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腔内支架介入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腔内支架介入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狭窄的治疗要点。方法:采用腔内支架介入治疗12例气管恶性肿瘤狭窄病人,观察腔内支架治疗的作用。结果:气管恶性肿瘤狭窄病人,安放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随访2-28月,安放腔内支架延长了患生命,为继续治疗争取了时间。结论:腔内支架介入可使被肿瘤侵犯的气管狭窄迅速扩张,能有效地缓解呼吸困难,其使用方便,见效快、疗效可靠,可作为解除气管恶性肿瘤狭窄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放射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5年6月安徽省胸科医院行支气管镜下介入诊疗的32例放射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气促指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气道狭窄再通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后,32例患者气促指数、FEV1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治疗后,气道狭窄再通的评定完全有效6例,部分有效15例,轻度有效11例,无效0例.结论 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放射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气管内良性肿瘤多生长缓慢,切除后预后良好,既往多采用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及息者治疗费用均较大,对于气管内及左右主支气管内的肿瘤也有采用硬质气管镜治疗的报道.1997年5月-2004年4月我们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用高频电灼及微波对叶、段部位气道内良性病变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电刀治疗中央气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气道良性肿瘤,84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气道恶性肿瘤,行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08例患者中,106例(98.1%)解除了气道阻塞,呼吸困难明显减轻,阻塞性炎症减轻.108例患者气道腔径治疗前为(3.42±2.27)mm,治疗后为(10.54±4.5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促评分治疗前为(2.95±0.96)级,治疗后为(1.24±0.99)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24例,均成功去除腔内病灶.恶性肿瘤84例,呈显效者58例(69.0%),有效24例(28.6%),无效2例(2.4%),中位生存期3.5个月,1年生存率21.7%.结论: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电刀治疗中央气道良、恶性肿瘤,可有效切除腔内肿瘤,恢复气道通畅,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行高频电灼术、冷消融术、氩等离子体凝固术、支架置入术或者球囊扩张术等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治疗前后研究对象气道改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48-51
目的探讨气管镜介入治疗对良性气道狭窄患者的疗效及狭窄程度、气促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良性气道狭窄患者30例,根据良性气道狭窄病因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瘢痕组(13例)、肉芽肿组(12例)、良性肿瘤组(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疗效、气道狭窄程度、气促评分、肺功能。结果瘢痕组、良性肿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80.0%均高于肉芽肿组(75.0%)(P0.05);瘢痕组气道狭窄程度(1.4±0.5)%小于肉芽肿组(12.2±0.3)%、良性肿瘤组(14.9±0.6)%(P0.05),肉芽肿组、良性肿瘤组气道狭窄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瘢痕组气促评分(1.1±0.4)分大于肉芽肿组(0.5±0.1)分、良性肿瘤组(0.3±0.1)分(P0.05);瘢痕组、良性肿瘤组FEV1[(2.0±0.6)%、(1.9±0.6)%]、Vcmax[(2.7±0.5)L、(2.5±0.5)L]大于肉芽肿组[(1.7±0.3)%、(2.3±0.2)L](P0.05),瘢痕组、良性肿瘤组FVC[(2.2±0.2)%、(2.4±0.4)%]小于肉芽肿组(2.7±0.3)%(P0.05)。结论良性气道狭窄治疗中,气管镜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气管端端吻合术与腔内介入治疗在治疗气道狭窄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1990年2月至2008年2月18年间采用端端吻合术及腔内介入治疗共53例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2~80岁,平均38岁.分别是狭窄袖切端端吻合术26例、球囊扩张术14例、支架置入术13例.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1~204个月(44.94±54.56),失访8例(吻合术5例,球囊扩张术2例.支架置入术1例).再狭窄12例,其中端端吻合术再狭窄2例(9.5%);球囊扩张术再狭窄6例(50%);支架置入术肉芽增生再狭窄6例(50%).三种治疗方法中端端吻合术再狭窄率最低(χ2=8.869,P=0.012<0.05).结论 由于端端吻合术较低的再狭窄率及较理想的预后,我们认为目前气管端端吻合术应作为气道狭窄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评估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球囊扩张(PTA)及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7例SMA狭窄患者,术后随访6~58个月,观察腔内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7例患者中,6例经CT血管成像(CTA)确诊,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6例采用1枚支架,1例采用2枚支架.有6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最快者术后当天腹痛消失,第2天肠梗阻即解除.6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至半年内体重恢复至接近正常.1例虽然术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但仍有间歇腹部不适,体重恢复不明显.2例患者随访期内死于其他疾病,生存期间症状未复发.随访期间复查腹部血管超声未发现SMA再狭窄.结论:CTA等影像学检查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腔内治疗对于SMA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恶性气道狭窄患者中的抢救价值并分享诊治经验。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1月—2022年1月因恶性气道狭窄需紧急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危重症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治疗前后临床资料以及术中和术后短期并发症,评估急诊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恶性气道狭窄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价值及安全性,并对抢救流程进行总结。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6±11.4)岁,其中原发性肺癌20例,其他恶性肿瘤23例;狭窄类型以内生型为主(26例,61.90%),其次是外压型(12例,28.57%)和混合型(4例,9.52%),狭窄部位几乎为中央气道(41例,95.35%),麻醉方式以全麻为主(37例,86.05%);急诊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肿瘤局部切除27例(62.79%)、支架置入12例(27.91%)、探查2例(4.65%)、肿物穿刺活检1例(2.33%)、调整支架位置1例(2.33%);患者介入诊疗后气促评分及气道狭窄程度均显著降低(P<0.01);21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以出血最多见(19例);3例患者出现术后短...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3年5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12例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结果?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应用高频电灼术?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冷冻消融?球囊扩张及自膨胀金属支架置入等?结果:12例患者,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58 ± 9)岁?12例患者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气促指数明显改善(P < 0.01),11例患者呼吸衰竭得到纠正,1例患者术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3 d后拔管并顺利撤除呼吸机,有效率为100%?无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可行?安全及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10余年来,我科利用多种介入方法治疗气管及主支气管重度狭窄24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自1990年至1999年8月,我科住院患者和外院会诊患者,共246例,男性168例,女性78例。年龄12~81岁,平均61岁。经胸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良性气道狭窄介入治疗存在的问题及警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气道狭窄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气道占位性、瘢痕挛缩性或塌陷性狭窄.严重的气道狭窄接至危及生命.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我国目前发生良性气道狭窄的主耍原因,约占良性气道狭窄的70%。肺脏介入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且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和争议。本文就我国肺脏介入技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评析,并向国内应用肺脏介入技术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医务工作者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经气管镜介入治疗在气道良、恶性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气管镜治疗的气道良、恶性狭窄患者20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12例。针对其不同病情开展不同方式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气道良性病变患者行冷冻、钳夹、电刀或圈套器电凝、电切治疗;食道肿瘤致使外压性狭窄患者行金属裸支架置入治疗,肺恶性病变致气道狭窄经电刀、圈套器电凝、电切、APC或冷冻治疗后置入金属裸支架治疗。叮嘱患者每半月复查气管镜,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本次良、恶性狭窄治疗中,各有1例患者治疗失败,其余患者经治疗后收效甚佳。但术后良性狭窄病变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但恶性狭窄患者远期预后效果欠佳。结论经气管镜介入治疗在气道良、恶性狭窄之近期中效果甚佳,可有效保证手术效果。但经气管镜介入治疗后,良性病变远期预后效果好于恶性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7.
18.
吕莉萍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0,25(19):17-18
气道腔内病变(tracheal cavity lesions)即气管、支气管腔内病变。气道腔内病变包括:良恶性肿瘤,各种原因(炎症、结核、手术、异物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狭窄、阻塞,以及一些少见疾病如气道软化、淀粉样变性等引起的狭窄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制支气管镜导管——改良人工气道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126例患者分为3组: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组(常规组)、无痛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组(无痛组)及经改良人工气道下行无痛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组(改良组).3组患者均先予2%利多卡因5 mL雾化吸入行表面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及指氧饱和度.无痛组(n=40)患者在常规组(n=45)基础上术前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 mg/kg和芬太尼1 μg/kg,改良组(n=41)在无痛组基础上以支气管镜引导经口腔置入改良人工气道,然后经改良人工气道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3组患者皆测定术前及术中的血压、心率,然后计算其波动值.观察患者体动、短暂呼吸抑制情况及术后感受、反应,同时对医师操作过程的便捷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无痛组血压较术前有所下降,改良组血压波动值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3组术中心率皆有所上升,常规组与改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痛组、改良组患者体动情况及术后痛苦记忆少于常规组(P<0.05).3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医师操作过程中的便捷程度及舒适感改良组优于常规组和无痛组(P<0.05).结论经改良人工气道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操作安全性与常规支气管检查治疗相当,但其术中体动及术后痛苦记忆明显少于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医师操作过程中的便捷程度及舒适感明显优于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症状性颈、推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症状性颈、椎动脉狭窄患者51例,均通过血管造影及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 51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诊断明确单纯颅外段颈动脉狭窄19例(37.25%),单纯椎动脉起始部狭窄14例(27.45%),颅外段颈动脉合并椎动脉狭窄18例(35.29%).51例患者均采取血管内介入方式治疗,成功完成手术50例,仅1例患者因血管路径差支架无法固定并伴有严重并发症而选择终止手术,手术成功率达到98.04%.结论 症状性颈、椎动脉狭窄的诊断可结合超声影像学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数据进行全面评估,提高介入治疗安全性,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