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脑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脑转移瘤的MR表现。35例均经1.5T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检查,采用T1加权、T2加权和FLAIR序列进行扫描,所选患者平扫后均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病灶发生于大脑半球19例,小脑6例,全脑8例,脑室内及脑干各1例。病灶多数呈类圆形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灶,发生坏死囊变13例,出血5例。病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增强后呈环状强化17例、结节状强化12例、花边状强化6例。结论脑转移瘤的MR表现形式多样化,但多数患者有一定特征性,MR增强检查有利于显示转移瘤的特征,对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1,9(4):110-111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及MRI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FNH的CT和MRI影像表现并进行总结。结果 24例均为单发,病灶直径2.2~6.9cm,平均4.8cm。CT检查15例,平扫均为低密度,12例病灶中心见星芒状更低密度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中央瘢痕无强化。8例病灶中央或周边可见迂曲增粗血管。静脉期病灶密度迅速减低,但仍维持较高密度。平衡期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4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呈延迟强化。MRI检查9例,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4例可见中央瘢痕,呈条状长T1长T2信号。MRI病灶动态强化方式与CT相似。1例中央瘢痕呈延迟强化。结论 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能显示FNH的典型征象,可提高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要点,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CT和MRI表现,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6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CT检查12例,平扫9例病灶呈均匀略低密度,其中8例中央可见更低密度,3例病灶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显著强化,中央瘢痕呈低密度,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8例病灶的中央瘢痕延时强化呈高密度。MRI检查10例,平扫病灶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FNH病灶在动脉期快速均匀强化呈高信号,而中央瘢痕呈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肿瘤实质部分强化程度下降,8例病灶中央瘢痕延迟强化。结论CT和MRI对FNH诊断具有特征性,二者结合能提高对FNH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三期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20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平扫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15个病灶密度欠均匀,中央区可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区;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明显异常强化(16个)、中等度异常强化(5个),中央星状瘢痕均无异常强化,其中病灶中央或周边见迂曲血管7例,门脉期、延迟期病灶密度有所减低,中央星状瘢痕延迟期均有强化。结论FNH有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对其正确诊断有助于拟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并避免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虫脑炎MRI特点。方法对16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并发弓形体虫脑炎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3例为单发病灶,13例为多发病灶,共45个病灶。其中,位于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区10例34个病灶,位于基底节和/或丘脑区3例6个病灶,位于小脑半球2例4个病灶,位于脑干1例1个病灶。病灶呈斑片状、不规则环状、结节状。T1WI呈中等偏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边缘见稍短T1稍长T2信号环34个。所有病灶周围均见不同程度水肿。DWI序列为高或低信号改变。病灶边界较清。增强后全部病例均有强化,呈环状及连环状强化33个,呈斑片状强化8个,呈结节状强化4个。结论弓形体虫脑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不典型表现,提高HCC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16例HCC患者平扫后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3.0 ml/s,然后开始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方式.结果 7例肝动脉期边缘有环形或点状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和范围较动脉期大,延迟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表现出延迟强化.4例肝动脉期边缘部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此强化环呈等密度,内见壁结节影.2例肝动脉期呈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等密度.3例三期增强扫描始终无明显强化表现,呈低密度.结论 HCC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不典型强化方式是HCC的病理基础和生长方式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对硬化型肝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硬化型肝癌的CT影像特征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硬化型肝癌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行动脉期25—30s、门脉期55—60s、延迟期3-4min扫描,分析其CT影像特征。结果CT平扫均见不均匀低密度无包膜病灶,病灶最大径1.8—6.3cm,平均4.7cm,边界清晰或模糊;增强扫描3例动脉期病灶边缘呈不规则、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不规则结节状强化或向心性强化,5例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或内部出现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边缘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和(或)内部不规则的分隔样强化。结论硬化型肝癌诊断困难,CT影像表现特征以无包膜、早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延期强化为主,CT增强扫描结合MRI有助于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小肝癌(SHCC)MRI尤其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加深对其认识.方法 MR检查扫描包括化学位移成像,FRFSE T2WI,3D FSPGR T1WI,3D MR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8例SHCC共23个结节,多发5例,单发13例,最大径1.3~3.0 cm,平均2.4 cm.T2WI高或稍高信号22个,低信号1个,正相位高信号、反向位信号减低3个,正相位和反向位均呈高信号4个,正相位和反向位均呈低信号14个,脂肪抑制3D T1WI呈等信号3个,低信号10个,高信号10个,7个结节见假包膜征.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至延迟期无明显强化1个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22个病灶,其中门脉期强化有所减退19个,等信号3个,延迟期呈低或稍低信号20个,等信号2个.延迟期见包膜样强化13个.结论 MRI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绝大多数SHCC都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以提高CT诊断FNH的准确性。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均进行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结果11个病灶平扫低密度者9个,等密度者2个,其中8个病灶中央有条状、裂隙状以及放射状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期扫描所有病灶除中心瘢痕外,均呈明显且均匀一致的强化,其中3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扫描7个病灶为略高密度,4个为等密度。延迟期扫描呈等密度或略低于肝实质,而中心瘢痕者6例有延迟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抓住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特征性表现,可以提高诊断FNH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腮腺脉管瘤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例腮腺脉管瘤影像学表现。结果右侧腮腺1例,CT表现数个相邻的大小不一结节样密度增高影,部分密度较低,部分略呈分隔状改变,增强扫描部分轻度稍不均匀强化。左侧腮腺1例,MRI表现类圆形囊实性病灶,实质部分呈等T1、稍长或长T2信号,囊腔呈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囊腔未见强化,部分边界及周围间隙模糊。结论 CT、MRI检查能很好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及其与邻近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强化特点,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脑转移瘤42例,患者均进行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T2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果 42例中发现156个病灶,其中额叶37个,颞叶27个,顶叶39个,枕叶22个,小脑21个,丘脑10个;T1WI 58个病灶呈等信号,80个病灶呈低信号,13个平扫显示不清;T2WI 76个病灶呈高信号、36个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痛灶中6例呈斑片样强化形式,环形强化9例,不规则结节样强化7例,16例显示2种或2种以上强化形式.结论 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T2FLAIR、DWI扫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征象特征。方法 选取28例确诊为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资料,分析CT征象特征。结果 瘤灶以幕上分布最多(27例,占96%),顶额叶内20个(占71%);28个瘤灶中21个(占75%)表现为略高密度的类圆形结节或不规则分叶状结节病灶,多数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瘤旁中度及中度以上水肿;7个(占25%)表现为囊状病灶,囊环壁平扫不连续完整,增强囊环壁呈明显强化,多数有壁结节,瘤旁水肿明显。结论 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以结节状病灶最多见,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囊状病灶以囊壁明显强化及壁结节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围绕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病理改变及CT与MRI征象表现展开对照并进行分析研究,以加深对此病鉴别诊断能力、有助于诊断水平的提升。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做过CT及MR检查且已行穿刺活检或经过手术取得病理证实的病例。结果病例组70例,其中38例为肿块型、18例为管周浸润型、10例为管内生长型,4例未见明确肿块。病灶位于肝左叶50例,位于右叶20例。CT平扫显示大部分肿块密度略低,同正常肝组织间界限模糊。MRI平扫病灶信号表现为T1WI序列上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欠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强化较弱、不明显或表现为边缘强化,延迟期扫描病灶中央部位呈条隔状、混杂高低不等或者质地均一的强化,相应区域肝内胆管的扩张时常出现,肝叶萎缩经常发生,肝内胆管结石有时可并存。结论 CT及MR动态增强检查早期其边缘强化、延迟后内部强化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典型影像表现。同时参照其它CT、MR表现以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排除肝内其它疾病。CT、MR表现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相关信息,显著提高其与其他肝内肿瘤鉴别诊断能力并提高诊断信心。  相似文献   

14.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CT征象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FNH,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结果9例FNH病灶均成孤立结节或分叶状团块,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多发生在近肝缘处,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为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6例仍略高于肝实质,3例略低于或等于肝实质。6例病灶内显示瘢痕,5例瘢痕延迟强化。病理示9例FNH均无包膜,增生的肝细胞形成肝板被纤维间隔分隔成结节状,瘢痕区域有纤维结缔组织及厚壁畸形血管组成。结论FNH是肝细胞及局部血管异常的反应性增生。典型的FNH经CT检查可聪确诊断,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癌、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FNH,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结果 9例FNH病灶均成孤立结节或分叶状团块,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多发生在近肝缘处,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为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6例仍略高于肝实质,3例略低于或等于肝实质.6例病灶内显示瘢痕,5例瘢痕延迟强化.病理示9例FNH均无包膜,增生的肝细胞形成肝板被纤维间隔分隔成结节状,瘢痕区域有纤维结缔组织及厚壁畸形血管组成.结论 FNH是肝细胞及局部血管异常的反应性增生.典型的FNH经CT检查可明确诊断,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癌、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周围型胆管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胆管癌,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周围型胆管癌左叶7例,右叶2例,病灶平扫为不规则且境界欠清楚低密度灶.部分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或,和灶内可见高密度钙化.病变肝叶萎缩.周围胆管扩张.增强后动脉期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且随时间延迟而强化程度上升,强化由边缘向中央及中央区小结节强化.结论 CT多期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胆管癌可作对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EHE7例,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R检查,包括平扫和动态增强成像,3例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果:共检出病灶162个,最大直径3.0-150mm,病灶分布于肝脏各段,其中75个病灶紧邻肝包膜下生长。CT平扫7例患者共162个低密度灶,其中47个出现融合。1例患者病灶内见钙化,6例见"包膜回缩征",增强扫描64个病灶呈晕征,且门脉期显示更清晰。4例患者MR检出66个病灶,T1WI均低信号,T2WI中高信号。4例均可见"包膜回缩征",增强后43个病灶呈晕征。3例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肝实质边缘斑片状染色伴周围细小血管。结论:肝脏EHE表现为多发弥漫结节,多位于肝包膜下生长,结节可融合,可具有晕征及包膜回缩征,MRI对晕征的显示较CT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126-131
目的探讨含脂性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含脂性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6例同时行MRI检查,5例体积较大者行术前DSA造影及介入栓塞,术后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3例肝内病灶含脂肪区域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CT值约-26~7HU,T1WI上呈高信号,T2压脂序列上呈低信号,T1WI梯度回波正相位图像呈高信号,反相位图像信号减低。CT动态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6例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1例门静脉期实质部分呈等及稍高密度强化,延迟扫描可见线样及网格状持续强化区;4例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不均匀低密度改变;1例动脉期未见强化,静脉期呈结节状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强化减退。13例病灶延迟扫描均出现边缘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假包膜样强化。MRI动态增强表现与CT相似。DSA显示肝内病灶为肝动脉分支供血,呈现富血供肿瘤染色。大体标本上肿瘤可见纤维包膜,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部分呈胶冻状。HE染色镜下见肝癌细胞浸润,部分肿瘤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呈弥漫或区域状分布;瘤周有纤维包膜围绕,伴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含脂性HCC内的脂肪分布多样,易与其他肝内含脂性病变相混淆。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肿瘤的实性成分有典型HCC表现时容易作出正确诊断;随着病灶内脂肪含量及坏死组织的增多,容易呈现不典型的强化表现,假包膜延迟强化的特征可作为提示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硬化型肝癌患者的特征和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从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纳入诊治的20例硬化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的结果。结果经多层螺旋CT检查存在不均匀的密度,都为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的有9例,病灶边界清晰的有11例。经MR检查硬化型肝癌患者后,8例患者表现出T1WI低信号,T2WI表现出的高信号不均匀,DWI如果处于50~600 s/mm2的b范围之内显现的高信号比较明显,其中薄层环状强化5例,较厚环状强化3例,肝实质期和门静脉期肿瘤显示为不规则的进行性向心性强化。结论硬化型肝癌具有和典型结节型肝癌类似的表现以及呈特征性的向心性强化表现。  相似文献   

20.
俞腾先  郭宏伟  刘杰 《重庆医药》2009,38(13):1635-163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8例肝血管瘤患者CT资料。结果38例49个病灶在平扫时均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46个病灶于动脉期出现病灶边缘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门脉期病灶内增强范围逐渐扩大且密度逐渐均匀并有下降,延时期扫描病灶大部分或全部强化,密度与肝实质相等或略高。3个病灶动脉期未见强化,门脉期少量强化,延时期扫描病灶为等密度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Ⅲ期扫描可清楚显示肝血管瘤的典型CT表现,对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