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前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7年8月所有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食管癌58例,贲门癌22例)其中40例术前未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组),另外40例术前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组).行开胸手术后,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比较.结果:A组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炎22例,肺不张6例,呼吸窘迫3例,急性呼吸衰竭10例,气管切开4例,死亡2例.B组患者发生肺炎10例,肺不张0例,呼吸窘迫0例,急性呼吸衰竭2例.结论:术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COPD对减少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对呼吸窘迫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宏杰 《海南医学》2003,14(11):64-6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7例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经验。结果 高龄、吸烟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史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多于术后24~72小时发生;治疗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机械辅助呼吸为主,并应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结论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预防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继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对54例颅脑损伤后继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给予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并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和有效护理后,患者治愈的24例,好转11例,中残7例,重残4例,死亡8例。结论:加强患者术前和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和气管内滴药等呼吸道和引流管的综合护理,使气道分泌物及时排出,并采取机械通气和亚低温疗法,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防止肺部并发症和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运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8例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的患者,所选的患者根据呼吸肌力、手术并发症、手术后的肺疾病以及原发病等原因实施了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22例实施了有创通气治疗,6例实施了无创性正压通气。结果128例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患者进行分析,108例治愈,20例死亡;24例存在严重肺部感染或者肺不张的患者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实施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108例患者得到了2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有ARF复发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术后出现ARF的患者应选择正确的通气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机械通气治疗,正确的机械通气有助于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的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食管癌患者312例,其中颈部吻合252例,弓上吻合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54例,呼吸衰竭12例,其中1例合并气管食管瘘,死亡6例,5例合并脓胸,经加强引流与营养治愈。结论高龄、肺基础疾病、抽烟、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合并低血压及单肺通气长时间肺不张、术中输液超负荷是肺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及并发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 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②方法对确诊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并发多发性肺大泡、肺部感染,4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无创B iPAP通气治疗。观察吸气压(IPAP)。③结果治疗3天后全身症状及动脉血气改善明显,血气主要指标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例患者面部皮肤破溃,6例患者腹部饱胀,予胃肠减压等处理,腹部饱胀好转。患者因不适应而拒绝继续行无创通气1例。无一例发生气胸。④结论COPD急性呼吸衰竭并发多发性肺大疱、肺部感染、肺间质纤维化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B iPAP通气治疗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很少,而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10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病和治疗。发病率占同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6.1%(10/165)。治愈6例,死亡4例,死亡例数占同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人数的2.4%。术后呼吸衰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使用辅助通气,彻底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控制肺内感染,早期发现并处理胸内其它病变。单纯低肺功能也非绝对手术禁忌症。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呼吸衰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毁损肺患者接受单侧胸膜全肺切除术后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的救治过程,以提高此类患者围术期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52例结核性毁损肺患者接受单侧胸膜全肺切除手术后在ICU中的救治情况。术后ICU常规治疗。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术后出血的监测和治疗,术后纤维支气管镜主动吸痰及检查,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策略纠正急性呼吸衰竭。结果 52例结核性毁损肺患者接受胸膜全肺切除术,术后活动性出血11例,经ICU综合救治,活动性出血逐渐停止,无术后出血死亡病例。术后有8例患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经过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救治顺利,无因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病例。结论结核性毁损肺接受胸膜全肺切除患者ICU救治术后活动性出血取得良好效果,主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吸痰,并对术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临床救治效果明显。ICU综合救治措施为此类患者围术期恢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食管癌根治术后血压下降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以期早发现,早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5例术后血压下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重点分析血压下降的原因,总结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传令。结果:150例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有25例发生血压下降,1例抢救无效死亡,余2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食管癌术后患者血压观察,并结合各引流液、尿量的变化,及时发现低血压倾向及早对症处理,是防止因血压下降导致组织脏器缺血缺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郑芳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10):44-45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应用BiPAP型VISION呼吸机对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无创通气,观察其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气及临床变化。结果:无创通气后,63例患者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显著降低(P〈0.01),胸闷、紫绀、呼吸困难得到缓解。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持续低流量吸氧,根据病情增加日饮水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正确的护理,对提高无创通气疗效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纤维支气管镜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6 6例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3例 )采用纤支镜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 ,对照组 (33例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术后总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动脉血气分析中PH ,PaO2 ,PaCO2 ,SaO2指标明显好转 ,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 ,术后总治疗费用明显减少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救治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用机械通气 ,并可以使机械通气并发症减少 ,改善围手术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梁姣叶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0):893-894
目的总结鼻塞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心脏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行鼻塞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愈51例,5例因病情加重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均成功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心脏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行鼻塞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毛欣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80-358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时的护理情况。结果 36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改用有创通气治疗后好转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综合护理相结合能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产生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口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时,护士给患者提供精心全面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吸痰护理及营养支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1例(2.56%)病情加重者转院,38例(97.44%)成功撤机。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若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邓育芬  龚晓琪 《海南医学》2009,20(1):138-13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的观察和护理。方法严密观察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的变化,做好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结果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时间最短10h,最长为12d。其中成功42例,失败8例,治疗后动脉血气均显著得到好转。结论在及时对症护理的基础上,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4月~2006年10月20例开胸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加强对呼吸功能的维护,做到熟练掌握引发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早期发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及时治疗,采取翻身、拍背、鼓励、吸痰、雾化、保持有效呼吸和吸氧。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保证术后患者肺通气或换气功能的有效能。结果本组20例患者除5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在80%~85%之间外,其余15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理想。结论准确的肺功能评价,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减轻手术损伤,预防和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是防止呼吸衰竭的关键。及早确诊并进行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大家健康》2016,(5):107-107
目的:了解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诊的79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了解各位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反应。结果:79例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生化指标接受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化指标有显著改善,P <0.05差异明显。不良反应发现鼻面部压伤3例,湿化不足2例,胃部内容物反流1例,胃部胀气3例。结论: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肺切除术后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25例患者在对因治疗、控制肺部感染和营养支持的同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待低氧血症纠正后,逐步撤机。治愈20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对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尽量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模式,先短时间给予高流量氧,纠正呼吸衰竭后逐步降低吸入氧浓度,撤机时先进行低辅助通气;防治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注意加强静脉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用无创通气、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呼吸内科行纤维支气管镜联用无创通气、药物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 h、4 h、12 h后的血气分析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8例患者中55例(80.88%)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H值升高(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升高(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联用无创通气、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45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9%,对照组45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救治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机械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