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手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DRE)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SEEG引导下手术治疗的34例DRE的临床资料。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损毁术(RF-TC)治疗28例,RF-TC无效而行致痫区切除术11例,SEEG引导下行致痫区切除术6例。34例术后随访14.0~39.3个月,平均(25.2±7.9)个月。结果 28例在SEEG引导下进行RF-TC,术中未出现不适,术后未出现颅内出血,术后4例出现功能障碍;单纯行SEEG引导下RF-TC治疗17例中,癫痫发作完全缓解11例,有效3例,无效3例。11例RF-TC后行致痫区切除术后,3例出现功能障碍,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术后8例无癫痫发作,2例调整药物后未再出现癫痫发作,1例术后癫痫发作减少60%~70%。6例SEEG引导下直接行致痫区切除术,术后出现功能障碍2例;术后5例无癫痫发作,1例调整抗癫痫药物后未再出现癫痫发作。结论 SEEG引导下RTFC治疗DRE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致痫区广泛或RF-TC无效的DRE病人,可在SEEG引导下行致痫区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治疗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症状学、头皮脑电图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设计SEEG电极的植入方案,并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放电情况明确致痫灶的分布,根据其结果采用SEEG电极行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结果5例患者共植入23根电极,植入后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时间为9~27个月,其中4例癫痫发作消失(Engel分级Ⅰ级),1例毁损术后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善(Engel分级Ⅳ级)。所有患者在射频热凝毁损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对治疗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相关癫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脑室周围结节型异位(periventricular nodular heterotopia, PNH)是一种由神经元细胞迁移障碍引起的脑发育畸形病,表现为脑室周围存在结节状的异位灰质。PNH可能是由于相关基因的突变所致。在PNH的MRI图像上可以看见脑室周围存在结节状异位灰质,其信号强度与大脑皮质一致。功能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PNH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PNH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癫痫,因此如何确定致癫区和切断其癫痫样电活动传播是治疗的关键,脑电图(EEG)技术成为了诊断PNH相关癫痫的必不可少的方法,特别是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的出现使得癫痫的诊疗方面有了极大地进步。PNH所致的难治性癫痫的的外科治疗包括传统切除手术、射频热凝治疗(radiofrequency thermal coagulation, RF-TC)和激光间质内热凝(laserinterstitial thermal therapy LITT),目前以RF-TC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的射频热凝术(RF-TC)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癫痫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发作类型为局灶性发作伴或不伴泛化62例,局灶性发作合并癫痫性痉挛6例,局灶性发作合并肌阵挛发作2例,单纯癫痫性痉挛1例。影像学表现为皮质发育畸形27例,海马硬化9例,发育性或低级别肿瘤8例,脑软化灶5例,合并2种类型病变5例,头颅MRI阴性1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SEEG引导的RF-TC治疗。通过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评估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探讨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71例患儿植入颅内电极5~14根/例。8例患儿行RF-TC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损伤。69例随访(1.2±0.5)年(0.5~2.5年),2例失随访。末次随访时,45例(65.2%)无发作,24例仍有癫痫发作,其中18例(26.1%)发作减少>50%;术后随访时间>1年的42例患儿中,25例(59.5%)无发作。2例脑室旁结节状灰质异位患儿发作均控制1年以上,局灶皮质发育不良患儿的术后6个月的无发作率为85.7%(18/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疗效与电极植入目的(方案)有关(P=0.007),而与手术年龄、病程、癫痫发作类型、MRI阴性无关(均P>0.05)。结论对于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SEEG引导的RF-T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适用于体积小或深在的病灶,亦可探索MRI阴性的癫痫网络,为多发病灶、累及功能区者提供了手术机会,并能辅助切除性手术制定计划、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多电极立体交叉射频热凝(RFTC)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采用SEEG引导多电极立体交叉RFTC毁损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共48例。其中颞叶内侧癫痫(MTLE)22例,下丘脑错构瘤9例,额叶癫痫5例,岛叶癫痫4例,脑室旁结节1例,结节性硬化1例,多脑叶癫痫6例。术后临床疗效评估采用Engel分级标准,并观察手术的相关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35个月,平均(16.3±7.3)个月。截止至末次随访,Engel分级Ⅰ级者23例(47.9%),Ⅱ级者12例(25.0%),Ⅲ级者11例(22.9%),Ⅳ级者2例(4.2%);术后1年无发作率(Engel分级Ⅰ级)为71.9%(23/32)。术后MTLE和下丘脑错构瘤患者疗效较好,Engel Ⅰ级的比率(或比例)分别为59.1%(13/22)和5/9;多脑叶癫痫(Engel Ⅲ级的比例为4/6)、额叶癫痫(Engel分级Ⅲ级的比例为1/5例,Ⅳ级的比例为2/5)疗效相对较差。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7例(14.6%),永久性并发症者1例(2.1%)。结论SEEG引导多电极立体交叉RFYC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微创、安全、有效;相较于其他部位,对MTLE及下丘脑错构瘤引发的癫痫疗效较好。该技术可作为经典切除手术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对视频脑电图、MRI、脑磁图和PET检查仍不能明确致痫区的病例进行SEEG记录以更好地确定致痫灶。所有病人均采用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射频毁损靶点为SEEG监测下的癫痫起始区或癫痫网络中频繁放电的电极位点。结果 SEEG记录显示,33例中,5例为单电极起始(同一电极的1~3个触点),15例为单脑区/部位起始(多根电极起始,但局限于同一脑区或病灶部位),6例为相邻多脑区起始,7例为不同脑区的多部位弥漫起始区。每例病人射频毁损1~11个靶点,手术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随访6~15个月,4例癫痫发作停止,3例发作减少80%以上,10例减少50%~79%;8例减少10%~49%;8例较术前无明显缓解。结论 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是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对我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进行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的1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纳入病种包括下丘脑错构瘤,侧脑室壁灰质异位结节及其他皮质发育异常。行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后有7例出现短期并发症:3例偏瘫,2例发热、1例中枢性面瘫,1例视物模糊,出院时均完全恢复。术后常规服用抗痫药物,经过3个月至21个月的随访,10例患者EngleⅠ级,2例EngleⅡ级,1例EngleⅣ级。发作未完全控制患者均再次行开颅手术切除致痫灶,病理分别为FCDⅡa型、MCD(大脑发育畸形)、灰质异位,疗效进一步随访中。结论 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是癫痫外科治疗方案中的一项有力补充,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射频热凝毁损术安全有效,甚至可以达到无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高频振荡(HFOs)分析在射频热凝损毁术(RF-TC)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SEEG引导下RF-TC治疗的1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 运用Matlab软件的自动检测算法计算SEEG各导联HFOs发生频率, 利用HFOs发生频率生成非线性拟合曲线, 根据拟合曲线制定HFOs阈值并划分HFOs区域(涟波区域、快涟波区域)。术后3、6个月根据有无癫痫发作将患者分为无癫痫发作组和有癫痫发作组, 末次随访时根据Engel分级评估患者的预后并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比较2组患者涟波热凝率、快涟波热凝率的差异。结果 14例患者的SEEG监测数据中, 共检测到7 332个涟波, 1 144个快涟波。术后6个月内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4.3%, 永久神经功能障碍、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电极设备故障等情况均未发生。术后3个月患者的无癫痫发作率为71.4%(10/14), 无癫痫发作组患者的快涟波热凝率显著高于有癫痫发作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采用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的4例下丘脑错构瘤所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3例术后达到完全缓解,无发作(Engel分级Ⅰ级);1例发作减少75%(Engel分级Ⅲ级)。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癫痫往往是药物难治性癫痫。机器人引导立体脑电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所致癫痫安全、有效,可减轻甚至能完全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枕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中心癫痫外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经无创术前评估或有创立体脑电图(SEEG)监测证实手术治疗的14例枕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低级别发育性肿瘤患者采取直接开颅术中皮层电极监测下行病灶切除,加痫样放电区切除;其中1例患者因未监测到痫样放电仅行病灶切除。10例患者均经SEEG监测明确致痫灶后,行手术治疗;其中行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术2例,行开颅显微镜下致痫灶切除术8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视野缺损或原有视野缺损加重。患者术后均常规服用抗痫药物;经6个月~3年的随访,其中Engle分级Ⅰ级12例、Engle分级Ⅲ级1例、Engle分级Ⅳ级1例。结论虽然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复杂,头皮脑电图检查定侧定位意义有限。但经详细规范的术前评估,特别是症状学演变分析,以及SEEG监测仍可以准确诊断;而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的致痫灶定位评估手段和外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 分析27 例2016 年8 月至2018 年11 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大学总医院开展难治性颞叶癫痫患 者的临床资料。致痫灶评估检查包括:详尽的发作症状学,癫痫序列颅脑MRI,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断 层扫描(PET),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癫痫神经心理评估资料和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SEEG),多学科团 队讨论完成致痫灶和功能区定位后完成外科手术。结果 13例患者经Ⅰ期评估后直接行手术切除,14 例 经SEEG 置入后手术切除。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6~34 个月,平均为(19.93±9.00)个月。手术疗效采用 ILAE 分级标准,ILAE Ⅰ级22 例(81.48%),ILAE Ⅱ级1 例(3.70%),ILAE Ⅲ级2 例(7.41%),ILAE Ⅳ级2 例 (7.41%);SEEG 置入组的ILAE Ⅰ级比例(12/14)高于无SEEG 置入组(10/13),MRI 阳性组的ILAE Ⅰ级比 例(16/19)高于MRI阴性组(6/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行SEEG置入术后颅内出血,1 例前颞 叶切除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热损伤,1例头皮切口愈合不良,4 例术后 颅内感染,无脑脊液漏,无视野缺损等并发症。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是安全有效的,详 尽的术前致痫灶定位评估和SEEG 置入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岛叶癫痫的特点和立体定向脑电图(Stereotactic-electroencephalogram,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技术(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C)在儿童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7例经SEEG证实的岛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6.6±3.5)岁。所有患儿均接受Ⅰ期无创术前评估,并SEEG电极置入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结果和影像结果确定毁损触点,利用电极触点进行热凝毁损。分别于术后3、6、12、18个月对患儿进行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采用Engel分级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6/7)以夜间癫痫发作为主,4例(4/7)表现为过度运动或复杂运动发作;3例(3/7)表现为局灶性强直发作;仅1例患儿有先兆。7例患儿头皮脑电图间期均提示与手术侧别一致:6例为围外侧裂区分布,1例局限于颞区。4例磁共振成像阴性,2例灰白质交界不清;1例岛叶皮质增厚。7例患儿完成了电极置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在岛叶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EEG确定癫痫发作起始于岛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手术效果。结果 5例岛叶癫痫患者共植入40根SEEG电极,平均每例患者植入8根电极,触点数共464个,其中涉及岛叶的电极15根,触点数共52个。未出现电极弯曲或折断、颅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2个月,癫痫发作控制Engel评级Ⅰ级者4例,Ⅲ级者1例。结论 SEEG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精确确定岛叶癫痫的起源,适合于岛叶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下丘脑错构瘤继发癫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的7例下丘脑错构瘤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详细病史、症状学、脑电图及影像学资料。术前评估考虑下丘脑错构瘤为致痫灶,随后利用立体定向框架于下丘脑错构瘤处植入SEEG电极,并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的放电区域进行射频热凝毁损术。若毁损后癫痫样放电未消失,则进行第二次毁损,直至癫痫样放电消失。分析术后并发症,并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应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结果7例患者热凝毁损术后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9.6±11.1)个月,其中5例患者的癫痫发作消失(Engel分级Ⅰ级),1例患者毁损术后的癫痫发作频率减少约75%(Engel分级Ⅲ级),1例患者毁损术后的癫痫发作频率未明显改善(Engel分级Ⅳ级)。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高热、嗜睡、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及记忆力下降等并发症,经治疗后均恢复。结论本研究初步认为SEEG引导的射频热凝毁损术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继发癫痫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完全离断错构瘤基底与下丘脑的联系是癫痫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颅内脑电图(Intracranial electroencephalography,iEEG)监测方式—硬膜下电极脑电图(Subdural ectrodes electroencephalography,SDEG)与立体定向脑电图(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phy,SEEG)在"难定位"难治性癫痫患者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iEEG监测下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60例,其中SDEG监测49例,SEEG监测11例,观察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致痫灶评估结果、手术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 SDEG与SEEG在致痫灶定位阳性率、手术切除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可观察到SEEG的双侧植入率(5/11,45.5%)高于SDEG的双侧植入率(18/49,36.7%);SDEG与SEEG监测后行致痫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SEEG病例数有限,目前尚不能得出两者疗效相同的结论;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出血或感染的严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DEG 20例vs. SEEG 1例,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明显头痛或脑水肿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EG 26例vs. SEEG 2例,P0.05),两组患者癫痫切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切口皮下积液、切口愈合不良的总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DEG 14例vs. SEEG 0例,P0.05);两组患者切除术后出现的言语、肌力等功能障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EG的并发症较SDEG更少,安全性更高;两种iEEG监测方式在致痫灶的定位及功能区的区分方面各有优势,未来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或将更有利于定位致痫灶及功能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使用神经导航下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在岛叶癫痫的定位和疗效研究。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218例,在神经导航下行脑深部电极置入,SEEG示发作期岛叶起源12例。结果 12例患者均植入10~16根不等的深部电极,术后重建电极位置准确,无血肿及感染发生,术后均检测到3~20次不等的发作,定位准确后10例行开颅手术,2例行射频消融毁损(RFTC),术后1例出现早期言语功能障碍,1例出现肢体偏瘫,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癫痫Engel评分I级8例,II级3例,III级1例。结论 岛叶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定位困难,使用神经导航下SEEG可提高定位准确率,术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电极植入术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采用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辅助下SEEG电极植入术确定1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致痫灶, 术中均采用骨钉Markers进行光学注册, 记录注册误差、电极植入时间。术后即刻行头颅薄层CT扫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进行植入电极的三维重建, 与术前手术计划路径、靶点融合, 计算电极入点误差和靶点误差。结果 10例患者均通过无框架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植入SEEG电极, 根据SEEG记录结果准确确定手术切除区域。10例患者的注册误差为(0.24±0.03) mm。共植入电极97枚, 电极植入时间为(6.3±1.2) min。97枚电极入点误差为(1.9±1.2) mm, 靶点误差为(2.1±1.2) mm。术后薄层CT扫描显示患者均未出现颅内感染和电极折断等并发症。结论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辅助下SEEG电极植入术高效、安全, 精准度高, 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疒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药物难治性癫疒间的病例资料。均行SEEG电极植入,脑电监测期间行SEEG引导射频热凝。结果随访1~24个月,平均(7.2±5.8)个月。热凝后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21例(62%),发作频率减少但未达到50%4例,发作频率无变化7例,发作频率稍增多2例。热凝前后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凝后6 d~12个月,行二期开颅切除致疒间灶23例,未行二期手术11例。结论 SEEG引导射频热凝因其精准性与微侵袭性,对药物难治性癫疒间病人,特别是不适合开颅手术者,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RFTC)毁损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设计SEEG电极植入方案, 根据SEEG监测信息确定发作起始区并行RFTC毁损。术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 采用Engel分级评估患者的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36例患者接受RFTC毁损治疗后随访(13.7±6.9)个月(6~32个月)。RFTC毁损后2、12、24个月的无癫痫发作率(比例)分别为58.3%(21/36)、30.0%(6/20)和1/7。末次随访结果显示, 预后良好(Engel分级Ⅰ、Ⅱ级)17例(47.2%), 预后不良(Engel分级Ⅲ、Ⅳ级)19例(52.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癫痫发作类型为未继发强直-阵挛发作、MRI显示有明显病灶、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检查结果提示有明显的低代谢区、癫痫发作模式(SOP)为SOP1和SOP2、采用根治性RFTC毁损、RFTC毁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器人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辅助系统(ROSA)引导下颅内深部电极置入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定位中的作用以及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9例年龄在14岁以下药物难治性癫痫,经过术前无创评估,包括MRI、头皮脑电图、电-临床症状学、PET-CT等,应用ROSA机器人将电极置入颅内相应部位,然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脑电图,确定癫痫灶起始,最终手术治疗。结果 19例患儿均成功置入电极,左侧置入11例,右侧置入7例,双侧置入1例;共置入深部电极222根,平均11.7根(8~17根)。置入电极后无出血、脑脊液漏、电极断裂、感染等并发症。19例均明确致痫灶,并全部行癫痫灶切除术,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轻偏瘫。术后随访12~24个月,Engel分级Ⅰ级15例(78.9%),Ⅱ级1例(5%),Ⅲ级1例(5%),Ⅳ级2例(11.1%)。结论 ROSA引导下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置入术,微创、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合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