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高频振荡通气(HFOV)叠加常频通气(CMV)治疗对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146例重度NRDS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区别分为研究组(n=72)和对照组(n=74),对照组采用HFOV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叠加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指标(临床死亡、呼吸暂停次数、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36h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和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暂停次数、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PaCO2、OI、气道损伤、颅内出血、视力损伤均小于对照组,PaO2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叠加CMV治疗重度NRDS,可显著改善重度NRDS患儿呼吸衰竭症状,有利于纠正患儿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传统组与LISA组,各40例。传统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灌注-拔管(INSURE)治疗,LISA组采用LISA技术治疗。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PS用药剂量,比较两组给药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血管阻力(PVR)、血管外肺水含量(EVLW)、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每搏做功指数(RVSWI)及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水平。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情况。结果:LISA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S用药剂量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24 h PaCO2均低于给药前,PaO2  相似文献   

3.
陈清花  邹娜  曹婷婷 《当代医学》2022,(20):143-145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因呼吸衰竭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24)与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病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岳伟岗  蒋由飞  袁鹏  尹瑞元  吴雨晨  李斌   《四川医学》2023,44(6):565-56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于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撤机相关性肺水肿(WIPE)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纳入我科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机械通气患者107例,将纳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撤机后试验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54),对照组接受高流量氧疗通气(n=53)。记录两组患者撤机4 h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低氧血症、48 h再次气管插管、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长及住院时长、气管切开、28 d住院病死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HR、RR显著低于高流量氧疗组(P=0.028、0.018),MAP较高流量氧疗组高(P=0.047),低氧血症、48 h再次插管发生率显著低于高流量氧疗组(P=0.031、0.038),患者PaO2、PaCO2、PaO...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88例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咳嗽、气促、哮鸣音改善时间(2.54±0.58)d、(2.34±0.38)d、(3.24±0.24)d,短于对照组的(4.18±0.88)d、(4.08±0.44)d、(5.87±0.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儿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PaO2、SaO2均比护理前高,PaCO2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无创高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血气、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10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为分高频通气组(无创高频通气,n=53)与传统组[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n=53],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3h及12h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aO2均发生显著性改变,PH水平均无显著性改变,其中高频通气组治疗12h后,PaO2水平明显高于传统组同时间段水平,高频通气组治疗3h及12h后PaCO2及显著低于传统组同时间段水平,SaO2高于传统组同时间段水平;治疗前、治疗3h及12h后,两组生命体征MAP、HR及T水平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治疗期间呼吸频率均呈下降趋势,且高频通气组治疗3h及12h后,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同时间段水平;高频通气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高频通气组治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两组放弃治疗及死亡率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时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模式对老年脊柱融合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II~III 级、择期行脊柱融合术患者60 例, 年龄70~85 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肺保护性通气(PMV)组及常规机械通气(CMV) 组, 每组30 例。PMV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 加10 cmH2O 呼气末正压(PEEP), 潮气量(VT)=6 mL/kg, 呼吸频率(RR)=12~18 次/min, 吸: 呼比(I:E)=1:2, 每间隔15 min 作一次规律肺泡复张(AR);CMV 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 VT =10~12 mL/kg, RR=12 次/min, I:E=1:2。观察全麻插管前(T0)、插管后1 h (T1)、拔管后即刻(T2)、拔管后1 h (T3)、术后1 d (T4)、2 d (T5)、3 d (T6) 各个时间点患者pH, PaO2, PaCO2, 氧和指数(PaO2/FiO2)、肺泡氧分压- 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博(HR)、中心静脉压(CVP) 及术后1 天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 T2, T3, T4, T5 各观察时间点中:与CMV 组相比, PMV 组中的PaO2和PaO2/FiO2 升高, PA-aDO2 下降(P<0.05);术后第1 天, CMV 组有5 例发生了气管- 支气管炎, 5 例低氧血症, 3 例肺不张, 术后肺并发症(PPCs) 发生率为43.3%, PMV 组仅2 例发生了气管- 支气管炎, 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PPCs 发生率为6.6% (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脊柱融合术患者术后低氧血症, 减少肺部并发症, 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联合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9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使用HFO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NO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钠肽(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 h后,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IL-17、TGF-β1、VEGF、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NO联合HFOV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PaO2水平,降低PaCO2、IL-17、TGF-β1、VEGF和BNP水平,效果优于单纯HFOV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NIPPV+HFNC)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NIPPV组、HFNC组、NIPPV+HFNC组,每组各1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24、72 h时呼吸参数[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循环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乳酸(Lac)]指标变化;比较3组患者舒适性及耐受性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24 h时NIPPV+HFNC组患者PaO2、PaO2/FiO2、RR指标改善均好于NIPPV组(P<0.05);治疗72h时NIPPV+HFNC组患者PaO2、PaO2/FiO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PPHN患儿,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经气管插管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机械通气30 min后,若患儿肤色仍青紫,经皮氧饱和度(TcSO2)<80%,可给予西地那非治疗,给药途径为鼻饲,每次用药剂量控制为0.5 mg/kg,加入注射用水1 m L,间隔6 h,鼻饲给药1次。若给药2次后患儿TcSO2无改善,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西地那非剂量可增至1 mg/kg,持续治疗36 h或停药。观察患儿治疗前与治疗6 h、12 h、36 h的血氧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 H],体循环动脉压,肺动脉压(PAP)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 h、12 h、36 h后PaO2、p H水平明显升高,PaCO2、PAP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CMV、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3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A(n=45)和观察组B(n=47)。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CMV治疗,观察组A患儿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HFOV治疗,观察组B患儿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CMV治疗。比较3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治疗前后的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和血清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Ⅱ型肺泡表面抗原-6(KL-6)、Clara细胞蛋白16(CC1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58、26.196,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患儿的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创呼吸机治疗选用水胶体敷料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鼻塞固定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水胶体敷料固定。比较两组鼻部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情况、血气指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鼻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酸碱度(p 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O2、PaO2、p H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 CO2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氟醚麻醉对行肝叶部分切除术肝癌患者脑氧代谢、镇静深度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3至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肝叶部分切除术的3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2组患者均行开腹肝叶部分切除术。2组患者采用相同麻醉诱导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地氟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地氟醚进行麻醉维持。比较2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完成时(T1)、肝门阻断后10 min(T2)、肝叶切除后(T3)、手术结束后(T4),使用血气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静脉血氧分压,并计算颈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及脑氧摄取率(CEO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氧合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附属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6例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儿接受CAPA联合经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INSURE)方案治疗,微创组患儿接受CPAP联合LISA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功能、治疗转归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的氧合指数(OI)显著低于治疗前,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OI及PaO2/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儿用氧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2组患儿的CPAP时间、住院时间、PS再次使用率和出生后72 h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微创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吸痰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将40例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即脱机吸痰),观察组使用三通管不脱机密闭式吸痰。对2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对照组吸痰后PaO2、SaO2较吸痰前均明显降低,HR、SBP均明显升高(P<0.01),DB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SaO2、DBP较吸痰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BP均明显降低(P<0.01);2组吸痰前后PaO2、SaO2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三通管不脱机密闭式吸痰能降低ARDS机械通气患者由吸痰引起的低血氧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氨溴索静脉用药联合不同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NRDS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溴索静脉用药、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静脉用药、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胸部X线评分、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不同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2 h、治疗后12 h)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力学指标[呼吸指数(RI)、呼吸道阻力(R)、肺动态顺应性(Crs)]、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 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3.88%高于对照组77.55%(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部X线评分、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h、治疗后12 h时观察组OI、PaCO2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通气后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FNC组及无创通气(NIV)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有创通气治疗,PIC窗出现后,HFNC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NIV组给予无创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失败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舒适度、总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T0)和拔管后1 h(T1)、24 h(T2)、48 h(T3)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两组治疗失败率、总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前后不同时间HR、RR、M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腺肽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诊治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纳入对照组(n=40),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胸腺肽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n=40)。治疗10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呼吸困难情况(MRC评分)、症状情况(CAT评分)、生活质量(SGRQ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治疗后观察组PaO2、SaO2、IL-10高于对照组,PaCO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度通气与呋塞米联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过度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脑水肿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73.53%)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SaO2、Pa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aO2、PaO2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PaC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aCO2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脑水肿面积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比较,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规律间断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分娩结局、产间发热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给药,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规律间断给药。比较两组孕妇镇痛即刻(T0)、镇痛后1 h(T1)、镇痛后2 h(T2)、镇痛后4 h(T3)及分娩后1 h(T4)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鼓膜体温,以及产间发热发生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镇痛后30 min Bromage评分、新生儿体温、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胎儿窘迫发生率及镇痛后30 min至产程结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1、T2、T3、T4时的VAS评分及鼓膜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产间发热发生率、产程时间、破膜至分娩时间及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或短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