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0-2021年甘肃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规律,为麻风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00-2021甘肃省在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新发现麻风病例资料。结果:2000-2021甘肃麻风新发病例,年发现率从0.056/105降至0.008/105,年患病率从0.17/105降至0.06/105。共报告新发病例133例,其中男87例,女46例。复发病例共8例,儿童病例4例。2级畸残42例(2级畸残比31.6%),平均延迟期47.70个月。早期发现占12.78%,发现方式以自报和报病为主(80例,占60%),通过接触者检查发现占6.02%,传染源来自家内的病例占31.58%,传染来源不明的占64.66%。平均发病年龄(40.65±13.84)岁,新发病例均为本土病例。全省14个市州有8个市(州)有新病例报告,分布在31个县(区、市)。陇南市报告的病例数占甘肃省报告病例总数的60%,平凉、庆阳、甘南3个市(州)报告病例数占甘肃病例总数的28.6%,病例以散发为主。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国胎传梅毒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精准的梅毒母婴传播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的胎传梅毒病例数据,使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10.0软件进行胎传梅毒疫情的探索性空间分析。结果2015年全国共报告7251例胎传梅毒,较2010年(12084例)下降了40.00%。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5年全国县区级胎传梅毒报告病例数全局MoranI指数分别为0.46和0.37,均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2015年胎传梅毒疫情的空间聚集性低于2010年。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输出我国县区级胎传梅毒疫情分布热点地图:2010年呈现3个核心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分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东部和贵州北部;华东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和福建北部;华南和华中部分地区,包括广西、广东和湖南中东部,共发现207个热点县区(病例数〉12);2015年呈现5个核心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的新疆西部;青海中东部;西南与华中部分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和湖南;华东部分地区,包括江苏与安徽;华南与华东部分地区,包括广东与福建,共发现72个热点县区(病例数〉12)。结论2015年浙江、上海、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地的胎传梅毒疫情热点县区数量明显少于2010年,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初见成效。现阶段我国胎传梅毒疫情热点县区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青海中东部、四川I、重庆、贵州等地,今后应重点加强这些地区的梅毒母婴传播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01-2020年甘肃省不同防治阶段麻风新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本地区麻风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描述“2001-2005年麻风防治规划”(“十五”期间)、“2006-2010年麻风防治规划”(“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消除麻风危害规划(2011-2020年)”(“十年规划”期间)不同防治阶段甘肃省麻风新发病例资料。结果:2001-2020年甘肃省不同防治阶段共新发麻风例117例,年均发现率为0.022/105,总体呈现下降趋势(AAPC=-3.276,P<0.05),局部呈锯齿状分布。“十五”期间年均发现率显著高于“十一五”(Z=-2.227,P=0.026)、2011-2015年(Z=-2.552,P=0.008)、2016-2020年(Z=-2.207,P=0.032)期间。儿童病例占总新发病例的3.42%,在三个防治阶段中均有发现。15~40岁病例呈现下降趋势(χ趋势2=10.583,P=0.001),41~64岁病例呈现上升趋势(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云南省瑞丽市28年来HIV感染者和患者死亡病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死亡病例热冷点区域随时间变化趋势,得到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对瑞丽市(1989~2016)年HIV感染者和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瑞丽市(1989~2016)年HIV感染者和患者死亡病例Moran’s I值大于0,P值小于0.05,全局空间呈正相关。空间分布有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随着时间的累积,热点区域逐渐增多,冷点区域逐渐减少。从瑞丽市注射吸毒与异性传播两条传播途径感染的死亡病例分布来看,注射吸毒途径感染死亡病例在(1989~1997)和(1998~2006)年间,热点区域逐渐增加,且主要聚集在中缅边境口岸及周边地区;异性传播途径感染死亡病例在(2007~2016)年Moran’s I值大于0,P值小于0.05,全局空间呈正相关,开始出现聚集分布。结论瑞丽市HIV感染者和患者死亡病例存在空间聚集性,聚集区域主要在中缅边境地区姐告口岸及周边区域。且聚集范围正在向中部地区扩散。今后应根据瑞丽市HIV感染者和患者死亡病例空间聚集性特点,对死亡病例存在聚集性的地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该地区HIV/AIDS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梅毒流行的空间分布模式,为梅毒监测与防治提供新方法。 方法 建立2011年中国各县区梅毒疫情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梅毒疫情进行频数分布、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 2011年全国2 925个县区梅毒发病率中位数为21.17/10万(25%分位数9.28/10万,75%分位数43.00/10万),最小为0.00,最大为515.34/10万,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偏度为3.1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中国县区级梅毒疫情呈正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指数为0.5762,P < 0.001),空间分布模式为“高-高”聚集(全局G系数为0.0331,P < 0.001)。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输出了中国县区级梅毒疫情分布的热点地图,确认了117个一、二期梅毒疫情的热点县区(其发病率均超过50/10万),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北、东北和华南等地区。 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具有可视化和精确定位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的重要工具用于梅毒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1-2020年陕西省新发麻风流行病学特征,为麻风防治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人口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使用率、构成比和百分比等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2020年间,陕西省麻风发现率、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并保持在较低水平;病例的早期发现率为35.82%,患者发病到确诊平均延迟期为55.4个月,新发患者2级畸残率37.59%。病例发现方式以门诊发现为主,占60.45%。结论:2011-2020年期间,陕西省麻风发病降低,但新发麻风病例依然存在畸残比高、延迟期长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相关麻风防治人员技能培训,提高麻风症状监测水平,降低传播和畸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1-2020年云南省麻风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进行分析,为制定下一步麻风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20年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中的病例个案资料,以及《云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终期评估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对2011-2020年云南省麻风主要流行特征和防治工作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麻风患病率为0.62/105,比2011年(2.72/105)下降了77.21%;发现率为0.25/105,比2011年(0.61/105)下降了59.02%。2020年新发患者2级畸残比10.08%,比2011年(29.33%)减少19个百分点。全省已无麻风中流行地区,有116个县达到国家基本消灭麻风标准,中流行县比2010年减少11个,达标县比2010年增加了61个。结论: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2011-2020年云南省麻风疫情总体下降明显,消除麻风危害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广西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描述性分析2010-2020年广西全区在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新发现麻风病例的病历资料。结果:2010-2020年,广西麻风新发病例年发现率从0.13/10^(5)降至0.06/10^(5),年均下降7.1%;共发现新发麻风病例499例,其中男333例,女166例,平均年龄(44.16±16.87)岁,儿童病例12例(2.4%);2级畸残98例(19.6%),平均延迟期为27个月,早期发现比例为31.9%。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为主(347例,占69.5%),通过接触者检查发现占8.8%,传染源来自家内的病例占27.3%。14个市均有新发病例报道,百色、河池、崇左3个市报告的病例数占广西病例总数的51.9%。结论:广西新发现麻风病例数呈下降趋势,但新发病例的平均延迟期较长,需加强接触者检查、皮肤科医师培训等工作以便早期发现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四川省新发麻风病例的空间时间集群分布及GIS技术在麻风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应用GIS技术对麻风流行病学数据,包括病例发现率、患病率、新发病例数和新发病例中2级畸残率等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8年发现3个统计学意义的短时限新发病例空间时间群集分布,最大可能的集群分布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相对低流行地区新发病例2级畸残率显著高于全省水平.结论:GIS技术作为一种先进应用工具,为麻风流行状况分析、合理资源分配、项目管理评估等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2000-2009年湖北省各县(市)上报麻风疫情年报表.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00-2009年,全省79个县(市)有49个县(市)发现病人,占62.03%;发现麻风病人463例,其中新发363例,复发100例. 新发病人中,男264例,女99例,男女之比为2.66:1.PB 137例,MB 226例.新发病例年龄分布:0~14岁8例(2.22%),15~59岁309例(85.11%),60岁及以上46例(12.67%),平均发病年龄41.8岁.  相似文献   

11.
2010—2019年福建省淋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2019年福建省淋病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9年福建省各县区报告的淋病病例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采用OpenGeoda 1.1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用莫兰指数(Moran′s I)作为统计量,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探索高风险地区。结果 2010—2019年福建省共报告56 053例淋病,2010—2013年报告发病率小幅增长,2013—2014年降低,2014—201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8.36%,2019年报告发病率又出现大幅下降。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10—2019年全局Moran′s I值为0.48 ~ 0.65(P < 0.05),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福建省淋病聚集类型主要为高-高、低-低和高-低聚集,近年来高-高聚集区有扩大趋势,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厦门市思明区和湖里区,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和南安市。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一级时空集聚区为厦门市辖区和泉州市中心城区及晋江市、石狮市和南安市,聚集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结论 福建省淋病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有逐渐扩大趋势。厦门市辖区和泉州市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县区应作为重点防控区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1995-2020年浙江省麻风流行特征,为“十四五”麻风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浙江省各地上报的各类麻风疫情报表、国家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中浙江省1995-2020年所有新发麻风病例、可疑症状监测系统以及浙江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终期评估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5-2020年浙江省新发现麻风病例493例,年平均发现率0.04/105,患病率0.19/105,均呈下降趋势;2011-2020年新发病例与1995-2010年相比,平均年龄小,户籍分布以流动人口病例为主;新发病例五级分类法以LL最多(33.87%);联合化疗多菌型占比由72.41%上升到93.68%,平均延迟期由34.1个月降至20.7个月,早期发现比由46.71%上升到70.69%,皮肤科就诊者占比由80.56%上升到91.95%;新发病例完成治疗率89.7%,2015年后新发病例中未出现氨苯砜综合征。结论:浙江省麻风流行呈下降趋势,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人口流动造成的输入性病例,导致难以发现和监测等问题,因此需继续加强麻风可疑症状监测、完善防治网络、稳定防治队伍及加强麻风核心知识的宣传,尽早发现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浙江省2016—2020年梅毒疫情时空分布特征,探测聚集区域,为梅毒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个案管理模块导出浙江省2016—2020年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利用Arcgis10.2软件作为数据管理和呈现平台,建立浙江省2016—2020年梅毒空间分析数据库,对梅毒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连云港市2000-2019年麻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汇总整理连云港市2000-2019年麻风病例资料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9年连云港市麻风年均患病率0.37/105,呈下降趋势.各县(区)中灌云县年均患病率最高为0.55/105.全市麻风报告病例中年...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1991~200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江苏省麻风病疫情数据库,对1991~2002年江苏省新发现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91~2002年共登记新发现麻风患者1023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12/10万,总的疫情趋势下降,达标前后的发现率比为2:1。45.4%的新发现患者有明确传染源,67.2%由皮肤科门诊发现。发病至确诊的平均延迟期2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缩小,但近2年有所回升。92.7%的新发现病例分布在县乡农村地区。93.3%的患者通过麻防专业机构确诊,由综合医院皮肤科和基层医疗单位发现并诊断的病人数在逐年减少。江苏省麻风流行虽已遏制,仍应加强麻风队伍的建设以巩固成果。  相似文献   

16.
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6,自引:13,他引:13  
目的:分析麻风病基本消灭阶段流行病学特征,以指导麻风防治工作。方法:根据山东省历年的麻风病人登记表,分析比较麻风基本消灭阶段与防治初期的流行学特征。结果:麻风基本消灭阶段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治初期比较有显著变化;新病例呈散在分布;发病年龄显著升高;少年儿童发病显著减少;多菌型病例所占比升高。复发病例在新发病例中占比升高。结论:麻风病中、高流行区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相应防治对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浙江省淋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时空聚集性变化。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得浙江省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淋病发病资料和人口学数据,描述其人间、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绘制流行曲线、发病率地图。采用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方法,扫描时空聚集区;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计算Moran I值,绘制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聚集性地图。 结果 浙江省2004—2012年累计报告淋病199 965例,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比例为3.51 ∶ 1(155 634/44 331),年龄构成以25 ~ 60岁为主,占75.21%,但0 ~ 1岁组和60岁以上组构成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浙江中部和北部地区发病率高于浙南地区,夏季发病数高于冬春季,高峰期为8月。共有13个时空聚集区,较大的时空聚集区出现在杭州及其与湖州相邻的县(市、区)、宁波和绍兴相邻县(市、区)以及金华部分县(市、区),均持续4.5年时间。空间关联局域指标聚集性地图显示高-高相邻的聚集县(市、区)有增多的趋势,并向浙南扩散。 结论 浙江省淋病发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存在时空聚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0年开封市手足口病疫情及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 使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SPASS软件对2010年开封市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开封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 207例,重症779例,其中2例死亡.发病率为108.66/10万.全市10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但病例主要集中于杞县、兰考、开封县等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散居儿童发病为主,3月份为发病高峰.2010年开封市手足口病流行毒株仍以EV71型为主,占63.18%,重症病例EV71型占78.23%.结论 2010年手足口病在开封市农村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当前严重危害开封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恩施自治州原属湖北省中流行地区,全州8个县市自50年代开展麻风防治工作,于1999年以前麻风发病率、患病率均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通过省级专家组考核验收,2000年麻风防治工作全面转入监测阶段,我们对全州13年来的麻风疫情监测作如下分析,为今后在山区小县长远监测提供可靠监测方法。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00-2012年恩施自治州各县(市)上报的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州是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曾是麻风流行的高发区 ,自 195 7年开始从事麻防工作以来 ,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 ,发病率、患病率显著下降 ,流行区域不断缩小 ,但距基本消灭麻风指标还有一定差距。为探索麻风在我州的流行规律和特征 ,以利于制定防治措施 ,进一步控制疫情 ,我们对 182 7例麻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材料和方法  182 7例患者为全州三县市历年累计登记上报的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有关统计方法进行分析。2 结果2 1 发现率 全州出现三次高峰 ,为各县市成立防治站开展调查的结果 ,一是 1970年勐海县建站 ,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