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护士实施肠内营养护理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2年5月8日, 选择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贵阳钢厂职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的107名符合入选标准的B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调查护士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最高学历、是否接受肠内营养知识系统培训, 以及肠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维度的各因子得分及总得分。将护士按照一般资料分类, 统计其肠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总得分。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U 检验、Kruskal-WallisH 检验。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 再结合临床经验和意义, 进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 筛选B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接受本次调查的护士共107名, 收回有效问卷107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BICU护士肠内营养知信行问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孝感市新生儿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人员结构,为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与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取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询问护士等方式,对孝感市辖区内15所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的新生儿病区护理人力配置与人员结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5所医疗保健机构普通病房核定床护比为1∶0.75~1∶1.15,NICU核定床护比为1∶1.87~1∶2.17;三级医院与综合医院NICU实际床护比分别为1∶1.06与1∶1.58,中医医院实际床护比达1∶3.40。92.2%护士学历为大专及以上,但职后学历占63.6%,初级职称(护师与护士)占83.1%,30岁以下护士占70.1%,护士工作年限、专科工作年限5年内者分别占58.5%、64.3%。结论孝感市新生儿病区核定床护比已达卫生部配置标准,三级医院与综合医院NICU人力资源实际配置不足,中医院存在护理人力过剩现象;护理队伍呈低年资、低职称现状;护理人力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结构梯队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甲等医院麻醉专科护士岗位管理的现状。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采用自制问卷及方便抽样法, 对我国大陆三级甲等医院麻醉专科护士岗位管理的现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54份, 回收137份, 回收率89%, 剔除36份。本调查涉及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的101家三级甲等医院, 综合医院比率90%。83%的医院有单独的麻醉护理单元, 53%的医院麻醉专科护士比率≥10%, 94%的医院有专科护士岗位管理制度, 超过50%的医院具有专科护士的岗位职责、分层级管理制度、岗位待遇差异体现等, 低于50%的医院实施有聘期和专职的专科护士任职, 50%的医院符合麻醉专科护士服务的倡导范围。55%的医院开展了麻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 37%的医院为麻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96%的医院制订了麻醉专科护士的发展规划。结论目前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的麻醉专科护士岗位管理虽已初具雏形, 但其岗位管理的制度体系及专职化管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麻醉护理现状调查与专业构建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据此提出麻醉护理专业设置思路,为护理院校正式设置麻醉护理专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制的问卷对广东省117所医院麻醉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17所医院麻醉科4项机构设置中除均设立了临床麻醉外,麻醉恢复室、麻醉ICU及疼痛诊疗的设置分别为43所、22所及50所医院;有麻醉医生1 278人、麻醉护士505人,医护比为1∶0.40;手术台与麻醉护士比为1∶0.11,麻醉恢复室床护比为1∶1.00,麻醉ICU床护比为1∶1.91.麻醉护士学历: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职称:初级73.8%,中级21.4%,高级4.8%.结论 广东省医院麻醉机构设置不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学历、职称偏低.尽早设置规范的本科层次麻醉护理专业是从根本上改善上述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ICU的配置、人力资源及培训需求现状,为今后开展ICU专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新疆地区37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护理部进行调查.结果 37所医院中仅25所(67.6%)设有ICU,且76.0%为近5年内开设,8种重症监护常用设备的配置比例不及50.0%,ICU床护比为1: 1.2,77.9%ICU护士为中专及大专学历,78.9%为初级及以下职称,仅18.0%参加过ICU专科护士培训,94.6%医院认为ICU护士应接受规范的专科护士培训.结论 新疆地区重症监护硬件设施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立足于新疆地区重症监护的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西部地区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职业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个人职业规划量表对西部地区5个省及自治区的14所三级医院2 70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分析护理人员职业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西部地区护理人员职业规划总分为(37.96±8.71)分,各维度条目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继续学习、注重关系、确立职业目标及策略、自我展示;学历、工作年限、工作岗位、职称和是否具有专科护士证是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西部地区护理人员职业规划呈中等水平,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多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帮助其尽早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发展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护士工作及培训情况,为腹膜透析护士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对全国22个省市157所医院336名腹膜透析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医院中78.98%为三级甲等医院,94.90%为综合医院;80.25%医院未设腹膜透析中心,48.41%未设腹膜透析门诊。腹膜透析护士年龄31~40岁占50.89%,本科以上学历占84.82%,护师以上职称占89.58%;47.02%为非专职腹膜透析护士;腹膜透析护患比为1∶42.5;专科护理培训途径以临床实践为主。结论腹膜透析护士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其专科水平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严格的腹膜透析护士准入制度及系统化、规范化的专科培训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护患冲突场景中护士沟通能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护患冲突的场景,以及护士在该场景下沟通能力的状况,为针对性提高护士沟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山西省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9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护患冲突6个维度沟通能力得分率为78.4%~84.6%;不同护龄、职称、学历护士护患冲突中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士解决护患冲突的沟通能力尚可,因患者病情引起的冲突护士最难进行有效沟通;随着护龄、职称和学历的提高,其护患沟通能力增强。应抓住重点问题和关键人群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护士护患沟通技巧,减少护患冲突。  相似文献   

9.
麻醉护理现状调查与专业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院麻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据此提出麻醉护理专业设置思路,为护理院校正式设置麻醉护理专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制的问卷对广东省117所医院麻醉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117所医院麻醉科4项机构设置中除均设立了临床麻醉外,麻醉恢复室、麻醉ICU及疼痛诊疗的设置分别为43所、22所及50所医院;有麻醉医生1278人、麻醉护士505人,医护比为1:0.40;手术台与麻醉护士比为1:0.11,麻醉恢复室床护比为1:1.00,麻醉ICU床护比为1:1.91。麻醉护士学历:中专54.1%,专科38.4%,本科7.5%;职称:初级73.8%,中级21.4%,高级4.8%。结论广东省医院麻醉机构设置不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学历、职称偏低。尽早设置规范的本科层次麻醉护理专业是从根本上改善上述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手术室护理队伍建设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9所医院手术室台护比只有2所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标准。年轻护士比例过大,<31岁护士占72.6%,工龄<4年的护士占30.5%;无硕士学历;高级职称的护士占1.0%。被调查292位手术室护士中受过手术室专科培训的占78.4%。结论新疆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内部结构不合理,需完善手术室护士配置,培养护理骨干力量,优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关怀行为量表的常模,为评价护士关怀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文版护士关怀行为量表为工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地区各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3 807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划界常模和分类常模。结果 我国临床护士关怀行为量表总分均数常模为(77.01±17.36)分,百分位常模P25、P50、P75分别为60.00、80.00、92.50分,划界常模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等级,分类常模构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职务和工作年限7个类别。结论 构建的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关怀行为量表常模,可作为评估护士关怀行为水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2-202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以注册护士数、注册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医护比、床护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等为指标,运用集聚度和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结果 2012-2021年全国注册护士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医护比、床护比、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等指标均呈现正增长趋势。2012-2019东部地区的卫生资源集聚度(HRAD)/人口集聚度(PAD)值均>1,2020-2021年<1;中部地区2012-2021年的HRAD/PAD值均<1;2012-2016年西部地区的HRAD/PAD值均<1,2017-2021年均>1。2021年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根据秩和比法分为低、偏低、中、高等4档。结论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内部结构有待优化;东、中、西部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整体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但存在区域差异,部分省级行政区护理人力资源综合水平需均衡调...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士优质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现状,并比较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护士对优质护理观点的异同,以帮助提高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认知,为护理管理者了解临床护士优质护理的观点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优质护理观点测评表和一般资料问卷对108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护士在工作态度这一维度上得分率最高为86.15%,而优质护理先提条件这一维度的得分率最低为81.03%;不同学历、职称护士对优质护理总分及6个维度(护士的工作态度、专业技术和能力、优质护理的先提条件、病区环境、护理操作是否及时以及与患者家属的合作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在总分和6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护士认为工作态度是优质护理中最重要的,而对优质护理先提条件这一客观因素认识不足,工作年限对护士的优质护理观点的认知有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端正护士对优质护理的观点,从而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社区护士能力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能力,探讨影响社区护士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湖北省3个中等城市在职社区护士的综合能力,包括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区急救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专科技能、预见能力、科研及管理能力,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社区护士最高得分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7.73±1.21)分],最低得分为科研及管理能力[(2.38±1.24)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与专业有关,社区急救能力与社区护理年限有关,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年龄、职称有关,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地区有关,各专科技能、预见能力、科研及管理能力与学历有关(P〈0.05,P〈0.01)。结论社区护士基本具备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区急救能力,欠缺的是专科技能、预见能力和科研及管理能力,应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设备投入,对社区护士严格准入,加强培训,提高社区护士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生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为在校护生法律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49名护理大专和185名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职业相关法律知识认知态度的调查.结果 护生了解职业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分别为学校(92.4%)、媒体(66.7%)、医院(32.7%)、其他(39.6%);护生的认知态度总分为51.92±2.43;专科护生对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认知态度得分显著低于本科护生(P<0.05,P<0.01).结论 护生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态度积极,其中专科护生相时较差;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和途径提高护生认知水平,尤其应加强专科护生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6.
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个无陪护模式病区及无陪护模式病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无陪护模式病区床护比为1∶0.52,医护比为1∶1.67.护理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7.60%;工龄结构分布合理;职称以初级为主,占96.00%;年龄25~34岁者占53.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的培训现状及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需求调查表,对150名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6.7%乡镇卫生院护士参加过县内培训,63.3%护士未参加过培训。对护理培训师资需求以临床经验丰富专科护士为主(58.7%),培训方式以案例分析为主(48.0%),每月培训1~2d(89.3%),理论与实践比为1∶2(66.7%);培训课程需求前三位为急诊急救、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结论乡镇卫生院护士参加培训机会较少,对培训的需求强烈,对培训的内容以实用为主。应充分结合乡镇群众的就诊需求和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满足护士的培训需求,更好地为群众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年3月以前四川省各级医院基础护理实施现状,为加强四川省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由四川省卫生厅以邮件的形式向各医院护理部发放调查表,要求对该医院基础护理实施现状如实填写,填后寄回四川省卫生厅。结果 101所医院中被调查护理单元床护比均值没有达到1∶0.4,73.96%医院特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由护士完成;46.53%医院一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由护士完成;只有36.63%医院二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由护士完成。结论四川省各级医院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尤其是二级医院)不容乐观。提出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与效率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护士对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加强临床护士药物外渗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士防治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知识认知调查表,对临床3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护士掌握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相关知识途径差异显著(均P<0.01);80.33%护士在工作中遇到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情况;对不典型外渗判断肯定率均低于60.00%;护士对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早期处理措施主要是立即拔针、停止输液(60.33%);对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预防措施重要性的认知率均低于55.00%。结论护士防治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知识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护士对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相关知识的学习,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苏州市三级医院专科护理门诊护理服务开展现状,为进一步完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苏州市14所三级医院的43个专科护理门诊进行调查。结果专科护理门诊中开展最多的是PICC/静疗门诊(14个,32.6%)、糖尿病护理门诊(9个,20.9%)和围生期保健护理门诊(9个,20.9%);9个(20.9%)门诊开设时间≥10年;出诊护士岗位性质以兼职为主(22个,51.2%);每周开诊时间0.5~7.0 d;7个(16.3%)护理门诊免费。服务内涵包括健康咨询、专科护理技术、专科疑难病例处理、并发症筛查等。工作量以PICC/静疗门诊最多,其次为伤口造口门诊。结论苏州市三级医院专科护理门诊服务模式日趋成熟,服务内涵丰富,患者需求量大。但专科护理门诊的质量评价体系和门诊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