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视网膜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R)的疗效。方法用倍频532nm激光对298例(568只眼)增生前期和增生早期DR患者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光凝3~6次,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治疗后182只眼(32%)视力提高,视力无变化352只眼(62%),视力下降34只眼(6%)。随病变程度增加疗效降低(P〈0.0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有黄斑水肿的272只眼中,光凝后水肿完全消退者142只眼(52%),部分消退者122只眼(45%),不变者82只眼(3%)。结论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DR有效,在增生前期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倍频532nm激光对30例(54只眼)增生前期和增生期DR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伴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部光凝治疗。术前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术后定期复查,并记录视力变化及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光凝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治疗后18只眼(33.3%)视力提高,视力无变化32只眼(59.3%),视力下降4只眼(7.4%),有效45只眼(83.3%),随病变程度加重疗效降低。经FFA检查,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者16只眼,经光凝后水肿完全消退者10只眼(62.5%),部分消退者5只眼(31.3%),不变者1只眼(6.3%)。结论倍频532nm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9例112眼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所致黄斑水肿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3例75眼,视网膜静脉阻塞34例35眼,Coats病1例1眼,旁中心凹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1眼),采用倍频532nm激光行黄斑区局部或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部的局部或弥漫性水肿。术后随访1a观察患者黄斑水肿消退情况和视力变化。结果:光凝治疗后视力提高者21眼(18.7%),不变者84眼(75.0%),下降者7眼(6.3%)。光凝后黄斑水肿完全吸收40眼(35.7%),部分吸收60眼(53.6%),无吸收12眼(10.7%)。且局限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优于弥漫水肿及囊样水肿(P<0.01)。结论:倍频532nm激光光凝术是治疗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所致黄斑水肿的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雪英  张蓉  李凌  宋娅琴  李磊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65-2367
目的:观察532nm倍频激光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PRP)治疗高原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pathy, DR)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临床疗效,评价氩激光治疗眼底血管病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选择DR患者122例227眼,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PDR)51例90眼、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71例137眼; RVO患者120例124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27例27眼,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93例97眼,进行532nm底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每位患者在结束最后一次治疗后1,3,6mo复查眼底、视力、FFA检查。

结果:DR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PPDR有效81眼(90.0%)、无效9眼(10.0%); PDR有效98眼(71.5%),无效39眼(28.5%),总有效率78.9%; RVO患者行视网膜光凝术后, BRVO有效者90眼(92.8%),CRVO有效者22眼(81.5%)。532nm倍频激光治疗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总有效率为82.9%。

结论:532nm倍频激光光凝治疗高原地区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激光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增殖期,治疗时机的合理选择可有效阻止DR的进展,防止失明的严重后果; 对RVO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干预治疗,可以加速出血水肿吸收,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刘国颖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1829-1831
目的:评估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532nm激光对糖尿病患者48例96眼[包括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54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42眼(包括高危PDR20眼,非高危PDR22眼),合并黄斑水肿21眼]行视网膜光凝术。根据DR分期及病变严重程度行次全视网膜光凝(Sub-PRP)、标准全视网膜光凝(S-PRP)和超全视网膜光凝(E-PRP)及局限光凝和格栅样光凝,随访3mo~4a,观察视力和视网膜病变进展情况。必要时再补充激光治疗。结果:视力:提高或不变为有效,其中PPDR组有效45眼(83%),非高危PDR组有效18眼(82%),高危PDR组有效12眼(60%)。视网膜病变进展情况: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部吸收,视网膜新生血管部分或全部消退为有效,其中PPDR组有效50眼(93%),非高危PDR组有效19眼(86%),高危PDR组有效13眼(65%)。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DR安全有效,早期病变治疗效果好。及早发现和治疗病变,注意光凝方法和技巧,以及随访和跟踪治疗,是提高视网膜光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532 nm半导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应用美国IRIS公司生产的Oculighht GL激光治疗机,对视网膜病变达Ⅲ期以上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分3~4次完成.对黄斑局限性水肿行局部光凝、弥漫型水肿或囊样水肿者作"C"型光凝.伴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区"C"型光凝,然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结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153眼),光凝后视力提高及保持不变者127眼,视力降低者26眼,光凝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黄斑水肿大部分减轻,微血管瘤逐渐消退.结论:532 nm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YAG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YAG532nm激光,对142例247眼DR患者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激光治疗后,有198眼视力提高,新生血管完全或部分消退,有效率达80.2%。其中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及早期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有效率92.0%。显著高于高危PDR患者有效率41.7%。结论:YAG532nm激光治疗DR有效,并且PPDR及早期PDR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倍频Nd:YAG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翔  秦程 《临床眼科杂志》2004,12(4):322-323
目的 评价倍频Nd:YAG(532nm)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32例(46只眼)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用倍频Nd:YAG(532nm)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 32例(46只眼)DR光凝后有效者占76.09%。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结论 倍频Nd:YAG(532nm)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为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高翔  秦程 《国际眼科杂志》2003,3(3):111-112
目的探讨倍频Nd:YAG532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新生血管的31眼采用倍频Nd:YAG532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光凝后经3月~2.5a随访,对比分析光凝前后的视力变化及眼底改变。结果有效21眼(68%),好转7眼(22%),无效3眼(10%)。视力提高19眼(61%)。结论倍频Nd:YAG532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的消退及预防玻璃体积血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疗效。方法:对50例(92眼,其中增殖前期30眼,增殖期62眼)DR患者,依病变程度分别行次全视网膜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视力、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光凝治疗后,视力增进25眼(27%),视力无变化48眼(52%),视力下降19眼(21%),FFA结果有效76眼,有效率83%,需补充光凝4眼。结论:半导体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对屈光间质清晰者效果好,而且对屈光间质混浊的病例效果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倍频532激光治疗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倍频532激光治疗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对67例(109只眼)视盘新生血管型DR患者行超全视网膜光凝。激光治疗后1、3、6、12个月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访24~36个月(平均32.8个月)。结果光凝术后视力提高者19只眼(17.43%),视力不变者63只眼(57.80%),视力下降者27只眼(24.77%)。经一次或多次追加光凝,最终71只眼(65.14%)新生血管消退,14只眼(12.84%)新生血管变细变少,24只眼(22.02%)新生血管无变化或加重。激光治疗量为2650(1600~5450)点。结论倍频532激光治疗视盘新生血管型D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激光期的检测意义。方法:所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前后行CS和视力、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根据FFA分为非增殖期(25眼),增殖前期(27眼)和增殖期(35眼),采用532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一般每眼分3~4次完成,比较激光前后的视力和CS的变化。结果:激光后视力提高者22眼(35.48%),不变者34眼(54.84%),下降者6眼(9.68%)。光凝组两期激光前后,在低频、中频、高频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组激光前与对照组比较,中频、高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激光后与对照组比较,在增殖前期时低中频无明显差异(P>0.05),增殖期各空间频率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能有效地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变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光凝的重要指征和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姜海涛  王雪  陶玥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179-2180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在治疗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治疗视网例膜裂孔患者52例62眼,追踪观察是否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阻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结果:随访6~24mo,成功封闭裂孔50例60眼,成功率96%,2例2眼裂孔封闭失败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而改行视网膜冷凝术及外垫压术。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方法安全有效,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01/2016-12收治的DR患者100例136眼,均行532nm激光治疗,统计治疗后视力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患眼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比较分析不同糖尿病类型、DR分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患者激光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生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各2例2眼;视力改善113眼(有效率83.1%),不同糖尿病类型(1型60.0% vs 2型84.9%)、DR分期(增殖前期92.3%,早期增殖期85.1%,高危PDR 54.2%)、HbA1c水平(<8%者91.8% vs ≥8%者73.0%)DR患者视力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32nm激光治疗DR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眼视网膜血流动力学、视力和黄斑水肿,同时糖尿病分型、DR分期和血糖控制水平可能影响激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58例(66眼)视网膜裂孔应用倍频532nm激光进行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其中有症状组32例(32眼);无症状组26例(34眼),随访时间3-6mo。结果有症状组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28眼,成功率87.5%;无症状组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32眼,成功率94.1%。两组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pan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效果。方法:DR患者408例795眼,采用532nm半导体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光斑直径300~500μm,时间0.2~0.3s,光斑间距1~1.5个光斑,每次击射300~500点,出现Ⅲ级光斑为准;激光治疗量1000~1500点,治疗分3~4次完成;激光后3~6mo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显效289眼(36.3%),有效418眼(52.6%),无效88眼(11.1%),总有效率88.9%。视力提高234眼(29.4%),不变453眼(57.0%)。结论:PRP是目前治疗DR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控制病情发展、保护患者视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内注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DR黄斑水肿患者40例(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术,治疗组在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术前给予球内注射Avastin(美国Genentech公司)。随访期末采用眼底镜及FFA观察患者眼底改变情况,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同时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治愈22眼,显效16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17眼,显效16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为82.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前视力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视力相比,治疗后视力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治疗后视力组间比较,治疗组视力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425.44±38.23)μm、(437.66±36.12)μ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65.28±25.64)μm、(275.78±42.14)μm,较治疗前均降低(均为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激光光凝术,532nm绿激光格栅样光凝联合球内注药治疗DR更加安全有效,术后视力恢复更快,黄斑水肿吸收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