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垂直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9年6月—2022年7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基本外科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 其年龄为65~70岁, 肛周皮肤溃疡大小为5 cm×4 cm~11 cm×9 cm, 皆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会阴部继发皮肤软组织缺损, 面积为8 cm×6 cm~14 cm×12 cm(盆底无效腔深度为10~15 cm), 均经改良垂直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修复, 肌皮瓣的皮肤面积为9 cm×7 cm~16 cm×12 cm、肌肉体积为18 cm×10 cm×5 cm~20 cm×12 cm×5 cm、血管蒂长18~20 cm。术中保留大部分腹直肌前鞘, 将皮瓣通过腹腔转移至受区, 将供区残留的两侧腹直肌前鞘反复多次对折缝合, 将腹横筋膜的游离缘与腹直肌前鞘缝合, 再将供区皮肤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移植肌皮瓣成活情况, 记录术后2周内会阴部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会阴部受区及腹部供区恢复情况, 记录腹部供区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术后, 5例患者移植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瓣连续转移技术在大面积面颈部瘢痕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2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收治的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预扩张的上臂内侧皮瓣或锁骨上动脉穿支加皮瓣作为第1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后遗留的缺损;于同侧背部切取背阔肌肌皮瓣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作为第2皮瓣修复第1皮瓣供区;背部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形态及瘢痕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 男8例, 女5例;年龄5~36岁, 中位年龄14岁。13例中有12例为烧伤后瘢痕, 其中面部瘢痕5例, 颈部瘢痕1例, 面颈部瘢痕6例;面部血管瘤放射治疗后瘢痕1例。瘢痕切除、松解后缺损范围为12.0 cm × 8.0 cm~24.5 cm × 8.0 cm。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其中3例患者第1皮瓣为预扩张锁骨上动脉穿支加皮瓣, 10例为预扩张上臂内侧皮瓣, 皮瓣面积为23.0 cm × 7.0 cm~27.0 cm × 14.0 cm;5例患者第2皮瓣为背阔肌肌皮瓣, 8例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皮瓣面积为18.0 cm×7.0 cm~2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术前优化设计腹前外侧跨区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手、前臂、足部及踝关节软组织缺损20例,其中手及前臂组织缺损17例,踝关节及足部软组织及复合组织缺损3例,肢体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 cm×8 cm~36 cm×18 cm。临床结合CTA及三维重建术前优化设计并切取游离跨区穿支皮瓣20例,设计了以下5种皮瓣组合方式:①腹壁下动脉加腹壁上动脉游离穿支皮瓣;②旋髂浅动脉加旋髂深动脉游离穿支皮瓣;③旋髂浅动脉穿支加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穿支皮瓣;④旋髂浅动脉穿支加腹壁浅动脉游离穿支皮瓣;⑤腹壁下穿支动脉加腹壁浅动脉游离穿支皮瓣。皮瓣营养总面积分别为(272.3±12.5)cm2、(107.4±9.3)cm2、(193.6±24.2)cm2、(155.2±20.1)cm2、(203.7±16.3)cm2。术后通过来院门诊复诊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质地、血运、颜色、修复肢体的活动功能、供区恢复及功能情况,供区均予一期直接缝合。结果本组20例腹前外侧跨区穿支皮瓣中,18例顺利成活,1例术后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近创面局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 我们急诊收治手部创面患者9例, 创面大小为0.5 cm×0.9 cm~4.0 cm×7.5 cm, 根据术前彩超或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定位创面周围穿支血管情况, 着眼于供区与创面的匹配, 摆脱传统手部解剖标志及血管变异的束缚, 更自由地设计穿支皮瓣, 局部转移修复手部创面。皮瓣修复创面的形式包括V-Y皮瓣、顺行推进皮瓣、逆行旋转皮瓣等。皮瓣的大小为0.9 cm×1.5 cm~4.9 cm×7.5 cm。皮瓣供区较小时直接缝合;皮瓣供区较大时, 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中皮瓣及植皮区缝合后张力适中, 术后皮瓣存活良好, 随访时间为5~22个月, 平均7个月。皮瓣外观满意, 未见明显臃肿, 肤色及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 未见明显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皮瓣感觉未明显减退。结论近创面局部穿支皮瓣设计灵活, 限制少, 手术方式简便, 可以有效修复手部狭长形、不规则形或其他皮瓣难以修复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游离穿支皮瓣组合在四肢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1月—2022年6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四肢复杂创面患者, 其中男8例、女3例, 年龄28~55岁, 创面位于上肢者4例、下肢者7例, 均采用不同类型游离穿支皮瓣组合进行修复。清创后, 创面面积为7.0cm×6.0cm~28.0cm×12.0cm。应用穿支皮瓣组合类型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3叶皮瓣者6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联合斜支穿支皮瓣者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分叶皮瓣联合对侧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者2例、双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联合甲瓣者1例, 单个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2.0cm~25.0cm×6.0cm。对供瓣区创面行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皮片/皮瓣修复。游离移植皮瓣时, 根据皮瓣实际携带穿支情况进行裁剪、分叶, 并将供区与受区血管进行端端或端侧吻合。术后观察原发受区移植皮瓣成活情况、是否发生血管危象, 供瓣区创面愈合情况及供瓣区移植的皮片/皮瓣存活情况。随访时, 观察原发受区移植皮瓣血运、外观及质地, 同时观察足底受区负重情况以及皮瓣有无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游离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DIEPF)修复上肢较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3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应用游离DIEPF修复肘部、前臂、手腕部较大创面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36~65(平均50)岁;创面面积6.0 cm×7.0 cm~25.0 cm×33.0 cm,其中合并桡、尺骨骨折7例,腕骨骨折4例,掌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1例,均有不同程度肌腱、血管和神经损伤。共切取10块皮瓣,皮瓣切取面积7.0 cm×8.0 cm~12.0 cm×35.0 cm,吻合单侧血管蒂6例7块皮瓣,吻合双侧血管蒂3块皮瓣,动脉端端吻合1块皮瓣,端侧吻合8例9块皮瓣,静脉均为端端吻合。腹部供区行脐重建3例,所有供区创面均一期闭合。术后定期门诊、微信随访。结果 8例9块皮瓣顺利成活,1例1块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经植皮修复愈合。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皮瓣末次随访时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轻度臃肿,质地柔软,5例皮瓣感觉恢复至S2,另外4例皮瓣感觉未测出。结论 DIEPF穿支相对恒定,可供切取面积大,供区创面可一期闭合,适合上肢较大创面修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携带2条及以上同源穿支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9月, 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2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合并骨骼或肌腱外露的手足创面患者, 其中男16例、女7例, 年龄23~68岁。扩创后创面的面积为3.0 cm×2.0 cm~11.0 cm×4.0 cm, 均采用携带2条及以上同源穿支的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 皮瓣切取面积为4.0 cm×2.0 cm~12.0 cm×5.0 cm。将所有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皮瓣切取情况及携带穿支的数量与口径、腓浅动脉口径、血管蒂长度及腓浅动脉伴行静脉数量;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情况, 并于末次随访时采用综合评价量表评估皮瓣修复疗效, 采用感觉分级量表评定受区感觉功能。结果术中共成功切取24块皮瓣, 共携带56条腓浅动脉穿支, 穿支口径为0.20~0.70 mm, 7块皮瓣携带的所有穿支口径均<0.40 mm。19块皮瓣分别携带2条穿支, 3块皮瓣分别携带3条穿支, 1块皮瓣携带4条穿支, 1块皮瓣携带5条穿支。术中切取腓浅动脉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累及鼻窦的面部复杂缺损创面的修复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2年5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5例、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累及鼻窦的面部复杂缺损创面患者, 其中男6例、女3例, 年龄35~69岁, 包括4例钛网外露伴鼻窦损伤患者及5例肿瘤累及鼻窦患者。多学科团队合作充分评估损伤情况后, 对钛网外露患者行钛网去除、鼻窦清创、鼻窦黏膜去除, 对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 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0 cm×2.5 cm~18.0 cm×7.0 cm、鼻窦前壁缺损/缺如面积为3 cm×2 cm~6 cm×4 cm、窦腔深1~4 cm。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走行情况, 移植股前外侧嵌合皮瓣或股前外侧肌皮瓣(皮瓣面积9 cm×4 cm~19 cm×8 cm、肌肉大小5 cm×3 cm×3 cm~11 cm×6 cm×3 cm)修复缺损, 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观察术中移植组织瓣类型、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以及术后供受区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受区外观与血运以及溃疡、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对6例患者行股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穿支蒂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2年11月,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骨科修复重建中心收治的肘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区缺损部位、形状、面积及供区穿支血管穿出点, 在上臂中下段设计上臂内侧远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在前臂近端设计肘下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或骨间后动脉穿支蒂V-Y推进皮瓣, 转位修复肘关节周围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或切取患肢较隐蔽区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对供、受区进行随访观察, 并在末次随访时从以下3个方面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1)由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2)肘关节功能评价: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3)综合评价:参考下肢踝关节周围创面修复评价标准进行评分, 16~21分为优, 11~15分为良, 6~10分为可, 0~5分为差, 同时计算优良比例, 即优、良例数之和/总例数×100%。结果共纳入51例患者, 男31例, 女20例;年龄16~87岁, 平均56.1岁...  相似文献   

10.
组织缺损与血管解剖千差万别,如何找到每个组织缺损的最佳修复方案是一直困扰皮瓣外科的重要问题。\"精准皮瓣外科\"是以高通量、高精度影像学信息为基础,全面评估受区和潜在供区,选择最佳修复方案,并精准指导和实施手术,从而实现组织缺损的精确化、个性化修复;它是传统皮瓣外科的延续和发展,必须遵守目前皮瓣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原则。本文初步阐述了\"精准皮瓣外科\"的概念、内涵、思维方式和方法等,并举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复杂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 我科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修复四肢复杂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 男7例, 女5例;年龄39~58岁。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 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 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6例, 交通伤6例。其中4例伴有血管神经损伤, 1例伴有尺神经缺损。所有创面经一期行清创VSD术, 术后合并有骨、关节、肌腱、血管神经外露, 各创面皮肤缺损面积6 cm×9 cm~9 cm×35 cm, 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切取最大面积35 cm×9 cm。手部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与尺侧血管吻合2例、桡侧血管吻合3例;足、踝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与胫前血管吻合, 3例与胫后血管吻合。结果 12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分叶皮瓣术后均存活, 未出现血管危象;其中2例皮瓣出现边缘部分皮肤软组织坏死, 清洁换药后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2~36个月, 皮瓣感觉部分恢复, 外形、质地、效果良好;供区仅存留线性瘢痕, 外观、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游离股...  相似文献   

12.
热压伤是一种致残率相当高的损伤, 尽管多年来逐渐积累了一些热压伤诊治经验, 但由于对热压伤创面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治疗往往不规范, 难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为规范热压伤创面治疗, 提高热压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烧创伤创面修复材料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内外热压伤诊疗现状和临床经验, 在热压伤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创面处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形成共识, 为热压伤创面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多源性供血的角形穿支皮瓣修复各种原因所致颜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颜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 术前使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记颜面部主干源血管区域及穿支浅出点的位置;术中根据创面大小、周围皮肤松弛度, 以及创面远端至所选择的穿支皮瓣蒂的距离, 并参考郎格氏线, 设计多源性供血的角形穿支皮瓣, 角形穿支皮瓣头端约等于缺损宽度、长约为缺损宽度的3.0~3.5倍。切开皮瓣远端, 紧贴浅表肌腱膜系统浅层, 由近及远锐、钝性分离, 形成较大的穿支蒂皮瓣, 保留皮下穿支周围少量纤维组织蒂, 将皮瓣旋转推进无张力覆盖、修复受区缺损创面, 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或稍作松解后闭合。术后随访,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瘢痕情况及有无相关恶性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结果共选择9例颜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 男4例, 女5例, 年龄35~81岁, 平均58岁。皮瓣面积10.0 cm×6.0 cm~14.0 cm×7.0 cm。9例患者皮瓣均存活, 切口一期愈合。经3~24个月随访, 未见癌肿复发、明显瘢痕、皮瓣臃肿或后遗面部畸...  相似文献   

14.
2021年6月15日, 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1例43岁女性右侧乳腺癌患者。患者13年前曾接受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6年前接受带蒂腹直肌肌皮瓣移植左侧乳房再造术。入院后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双侧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移植右侧乳房再造术, 术中以同侧臂内侧皮瓣再造外侧半乳房, 尺侧上副血管蒂与胸外侧动脉近心端和胸外侧静脉远心端吻合, 以对侧臂内侧皮瓣再造内侧半乳房, 尺侧上副血管蒂与胸廓内血管吻合。完成血管吻合后见皮瓣通血良好, 两侧臂内侧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患者术后病程稳定, 皮瓣成活良好, 供区愈合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 皮瓣供区外观、功能好, 未见明显并发症, 再造乳房外形欠满意。本病例提示双侧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组合移植适合用于再造中小容量的乳房, 不足以用于大容量乳房再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旋转点的外踝上穿支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0月—2020年8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14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 其中男6例、女8例, 年龄14~77岁, 包括足底皮肤肿瘤者4例、足底慢性溃疡者4例、足部交通伤者4例、足部深度烧伤残余创面者2例。肿瘤切除后或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2.0 cm~7.0 cm×5.0 cm, 采用以外踝上穿支降支为蒂、旋转点位于外踝前下缘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3.0 cm×2.0 cm~8.0 cm×6.0 cm, 血管蒂长度为8.0~14.0 cm, 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创面。皮瓣供区创面采用大腿外侧中厚皮片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观察皮瓣及其供区外形、足部功能。结果 14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 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 无血管危象、静脉淤血等发生。随访2~24个月, 皮瓣外形较佳、不臃肿、耐磨, 穿鞋、行走无影响;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结论以外踝上穿支降支为蒂、旋转点位于外踝前下缘的岛状皮瓣血运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相邻2处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 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存在相邻2处创面患者, 其中男10例、女5例, 年龄25~51岁。清创后单处创面面积为2.5 cm×2.0 cm~7.5 cm×2.5 cm。创面均采用小腿腓浅动脉穿支双叶皮瓣修复, 双叶皮瓣的单叶面积为3.0 cm×2.0 cm~8.0 cm×3.0 cm。将所有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切取皮瓣数量、携带穿支数量和类型, 测量穿支和腓浅动脉口径及血管蒂长度。术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记录供受区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 采用综合评价量表评定皮瓣修复效果, 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功能。结果术中成功切取15个双叶皮瓣, 共携带36条腓浅动脉穿支, 均为肌间隔穿支, 口径为0.2~0.8 mm;携带腓浅动脉口径为0.4~1.1 mm;血管蒂长度为3~8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未发生血管危象, 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 患者皮瓣颜色、质地均与手部正常组织接近, 其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 以左腿为主要供区, 根据颌面部缺损面积, 设计和制备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皮瓣成活、外观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语音功能、吞咽功能, 满分均为10分, 分数越高代表恢复越好。结果共纳入47例患者, 男27例, 女20例, 年龄43~79岁。其中颊部恶性肿瘤19例, 舌恶性肿瘤19例, 牙龈恶性肿瘤9例;鳞状细胞癌40例, 腺样囊性癌5例, 黏液表皮样癌2例。颌面部缺损面积(54~84) cm2, 皮瓣面积(50~81) cm2。手术中17例使用腓骨进行了下颌骨修复重建。47例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 平均12个月。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 缺损均得到有效修复, 外观满意, 皮瓣供区均良好恢复, 语音及吞咽功能良好。语音功能评分为(8.15±1.35)分, 吞咽功能评分为(7.43±1.19)分。结论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延期单蒂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乳房再造中预防性使用腹壁浅静脉(SIEV)进行静脉超回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腺综合整形科行单蒂DIEP皮瓣延期单侧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是否行SIEV-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吻合分为超回流组和非超回流组。记录SIEV的直径、吻合所需时间, 比较2组的手术总时间、皮瓣缺血时间、住院时间、皮瓣弥漫性淤血率、受区和供区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 计算未进行超回流时皮瓣弥漫性淤血、并发症和二次手术的相对危险度。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患者45例, 非超回流组26例, 超回流组19例, 手术总时间分别为(7.7±1.9)、(8.4±1.5)h, 皮瓣缺血时间分别为(89.5±10.4)、(92.6±12.3)min, 住院时间分别为(6.6±1.8)、(6.6±2.0)d,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段外伤骨折术后部分皮肤软组织坏死创面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 树兰(杭州)医院手足外科小腿中下段骨折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的缺损创面患者22例, 男17例、女5例;年龄21~53岁, 平均35岁。用3种小腿部岛状皮瓣修复, 其中腓肠神经营养筋膜蒂(肌)皮瓣修复9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7例、腓动脉穿支皮瓣6例。创面缺损面积3.0 cm×3.8 cm~12.0 cm×9.0 cm, 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刃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21例患者供区缝合创面及植皮均一期愈合, 皮瓣均成活;1例患者腓肠神经营养筋膜蒂岛状肌皮瓣坏死。术后随访5~24个月, 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良好, 无溃疡、外观满意。结论小腿部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骨折术后部分皮肤软组织坏死缺失创面, 是较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中, 非血管蒂原因如深浅静脉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连通所致的皮瓣弥漫性淤血十分罕见。该文报道了1例乳腺癌术后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的32岁女性, 影像学提示双侧腹部均缺乏优势的腹壁下动脉穿支, 且深浅静脉系统间缺乏交通。术中提前解剖腹壁浅动静脉备用, 术中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提示皮瓣动脉灌注不足和静脉淤血, 利用预留的腹壁浅动静脉进行超灌注回流成功挽救了皮瓣,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该年轻患者的腹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