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艳  刘琼  黄萱  刘丽江 《天津医药》2022,50(12):1270-1275
目的 探讨芦丁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及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芦丁低剂量组(20 mg/kg)、芦丁中剂量组(40 mg/kg)、芦丁高剂量组(80 mg/kg)、RhoA抑制剂组(Rhosin hydrochloride,40 mg/kg),每组9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结扎颈动脉构建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模型,按照各组给药剂量进行干预处理,每天给药1次,持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状态,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及RhoA/ROC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元超微结构、细胞器结构严重受损,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芦丁各剂量组及RhoA抑制剂组大鼠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神经元超微结构、细胞器受损等均得到一定的恢复,逃避潜伏期、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且芦丁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效应;芦丁高剂量组与RhoA抑制剂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芦丁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缓解慢性脑低灌注引起的大鼠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
宋宇  宋明明  魏志玄  王海均 《中国药房》2023,(17):2107-2112
目的 探讨灯盏花乙素(Scu)改善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法构建TBI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TBI组、Scu低剂量组(40 mg/kg)、Scu高剂量组(80 mg/kg)和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 GAS)抑制剂组(cGAS抑制剂RU.521,450μg/kg),每组24只;另取24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以干/湿比重法测定大鼠脑含水量;以苏木素-伊红、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β干扰素(IFN-β)、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大鼠的m NSS,脑含水量,脑组织细胞凋亡率,IFN-β、CXCL10、TNF-α、IL-6含量和cGAS、STING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通过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hoA/ROCK1)信号通路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阻断肝动脉和门静脉1 h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芍总苷(100 mg/kg)组、白芍总苷+Rhosin(100 mg/kg+40 mg/kg)组和白芍总苷+LPA(100 mg/kg+1 mg/kg)组,每组8只。连续治疗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E、TUNEL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并计算肝损伤评分和凋亡指数(AI);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中RhoA、ROCK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组和白芍总苷+Rhosin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肝损伤评分和细胞AI均显著降低(P<0.05);SOD、CAT活性显著升高,MDA、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RhoA、ROCK1、NF-κB p65、Bax、C-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白芍总苷组相比,Rhosin可显著增强白芍总苷对模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变、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及RhoA/ROCK1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LPA则显著逆转了上述调控作用。结论 白芍总苷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凋亡,从而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夏丽秀  尹霞  肖瑞 《安徽医药》2023,27(7):1317-1323
目的 探讨金丝桃苷调控微RNA-125a-5p(miR-125a-5p)/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轴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筛选脑I/R损伤的差异表达基因。于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建立大鼠I/R模型并将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丝桃苷低剂量组(20 mg/kg)、金丝桃苷高剂量组(50 mg/kg)。通过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法建立I/R细胞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与细胞中miR-125a-5p、STAT3的表达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金丝桃苷在脑I/R损伤大鼠中起保护作用。相对于假手术组(1±0.09、1±0.08、0.67±0.06),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miR-125a-5p表达(0.21±0.03)降低、STAT3的mRNA(4.89±0.52)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通路探讨杜仲叶总黄酮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 取SD雄性大鼠,用改良二次注血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杜仲叶总黄酮组、RhoA抑制剂组、RhoA激动剂组、杜仲叶总黄酮+RhoA激动剂组,每组20只。杜仲叶总黄酮组灌胃200 mg/kg杜仲叶总黄酮,RhoA抑制剂组腹腔注射1 mg/kg的RhoA抑制剂Y27632,RhoA激动剂组腹腔注射30μg/kg的RhoA激动剂U-46619,杜仲叶总黄酮+RhoA激动剂组灌胃200 mg/kg杜仲叶总黄酮的同时腹腔注射30μg/kg U-46619,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1次/d,连续7 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行为变化,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评估;取脑组织后称质量,计算脑组织含水量,然后制备脑组织切片并计算脑血肿体积百分比;透射电镜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突触结构变化;TUNEL染色法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凋亡;鬼笔环肽染色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骨架变化;蛋白免...  相似文献   

6.
易宇光  刘昌平  何佳佳 《中国药房》2023,(20):2490-2496
目的 探讨虾青素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虾青素低剂量组(20 mg/kg)、虾青素高剂量组(40 mg/kg)、虾青素+ML385组[虾青素40 mg/kg+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 30 mg/kg],每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复制TBI大鼠模型。各药物组大鼠灌胃或腹腔注射相应药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药物干预后第1、3、7天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于药物干预后第7天,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炎症浸润评分,观察其脑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检测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和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相似文献   

7.
阮峻  李炫莹  陈国材 《天津医药》2023,(12):1344-1348
目的 探究杨梅苷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对细菌性骨髓炎(OM)大鼠骨缺损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OM组、杨梅苷组[50 mg/(kg·d)杨梅苷]、PX-478组[25 mg/(kg·d)VEGFA/SDF-1/CXCR4信号通路抑制剂PX-478]、杨梅苷+PX-478组[50 mg/(kg·d)杨梅苷和25 mg/(kg·d)PX-478],每组18只。采用双侧胫骨近端骨缺损来构建细菌性OM大鼠模型。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大鼠创口愈合程度,测量大鼠肛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7以及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水平;检测病灶周围组织细菌负荷情况;HE染色检测大鼠病灶周围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31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A/SDF-1/CXC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OM组达到甲级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雷慧  鲍亚玲  鲍喜静  马君 《天津医药》2023,(11):1205-1210
目的 探究金丝桃苷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炎症反应、创面愈合以及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构建DFU大鼠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金丝桃苷低(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二甲双胍(200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血糖仪分别检测大鼠给药前后空腹血糖(FB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计算大鼠创面愈合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AMPK、SIRT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MPK、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坏死严重,伴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FBG、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P<0.05),创面愈合率、AMPK、SIRT1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紫草素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C-1(HIF-1α抑制剂,5 mg/kg)组、紫草素低剂量组(4 mg/kg)、紫草素高剂量组(25 mg/kg)、紫草素高剂量(25 mg/kg)+AG1(HIF-1α激活剂,10 mg/kg)组,每组15只。采用颈内动脉刺破法制备SAH模型。采用Zea-Longa评分法评估6组大鼠神经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CAT)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Bax、Bcl-2、HIF-1α、NLRP3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正常;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有大量水肿、结构模糊,有细胞核溶解,变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甲基苯丙胺慢性染毒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干预与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甲基苯丙胺(MA)慢性染毒大鼠实验动物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芪甲苷(10 mg/kg,20 mg/kg),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和纹状体区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 MA慢性染毒组脑组织海马区NO、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力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芪甲苷大剂量组(20 mg/kg)与MA模型组相比,脑组织海马区NO、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甲苷能够降低MA慢性染毒大鼠脑组织海马区NO、MDA含量,升高SOD活力,并通过抗氧化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一定的干预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牡荆素对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牡荆素假手术组(12 mg/kg牡荆素),牡荆素低(3 mg/kg牡荆素)、高剂量组(12 mg/kg牡荆素)和吡拉西坦组(20 mg/kg吡拉西坦),每组18只。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法建立脑外伤大鼠模型;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变性坏死,毛细血管破裂,可见大量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功能受损评分、细胞凋亡指数、脑组织含水量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GSH-Px含量及p-PI3K、p-Akt、p-mTO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低、高剂量组和吡拉西坦组大鼠病理变化均有一定程度减轻,神经功能受损评分、细胞凋亡指数、脑组织含水量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GSH-Px含量及p-PI3K、p-Akt、p-mTOR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假手术组和牡荆素假手术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牡荆素高剂量组和吡拉西坦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牡荆素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脑外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通路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及缺氧玻璃仓的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脑苷肌肽低剂量组(0.8 mg/kg)、脑苷肌肽中剂量组(1.6 mg/kg)、脑苷肌肽高剂量组(3.2 mg/kg)、尼莫地平组(10 m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活动并进行评分;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SIRT1/mTOR/p70S6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率、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脑组织SIRT1/mTOR/p70S6K通路相关蛋白p-mTOR/mTOR及p-p70S6K/p70S6K明显升高,脑组织SIRT1表达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脑苷肌肽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率、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脑组织SIRT1/mTOR/p70S6K通路蛋白p-mTOR/mTOR及p-p70S6K/p70S6K降低,脑组织SIRT1表达升高(P0.001),且脑苷肌肽各组呈剂量依赖性(P0.001),脑苷肌肽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苷肌肽可促使HIE新生大鼠脑组织SIRT1表达,降低mTOR、p70S6K磷酸化水平,抑制炎症,减轻脑水肿及神经元凋亡,修复神经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8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低(25 mg/kg×2)、高(50 mg/kg×2)剂量灯盏花素组。采用液压颅脑损伤模型,脑创伤的同时尾静脉注射灯盏花素,8 h后重复给药一次。检测各组大鼠脑创伤后24 h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创伤后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MDA和SOD含量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别。大鼠脑创伤后注射低剂量和高剂量灯盏花素均可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和MDA含量,显著增加SOD含量(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减轻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其对大鼠脑创伤的保护作用与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氧自由基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研究牛蒡苷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牛蒡苷元组(25 mg/kg、50 mg/kg和100 mg/kg),每组15只,根据组别分别进行相应的给药干预。造模结束后,对大鼠的生存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价;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沿缺血灶剥离缺血半暗带脑组织,ELISA法检测各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给予50 mg/kg和100 mg/kg牛蒡苷元干预后,大鼠生存情况较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病理切片显示两组梗死灶周围炎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SOD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LDH、IL-1β、IL-6以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给予25 mg/kg牛蒡苷元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牛蒡苷元能从抗氧化与抗炎两方面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LIF)对大鼠颅脑创伤(TBI)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LIF低、中、高剂量组(0.33、1、3 mg/kg)。采用液压冲击法制备大鼠颅脑创伤模型,颅脑打击后30 min内完成首次尾静脉注射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分别于给药后1、3、7 d取脑,检测大鼠脑含水量变化;采用试剂盒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及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液压打击致大鼠颅脑创伤24 h后,MLIF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含水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MLIF中剂量组(1 mg/kg)效果最好。与模型组比较,创伤后1、3 d,MLIF(1mg/kg)组大鼠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1),该组大鼠血清中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和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呈现明显水肿、细胞固缩等;MLIF(1mg/kg)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改善,水肿程度减轻。结论 MLIF可以抑制脑损伤氧化应激及水肿反应,发挥颅脑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脑苷肌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cGAS)/膜蛋白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通路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75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尼莫地平,8.0 mg/kg)、脑苷肌肽低剂量组(1.34 mg/kg)、脑苷肌肽高剂量组(2.68 m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分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变化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生化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组织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大量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及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及cGAS、ST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尼莫地平组及脑苷肌肽低、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组织损伤程度降低,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减少,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cGAS、STING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苷肌肽可能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减轻HIBD造成的大脑损伤,为临床上利用脑苷肌肽治疗HIE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山茶油调节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对老年痴呆(AD)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D组、山茶油低、中、高剂量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空白组大鼠灌胃大豆油(1 ml/kg),模型组大鼠灌胃AlCl3(110 mg/kg)+大豆油(1 ml/kg);山茶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AlCl3(110 mg/kg)+山茶油(1 ml/kg、2 ml/kg、4 ml/kg);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灌胃AlCl3(110 mg/kg)+盐酸多奈哌齐(1.75 mg/kg)。Morris水迷宫实验及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Keap1、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Rho-ROCK信号通路的作用,以此来分析莪术醇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莪术醇孵育HSC-T6细胞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用免疫印迹和RT-PCR检测Rho-ROCK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RhoA和ROCK2的表达和含量。结果:RT-PCR检测发现莪术醇高、中、低浓度对Rho-ROC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RhoA和ROCK2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WB检测发现莪术醇高、中、低浓度对Rho-ROC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RhoA和ROCK2的表达较模型组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莪术醇可以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的活动,达到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研究表儿茶素(E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9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CIRI模型组(I/R组)、EC 5 mg/kg组、EC 10 mg/kg组、EC 20 mg/kg组、依达拉奉(ED)3 mg/kg组。除Sham组外,其余组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 h,于再灌注后0、12、24 h给药,12、24 h进行Longa法神经功能损伤评分,36 h取脑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缺血侧脑组织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和缺血侧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力。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升高,梗死面积百分比增大(P<0.05),组织形态明显改变,血清和脑组织中MDA含量增多、SOD活力降低(P<0.05),脑组织中GPx活力降低(P<0.05)。与I/R组比较,EC 10 mg/kg、EC 20 mg/kg、ED 3 mg/kg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降低,梗死面积百分比减少(P<0.05),组织损伤有所改善,血清和缺血侧脑组织中MDA含量减少、SOD活力升高,EC 10 mg/kg、EC 20 mg/kg、ED 3 mg/kg组脑组织中GPx活力升高(P<0.05)。结论 EC能提高脑抗氧化能力,对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紫檀芪调节肝激酶B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LKB1/ AMPK)信号通路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 新生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构建72 只HIBD 新生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组、紫檀芪低剂量组(15 mg/ kg)、紫檀芪高剂量组(30 mg/ kg)、紫檀芪高剂量+compound C 组(紫檀芪30 mg/ kg+compound C 20 mg/ kg),每组18 只,另选取12 只新生大鼠为假手术组。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红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测定大鼠脑含水量;检测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海马组织LKB1/ 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加长,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脑组织MDA 水平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脑组织上清液SOD、GSH-Px 及海马组织p-LKB1/ LKB1、p-AMPK/ AMPK、Nrf2 水平降低(P<0. 05)。与模型组相比,紫檀芪低剂量组、紫檀芪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脑组织MDA 水平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增多,脑组织上清液SOD、GSH-Px 及海马组织p-LKB1/ LKB1、p-AMPK/ AMPK、Nrf2 水平升高(P<0. 05),且紫檀芪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紫檀芪高剂量组相比,紫檀芪高剂量+compound C 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加长,脑含水量、脑组织MDA 水平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脑组织上清液SOD、GSH-Px 及海马组织p-LKB1/ LKB1、p-AMPK/ AMPK、Nrf2 水平降低(P<0. 05)。结论:紫檀芪可能通过促进LKB1/ AMPK/ Nrf2 信号通路介导的抗氧化应激,减轻新生大鼠HI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