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对宫腔镜检查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宫腔镜检查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59例。瑞马唑仑组应用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应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RR;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长、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麻醉疗效评价、舒适度(BCS)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与T0点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时MAP、R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或减慢(P<0.05);丙泊酚组T1、T2、T3时点HR呈现轻度减慢趋势(P<0.05),而瑞马唑仑组T1时点HR轻度升高(P<0.05);两组患者T1、T2时点SpO2均有一过性下降(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T1、T2、T3时点MAP、HR、RR的降低或减慢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全麻下行择期泌尿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瑞马唑仑组(RM组)和丙泊酚组(PR组),分别使用瑞马唑仑及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术后苏醒时(T5)等不同时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BIS值变化;比较两组诱导时间、诱导成功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注射部位痛病例数,麻醉诱导维持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缓病例数;以及两组患者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和术中知晓情况,麻醉期是否做梦、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T1~T4)两组患者血压和BIS值均较基础值(T0)显著降低(P<0.05);T1、T2时RM组患者血压高于PR组(P<0.05);T1~T4时RM组患者心率变化较小(P>0.05),但PR组患者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P<0.05),且RM组患者心率明显高于PR组(P<0.05)。两组麻醉诱导时间、诱导成功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组患者注射部位痛病例数显著少于PR组,且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PR组(P<0.05)。RM组患者苏醒后5 min、30 min时Ramsay评分均优于PR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RM组患者苏醒后问询麻醉期做梦例数显著多于PR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时,能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并能维持较为稳定血压和心率,苏醒质量好,无注射痛且无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启东 《上海医药》2024,(7):49-51+62
目的 :探究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R组,各75例。P组采用丙泊酚麻醉,R组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及苏醒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不良反应。结果:R组麻醉起效、检查结束至苏醒时间短于P组;用药5 min、置入肠镜时、置入肠镜5 min、术毕时的BIS值以及苏醒时的MoCA量表评分均高于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组(P <0.05)。结论 :相较丙泊酚,瑞马唑仑用于结直肠镜检查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且对患者BIS值及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瑞马唑仑组给予瑞马唑仑麻醉,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5 min后(T1)、手术1 h(T2)、关胸时(T3)、拔管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T0与T4时应激反应情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在T4用Ramsay镇静评分(RSS)评估镇静程度,术后2、12和24 h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观察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瑞马唑仑组58例,丙泊酚组64例。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T1时MAP分别为(85.03±4.37)和(78.24±4.48)mmHg, T2时MAP分别为(80.39±3.95)和(75.49±4.11)mmHg, T3时MAP分别为(84.43±4.02)和(79.59±3.97)mmHg, T2时HR分别为(76.44±5.75)和(72.39±6.03)be...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在面部整形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愿实施鼻部整形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M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和丙泊酚组(PR组,单纯丙泊酚麻醉)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按相应方案完成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丙泊酚使用后1 min(T1)、丙泊酚使用后3 min(T2)、苏醒睁眼时(T3)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Nacortrend指数(NT值)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中丙泊酚用量、静脉麻醉时间、局部麻醉注射时间,以及麻醉中体动和呼吸情况(呼吸频率、呼吸道梗阻、SpO2低于90%和麻醉中辅助呼吸情况)。结果:麻醉后各时点,RM组患者的SpO2及NT值,PR组患者的SBP、HR、SpO2及NT值均较T0时明显降低(P<0.05),但RM组患者T1、T2时点的SBP、HR及SpO2均高于PR患者(P<0.05),变化幅度较小。RM组患者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少于PR组,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R组,呼吸道梗阻及SpO2低于90%的患者比例均低于PR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呼吸频率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但RM组患者呼吸频率明显高于PR组(P<0.05)。结论:面部整形麻醉中实施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能显著降低对患者呼吸系统的抑制,减少丙泊酚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珊  杨镭镭  彭坚 《中国药师》2022,(7):1195-1198
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用于烧伤患者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术的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R组最终纳入54例,给予瑞马唑仑0.3 mg·kg-1诱导+舒芬太尼0.3μg·kg-1;P组最终纳入49例,诱导丙泊酚2 mg·kg-1+舒芬太尼0.3μg·kg-1。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诱导起效时两组患者的HR、MAP及不良事件如注射痛、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的发生率。结果:R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长于P组(P<0.05)。R组患者未出现注射痛,而P组有13例(26.5%)患者发生注射痛(P<0.05)。麻醉诱导药物起效时两组患者的HR、MAP均较基础值下降,但R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安全用于烧伤患者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麻醉诱导期,A、B、C组分别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0.4 mg/kg, D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2.5 mg/kg。麻醉维持期,A、B、C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1~2 mg·kg-1·h-1,D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记录四组给药前和镇静后1、3、30、60 min时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等指标。观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D组比较,B、C组镇静后3、30、60 min时BIS和MOAA/S评分较低,A、B、C组镇静起效时间较长,术后苏醒时谵妄发生率较低(P<0.05)。与B、C组比较,A组镇静后1、3、30、60 min时BIS和MOAA/S评分较高,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瑞马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 ~Ⅱ级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成功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后按0.2~0.7 μg/(kg·h)的速率维持;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后以2~4 mg/(kg·h)维持;咪达唑仑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以0.05~0.1 mg/(kg·h)维持.调整各组患者的输注速度使镇静目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为3~4分.术中监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BIS)指数值、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相同镇静评分下,D组的BIS值明显低于P、M组(P<0.05);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D组HR下降较P、M组明显(P<0.05),P组MAP下降较D、M组明显(P<0.05);P、M组RR减慢较D组明显,需要辅助呼吸的比例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能明显抑制呼吸,而右美托咪啶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镇静效果比较好,但易诱发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咪达唑仑、异丙酚+咪达唑仑两种镇静方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12月本院ICU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瑞芬太尼+咪达唑仑,对照组应用丙泊酚+咪达唑仑。比较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0.5、6、12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等循环呼吸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0.5、6、12 h后的Ramsay镇静评分、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R、MAP、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HR、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相当,但瑞芬太尼+咪达唑仑对患者的MAP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小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依托咪酯或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患者12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依托咪酯组(RE组)、瑞马唑仑-丙泊酚组(RP组)及丙泊酚组(P组),每组43例。当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1分进镜。于诱导前(T0)、胃镜抵达咽腔时(T1)、给药后3 min(T2)和5 min(T3)记录血压(blood pressure,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3组诱导时间、内镜检查时间、完全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组42例、RE、RP组各43例患者完成试验。与P组比较,RE、RP组的完全苏醒时间与离院时间均缩短(P <0.05);RE组T1、T2、T3的BP、MAP均较高,低血压、心动过缓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降低(P <0.05),RP组心动过缓、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降低(P <0.05)。3组患者的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头晕以及恶心呕吐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联合阿芬太尼4μg/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门诊自愿行无痛胃肠镜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8例给予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32例给予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2组麻醉质量(低氧血症、体动、呛咳、术中知晓发生率),苏醒质量(睁眼时间、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胃肠镜检查操作时间,不良反应(术后恶心呕吐、眩晕、低血压、注射部位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镇静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且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体动、呛咳、恶心呕吐、眩晕、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胃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用于宫腔镜鼻咽通气道保留自主呼吸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行择期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瑞马唑仑组和瑞马唑仑+氟马西尼组(简称瑞马氟马组),每组41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羟考酮全凭静脉麻醉;瑞马唑仑组和瑞马氟马组采用瑞马唑仑复合羟考酮全凭静脉麻醉,3组术中均辅用鼻咽通气道,术毕瑞马氟马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0.3 mg进行拮抗。主要观察指标是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镇静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及围术期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瑞马唑仑组和瑞马氟马组的镇静诱导时间均长于丙泊酚组[(44±5)、(45±5)min比(40±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瑞马唑仑组和瑞马氟马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的苏醒时间均长于瑞马氟马组[(10.0±3.5)、(5.3±1.8)min比(2.0±0.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马唑仑组长于丙泊酚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镇静及术后遗忘作用的差异。方法将拟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妇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靶控输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组(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每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的BP、R、HR、SPO2的变化、镇静程度、术后24h遗忘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前、麻醉中、麻醉后、及手术结束时BP、HR、R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O2术中均介于95%~100%。两组患者BIS值在70~75期间时Ramsay镇静评分均是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完全遗忘率为80%;B组完全遗忘率为68%。两组遗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与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时均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在相同的镇静水平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具有相似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瑞马唑仑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并满足纳入标准的106名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5~9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P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后,P组缓慢静注丙泊酚0.3~0.5 mg/kg(注射时间1 min)后以0.5~3 mg·kg-1·h-1泵注维持;R组缓慢静注瑞马唑仑负荷量0.05 mg/kg(注射时间1 min)后以0.1~0.3 mg·kg-1·h-1维持术中镇静。两组患者以维持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为3~4分、脑电双频指数(BIS)值75~85间来调整泵注速率;缝合切口时停止输注镇静药。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前(T0),镇静后5(T1)、10(T2)、15(T3)、30(T4)、60min(T5)及术毕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瑞马唑仑(R组)对比丙泊酚(P组)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NKI、Cochrane Library、CBM和Embase,搜集瑞马唑仑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应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合格文献10篇,R组445例,P组4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瑞马唑仑用于宫腔镜手术与丙泊酚相比有更稳定的平均动脉压(MD=6.31,95%CI:0.58~12.05,P <0.05)和心率(MD=3.71,95%CI:1.23~6.18,P <0.05),更低的呼吸抑制发生率(RR=0.27,95%CI:0.15~0.49,P <0.05)、低血压发生率(RR=0.25,95%CI:0.14~0.43,P <0.05)和注射痛发生率(RR=0.04,95%CI:0.02~0.09,P <0.05),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5,95%CI:-3.25~2.75,P=0.87)。结论 根据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及右美托咪定分别应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A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负荷剂量为1μg/kg,泵注10 min后,调整为0.5μg/(kg·h)静脉泵注维持麻醉;B组、C组均静脉泵注瑞马唑仑7 mg进行麻醉诱导,改良警觉/镇静评分为0分后,B组瑞马唑仑剂量调整为1 mg/(kg·h),C组瑞马唑仑剂量调整为1.5 mg/(kg·h)。比较各组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结果:B组意识消失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短于A组、C组(P<0.05);A组清醒时间长于B组、C组(P<0.05);三组苏醒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补救镇静例数多于B组、C组(P<0.05),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30 min、麻醉苏醒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优于A组、C组,且C组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用于高原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 192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96 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干预,观察组给予瑞马唑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呼吸频率,麻醉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变化,以及苏醒时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胃镜进镜前和胃镜检查结束时的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置入胃镜时,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但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 < 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瑞马唑仑在高原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纪洪波  陈静  王国林 《江苏医药》2022,(5):466-469+473
目的 观察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目标导向镇静下瑞马唑仑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下肢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四组,每组30例。A、B和C组镇静分别采用静脉滴注瑞马唑仑0.3、0.4和0.5 mg·kg-1·h-1,D组镇静采用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1·h-1作为对照。麻醉起效10 min后实施以BIS为55~65目标导向的镇静。记录镇静前(T0)和镇静后15 (T1)、30 min(T2)时的HR、MAP、SpO2、Ramsay评分和BIS,评估镇静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四组T1和T2时HR和MAP均降低,C组T2时MAP低于A、B组(P<0.05)。A、B和C组T2时Ramsay评分高于D组(P<0.05)。B、C组T1和T2时BIS低于A、D组(P<0.05)。A、B和C组镇静起效时间短于D组,C组则更短(P<0.05)。B、C和D组镇静有效率高于A组(P<0.05)。A、B和C组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性评价瑞马唑仑在内镜检查中镇静效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比较。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收集了内镜检查中瑞马唑仑用于镇静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从2018年起瑞马唑仑获批准于临床试验开始到2022年4月。搜索策略包括以下变量关键字:瑞马唑仑、胃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通过Rev Man5.4软件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0项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的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076 名患者纳入分析。结果表明,瑞马唑仑镇静效应优于咪达唑仑[OR = 0.03, 95% CI: (0.02, 0.05),?I2?= 0%,?p?< 0.00001];逊于丙泊酚[OR = 11.32, 95% CI: (2.12, 60.56),??I2= 0%,?p= 0.005]。瑞马唑仑起效时间较丙泊酚慢,较咪达唑仑快;但苏醒时间快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与咪达唑仑相比,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无明显差异。与丙泊酚相比,瑞马唑仑的低血压、心率减慢、低氧血症和注射痛发生风险更低,但恶心发生风险升高,二者呕吐发生风险无差异。结论 瑞马唑仑用于内镜检查时,其镇静效应和起效时间优于咪达唑仑,但不及丙泊酚。苏醒时间快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瑞马唑仑对呼吸瑞马唑仑对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低于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相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杨小平 《海峡药学》2012,24(9):208-209
目的 观察比较右旋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推管内麻醉时的镇静效果和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定静脉微泵输注;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静脉微泵输注.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同时记录患者的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 (T1)、30min(T2)、60min (T3)及术毕(T4)时刻的生命体征和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心率有不同程度减慢;麻醉起效时间、T2和T3时刻,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Ramsay评分条件下,观察组BI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比较,其镇静效果好,未发现呼吸抑制,可用于子宫切除手术椎管内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