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外小细胞癌最常见的部位是子宫颈、食管、咽喉、结直肠、唾液腺、胰腺、前列腺及副鼻窦。发生于膀胱者罕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4岁。因排尿困难1个月,腹部肿物半个月于2000年3月8日入院。无发热、盗汗、腹痛、腹泻及消瘦。查体:耻骨联合上方5 cm处,可触及8cm×9 cm肿物,稍硬,活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印戒细胞癌少见,膀胱及肺的印戒细胞癌时有报道,脐尿管印戒细胞癌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罕见。该病早期确诊困难,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较差。我院于2007年6月收治1例脐尿管印戒细胞癌并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52年McKeow首次报道食管小细胞癌以来,有关报道不断增加,学者们对其组织学起源、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肺外小细胞癌概述Barnard1926年发现了肺小细胞癌,随后,Duguid等于1930年首次报道了1例原发于纵隔的肺外小细胞癌。从此,发生于肺外各个部位的小细胞癌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分别从食管、胃、空肠、结肠、卵巢、胰腺、甲状腺、腮腺、宫颈、前列腺、皮下、喉等多个组织和器官中发现了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外小细胞癌约占全  相似文献   

4.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临床病理分析(附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小梅 《实用癌症杂志》2005,20(5):513-513,516
杯状细胞类癌是1种很少见的肿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阑尾,少数也可发生于直肠、盲肠、卵巢、纵隔、胃等部位。发生于卵巢及纵隔者往往是畸胎瘤的成份之一。这种肿瘤被认为是类癌的1种变型。现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EZ1与抗凋亡因子Survivin在肺小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为临床在肺癌的诊断、治疗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定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FEZ1、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分析正常肺组织、小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凋亡率与增殖指数.结果:肺小细胞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相比,FEZ1、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肺组织、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及小细胞癌;其凋亡率及增殖指数依次升高,三者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FEZ1、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小细胞肺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肺癌的诊断、治疗方面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促泌素(secretagogin ,SCGN)与传统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在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诊断为小细胞癌的标本共39例,其中包括26例小细胞肺癌,13例食管小细胞癌。同时选取肺非典型类癌10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各5 例,食管非典型类癌3 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各5 例作为对照。所有标本均使用SCGN、PGP 9.5、CD56、NSE 、Syn 及CgA 进行SP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97.4%(38/39)小细胞癌表达SCGN,在所有标记中的表达率最高,与NSE 、PGP 9.5 及CgA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SCGN 在肺和食管小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6/26)、92.3%(12/13),两者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余标记在肺和食管小细胞癌的表达率也无器官差异性(P>0.05)。 SCGN 在肺和食管非典型类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10)33.3%(1/3),与相应部位小细胞癌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标记在肺非典型类癌与小细胞癌、食管非典型类癌与小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也均无统计差异(P>0.05)。 所有肺和食管的鳞状细胞癌、腺癌均不表达SCGN。结论:SCGN 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应用于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诊断,推荐选择SCGN、CD56和Syn 免疫标记组合。同时需要注意的是,SCGN 在肺和食管小细胞癌中的表达无器官差异性,且对小细胞癌与非典型类癌无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院肿瘤科曾收治1例直肠小细胞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1999年9月发现左腹股沟肿物约1.5cm×1.5cm,未进行诊治,该肿物进行性增大。2000年6月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无便血及其它不适。2000年7月左腹股沟肿物增大至4cm×3cm,行B超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术,示肿物约6.4cm×3.3cm×4.1cm实性占位,穿刺病理为转移性小细胞癌。经胸CT、消化道造影、腹B超等检查,排除了淋巴瘤或肺、食管原发小细胞癌。2000年9月26日纤维结肠镜示直肠距肛门5~8cm处一隆起…  相似文献   

8.
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极为少见,具有高度恶性、极易转移、复发和预后极差等特点,分为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和肺型小细胞癌(Ⅰ型)两型。其起源细胞一般认为是弥散的胺前体摄取和脱羧细胞( APUD ),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很少出现在生殖系统等处,只有当这些器官发生病变时才出现[1]。其治疗手段遵循常见卵巢癌的手术方式,即尽可能切除肉眼下病灶,术后辅以化疗及生物治疗等。现就我院诊治的1例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肉瘤样癌(sarcomatoid carcinoma,SC)是一种较少见的癌和肉瘤样形态混合于一个瘤体内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全身许多部位,但以上呼吸道、肺、乳腺和肾常见。目前认为肺肉瘤样癌是一种分化差的含有肉瘤样成分的非小细胞癌(NSCLC),临床上非常少见,原发于肺部的肉瘤样癌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3%-4.7%。我院于2009年6月18日收治1例肺肉瘤样癌患者,现结合此病例复习相关文献做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总结肺腺癌转化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7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为肺腺癌转化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  结果  随访截至2020年6月1日。肺腺癌发生小细胞癌转化的中位时间为31个月,转化前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的中位时间为14个月。3例患者的转化部位与原发部位相同。7例患者转化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升高,病情进展部位多为多个部位,肺、骨、脑、胸膜及淋巴结常见。7例患者转化后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显示TTF1均为阳性,而Napsin A均为阴性,Syn、CD56、AE1/AE3均为阳性,Ki67均为高表达,PD-L1均不表达转化后基因检测显示,6例患者仍保持原有EGFR基因突变类型。转化后治疗主要为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个月,5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  结论  肺腺癌一旦发生小细胞癌转化,疾病进展迅速,生存期短。肺腺癌EGFR E19突变及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发生小细胞癌转化的几率较大,首诊至转化的时间多>2年,转化前病情常呈多部位进展且NSE升高,转化后患者仍保持原有EGFR基因突变型。   相似文献   

11.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报告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市310022)斯向东,倪型灏,张谷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少见,大多发生于支气管、肺及消化道等有关脏器,原发于宫颈者极少见,国内至今未见有报告。我们在诊疗中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2岁...  相似文献   

12.
肺小细胞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肺小细胞癌的患者在确诊早期进行核素骨显像,以观察其骨转移的发生率。方法 对确诊为肺小细胞癌的患者,4天~3个月内SPECT进行全身骨显像,用计算机处理成前后位和后前位两幅全身骨骼图像。显像剂为^99mTc-MDP。结果 38例肺小细胞癌患者中,有9例已发生多发性骨转移,总转移率为23.1%。其中,男7例,占男性患者的24.1%,女2例,占女性患者的22.2%。结论 一旦确诊为肺小细胞癌患者  相似文献   

13.
CD56在小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诊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Yun JP  Xiang J  Hou JH  Tian QH  Fu J 《癌症》2005,24(9):1140-1143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癌(smallcellcarcinoma,SCC)是恶性度及死亡率高的少见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目前常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触突素(synaptophysin,SYN),嗜铬蛋白(chromograninA,CgA)标记协助诊断,本项目拟研究CD56在小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把CD56作为临床病理诊断小细胞癌的标记分子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小细胞癌病例标本共80例,包括肺原发病例42例,其中伴淋巴结转移20例;食管原发病例21例,结直肠原发病例17例。另外随机选取肺非小细胞癌38例作为对照(肺鳞癌26例,肺腺111癌12例),其中淋巴结转移28例。所有标本用CD56,NSE,Syn,CgA,CK和EMA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56在肺小细胞癌肿瘤组织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在肺非小细胞癌中阳性率,其在肺小细胞癌原发灶阳性率为90.5%(38/42),转移灶为90.0%(18/20),其在肺非小细胞癌原发灶阳性率为7.8%(3/38),转移灶为3.5%(1/28)(H=85.731,P<0.001),它在小细胞癌肿瘤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NSE,CgA,CK与EMA的阳性率,其阳性率分别为:CD5686.3%(69/80),Syn78.8%(63/80),CgA73.8%(59/80),EMA66.3%(53/80),CK61.3%(49/80),NSE56.3%(45/80)(H=38.871,P<0.001)。CD56在肺、食管及结直肠小细胞癌中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其阳性率分别为肺90.5%(38/42),食管81.0%(17/21),结直肠82.4%(14/17)(H=1.651,P=0.438)。结论:CD56在小细胞癌组织中无论是原发灶还是淋巴结转移灶的阳性率均高,且无器官特异性;CD56可作为临床病理诊断小细胞癌的阳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腮腺嗜酸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细咆癌(oncocytic carcinoma)又称恶性嗜酸细胞腺瘤(malignant oxyphitic adenoma)、大嗜酸粒细胞癌等,可以发生于人体许多部位,如乳腺、甲状腺、胰腺、肺和鼻腔等,临床上极少见。发生于涎腺的嗜酸性细咆癌报道更为罕见,自提出至今.我同近10年仅见5例报道,截止2003年国外文献报道仅39例。本文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5.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of the Lung,肺LELC)是一少见的肿瘤,Begin等于1987年首先报道了肺LELC。根据WHO(2004)的肺癌组织学类型分类,该病被归入肺大细胞癌的一个亚型。许多研究表明该病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多发生于青年、不吸烟的亚洲人种,较其他肺癌组织学类型预后好。笔者对我院明确认断的2例肺LELC患者有关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0引言女性生殖系统小细胞癌少见,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比例不足2%,多见于宫颈,也可发生于卵巢、输卵管、阴道和外阴等部位[1]。而原发于子宫内膜的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cma of endometrium,SCCE)罕见,占所有子宫内膜癌的1%以下,属于子宫内膜癌的特殊类型。该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发生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预后差,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肺小细胞癌的患者在确诊早期进行核素骨显像 ,以观察其骨转移的发生率。方法 对确诊为肺小细胞癌的患者 ,4天~ 3个月内用SPECT进行全身骨显像 ,用计算机处理成前后位和后前位两幅全身骨骼图像。显像剂为99mTc -MDP。结果  38例肺小细胞癌患者中 ,有 9例已发生多发性骨转移 ,总转移率为 2 3 1%。其中 ,男 7例 ,占男性患者的 2 4 1% ,女 2例 ,占女性患者的2 2 2 %。结论 一旦确诊为肺小细胞癌患者 ,做核素全身显骨像检查 ,对病变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莉  任宝柱  曹水  王勐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4):1527-1527
患者男,65岁,主因"喘憋加重2个月"于2009年12月10日入本院治疗.既往哮喘病史,吸烟20余年,1包/日,入院前2个月患者出现喘息憋气,活动后加重.夜间平卧睡眠困难,伴有消瘦.查体: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下肺呼吸音低,双肺闻及哮鸣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外院胸部CT:左侧胸腔积液.行胸腔积液引流后,复查胸部CT发现左肺肿物(图1).左肺穿刺病理:复合型小细胞癌(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图2).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而肺癌结肠转移却罕见,过去25年来英文文献共报道了13例有临床症状的肺癌结肠转移。我院收治1例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结肠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独特的肿瘤,来源于Kulchitsky细胞(嗜银细胞),约占肺肿瘤的25%,是由支气管树黏膜上皮及黏膜下腺体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肺肿瘤.类型包括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晚期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效果差,预后差.我院针对多线治疗后病情再次进展的患者,尝试阿帕替尼姑息治疗,获得部分缓解,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