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少聪 《世界中医药》2008,3(3):165-166
《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渊薮,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其系统而科学的中医理论,丰富而精深的治法治则,为临证提供指导依据。纵观历代成功医家,均以《内经》理论为立说之根本。如仲景撰用《素问》《九卷》等而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宗《内经》而开风气之先,各成门派而影响深远;明末喻嘉言深究《内经》而标立新说,  相似文献   

2.
按拿,作为中医学中最古老的一个学科,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两千多年前,当时的医学家曾著《按摩经》十卷,可惜已佚。但同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有关按摩的记载有廿三处,其中绝大部分论及临床,所涉病种达十几种,且多为内科疾病。研究《内经》中有关按摩的记载,不仅可探二千多年前的按摩治疗水平及对后世的影响,而且对现代按摩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意义,现从临床角度来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峰 《中医药学报》2010,38(3):140-142
本文阐述三焦一词在《内经》中的论述是指:1六腑之一的实质性器官;2指脊椎骨的第三椎体骨,是取肺俞穴的标志依据。《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三焦之所出"应为"上焦之所出"。《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的"上焦、中焦、下焦"是水平断面解剖概念,其功能是断面层的部分功能态。在《内经》中没有将上焦、中焦、下焦合称为三焦的原文记载。  相似文献   

4.
1 治病求本 安内攘外张某 ,男 ,2 5岁。 1998年 3月 2 4日初诊。其母代诉 :患咳喘月余 ,加重 3d。曾经地市 3家医院住院治疗 ,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抗生素静滴。病情时轻时重 ,感冒症状一直不断 ,轻则鼻塞流涕 ,重则发热喘咳。刻下 :发热夜重 ,畏寒肢冷 ,体温37 5℃~ 38℃ ,鼻塞涕清 ,咳喘痰鸣 ,自汗出 ,纳呆腹胀 ,精神萎靡 ,面黄无华 ,发枯结穗 ,大便不实 ,治以“培土生金” ,安内攘外。方用钱氏异功散合玉屏风散、三拗汤加减。黄芪、党参、茯苓各6g ,白术、防风、陈皮、杏仁各 4g ,麻黄、甘草各2g。 2剂 ,每日 1剂 ,水煎分 3次温服。另…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源头活水,被尊崇为"医家之宗",它并非是一门单纯的理论课程,而是一部指导临床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6.
学习《内经》经典著作中的几种针刺法并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落枕、急性扭伤、周围性面瘫和顽固性呃逆等病证,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治疗效果是检验一种治疗手段价值的唯一标准 ,更是中医针灸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纵观古今针灸名家均视《内经》、《甲乙》等针灸经典著作为针灸神效的源头活水。笔者作为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针灸医生 ,对此亦有体会 ,举例如下。1 癃闭 :王×× ,女 ,71岁。因急性脑梗塞入院。入院后第 10天出现小便不通 ,遂施导尿术。经 10余天 ,仍不能自主排尿。因病人病情稳定 ,家属准备出院 ,而带尿管出院 ,有诸多不便 ,乃求治于针灸。余取教材中常用穴中极、关元、三阴交、合谷、气海等 ,针 6次而无效。查阅《内经》 ,乃针双侧委阳、照海、大敦 ,委阳施提插…  相似文献   

8.
《内经》关于汗出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英 《河北中医》2008,30(2):188-188
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的一种生理现象,《内经》对此已有深刻认识。如《素问·阴阳别论》中“阳加之于阴谓之汗”,《灵枢·决气篇》中“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明确阐明了汗出的机制。《伤寒杂病论》所创汗法亦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世历代医家提出的“阴虚盗汗”、“阳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关于水湿病的论述 ,内容丰富 ,理法方药完备 ,颇具临床指导意义。现就书中所论 ,撮其要者简述之。《金匮要略》论湿有三 :一曰“湿” ,二曰“水” ,三曰“痰”。愚意湿、水、痰三者 ,异名而同类 ,正如热之与火然。湿为水之渐 ,水为湿之聚 ,痰为水之凝。湿犹雾露 ,弥漫浮游 ;雾聚而成水 ,可向一定方向流动 ;水寒凝结为冰 ,常固定于一处。雾也 ,冰也 ,水化而成者也 ,形质不同而已矣。分之可三 ,合之则一。故治湿之方可以治水 (防己黄芪汤 ) ;治水之方亦可治痰 (苓桂术甘汤 )。《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  相似文献   

10.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离经而行,或从九窍而出,或渗溢于肌肤的一类病证。《内经》对血证的病因病机及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均有论述,并可散见于多篇之中,未成系统,笔者略加论述,以期对有较全面的认识。1 血证的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血证的形成与外感时邪、内伤情志及饮食劳倦相关。出血之因于外感时邪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唾血血泄鼽衄”,“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咳唾则有血”等等。出血之因于情志者,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  相似文献   

11.
湿病是指由湿邪所引起的病证。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 ,既可从外而受 ,也可由脏腑功能失调产生 ,且两者常相互影响 ,使得湿病病情缠绵 ,错综复杂。《金匮要略》(下简称《金匮》)中最先以“湿”作为独立的病名 ,除有专篇论述湿病 ,还在其他的各篇有散在论述 ,而且理法方药俱全。笔者认为 ,《金匮》中湿病的治疗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 宣表化湿此法用于感受风湿之邪 ,也是外湿的常用治法。风湿之邪侵袭人体 ,郁于肌表 ,可用汗法 ,使湿邪从表而解。但湿性粘滞难除 ,非一汗可以祛除 ,如用辛温大汗 ,非但不能除去湿邪 ,反伤津液 ,使得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2.
《内经》一书,内容丰富,文字精奥,在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各科的基础。书中配伍之方虽仅有十三首,选药却包含了动物、植物、矿物三大类。且分有汤、丸、散、膏、丹、酒等诸种剂型。笔者多年来,潜心研究,仅得鳞爪,兹将《内经》方的临床运用举例介绍如下,以期方家正之。1 生铁洛饮 《素问·病能论》:“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考铁洛乃炉冶间坠落之铁屑,有降火潜阳、镇逆开结的作…  相似文献   

13.
《内经》浅刺法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所载刺法名目繁多 ,有“九变刺”、“十二节刺”、“五刺”等。按刺入深浅分类 ,其中属浅刺类的有“毛刺”、“半刺”、“浮刺”、“扬刺”、“直针刺”等 ,这些刺法历史悠久 ,延用至今 ,在针灸临床仍广泛使用。现代应用较广的皮肤针、皮内针、头皮针、腕踝针及近年来发展的腹针等针法 ,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临床运用浅刺法治疗某些病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尤其适宜于一些病位较浅的头面、肌肤、络脉、经筋、皮部等病变 ,如面瘫、痿痹、痛证、痒证等。现就笔者临床运用《内经》浅刺类针法的体会略举一二 :1 毛刺法治风寒表证…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水肿的病机理论《内经》已有记载,认为水肿的发生与脏腑的气化功能及血液运行有密切关系,为后世水肿的辨证施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气化失司与水肿水液代谢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功能,气化失司、水液停留为水肿。对此,《内经》在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已有论述,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肾者水脏,主津液”,说明人体饮食精微生化输布的概要过程。水液经胃的受纳腐熟,水精布散输送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湿病探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焱 《河南中医》2009,29(5):420-421
湿病是湿邪蕴积于人体而产生的一类疾病,时刻重视阳气在体内的通达是仲景论治湿病一大特色。仲景论湿详于外湿而略于内湿。《金匮要略》明言治湿禁忌:禁大汗、禁攻下、禁火攻。  相似文献   

16.
通过病案分析,探讨<伤寒论>湿病证治规律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联社 《中医杂志》2008,49(10):877-878
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成为一一名优秀中医的必经之路,必须做好继承和发扬工作,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正如王永炎院士所说的"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线性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1].通过临床研修,笔者认真学习了四大经典,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发挥,对<内经>"百病生于气也"的理论有点滴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八法之一,位居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首。《内经》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只要是病邪不在内脏的体表病证,根据“就近祛邪”的原则均可以用汗法治之。所以,汗法的适应证应该不仅仅限于外感疾病初起病邪在体表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之病邪不在内脏而在体表须从汗而治者。仲景在《金匮要略》诸多内伤杂病病证中,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不孕相关经文的临床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各八十一篇。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  相似文献   

20.
《内经》对“汗”论述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