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自噬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的影响及肾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最终有36只大鼠建模成功,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2只。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100和200 mg·kg-1·d-1 TGP;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灌胃给予同体积0.9%NaCl。4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周。实验结束时,检测4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肌酸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Beclin1、LC3-Ⅰ和LC3-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低、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正常组的肌酸酐分别为(80.78±7.92)、(73.21±7.54)、(93.05±8.69)和(59.17±6.97)μmol·L-1,血尿素氮分别为(9.48±1.70)、(8.63±1.38)、(12.20±2.10)和(6.06±0.55)mmol·L-1,24 h...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AE)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自噬及p53蛋白(p53)/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AE 0 μmol·L-1)、AE低(10 μmol·L-1)、中(30 μmol·L-1)、高(50 μmol·L-1)剂量组和自噬阻断剂3 甲基腺嘌呤(3 MA)+ AE组(20 μmol·L-1+50 μmol·L-1)。CCK 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透射电镜及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观察各组细胞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的变化,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 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率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53、AMPK、mTOR信号通路蛋白及自噬标致蛋白Beclin 1蛋白(Beclin 1)、微管相关轻链蛋白Ⅰ(LC3Ⅰ)及微管相关轻链蛋白Ⅱ(LC3Ⅱ)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E各剂量组及3 MA+AE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指数(AI)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AE中、高剂量组的增殖抑制率和AI与3 MA+A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E各剂量组细胞自噬体、自噬空泡增多,溶酶体积分光密度(IOD)/所选区域面积(Area)值及p53、AMPK、Beclin 1表达显著升高,mTOR表达及LC3Ⅰ/LC3Ⅱ比值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3 MA+AE组细胞自噬体、自噬空包等超微结构减少,IOD/Area值及p53、AMPK及Beclin 1表达显著降低,mTOR表达及LC3Ⅰ/LC3Ⅱ比值显著升高(P<0.05)。 结论: AE可通过提高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水平,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53/AMPK/mTOR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标志蛋白 LC3B表达以及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 DN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 分为模型组,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另设正常组,每组 12只。分别干预 8周后,采用酶法测定尿肌酐, 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计算 UACR;取肾组织,经甲醛固定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 染色;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自噬标志蛋白 LC3B 表达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能减缓 DN 大鼠 UACR 的升高,改善其肾脏病理变化,其中川芎嗪中、高剂量组 UACR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川芎嗪中、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川芎嗪能抑制 DN大鼠肾组织 p-PI3K、p-Akt、p-mTOR的表达,进而提高自噬标志蛋白 LC3B的表达水平和 LC3B-Ⅱ/ LC3B-Ⅰ比值。结论 川芎嗪能降低 DN大鼠 UACR的升高、改善其肾脏病理变化,发挥以上肾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 与其抑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肾脏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研究苍术挥发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5%的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建立UC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美沙拉嗪0.36 g/kg灌胃),低、中、高剂量苍术挥发油组(分别以1、2、4 g/kg苍术挥发油灌胃),每组10只。另设空白对照组大鼠10只(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各组大鼠每日给药(或蒸馏水)1次,连续10 d。记录各组大鼠模型制备前、给药前和末次给药后的体质量变化。末次给药后,取大鼠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 1和P6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给药后体质量下降,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隐窝扭曲或萎缩,炎症细胞浸润;结肠组织中IL-6和TNF-α含量升高,Beclin 1和P6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LC3Ⅱ/Ⅰ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给药后体质量升高,结肠上皮细胞损伤减轻,结肠组织IL-6和TNF-α含量下降,LC3Ⅱ/Ⅰ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Beclin 1和P6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苍术挥发油能够改善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结肠组织IL-6、TNF-α含量,可能与上调Beclin1、P62 mRNA表达和LC3Ⅱ/Ⅰ蛋白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Beclin1、LC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各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从而探讨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水平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肝癌组织和4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Beclin1、LC3和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肝癌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Beclin1、LC3和mTO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0%和50%,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3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LC3在肝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643,P<0.01),与mTOR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67,P>0.05).LC3与mTOR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1).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BSAg、AFP值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学分级和有无胆管癌栓有关(P<0.05).结论 Beclin1、LC3和mTOR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调控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二甲双胍低(150 mg·kg-1)、中(300 mg·kg-1)、高(500 mg·kg-1)剂量组、自噬激动剂组(雷帕霉素,5 mg·kg-1),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药物处理组于建模前3 d以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及雷帕霉素每天灌胃治疗,模型组及假手术对照组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3 d。造模成功12 h后,处死大鼠,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磷酸肌酸同工酶(CK MB)及肌钙蛋白I(cTnI)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LC3、P62阳性细胞比例,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LC3(包括LC3 Ⅰ、LC3 Ⅱ)、P62及PI3K/Akt 通路蛋白p PI3K、PI3K、Akt、p Akt表达情况。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CK MB、cTnI含量、心肌组织中P62阳性细胞比例、P62、p PI3K、p 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心肌组织中Beclin 1、LC3阳性细胞比例、Beclin 1、LC3 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LC3 Ⅰ、PI3K、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血清中CK MB、cTnI含量、心肌组织中P62阳性细胞比例、P62、p PI3K、p 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Beclin 1、LC3阳性细胞比例、Beclin 1、LC3 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二甲双胍各组呈剂量依赖性。二甲双胍低、中剂量组与自噬激动剂组比较,以上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赵红霞  孟丽华  腾云鹏 《安徽医药》2021,25(12):2363-2368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细胞淋巴瘤-2(Bcl-2)/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通路及心肌自噬的影响.方法 2020年3—4月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盐酸纳美芬低、中、高(10μg/kg、15μg/kg、20μg/kg)剂量组和氯喹组(阳性对照,0.02 g/kg),每组15只,另取15只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对应剂量药物,每天1次,连续3 d.给药结束24 h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法检测心肌组织中活性氧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Ⅰ、LC3-Ⅱ及通路蛋白Hif-1α、BNIP3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完整,无明显病理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异常、心肌细胞坏死、心肌损伤严重,心肌梗死面积、活性氧水平、Beclin1、LC3-Ⅱ、Hif-1α、BNIP3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Ⅰ比值显著升高(P<0.05),其中Hif-1α和BNIP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92±0.11和0.96±0.12,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0.10±0.02和0.08±0.01;与模型组相比,盐酸纳美芬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依次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活性氧水平、Beclin1、LC3-Ⅱ、Hif-1α、BNIP3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Ⅰ比值依次降低(P<0.05),其中盐酸纳美芬高剂量组Hif-1α和BNIP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03和0.12±0.03,显著低于盐酸纳美芬中剂量组的0.29±0.04和0.31±0.05,盐酸纳美芬中剂量组显著低于盐酸纳美芬低剂量的0.58±0.07和0.52±0.08.盐酸纳美芬高剂量组与氯喹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可能通过抑制Hif-1α/BNIP3通路,减弱MIRI大鼠心肌自噬,缓解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及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结合颈动脉球囊损伤法制备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缬沙坦低、中、高(10、20、30 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5 mg/kg),另取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15只,均每天ig给药1次,连续4周,给药体积10 mL/kg。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颈动脉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颈动脉内皮组织病理学变化;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自噬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自噬标记蛋白LC3-Ⅱ、Beclin 1和通路蛋白AT1R表达水平及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颈动脉组织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内皮破损,大量炎性因子浸润,TC、TG、LDL-C、IL-1β、TNF-α、IL-6水平及AT1R蛋白表达和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细胞自噬率、LC3-Ⅱ和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内膜逐渐平滑,炎性因子浸润依次减少,TC、TG、LDL-C、IL-1β、TNF-α、IL-6水平及AT1R蛋白表达和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依次降低(P0.05),HDL水平、细胞自噬率、LC3-Ⅱ和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缬沙坦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下调AT1R/PI3K/AKT/mTOR信号通路,提高LC3-Ⅱ和Beclin 1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黄嘌呤氧化酶(XOD)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自噬模型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自噬相关调节因子表达。方法 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20 U·L-1 XOD处理24 h)、低、中、高3个浓度实验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使用100,200和400 mg·L-1 APS进行处理)及3-MA抑制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使用2 mmol·L-1 3-甲基腺嘌呤进行处理)。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高浓度实验组及3-MA抑制组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的蛋白荧光强度分别为6 368.50±17.90,2.57×104±224.03,7 443.00±19.20和8 356.50±18.52;抗坏死骨片1(P62)的蛋白荧光强度分别为2.86×104  相似文献   

10.
符佳  周赛男 《中国药房》2023,(21):2589-2594
目的 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调控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SD雄性大鼠,利用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法建立FD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潘立酮片,3.5 mg/kg)、四磨汤组(四磨汤口服液,5.4 mL/kg),另设不造模的空白组,每组20只。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14 d。末次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大鼠血清中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含量;观察大鼠胃窦组织中卡哈尔间质细胞(ICC)线粒体结构;观察大鼠胃窦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COXⅣ)和Parkin在线粒体中的共定位表达;检测大鼠胃窦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p62、Pink1、Park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血清中MTL、GAS含量以及p6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CCK含量和胃窦组织线粒体中COX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及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putativekinase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组为模型组、小檗碱低、高剂量(75、150 mg/kg)组,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100 mmol/L)组、小檗碱+3-MA(150 mg/kg+100 mmol/L)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分组处理后,超声检测大鼠左室功能,记录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自噬并分析线粒体损伤评分;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PINK1、Parkin蛋白及微管轻链蛋白3B(LC3B)、线粒体自噬受体p62(p62)、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USP30)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损伤较多,线粒体损伤评分、心肌梗死面积、LVEDD、LVESD、CK-MB、cTnI水平及PINK1、Parkin、LC3B、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LVEF及FS、USP30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3-MA组大鼠心肌组织及线粒体病理损伤加重,LVEF、FS、PINK1、Parkin、LC3B、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线粒体损伤评分、心肌梗死面积、LVEDD、LVESD、CK-MB、cTnI水平、USP30蛋白表达升高(P0.05);小檗碱低、高剂量大鼠心肌组织及线粒体病理损伤减轻,LVEF、FS、PINK1、Parkin、LC3B、p62、USP30蛋白表达升高(P0.05),线粒体损伤评分、心肌梗死面积、LVEDD、LVESD、CK-MB、c TnI水平降低(P0.05)。小檗碱+3-MA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与小檗碱高剂量组变化趋势相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P62/LC3B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升高USP30表达,减少异常自噬,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1、mTOR在不同分化程度肺鳞癌(SCC)和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2例肺癌组织及1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Beclin1、Atg1、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组织中Beclin1、Atg1阳性率高,而mTOR的阳性率较低;SCC和肺腺癌组织中,随分化程度的降低,Beclin1、Atg1呈递减趋势,而mTOR的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分化程度SCC中Beclin1与Atg1表达呈正相关(R=0.609,P<0.01),Beclin1、Atg1分别与mTOR呈负相关(R=-0.617,-0.444,P<0.01);不同分化程度肺腺癌中,Beclin1与Atg1表达呈正相关(R=0.458, P<0.01),Beclin1、Atg1分别与mTOR呈负相关(R=-0.497,-0.541,P<0.01)。结论: mTOR随SCC和肺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逐渐增高,而Beclin1、Atg1表达逐渐降低,提示SCC和肺腺癌的恶变程度与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竹节参皂苷Ⅳa(CsⅣa)抑制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THP-1源性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细胞用50μg·mL-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用25,50μmol·L-1的CsⅣa处理1 h,再用50μg·mL-1ox-LDL处理。用细胞计数法-8(CCK-8)检测THP-1源性泡沫细胞活力,用油红O法检测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p62、Beclin1、TNF-α、IL-1β的mRNA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p62、Beclin1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TNF-α分别为(0.68±0.07),(1.24±0.13),(0.95±0.05)和(0.80±0.03)pg·mL-1,IL-1β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竹节参皂苷Ⅳa(CsⅣa)抑制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THP-1源性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细胞用50μg·mL-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用25,50μmol·L-1的CsⅣa处理1 h,再用50μg·mL-1ox-LDL处理。用细胞计数法-8(CCK-8)检测THP-1源性泡沫细胞活力,用油红O法检测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p62、Beclin1、TNF-α、IL-1β的mRNA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p62、Beclin1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TNF-α分别为(0.68±0.07),(1.24±0.13),(0.95±0.05)和(0.80±0.03)pg·mL-1,IL-1β为...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MY)对胶质瘤细胞株U87增殖、凋亡、自噬及磷脂酰肌醇 3激酶/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U87细胞,U87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MY低(25 μmol·L-1)、中(50 μmol·L-1)、高(100 μmol·L-1)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U87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染色法检测U87细胞凋亡,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体形成,蛋白印迹(WB)法检测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 2(Bcl 2)及其相关蛋白(Bax)、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leaved caspase 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及其磷酸化激酶(p PI3K)、Akt及其磷酸化蛋白(p Akt)表达。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MY处理后U87细胞存活率、P62、Bcl 2、p PI3K及p 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中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MY处理后U87细胞凋亡率、自噬体数量、自噬泡/胞质总面积、LC3 Ⅱ/LC3 Ⅰ比值、LC3 Ⅱ、Beclin 1、Bax及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中剂量组(P<0.05)。 结论: 二氢杨梅素可有效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并可诱导自噬发生促使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型低压氧舱模拟海拔8000 m 高原缺氧环境对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取30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缺氧6 h、12 h、24 h 和48 h 组,每组6只,在大型低压氧舱中模拟海拔8000 m 高原缺氧环境,采集实验大鼠的脑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并对线粒体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 C(CytC)、Caspase3、Bcl-2相关 X 蛋白(Bax)进行测定。结果电镜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缺氧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大鼠脑组织空泡增多,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膜部分破碎,细胞受损,并且不同缺氧时间自噬发生程度较正常组均增多,缺氧24 h 组自噬程度最强,自噬体数量最多。各缺氧组凋亡相关蛋白 CytC、Caspase3和 Bax 表达水平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均上调,缺氧24 h 和48 h 组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1)。自噬相关蛋白 LC3和 Beclin1表达随着缺氧时间增加呈现从升高到下降的趋势,其中 LC3在缺氧24 h 组表达程度最高(P ﹤0.05),Beclin1蛋白在缺氧6 h 组表达升高,缺氧12 h 组表达最高(P ﹤0.01)。结论模拟海拔8000 m 缺氧环境会对大鼠造成损伤,促进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促进了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胶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大鼠椎动脉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氟桂利嗪组、颈复康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用植骨压迫联合力学失衡法建立大鼠CSA模型。高、中、低3个剂量实验组给予活血定眩胶囊1.26,0.63,0.32 g·kg^(-1),氟桂利嗪组给予氟桂利嗪1.5 mg·kg^(-1),颈复康组给予颈复康颗粒1.5g·kg^(-1),其他3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制成混悬液,按照等效剂量折算稀释后灌胃,连续给药6周。动物麻醉心脏釆血,颈部剥离取出椎动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检测椎动脉血管内皮组织酵母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灰度值面积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蛋白表达水平(灰度值)。结果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氟桂利嗪组和颈复康组的SOD活性分别为(88.11±5.39),(70.12±6.35),(81.34±4.98),(77.24±5.98)和(80.35±4.12)×10^(3)U·g^(-1);这5组的Beclin-1表达分别是(0.85±0.12)×10^(-3),(14.81±1.32)×10^(-3),(1.29±0.45)×10^(-3),(2.97±0.69)×10^(-3)和(3.01±0.25)×10^(-3);这5组的的LC3-Ⅱ蛋白表达分别为2.57±0.43,5.39±1.01,3.20±0.61,3.28±0.71和4.07±0.92。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或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氟桂利嗪组、颈复康组与高剂量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活血定眩胶囊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CS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的影响,探讨Res保护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Res低剂量(15 mg.kg-1)干预组(R1组)和Res高剂量(40 mg.kg-1)干预组(R2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透射电镜法观察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及其内自噬空泡数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LC3的蛋白表达;RT-PCR法分别检测LC3和Beclin 1的mRNA表达。结果与M组相比,Res可明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分(P<0.05);使自噬泡数量明显增加;上调缺血皮质区脑组织LC3和Beclin 1蛋白及mRNA的表达(P<0.05)。结论 Re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自噬的生成,上调LC3和Beclin 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淫羊藿次苷Ⅱ(ICSⅡ)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大鼠学习记忆减退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CSⅡ低、高剂量组(均n=10)。模型组和ICSⅡ组大鼠在第1日和第3日双侧侧脑室注射STZ 5μL(1.5 mg·kg~(-1))模拟散发性老年性痴呆,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第二次手术后开始给药,ICSⅡ低、高剂量组每日灌胃ICSⅡ3、10 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双蒸水,连续给药21 d。给药后第16日开始进行为期6 d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 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和LC3Ⅱ的蛋白表达以及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含量。结果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目标象限次数显著减少(P<0.05);海马组织中Aβ1-42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Beclin 1表达明显减少(P<0.05),LC3-Ⅱ/LC3-I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ICSⅡ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增加(P<0.05);Aβ1-42的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值及Beclin 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自噬途径参与了STZ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ICSⅡ具有抗侧脑室注射STZ诱导的认知功能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欣  林明哲  赵久达 《天津医药》2021,49(11):1143-1147
目的 探讨槲皮素(QE)对胃癌相关p53/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细胞分为QE组和溶剂组,QE组以DMSO为溶剂按配制QE浓度分别为0.02、0.04、0.06及0.08 mmol/L,对细胞进行干预,分别为QEA、QEB、QEC、QED组,溶剂组加入等量不含QE的溶剂。MTT实验检测槲皮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MDC染色法检测槲皮素对胃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双染法检测槲皮素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内p53、AMPK及mTOR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LC3Ⅱ/LC3Ⅰ、P53、AMPK、mTOR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与溶剂组相比,QE各剂量组胃癌细胞的自噬程度和凋亡率均显著增加,细胞中LC3Ⅱ/Ⅰ蛋白表达量上调,p53、AMPK mRNA和蛋白水平均上调,mTOR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下调(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QE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发生自噬、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