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egrader,SERD)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breast cancer)内分泌治疗的常用药物。艾拉司群(elacestrant)是治疗晚期乳腺癌ER阳性,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阴性的新型口服SERD,疗效优于其他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且对于ER基因α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有效。艾拉司群的上市将为E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受体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称为三阴性乳腺癌,其生物学特征不同于其他乳腺癌的分子亚型,表现为肿瘤发展快、更具侵袭性、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时间短、内脏转移多见等特点。受体ER、PR和HER2均为阴性,内分泌及曲妥珠单抗治疗无效,如何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HER2、EGFR、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患者HER2、EGFR、ER、PR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HER2、EGFR、ER、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8%、42.3%、53.8%、50.5%.HER2的表达与EGFR呈正相关性(P<0.05),与ER和PR呈负相关(P<0.05).HER2、EGFR、ER、PR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HER2、EGFR、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ER2、EGFR、ER、PR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中HER2、EGF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ER、P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良好,HER2、EGFR、ER、PR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之一,治疗药物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SERM)、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ownregulator, SERD)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 AI)。肿瘤细胞对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耐受性是限制内分泌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耐药性又分为固有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的产生可能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等通路介导的ERα共激活因子的过度表达,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异常表达等有关。本文主要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发生的机制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崇亮 《中国医药》2007,2(1):60-63
1895年,苏格兰外科医生George Beatso率先给1例33岁晚期乳腺癌妇女实施双侧卵巢切除术,使其生存了4年,揭开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相继有肾上腺和垂体切除或放射治疗及放射性卵巢去势(ovarian ablation,OA)治疗问世。1966年,Jensen等在乳腺肿瘤中分离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使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更具针对性,疗效明显提高。1971年引入临床治疗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被誉为内分泌治疗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Ms)和诺雷德(zoladex)等药物性卵巢切除术(medical oophoreetomy)制剂先后研制成功,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并已成为21世纪各期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认为,只要有10%的肿瘤细胞雌激素受缈孕激素受体阳性,内分泌治疗就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免疫靶向药物赫赛汀生物治疗的前提是相应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及HER-2癌基因蛋白的过表达。目前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受体表达情况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发灶,而忽略了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本研究着重研究ER、PR及HER-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5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复发灶中ER、PR及HER2表达,分析研究ER、PR及HER2的变化率。结果:原发灶中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62.2%,60%(28/45,27/45),明显高于复发灶(37.8%17/45,31.1%14/45)(P<0.01)。复发灶中HER-2阳性率为62.2%(28/45),明显高于原发灶(26.7%12/45)(P<0.01)。结论:ER、PR及HER-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灶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在对复发乳腺癌进行临床治疗时,应考虑上述3种指标在复发灶中的确切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一种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亚型(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乳腺癌亚型,具有高侵袭性、恶性程度高、治疗棘手等特点。由于其不表达ER、PR和Her-2,不能从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的靶向治疗中受益,其治疗手段相对于其他乳腺癌亦相应受到限制。目前逐渐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TNBC的临床研究新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全球女性的健康。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阳性乳腺癌是其中占比最高的一种亚型,其发展受ER信号通路调控,临床治疗上除手术切除外还可辅以药物治疗。降低雌激素水平或拮抗ER功能的内分泌疗法是针对ER+乳腺癌的经典药物疗法,临床应用广泛且效果明确,但是在治疗中产生的耐药性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中不可避免,其中一个关键耐药机制为ESR1(编码ERα的基因)基因突变,促使受体形成配体非依赖性激活构象并招募共激活分子,促进下游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相关基因转录表达,导致抗雌激素治疗敏感性和有效性降低,目前抵抗突变耐药性乳腺癌的相关药物处于开发中。本综述重点探讨ERα激活性突变产生的耐药机制,总结了目前针对突变型ER+乳腺癌的有效治疗策略,为突变耐药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一直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疾病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一直吸引着许多药企进行相关药物的研发。2002年,由阿斯利康开发的首个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own-regulators,SERDs)——氟维司群正式在美国上市。氟维司群通过下调ER水平,全面抑制ER信号通路,临床疗效优于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使得SERDs受到越来越多药企的关注。然而,肌内注射限制了氟维司群的临床应用,表明SERDs的开发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综述相关SERDs的研发现状,为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激素受体(HR)阳性伴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HR+/HER2+乳腺癌)是相对特殊的分子亚型。由于针对HR+/HER2+乳腺癌的临床证据相对较少,在其治疗决策的制定上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将针对多项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权衡HR+/HER2+乳腺癌患者治疗的获益以及不良反应,以期为寻找更合适的HR+/HER2+乳腺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帕博西尼和来曲唑联合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作为转移性疾病的初始内分泌为基础的治疗的药理、药动学、临床研究和安全性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参考了国外有关的帕博西尼的注册和临床资料。临床试验表明帕博西尼和来曲唑联合应用能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分泌治疗是ER阳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阻断ER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近年来,非甾体抗雌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是内分泌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他莫昔芬(TAM)是常用的抗雌激素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肿瘤细胞对TAM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受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期研究强调,生长因子受体和其他信号激酶途径高度激活,可介导ER基因组和非基因组作用,导致TAM治疗耐受。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EGFR/HER2途径在TAM内分泌治疗耐受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提示阻断其信号转导途径有可能克服TAM耐受。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女性健康。近年来由于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迅猛发展,乳腺癌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得到显著改善。但许多乳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现有远处转移,虽然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对化疗及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敏感,但临床也发现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一线化疗方案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较差,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均阴性的患者,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钟良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29-163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生长因子受体(HER-2)、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乳腺癌患者中ER、PR、HER-2和P—gp、GST-π多药耐药的表达。结果85例乳腺癌患者中ER阳性率为52%,PR阳性率为51%,HER-2阴性率为54%,P-gp检测为(-)~(+)占85%,GST-π检测为(-)~(+)占69%,与乳腺癌临床化疗有相关性。结论 ER、PR、HER.2、P—gp联合表达与乳腺癌化疗密切相关,检测ER、PR、HER-2、P-gp和GST-π对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药物的不断发展,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并显著改善了生存预后。当前抗HER2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拉帕替尼、奈拉替尼等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DM1、T-DXd等抗体药物偶联物,这些药物在不同病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是以曲妥珠单抗的靶向治疗为基础,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患者可进行强化靶向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而晚期患者则需要对靶向治疗方案合理排兵布阵以克服耐药,延长生存。本文将从疾病各个阶段的抗HER2靶向治疗现状、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对抗HER2靶向治疗未来的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ER、PR、p53、c-erbB-2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ER、PR与p53、c-erbB-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病理诊断为乳腺癌44例,检测乳腺癌中ER、PR、p53、c-erbB-2的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44例乳腺癌中,ER、PR、c—erbB-2、p53阳性表达分别为81.8%(36/44)、63.6%(28/44)、79.5%(35/44)和47.7%(21/44);ER阳性与p53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R、PR、p53、c-erbB-2阳性表达与年龄有关;(3)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ER、PR、p53、c.erbB-2之间的表达无差异;(4)乳腺癌同侧腋窝组淋巴结内有、无癌的转移与ER、PR、p53、c-erbB-2之间阳性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检测ER、PR是对激素内分泌治疗有价值的指标,特别是ER和p53两者之间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内分泌治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以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CCN)指南、瑞士St·Gallen乳腺癌会议和国内北方乳腺癌沙龙为代表,已达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专家共识.内分泌疗法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仅用于某些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也可用于可手术乳腺癌的辅助化疗.研究表明,大约2/3的乳癌细胞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受体(ER),这类乳癌称为ER阳性乳腺癌[1];40%~50%的乳癌含有孕激素受体(PR),这类乳癌称为PR阳性乳腺癌[2].ER或PR阳性乳腺癌对激素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的乳腺癌亚型,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等特点。因为缺乏治疗靶点,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众多进展。本综述总结了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肿瘤疫苗和溶瘤病毒疗法。我们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角度介绍了各治疗方式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免疫治疗潜在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与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9.
拉帕替尼加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帕替尼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HER2,也称为HER2/neu)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扇曲妥珠单抗基础治疗后病情进展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妇女中,拉帕替尼和卡培他滨联合使用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魏万  唐杰  封紫玉  甄林林 《安徽医药》2023,27(12):2343-2346
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靶向治疗的诊断、预后和预测。雌激素受体(E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已经成为指导乳腺癌治疗的标准生物标志物。雄激素受体(AR)是一种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中的类固醇受体,与前列腺癌的发展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R在乳腺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R被认为是乳腺癌中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现有的生存分析表明,AR在ER+乳腺癌中起到肿瘤抑制作用,是一种有利的预后标志物,而AR在ER-乳腺癌中起肿瘤启动子作用,包括在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不良预后因素。AR还被证明可以预测ER+乳腺癌对辅助激素治疗和TNBC中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潜力。然而,也有相关研究得出与以上相互矛盾的结果,这可能是肿瘤和AR阳性评分方法之间的内在差异导致的。有人建议应用AR表达状态来指导不同乳腺癌亚型的治疗。在未来,AR将成为乳腺癌的可行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中使用AR拮抗剂的临床试验是活跃的,单独靶向AR或其他治疗剂为乳腺癌的现有疗法提供了替代方案。因此,如果要使用AR靶向治疗,AR表达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