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开颅夹闭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夹闭术治疗。结果 30例中,27例夹闭满意,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后大脑中动脉M2下干闭塞引起偏瘫,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后3个月后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1例死亡。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27例,3~6分3例。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4~5分26例,3分2例,2分1例,1分1例。结论 对于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良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暴露充分、术式成熟、并发症少,术中合理选择动脉瘤夹及血管穿通支的保护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合并颅内血肿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合并颅内血肿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对所有患者经锁孔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和血肿清除术治疗,意识较差且脑室系统扩大的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当天复查头颅CT,术后3d内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CTA).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 32例患者共34个颅内动脉瘤均一期夹闭完全,夹闭率为100%.术后当天复查头颅CT,2例血肿扩大,其余血肿均已清除或部分清除.术后3d内复查头颅CTA,34个颅内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术后并发血肿扩大2例(6.3%),脑疝形成4例(12.5%),肺部感染11例(34.4%),脑血管痉挛12例(37.5%),脑梗死6例(18.8%),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3.1%),电解质紊乱6例(18.8%),无肺梗死.16例行侧脑室外引流者,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5.0%(4/16),未行外引流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为12.5%(2/16),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0±5.4)个月.术后6个月mRS评分为:3例为6分,1例为4分,1例为3分,2例为2分,9例为1分,16例为0分.其中84.4%(27/32)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经锁孔入路行手术治疗合并颅内血肿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疗效理想,可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STA)-大脑中动脉(MCA)分流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颅夹闭术治疗的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夹闭动脉瘤前,先行STA-MCA分流术。结果 1例破裂动脉瘤,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巨大动脉瘤(责任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镜像动脉瘤,伴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先行STA-MCA分流术,再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未破裂动脉瘤,DSA显示MCA分叉部大型动脉瘤位,MCA M2段下干粗大,上干纤细,上干起始部均成为瘤颈的一部分,先行STA-MCA分流术,再行动脉瘤夹闭术。2例术后均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CTA示动脉瘤不显影、吻合口通畅,CTP显示脑灌注良好;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例,1分1例。结论 STA-MCA分流术能够延长安全临时阻断的时间,在动脉瘤孤立和载瘤动脉闭塞后提供保护性血流,在理想情况下双支STA分流术还可以提供高流量血流,替代复杂的桡动脉或大隐静脉分流术,简化手术操作。这项技术有利于提高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表现为脑室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3例采用夹闭术+脑室外引流术;11例采用栓塞术+脑室外引流术;1例一期开颅脑室血肿清除术+责任动脉瘤夹闭术,二期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结果 术后死亡1例;并发慢性脑积水5例,分流术后症状缓解;栓塞后1年动脉瘤部分复发1例,再次栓塞治疗;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2例,1分3例,2分5例,3分3例,5分1例。结论 疑似动脉瘤破裂的脑室出血应尽早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早期手术或栓塞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显微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显微夹闭术治疗20例(夹闭组),血管内栓塞治疗20例(栓塞组)。结果 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33例(GOS评分4~5分),预后差6例(GOS评分2~3分),死亡1例。夹闭组预后良好17例,术后发生脑缺血3例、颅神经麻痹5例,动脉瘤瘤颈残留1例。栓塞组预后良好16例,术后发生脑缺血2例、颅神经麻痹1例,动脉瘤瘤颈残留9例。夹闭组动脉瘤瘤颈残留发生率(5.0%,1/20)明显低于栓塞组(45.0%,9/20;P<0.05),而两组预后良好率、术后脑缺血发生率、颅神经麻痹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需要显微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协同,权衡每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以获得期望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于发病早期((72 h)行手术夹闭,术后3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术后复查DSA 35例,动脉瘤颈完全夹闭34例,瘤颈部分残留1例,行二次手术完全夹闭.术后应用mRS评分:0~1分27例,2分2例,3分3例,4分2例,5分和6分各1例.结论 早期手术夹闭破裂动脉瘤仍是治疗动脉瘤最基本的方法,且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复合(hybrid)手术室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复合手术室治疗76例(84个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行手术夹闭(其中3例为球囊辅助动脉瘤夹闭),4例行动脉瘤孤立联合高流量搭桥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结果 72例行手术夹闭的患者中,5例(6.9%)术中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颈残留,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行术中造影,显示动脉瘤均完全夹闭,其中1例术后6个月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复发,行介入栓塞治疗;6例(8.3%)在术中造影显示载瘤动脉狭窄,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行术中造影,5例载瘤动脉狭窄者恢复正常,1例(1.4%)仍存在轻度狭窄,但瘤体过小无法调整,电生理监测未显示异常.4例动脉瘤孤立联合搭桥术者血管均重建成功,术中造影未发现搭桥血管的狭窄或闭塞.随访69例,失访7例.其中53例恢复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分],11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mRS:1~2分),3例重残(mRS:5分),2例死亡(mRS:6分).结论 复合手术室能够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血管重建成功率,是实现动脉瘤疗效最大化的全新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形成颅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致颅内血肿15例患者均急诊行清除颅内血肿术、责任动脉瘤夹闭术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采用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结果:15例患者均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术后6例患者出现脑梗死、出现手术相关性血肿2例、急性脑积水1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肺部感染11例、应激性溃疡2例、褥疮1例和慢性脑积水2例。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行RankinScale评分:良好6例,差9例(其中死亡4例)。结论:急诊手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后形成颅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动脉瘤夹闭术+去骨瓣减压术.结果动脉瘤均满意夹闭.本组死亡5例,失访2例,23例随访3个月,其GOS评分为:5分10例,4分5例,3分6例,2分2例.结论动脉瘤破裂后形成颅内血肿的病人尽早开颅行血肿清除术+夹闭动脉瘤术+去骨瓣减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发生远隔部位血肿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6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2例出现远隔部位血肿,其中1例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术后6 d发生右侧额叶小血肿,根据血栓弹力图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后,血肿吸收,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后11 d发生左侧额颞部少许硬膜下血肿,根据血栓弹力图调整抗血小板药物,血肿增加,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后,血肿吸收,出院时mRS评分0分。结论 动脉瘤破裂是发生远隔部位出血的高危因素,颅内支架使用增加颅内远隔部位出血的概率,可能和支架置入术后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是否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12例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支架包括Neuroform 4枚和Enterprise 8枚.结果 12枚支架均成功释放,所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其中动脉瘤获致密栓塞9例,瘤颈残留1例,瘤体显影2例.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9例,3~4分2例,5分1例.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造影11例,其中动脉瘤获致密栓塞8例,均未见复发;瘤颈残留1例,术后6~12个月复查示瘤颈显影明显减淡;瘤体显影2例,术后12个月复查示瘤腔消失.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大型动脉瘤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栓塞致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胼周动脉动脉瘤(PAA)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2例PAA的临床资料。25例采用夹闭术治疗,17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动脉瘤均成功完成夹闭或栓塞,夹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0%,12/25),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6%,3/17)。42例术后临床随访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夹闭术治疗25例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17例,3~6分8例;预后良好率为68.0%(17/25);栓塞治疗的17例末次随访mRS评分0~2分14例,3~6分3例;预后良好率为82.4%(14/17)。42例术后影像随访4~21个月,中位数9个月;夹闭术后复发率为12.0%(3/25),栓塞术后复发率为5.9%(1/17)。结论 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是治疗破裂PAA的有效方法,临床上需结合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有颅内血肿的前循环动脉瘤超早期手术疗效。方法发病24 h内施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37例,包括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3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6例,胼周动脉动脉瘤1例;平均颅内血肿量27.3 ml(15~60 ml);17例夹闭术前行侧脑室外引流术;23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本组患者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6例。31例出院后随访6~12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1级9例,2级8例。3级6例,4级5例,5级3例。结论积极、合理的超早期手术是救治伴有颅内血肿的前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146例多发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病例中所含的动脉瘤进行判定,将其划分为责任动脉瘤与非责任动脉瘤,责任动脉瘤予以夹闭治疗,非责任动脉瘤予以选择性夹闭治疗.结果 146例中,术后GOS评分5分者136例,4分者6例、3分者1例、1分(死亡)者3例;术后3个月至6个月时行CTA检查随访者143例,见夹闭的动脉瘤无复发,未予治疗的动脉瘤无变化;电话随访5 -10年者128例,随访至6年时未予治疗的非责任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多发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进行选择性的夹闭治疗能获得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共24个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19例患者得以随访,GOS5分10例,4分3例,3分4例,2分2例。脑积水2例分流术后痊愈。结论3D-CTA应作为该类患者术前首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后积极清除颅内血肿的同时夹闭动脉瘤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的诊断方法和显微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4例,眼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均经3D-CTA检查确诊并急诊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夹闭术后随访3~18个月,死亡1例,重残1例,中残2例,其余17例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对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并颅内血肿病人应及早确诊并积极采取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栓塞后复发的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夹闭术治疗的10例栓塞后复发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4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3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个。结果 10例动脉瘤夹闭完全,其中5个动脉瘤内弹簧圈术中全部或部分去除,5个动脉瘤内弹簧圈予以保留。术后CTA或DSA显示动脉瘤夹闭完全,载瘤动脉通畅。10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8例,4分1例,3分1例。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GOS评分5分9例,4分1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造成脑梗死);随访期间无动脉瘤复发。结论栓塞后复发的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手术难度,夹闭术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例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 10例非血流相关性破裂动脉瘤中,5例行动脉瘤夹闭+颞肌贴敷术,4例行动脉瘤栓塞术,1例行动脉瘤栓塞+二期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流术;3例烟雾血管破裂出血中,1例行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1例保守治疗,1例行STA-MCA分流术;5例未出血病人中,1例行STA-MCA分流+动脉瘤夹闭术,2例行STA-MCA分流术,2例行动脉瘤栓塞+STA-MCA分流术。围手术期死亡1例;存活17位出院后随访1~5年,1例保守治疗2年因再出血死亡;1例发生颅内再出血。16例存活病人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0例,1分3例,2分2例,4分1例(再出血病人)。结论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病人,可以根据是否有出血症状及所合并的是否为血流相关性动脉瘤,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存在血流相关性动脉瘤,但没有颅内出血的病人,可以行单纯STA-MCA分流术,而不需要处理动脉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栓塞组),43例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夹闭组)。结果 术后4周,栓塞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22例,1分6例,2分5例,3分4例,4分2例,5分3例;夹闭组mRS评分0分20例,1分7例,2分5例,3分4例,4分3例,5分2例。栓塞组恢复良好率(76.7%,33/43)与夹闭组(74.4%,32/43)无统计学差异(P>0.05)。栓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7/43)明显低于夹闭组(37.2%,16/43;P<0.05)。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均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疗效基本相同,但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夹闭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29例行显微手术治疗,总结其临床特点:动脉瘤部位、大小、形态、合并脑内血肿大小、形态,术前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及三个月随访的格拉斯预后评分。结果 Hunt-Hess分级Ⅲ级10例、Ⅳ级17例、Ⅴ级2例。17例患者术前经常规血管造影,12例行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检查证实。29例术中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16例,29例患者共31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3个月后随访时GOS评分Ⅴ级14例,Ⅳ级7例,Ⅲ级4例,Ⅱ级2例,Ⅰ级2例。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病情危重,早期夹闭动脉瘤,清除血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