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明  王智彬  许江虹 《临床医学》2013,33(10):10-11
目的 研究房颤患者vWF、ADAMTS-13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27例持续性房颤、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水平、D-二聚体(D-D)水平,测vWF/ADAMTS-13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的vWF、D-D均显著增高、ADAMTS-13明显下降,vWF/ADAMTS-13比值明显增高;vWF/ADAMTS-13比值在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持续性房颤组比值与D-D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房颤患者存在有明显vWF、ADAMTS-13水平变化,且与其可能出现的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构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A2区片段vWF73和vWF114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两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探讨两种蛋白作为底物在测定ADAMTS13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CR的方法扩增vWF A2区内vWF73和vWF114的相应DNA片段,分别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诱导表达,Ni-NTA琼脂糖柱纯化可溶性蛋白部分.以Western blot法榆测正常人血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浆和重组ADAMTS13(rADAMTS13)水解两种重组vWF A2区片段的情况,并以此为底物用抗GST和抗His两种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ADAMqS13活性的新方法.结果 成功表达和纯化了ADAMTS13的两种可溶性小分子底物GST-vWF73-H和GST-vWF114-H,均能被rADAMTS13或正常人血浆有效地水解,而遗传性和特发性TTP患者血浆则无此作用.同时,以此为底物建立了测定ADAMTS13活性的ELISA方法.结论 采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得到了vWF A2区片段vWF73和vWF114两种GST融合蛋白,可作为底物用于ADAMTS13活性的测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expression vectors of vWF73 and vWF114 fragments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A2 domain, and to express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fusion proteins in E.coli, and to explore their values in measuring ADAMTS13 activity as substrates. Methods The DNA fragments encoding vWF73 and vWF114 were generated using PCR and separately cloned into pGEX-6P-1 , a Schistosoma japonicum GST fusion expression vector. The expression of GST-vWF73-H and GST-vWF114-H was induced in liquid culture, followed by purification with Ni-NTA agarose column. The cleavage of two GST fusion proteins by recombinant ADAMTS13 ( rADAMTS13) or plasma from normal individuals an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by Western blot. Based on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with anti-GST and anti-His monoclonal antibodies, GST-vWF73-H and GSTvWF114-H were used to measure plasma ADAMTS13 activity as substrates. Results Two small molecular substrates of ADAMTS13, GST-vWF73-H and GST-vWF114-H, are expressed and purified,which could be specifically cleaved by rADAMTS13 or plasma from healthy individuals, but not by plasma from congenital or idiopathic TTP patients. An ELISA assay was established to detect plasma ADAMTS13 activity using GSTvWF73-H and GST-vWF114-H as substrates. Conclusions Two GST fusion proteins in vWF A2 domain,vWF73 and vWF114, were expressed effectively using a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and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ADAMTS13 activity as substrates.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是血浆中一种重要的金属蛋白酶,目前对于它的结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除外调控vWF的裂解,ADAMTS-13在动、静脉血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离子浓度和凝血酶信号转导通路都会影响ADAMTS-13的活性,但ADAMTS-13如何受控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将对其改变,相关机制以及影响该酶调控的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观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相关的临床意义。收集73例初治AML患者缓解前后的血浆标本,荧光标记v WF73底物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FRETS-vWF73)检测患者血浆中的ADAMTS13活性,以ELISA试剂盒检测v WF抗原量。结果表明,初治AML患者治疗缓解前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3.3±25.5)%vs(105.1±37.7)%,(P〈0.01);vWF抗原则高于正常对照组(226.6±127.0)%vs(111.4±39.7)%,(P〈0.01)。经标准诱导化疗后缓解期患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vWF抗原则明显低于治疗前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AML患者治疗前合并感染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无感染组:(52.2±20.6)%vs(73.9±24.7)%,(P〈0.01);感染组vWF抗原明显高于无感染组:(262.2±135.7)%vs(193.8±110.2)%,(P〈0.05)。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无DIC组:(42.0±14.5)%vs(73.4±22.7)%,(P〈0.01);DIC患者的vWF抗原明显高于无DIC组:(274.2±140.0)%vs(204.7±115.5)%,(P〈0.05)。结论:初治AML患者治疗前伴有ADAMTS13活性的降低和v WF的升高,以合并感染和DIC的患者表现最显著。ADAMTS13和v WF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炎症和DIC的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比值?(vWF/ADAMTS13)与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且行冠脉造影的人群,根据是否确诊为AMI分为AMI组和对照组.采用Gens...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抗原和活性变化情况,探讨ADAMTS13在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Frests-WF73试剂盒检测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用ELISA法检测ADAMTS13抗原含量;并对患者血浆vWF多聚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AMI组和AIS组ADAMTS13抗原含量分别为(878±198)、(618±188)和(702±155)U/L;活性分别为(81.7±13.9)%,(59.2±22.1)%和(65.4±15.8)%.AMI组和AIS组ADAMTS13抗原含量及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vWF多聚物分析未见异常.结论 AMI及AIS患者血浆ADMATS13抗原及活性均降低,提示ADAMTS13的减少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浆TAFI与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多种因素参与这一病理过程,血管内皮损伤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ed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与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早期干预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糖尿病组2004~2005年我院住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根据1999年WHO标准确诊)患者120例分为2组:①无并发症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71岁,病程1月~15年,空腹血糖水平为10.31±2.47mmol/L且尿清蛋白排泄(UAER)<…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不同阶段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内皮素(ET-1)、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1例)、健康对照组(15例)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ET-1、,TM、vWF浓度.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ET-1[(116.8±16.70)ng/L]、TM[(65.7±12.27)μg/L]、vWF[(176±38)%]含量升高,与轻症组[分别为:(95.6±21.8)ng/L、(9.8±6.98)μg/L、(131±30)%]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1.2±8.12)ng/L、(4.26±O.92)μg/L、(106±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联合检测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ET-1、TM、vWF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最大直径(DVSD)与主动脉根部内径(DAO)比值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i-VSD)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选取产前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为i-VSD并于出生后3个月有随访记录的胎儿175例,其中膜周部i-VSD 83例,肌部i-VSD 82例,干下i-VSD 10例。依据DVSD与DAO的比值R(R=DVSD/DAO)将VSD分为大型(R>1/2)、中型(1/32=24.3,P=0.000)。(2)83例膜周部i-VSD胎儿中,5例R≤1/3,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40.0%(2/5);35例1/31/2,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7.0%(3/43)。不同R值的膜周部i-VSD胎儿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0,P=0.020)。(3)82例肌部i-VSD胎儿中,21例R≤1/3,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66.7%(14/21);39例1/31/2,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27.4%(6/22)。不同R值的肌部i-VSD胎儿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29)。(4)干下型i-VSD 10例,2例R≤1/3,4例1/31/2,均未自然愈合。 结论不同部位的i-VSD其出生后自然愈合率有差别;DVSD与DAO的比值(R值)对胎儿期i-VSD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不同阶段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内皮素(ET-1)、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1例)、健康对照组(15例)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ET-1、,TM、vWF浓度.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ET-1[(116.8±16.70)ng/L]、TM[(65.7±12.27)μg/L]、vWF[(176±38)%]含量升高,与轻症组[分别为:(95.6±21.8)ng/L、(9.8±6.98)μg/L、(131±30)%]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1.2±8.12)ng/L、(4.26±O.92)μg/L、(106±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联合检测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ET-1、TM、vWF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不同阶段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内皮素(ET-1)、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1例)、健康对照组(15例)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ET-1、,TM、vWF浓度.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ET-1[(116.8±16.70)ng/L]、TM[(65.7±12.27)μg/L]、vWF[(176±38)%]含量升高,与轻症组[分别为:(95.6±21.8)ng/L、(9.8±6.98)μg/L、(131±30)%]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1.2±8.12)ng/L、(4.26±O.92)μg/L、(106±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联合检测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ET-1、TM、vWF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Claudin-5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6例ARDS患儿纳为ARDS组,40例ARDS风险患儿纳为风险组,同时将30例健康志愿儿童纳为对照组。并根据柏林定义下的氧合指数,将ARDS患儿分为中轻度组与重度组。随访28 d,统计ARDS患儿生存情况,并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别比较ARDS组、风险组、对照组以及不同病情、不同预后ARDS患儿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分析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在诊断ARDS及预测患儿预后中的价值。结果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在ARDS组、风险组及对照组依次下降(P0.05),且任意两组间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ARDS患儿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均明显高于中轻度组(P0.05);ARDS死亡组患儿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在诊断ARDS及预测ARDS患儿预后中均具有一定效能。结论 ARDS患儿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均异常升高,且vWF:Ag、Claudin-5及sTM在AR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均具有一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PC)和D-二聚体(D-D)变化的意义。方法检测4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血浆vWF、D-D及PC值,vWF用免疫浊度法,D-二聚体用金标法,蛋白C用ELISA法。与26名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新生儿重度窒息组血浆VWF、PC、D-D均值与轻度窒息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轻度窒息组血浆vWF、D-D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血浆PC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LT均正常,但重度窒息组PLT较对照组低。结论新生儿窒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及止血异常。说明血管内皮损伤在窒息病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静  张悦  刘秋艳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6):1588-1590,1594
目的 分析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分为血管钙化组68例、无血管钙化组5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旨在评价超声心动图在行偏心性 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经导管修补室间隔膜部缺损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行经导管偏心性 Amplatzer室间隔封堵术的患者 47例 ,年龄 3~ 3 7岁。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治疗前患者的筛选 ,封堵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的随访。结果  47例 VSD患者均在超声心动图引导和监测下成功地完成缺损封堵。术前超声检查测量室间隔膜部缺损直径 3~ 10mm,平均 (5.2 3± 0 .67) mm,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膜部缺损直径 3~ 11mm,平均 (5.45± 1.0 2 ) mm,超声测值与造影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VSD距主动脉瓣环的残缘长度 ,超声测值小于造影测值约 3 mm。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检查手段 ,在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术前病人筛选、术中的引导、监测以及术后随访中有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关系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103例,依据术后血管造影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两组,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去冷沉淀血浆(CRP)制备前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的质量变化。方法运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RET)分别测定20人份新鲜冰冻血浆(FFP)和CRP中的ADAMTS13抗原含量和活性,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FFP和CRP中ADAMTS13抗原含量分别为(744.59±104.75)ng/ml和(720.07±91.53)ng/ml,活性分别为(126.75±49.47)%和(131.62±50.03)%,(P>0.05)。结论 CRP可代替FFP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治疗,为补充我国现行成分血品种及其临床使用范畴提供了支持数据。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vWF-CP)裂解血浆中具有高黏附能力的超大分子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防止血小板因其引起聚集形成血栓。ADAMTS13活性异常是临床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特别是遗传性TTP和特发性TTP发病的基础。其活性的检测在TTP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目前报道的一些用于检测ADAMTS13活性的方法有十余种,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应用连续缝合法与间断缝合法修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技术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158例,其中102例(65%)应用连续缝合法(连续缝合组),56例(35%)应用间断缝合法(间断缝合组).手术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矫治.结果 连续缝合组体外循环时问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31±14)、(18±12)min,间断缝合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42±16)、(25±11)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9,3.61;P均<0.01).全部患儿手术后无死亡.主要并发症有:暂时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连续缝合组及间断缝合组各发生1例,均于术后1周内消失;残余分流2例,连续缝合组发生1例,间断缝合组发生1例,分流束<3 mm,术后3~6个月复诊时自行闭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9例,连续缝合组发生3例(2.94%)、间断缝合组发生6例(10.71%),其中3例于手术后1个月复查时消失,2例于手术后1年复查时消失.随访1~3年,所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连续缝合法修补膜周型大VSD具有简化手术操作技术、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减少心内异物存留、降低传导阻滞及残余分流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