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1β(IL-1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1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儿一科收治的PPHN患儿121例为PPHN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7例、中度41例、重度4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33例和预后良好亚组8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44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PHN患儿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收缩压(SPAP/SBP)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HN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对PPHN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PHN组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升高[t(U)=12.456、32.373、9.809,P均<0.001]。轻度、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依次升高(F=110.958、108.337、80.870,P均<0.001)。预后不良亚组宫内窘迫比例、机械通气时间、NO吸入时间、SPAP/SBP、IL-1β、vWF、HMGB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高频振荡通气比例、氧合指数低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HN患儿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与SPAP/SBP呈正相关(rS=0.644、0.673、0.616,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频振荡通气、氧合指数高为PPHN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823(0.741~0.914)、0.862(0.808~0.918)],机械通气时间、NO吸入时间、SPAP/SBP、IL-1β、vWF、HMGB1升高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59(1.458~4.490)、1.285(1.084~1.523)、2.643(1.051~6.645)、1.246(1.019~1.524)、1.085(1.006~1.171)、1.340(1.064~1.686)]。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PPHN患儿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64、0.763、0.782、0.907,三项联合预测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P=3.938/<0.001、3.535/<0.001、3.093/0.002)。结论PPHN患儿血清IL-1β、vWF、HMGB1水平升高,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病情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PHN患儿95例作为观察组,并按肺动脉压力分为3组:轻度(32例)、中度(33例)、重度(30例),另选同期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95例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分析其与PPHN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与中度组(均P<0.05)。血清BNP和血清VEGF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08,P=0.013;r=0.835,P=0.001),血清TGF-β1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0.697,P=0.002)。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88.97%、85.52%、80.26%,特异性分别为91.13%、86.39%、82.52%,准确度分别为87.62%、84.36%、77.58%。 结论 血清BNP、VEGF及TGF-β1水平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proteinbox-1,HMGB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GB1、VEGF和CD34在37例人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和10例人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计数微血管密度;应用Westernblot技术定量检测HMGB1在10例肝癌及相应癌旁和5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HMGB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MGB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相关(P=0.018;P=0.036)。肝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间均呈正相关(r=0.544,P=0.001;r=0.672,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增高的HMGB1、VEGF与肝癌微血管生成过程相关,HMGB1可能成为阻断肝癌血管生成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GB1、VEGF和CD34在37例人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和10例人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计数微血管密度;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定量检测HMGB1在10例肝癌及相应癌旁和5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HMGB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MGB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门静脉侵犯相关(P=0.018;P=0.036)。肝癌组织中HMGB1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间均呈正相关(r=0.544,P=0.001;r=0.672,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增高的HMGB1、VEGF与肝癌微血管生成过程相关,HMGB1可能成为阻断肝癌血管生成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5.
6.
7.
8.
《陕西医学杂志》2017,(4)
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方法:选择4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且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再测定对观察组、对照组血清PDGF、HMGB1及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并给予统计分析。结果:初诊组、复发组的PDGF、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完全缓释组PDGF、HMGB1水平较初诊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VEGF-C在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中均不表达。初诊组VEGF-A、VEGF-R1、VEGF-R3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初诊组、完全缓解组VEGF-R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诊患者血清PDGF与VEGF-A、VEGF-R1、VEGF-R2、VEGF-R3相关分析,结果无相关;血清HMGB1与VEGF-A、VEGF-R1、VEGF-R2、VEGF-R3相关分析,结果无相关。结论:急性白血病进展与血清PDGF、HMGB1及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检测血清PDGF、HMGB1及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评估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1,ET-1)、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变化以及与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80例,根据PASP值将其分成三组,其中无PH组(PASP<30mmHg) 34例,轻度PH组(30mmHg≤PASP≤49mmHg)24例,中重度PH组(PASP≥50mmHg)22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儿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ET-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VEGF浓度,比较四组间ET-1、VEGF浓度,分析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血ET-1、VEGF浓度与PASP的相关性.结果:CHD合并PH组血VEGF、ET-1明显高于无PH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血VEGF、ET-1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升高.无肺动脉高压组血VEGF、ET-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CHD合并PH患者血清VEGF与血浆ET-1呈显著正相关(r=0.957,P<0.05),VEGF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r=0.875,P<0.05),ET-1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r=0.898,P<0.05).结论:VEGF和ET-1参与了PH的发生和发展,其水平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CHD患儿的肺动脉高压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F)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广元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新生HIE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本院出生的11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GM-CSF、HMGB1水平;依据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分为轻度组(49例)、中度组(37例)及重度组(26例),对比不同严重程度HIE患儿血清GM-CSF、HMGB1水平;依据HIE患儿出生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87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HIE患儿死亡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检测血清GM-CSF、HMGB1对新生HIE患儿出生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GM-CSF、HMGB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HIE患儿血清GM-CSF、HMGB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HIE患儿血清GM-CSF、HMGB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水平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且年龄>65岁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入院时即抽取静脉血行HMGB1、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生化、血常规等检查。并对入选的患者随访1年,观察1年内患者终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确定其与HMGB1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9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终点不良事件组患者HMGB1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终点不良事件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T-proBNP、射血分数以及血清HMGB1水平与急性心衰患者1年内的全因病死率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与年龄、NT-proBNP、射血分数比较,HMGB1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具有更好的评估价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进一步证实血清HMGB1水平较高的患者发生终点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发生心血管终点不良事件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HMGB1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终点不良事件者,表明HMGB1可以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降钙素原(PCT)、血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新生儿肺炎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作为新生儿肺炎组,根据是否为细菌感染性肺炎分为非细菌性感染组、细菌性感染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34例、中症型25例、重症组21例,根据疾病恢复情况分为急性期组50例、缓解期组30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新生儿科健康新生儿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HMGB1、TGF-β1表达水平,以及采用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检测PCT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新生儿肺炎组血清HMGB1、PCT、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患儿血清HMGB1、PCT、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HMGB1、PCT、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和中症组(P <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HMGB1、PCT、TGF-β1表达水平均高于恢复期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 GB1)结合降钙素原(PC T)对新生儿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归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70例肺炎新生儿,根据肺炎的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重症组23例和轻症组47例,取所有患儿确诊当天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采用免疫酶联吸附分析(ELISA)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10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COPD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COPD合并呼衰组、COPD组、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HMGB1、IL-27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 d死亡率,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检测结果;分析血清HMGB1和IL-27水平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COPD合并呼衰组血清HMGB1、IL-27和CRP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高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 d死亡29例(28.43%),死亡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存活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清HMGB1、IL-27和CRP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HMGB1和IL-27水平与PaO2具有明显负相关性(P<0.05);HMGB1、IL-27及两者联合诊断预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76、0.787和0.863,灵敏度分别为63.01%、45.21%和64.38%,特异度分别为86.21%、96.55%和96.55%.结论:HMGB1和IL-27可能通过调节肺部炎症反应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对早期诊断PPH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PPHN患儿(观察组)及足月正常儿(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一氧化氮吸入疗法(以下统一简称NO)+高频振荡模式呼吸机辅助通气(以下简称高频震荡通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IL-17,VEGF、TGF-β1水平,分析各指标与肺动脉压力(PAM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浆IL-17,VEGF、TGF-β1与PAM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IL-17,VEGF、TGF-β1水平均与PAMP呈正相关,表明观察组患儿血浆VEGF、TGF-β1与PAMP水平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PPHN患儿血浆IL-17,VEGF、TGF-β1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变化显著相关,对PPHN的疗效评估及早期诊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与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线(15只)和低氧组(15只),常压缺氧(氧浓度10%)4周,每周6d,每天缺氧8h;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MT/ED)、血浆ET-1和VEGF。结果:低氧组m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MGB1、VEGF-C在76例宫颈鳞癌、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期及15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 III到宫颈鳞癌组织,HMGB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1)。HMGB1的表达在临床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直径大的宫颈鳞癌组织中明显增高(P<0.05),而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 III到宫颈鳞癌组织,VEGF-C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1)。VEGF-C的表达在临床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差和肿瘤直径大的宫颈鳞癌组织中明显增高(P<0.05)。HMGB1与VEGF-C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HMGB1与VEGF-C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均呈过表达并密切相关,二者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肺动脉压力下降,如果出生后这一生理性转变未能实现,即发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当肺血管阻力超过体循环阻力时,造成部分血液经卵圆孔及(或)动脉导管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出现低氧血症.目的 浅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需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降低肺动脉压力,维持正常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miR-32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规范化治疗,记录患者28d内病死及存活情况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将病死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将存活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miR-320、HMGB1检测,询问并记录患者初始状况资料,分析血清miR-320、HMGB1水平对ARDS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86例ARDS患者经治疗,28d病死28例(32.56%),存活58例(67.44%);预后不良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miR-320、HMGB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20、HMGB1过表达是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miR-320、HMGB1过表达对ARDS患者预后不良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