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患者,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患者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室性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本组显效及有效患者为27例,总有效率为84.38%,对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在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儿,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胺碘酮,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6例心律失常患儿中24例患儿复律成功,胺碘酮有效率为92.30%。26例中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低血压、静脉炎、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及甲亢、肝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转复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可推荐为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复律的首选用药,尤其对顽固性心律失常及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和分析胺碘酮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表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38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胺碘酮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可控制心律失常,并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显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胺碘酮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房颤动(AF)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CHF伴快速AF患者,心功能级Ⅱ~Ⅳ级(NYHA),随机分为胺碘酮组、毛花苷组,每组42例,在治疗心脏原发病及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胺碘酮组静脉给药24 h后改口服;对照组首剂给西地兰后改地高辛口服,治疗时间3个月,用药期间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短期疗效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后3个月心功能改善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胺碘酮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安全性。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AF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张春瑛   《中国医学工程》2013,(3):114-115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结果两组在心功能、心律失常显效率、总有效率及再住院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可靠、安全,但具体的适用剂量、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实践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痛死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对住院患者在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口服。根据心率、Q-T间期及Q-Tc调整用药剂量。结果:用药后室性心动过速消失、室性早搏明显减少,心功能有所改善,猝死率明显下降。结论:胺碘酮用于心脏扩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小剂量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1月收治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2例,临床给予胺碘酮治疗,根据疗效评估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32例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患者用药后心率、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以及心功能较用药前明显好转。结论:静脉给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胺碘酮治疗28例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患者。结果:26例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转复成功,2例电转复失败者死亡,胺碘酮总有效率92.86%。结论: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72例,其中6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均静脉应用胺碘酮,并给予胺碘酮口服治疗。将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心率明显减慢评价为显效;心律失常未纠正但心率减慢评为有效;心律失常未纠正且心率未减慢评为无效。密切监测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心力衰竭情况。结果72例患者中显效率63.89%,有效30.56%,无效率5.55%。大部分患者心力衰竭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心力衰竭加重者,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特别是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是安全的,疗效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救治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胺碘酮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例采用常规心衰治疗,记为对照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建 《吉林医学》2013,34(2):273-27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遵医嘱口服胺碘酮。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和心律失常的控制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88.33%,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80.00%。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减少,可在临床推广;但仍需大样本的随访研究以进一步评估长期服用胺碘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关锴 《吉林医学》2013,(33):6943-6943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57例患者均接受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压以及心律,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7例患者在胺碘酮治疗后,患者的心室率、心功能、血压均出现明显好转。患者心功能上升,心室率下降,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其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质量,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胺碘酮对冠心病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冠心病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率100%,频发室早有效率大于80%,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胺碘酮能有效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配合严密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于向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2,(2):71+73-71,73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我院应用胺碘酮治疗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应用利多卡因治疗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组有效率为89.68%,利多卡因组有效率为76.9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胺碘酮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等,利多卡因不良反应主要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但均能耐受。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7.
张真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5-15,42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加用胺碘酮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抗心律失常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合理使用胺碘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纤颤的预防效果、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4~2005年9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未后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予常规药物.试验组90例合用小剂量胺碘酮。结果:小剂量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毒副作用发生率均很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预防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能明显降低术后心室率,减少心房纤颤发生率.延迟发作,缩短持续时间,促进心房纤颤转复,同时改善心功能。尤其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肌梗死及左心功能不今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48例慢性心衰伴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病情稳定后,予以口服胺碘酮0.2 g/次,每天3次,连用7 d,后改为0.2 g/次,每天2次,连用7 d,后减为 0.1~0.2 g,每天1次维持,应用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48例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显效29例 (60.4%),有效16例(33.3%),心功能提高1级者占83%,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三个月后50例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96.0%,有效48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