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湿病的分类及病因病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风湿病也称“痹”、“痹证”、“痹病” ,是因人体正气不足 ,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侵袭引起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 ,甚则关节变形 ,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的总称 (《中国风湿病学》)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且多缠绵难愈 ,危害极大。1 风湿病沿革“风湿病”之名 ,自古有之。长沙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风湿”记载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风湿”有 2 6处之多 ,《黄帝内经》除痹论篇外 ,以“风湿”单独出现者有 17处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以“风湿”作为病名 ,曰 :“病人一身尽痛 ,发热日晡所剧者 ,…  相似文献   

2.
风湿病是指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可能与免疫系统损伤有关,并不特指某一种疾病,而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痛风性关节炎、粘附性肩囊炎等在内的多种疾病,属于中医学"痹病"的范畴.本文主要介绍本院风湿病专家林昌松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各种风湿病的经验,林师认为,从中医理论上探讨风湿病,即痹病的病机,尽管在病情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寒热虚实等差别,但"瘀血痹阻"的病机贯穿始终,立足于"瘀血"论治,以桂枝茯苓丸加减处方,在临床上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痹病是人体正气不足或者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乘虚侵袭,造成经脉气血不荣,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或累及脏腑为特殊的一类疾病.包含了西医一些风湿病(结缔组织病).兹结合中医临床及现代研究对“痹病必夹湿”作一分析.1 痹病临床常见证与湿证的关系1.1 风寒夹湿 《内经?痹病》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风寒并不是单独致病,而是往往与湿邪相兼为病.风为百病之长,擅行而数变,往往与它邪夹杂为病,最常见的是风以湿邪为载体而留滞人体肌肉经络关节,从而导致风湿痹证;寒为阴邪,湿亦为阴邪,二者同气相求,易于兼杂为病而成寒湿痹阻.  相似文献   

4.
葛晓舒  易法银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5):162-163,170
"痹"作为病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按照《中医大辞典》,痹病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中医学中的"痹病"多取狭义,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关节、筋骨、肌肉酸痛、麻木、重着、灼热,或是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1].它和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多肌痛、强制性脊柱炎、神经末梢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雷诺病等病症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浅谈痹病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痹病 ,也称“痹”、“痹证”、“风湿病”等 ,是人体正气不足 ,风寒湿等外邪侵袭 (也可由内生风、寒、湿、热毒、痰瘀引起 ) ,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 ,甚至关节变形 ,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症的总称。历史文献中的某某痹及某体表部位的痛 ,如肩痛、臂痛、腰痛等 ,都属于本病的范畴。本病以皮肉脉筋骨 ,甚至脏腑的经络气血“不通”、“不荣”为主要病机。临床上有慢性、渐进性、反复发作性等特点。历代医家对本病都很重视。然而 ,其命名及分类 ,颇不一致。《中国痹病大全》〔1〕记载有关痹病的名称超过 40 0…  相似文献   

6.
痹病从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病在临床上以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累及脏腑。本病缠绵难愈,病程久长,瘀血则贯穿疾病始末。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痹证有瘀血。”高士宗亦曰:“痹,闭也,血气凝涩则不行也。”为此,笔者就从瘀论治痹病作一探讨。1痹病之因皆可致瘀痹病内因是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里空疏、卫外不固,且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血行不畅。《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并指出“血凝于肤者为痹,凝…  相似文献   

7.
痹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均属于痹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属于疑难性疾病。本文从《金匮要略》中的“治未病”思想入手,结合痹病的病因病机,探讨《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在痹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为发挥中医优势,降低痹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刘殿选 《光明中医》2005,20(1):57-58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病 ,它可侵犯心脏、关节、皮肤、浆膜、血管、脑、肺、肾及虹膜睫状体等组织器官 ,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其包括范围甚广 ,所涉及的病种已达 10大类 ,10 0余种。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内经》将上属疾病归为一类 ,“痹病”范畴 ,亦称风湿病。我院风湿免疫科自 1993年开始 ,在总结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成效基础上 ,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 ,在疗效颇佳的汤剂、散剂基础上 ,根据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及扶正祛邪的…  相似文献   

9.
痹病治疗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者闭也,闭阻不通之意。广义的“痹”泛指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五体痹、五脏痹、咳痹、食痹、小瘕痹、血痹、孟春痹等。狭义的“痹”即今所谓之“痹病”。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其主要机理是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痹病一词,首见于宋·窦材《扁鹊心书·痹病》:“风寒湿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  相似文献   

10.
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在现代,“病机”一词的解释具有浓厚的现代医学气息,“病机”就是“病理”,但病机之“机”与机理显然不是同一含义。对“病机”的认识之所以没有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对“病机”中“机”的认识,“机”引中义多达20余种。在《内经》中,“机”的应用达30多处,含义也比较多,从字面上讲,《内经》中所说的“病机”的“机”为机要,关键点之意,“病机”意为“疾病病变的关键点”。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病机,五脏六腑的虚实改变,风寒暑湿燥火的虚实真假是疾病病变的关键点,就是病机。概括而言,《内经》病机理论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纲领性病机理论,概括了疾病病因、病性、病位等特性要素;一类是具体疾病的病机理论,是对疾病全程疾病属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11.
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在现代,“病机”一词的解释具有浓厚的现代医学气息,“病机”就是“病理”,但病机之“机”与机理显然不是同一含义。对“病机”的认识之所以没有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对“病机”中“机”的认识,“机”引申义多达20余种。在《内经》中,“机”的应用达30多处,含义也比较多,从字面上讲,《内经》中所说的“病机”的“机”为机要,关键点之意,“病机”意为“疾病病变的关键点”。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病机,五脏六腑的虚实改变,风寒暑湿燥火的虚实真假是疾病病变的关键点,就是病机。概括而言,《内经》病机理论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纲领性病机理论,概括了疾病病因、病性、病位等特性要素;一类是具体疾病的病机理论,是对疾病全程疾病属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痹病诊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痹病概念的认识“痹”的含义较为丰富,既可以表示病名、症状,也可以表示病机,含义不尽相同。如果以“痹’作为疾病命名,广义的“痹”,泛指机体为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腑气机不畅所引起的病证,如胸痹、喉痹、五脏痹、五体痹等,而狭义的“痹”,就指“痹证”或“痹病”。“痹病”之称,首见于宋·窦材《扁鹊心书·痹病》“风寒湿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痹者,气血凝闭而不行,留滞于五脏之外,合而为病。”此称自宋代以后的医书中很少见到,而渐被“痹证”所代替。…  相似文献   

13.
清代医家高世拭在《黄帝素问直解》中说:“痹,闭也,气血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三气之痹。”西医所讲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都属于痹证的范围。传统医学将其称为历节风、白虎风、顽痹等。  相似文献   

14.
胡静娟 《新中医》2006,38(11):55-55
《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脾是痹的古文通假字,心脾即是心痹,有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可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阳明不足病心痹”亦可证。隐曲指大小便,不得隐曲谓大小便闭;不月为月经闭止不行;风消指由胃风引起的消谷善饥;息贲指气息奔冲,贲与奔同,  相似文献   

15.
风湿病,在《内经》称为痹,在《金匮要略》既称痹,又称风湿,又名历节病。《内经》首先提出风寒湿痹和热痹,而《金匮要略》则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治疗方药,这些对指导临床有很重要的价值。《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又说:“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明,故为痹热。”痹热,即热痹;阳遭阴,是指病人阳气素盛,而遭受阴寒之气,但阳气多,阴气少,阴气不胜病气,所以成为热痹。以上痹症的分型及其主证、病因和病机,和《金匮要略》关于风湿病的分类也是一  相似文献   

16.
张玉英 《陕西中医》2001,22(12):763-764
风湿病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其病因复杂 ,病理表现多端 ,目前尚无根治之法 ,而有些风湿类疾病 ,常能使人致残。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论述的内容 ,虽篇幅不多 ,突出了其辨治的要点。其中明言风湿者 ,大多为急性风湿病 ,还有一些内容未言风湿二字 ,但其辨证、用药为风湿类疾病的辨治指出了原则和方法。此将张仲景辨治风湿类疾病的经验及当今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1 对风湿类疾病因病机的认识 风湿病属中医“痹病”范畴 ,也称“痹”、“痹证”等。“痹”作为病名 ,其含义有广、狭义之不同。此所讨论的风湿类疾病主要为狭义…  相似文献   

17.
痹痿辨析论     
痹病和痿病是中医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两类疾病 ,可以囊括现代医学里的很多病种。其二者的临床表现、证候特征及发展演变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某些医师的实践诊疗过程中往往不能透察明晰 ,称痹为痿 ,或称痿为痹。这种对疾病本质认识上的含糊不清会影响对患者的正确处方用药 ,而导致治疗上的错误 ,延误病情。为能更好地认识此两类疾病 ,笔者现将其二者做一辨析 ,阐述如下以飨读者 :1 病名溯源当分为二痹、痿两病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为之设专文二篇“痹论”、“痿论” ,《灵枢》中也有专文“周痹” ,并散载于《内经》其他篇 ,广泛地…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又称为“周痹”、“历节”、“顽痹”、“骨痹”等。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济生方·痹》日“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笔者就近年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R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和《素问·痹论》原文对照,发现《金匮》之奔豚气病与《内经》之心痹病除致病因素有所不同外,其病证、病机几乎如出一辙,从而认为《金匮》之奔豚气病即《内经》之心痹病。  相似文献   

20.
胡荫奇(1943—),男,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类疾病学科带头人,完成国家“七五”攻关“痹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课题,编著《痹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等著作10余部。胡教授从事中医治疗风湿类疾病临床及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指出临床上风湿病反复发作多与外邪袭窍有关,故提出以祛邪利窍法治疗。兹将其运用祛邪利窍法治疗风湿病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