大红斑丘疹, 微痒, 渐增多, 波及躯干下肢, 当地以“病毒疹”给予氯雷他定、维生素C、利巴韦林、复方甘草酸苷及中药等治疗, 红斑丘疹增多, 泛发全身, 融合成片, 躯干为重, 颜面出现红肿, 伴发热畏寒, 体温37.7~38.0 ℃, 病情进行性加重. 患者1个月前因心慌于外院做动态心电图, 诊断为室性期前收缩, 予美西律片,, 每次100 mg, tid, 服用1个月后出现皮疹. 否认药物、食物致变态反应史. 体检:体温38.2 ℃, 脉搏90次•min-1, 呼吸20次•min-1, 血压90/68 mmHg(1 mmHg=0.133 kPa), 精神差, 耳后、颈侧可触及数个绿豆大淋巴结, 无压痛, 咽充血, 心、肺、腹无异常. 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泛发米粒大红斑丘疹, 融合成片, 压之退色, 躯干为重, 颜面红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0.9×109•L -1, 血小板357×109•L -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2.8×109•L-1, N 0.609, 淋巴细胞绝对值3.7×109•L -1, L 0.176, 单核细胞绝对值1.58×109•L -1, 分类7.56%,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2.52×109•L -1, 分类12%; C 反应蛋白(CRP)19 mg•L -1; 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6 U•L-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35 U•L -1, 谷氨酰转肽酶82 U•L-1, 碱性磷酸酶306 U•L-1, 乳酸脱氢酶404 U•L -1, 腺苷脱氨酶29 U•L -1, α-羟丁酸脱氢酶271 U•L -1; 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免疫球蛋白、补体、AS0、RF、ANA、肝炎免疫、病毒检测(包括麻疹病毒、风疹病毒、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 尿、大便常规均无异常.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T波改变. 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 B超无异常. 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停用美西律, 予甲泼尼龙 80 mg•d -1、复方甘草酸苷及氯雷他定等治疗, 红斑丘疹有所消退, 肝酶较前恢复, 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1.
液质联用检查降糖中药制剂中掺入的7种化学药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市售7种降糖中药制剂掺入化学药品进行定性筛检。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以甲醇-甲酸盐缓冲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8)(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柱温30℃,流速1mL.min-1;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雾化气压力30psi,干燥气温度300℃,流速10L.min-1,毛细管电压4000V,扫描范围100~600,对42批抽验样品进行分析。结果2批样品分别有化学药品盐酸吡格列酮和格列本脲检出。本文建立的HPLC-MS/MS方法可用于同时鉴定中药制剂中掺入的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格列吡嗪、盐酸吡格列酮、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7种化学药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一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法测定纯中药降糖药中非法掺入的格列本脲等酰脲类化学药,包括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方法:选用Agilent C18,以0.02mol·L^-1醋酸铵溶液(醋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30:70)为流动相。根据所检测到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及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比较,对中药制剂中非法掺入的酰脲类化学药。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分析检测非法中药制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左氧氟沙星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卫荣 《医药导报》2008,27(2):174-175
目的 应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直接测定血浆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方法 采用手动柱切换装置,分析柱采用大连依利特公司的Hypersil ODS C18柱(200 mm×4.6 mm,5 μm),预柱采用μBondapak C18(50 mm×4.6 mm,37~50 μm,干法自填).分析流动相(AMP)为甲醇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0.01 mol•L-1,pH值=2.5) 四丁基溴化铵(0.05 mol•L-1) 三乙胺=40:60:4:0.2(V/V);预处理流动相(PMP)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液(0.01 mol•L-1,pH值=2.5) 四丁基溴化铵(0.05 mol•L-1)=100:1(V/V).分析流动相流速1 mL•min-1,预处理流动相流速2 mL•min-1.检测波长为294 nm.结果左氧氟沙星在100~8 000 ng•m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方法平均相对回收率98.8%,日内及日间差小于10%,最低检测限0.05 μg•mL-1(S/N≥3).结论 样品无须预处理,直接进样分析测定,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格列吡嗪的浓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格列吡嗪的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开发.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该法在20.54~1 027.00 ng•mL 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100.0%,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8%,最低检测浓度10 ng•mL 1.结论:该法适合于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胡清华 《医药导报》2008,27(1):108-108
患者, 男, 35岁. 因发热、咳嗽、咳黄色黏痰7 d入院, 体检: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呼吸音稍低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诊断为“肺炎”. 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 15.6×109•L-1, 中性白细胞 0.84, 淋巴细胞 0.16;电解质:钾离子(K+ )4.1 mmol•L 1, 钠离子(Na+)141.1 mmol•L-1, 氯离子(Cl-)121.9 mmol•L-1, 钙离子(Ca2+)2.77 mmol•L-1. 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噻肟钠2.0 g静脉滴注, 在输注头孢噻肟钠约30 min后, 出现双侧下肢麻木、无力, 双下肢肌力约为3级, 病理症阴性. 辅助检查:K+ 2.9 mmol•L-1, Na+ 141.1 mmol•L-1, Cl-121.9 mmol•L-1, Ca2+ 2.77 mmol•L-1. 予以补钾等治疗后, 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复查血K+ 3.8 mmol•L-1. 但再次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时, 患者又出现双侧下肢麻木、无力, 复查血K+ 3.0 mmol•L-1. 考虑由于头孢噻肟钠导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立即停用头孢噻肟钠, 并予以补钾等对症治疗, 患者症状消失, 复查电解质恢复到入院时的水平. 追问病史, 该患者既往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均有似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以DiamonsilTM C18反相柱(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 mol•L-1醋酸铵 甲醇(25:75);流速0.8 mL•min-1,柱温40 ℃,检测波长 254 nm. 以醋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 结果 氯氮平的高、中、低(1 000.0,400.0,10.0 ng•m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8%,97.63%,101.4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7%(n=5);分析方法 的检测限为5.0 ng•mL-1;线性范围为10.0~1 000.0 ng•mL-1. 曲线方程:C=25.69F+3.47,r=0.999 7(n=10). 结论 该方法 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0岁.因心悸,怕热多汗,消瘦2个月,于2010年9月3日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体温37.2 ℃,心率93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 5.9×109•L-1,中性粒细胞计数3.4×109•L-1;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2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28 U•L-1等均正常;尿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19 nmol•L-1,甲状腺素总量16.81 nmol•L-1,促甲状腺激素0.01 U•L-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1.24 pmol•L-1,游离甲状腺素2.49 pmol•L-1.甲状腺超声显示:甲状腺回声不均并血流丰富改变.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给予甲巯咪唑片10 mg,bid,普萘洛尔片10 mg,tid,po.用药15 d后患者躯干、四肢及面部出现红色皮疹,高出皮面,伴有刺痒,以双髋部及膝盖等处为著,并有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体检:体温37.1 ℃,心率95次•min-1.复查血常规及生化:白细胞3.2×109•L-1,中性粒细胞1.8×109•L-1,ALT 175 U•L-1,AST 67 U•L-1.考虑为甲巯咪唑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皮疹,遂停用甲巯咪唑,其他治疗不变,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 +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静脉滴注;氯雷他定10 mg,qd,po;利可君40 mg,tid,po,盐酸小檗胺4片,tid,po.6 d后复查血白细胞 4.37×109•L-1,中性粒细胞3.0×109•L-1,皮疹逐渐消失.继续给予保肝治疗,1周后复查肝功能:ALT 24 U•L-1,AST 18 U•L-1.逐步恢复至正常值  相似文献   

18.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致过敏性荨麻疹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 36岁. 因反复乏力、纳差2 a余, 巩膜及皮肤黄染3 d, 于2008年入住我院感染科治疗. 否认既往药物变态反应史.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37 U•L-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36 U•L-1, 碱性磷酸酶(ALP) 107 U•L-1, r-谷氡酰转肽酶(r-GT) 113 U•L-1, 总胆汁酸(TBA) 79.4 μmol•L-1, 总胆红素(T-BiL) 134.8 μmol•L-1, 直接胆红素(D-BiL) 80 μmol•L-1, TP 67g•L-1, A/G 36/31 g•L-1. 乙肝全套定性: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腹部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 脾稍大. 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期. 入院后首先单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000 mg, 静脉滴注. 当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输入后约10 min, 患者从脸部开始出现红色斑块, 逐渐扩散至颈部, 上胸部, 腹部两侧及大腿上部, 红色斑块密集, 感觉不适, 但无瘙痒, 拟诊为过敏性荨麻疹. 生命体征平稳, 体检:体温 37.0 ℃, 呼吸率 20次•min-1, 心率 80次•min-1, 血压126/80 mmHg(1 mmHg=0.133 kPa). 立即停药, 换用输液器, 静脉注射10 mg地塞米松,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 约30 min后皮疹部分消退, 直至完全消退. 以后未再使用该药, 其他治疗继续, 也未再发生类似反应.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药降糖药中加入11种化学降糖物质(阿卡波糖、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盐酸吡格列酮、瑞格列奈)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1醋酸铵溶液(用冰醋酸调pH值至4.0)(60:4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5nm。结果:本法快速、准确、灵敏。结论:可用于中药降糖药加入上述11种化学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况丽 《医药导报》2011,30(7):895
患者,女,38岁.临床诊断为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于2010年11月5日住院.入院情况:体温37.2 ℃,脉搏88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20 /7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右小腿伤口在外院行加压包扎,患肢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前1周内未使用其他药物.否认肝炎、结核、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史.入院后拟急诊行右小腿伤口清创缝合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前遵医嘱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40滴•min-1.1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头晕,双上、下肢麻木等症状,测血压120/60 mmHg,心率104次•min-1,呼吸22次•min-1,血氧饱和度89%,体温37.2 ℃,立即停药,给予心电监测及吸氧5 L•min-1,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 15 min后,患者症状稍有缓解,但仍诉心慌,头晕.血氧饱和度95%.再次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持续吸氧3 L•min-1,30 min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