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CCUP)患者原发灶检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为寻找原发灶而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病理诊断为CCUP的6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病理学和(或)随诊结果(≥6个月)为确诊标准,评价18 F-FDG PET/CT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行^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同时获得SPECT、CT及两者的融合图像,至少由2名核医学科主治以上医师对图像进行双盲阅片诊断,结果与病理或随访结论相比较。结果^18F-FDG SPECT/CT融合显像、单独SPECT显像及单独CT显像对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43.13%(22/51)、31.37%(16/51)、21.57%(11/5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灵敏度为88.00%,特异性为84.62%,准确度为86.27%,阳性预测值为84.62%,阴性预测值为88.00%。经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检查后32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临床治疗方案得以确定或调整,其中10例临床分期得以提高。结论^18F-FDG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原发不明转移癌的诊断、再分期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方法:29例由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在放疗前后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全部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并根据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价为局部控制或失败.每次18F-FDG PET-CT检查记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肿瘤最大横径,分析SUVmax和肿瘤最大横径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全部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为69.0%(20/29).放疗后的SUVmax及肿瘤最大横径明显低于放疗前(均P<0.01);SUVmax及肿瘤最大横径变化百分数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EORTC及RECIST标准,SUVmax变化百分数和肿瘤最大横径变化百分数的评价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与60%、77.8%与55.6%、86.2%与58.6%,两者灵敏性与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9和0.032).结论: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评价上较单独CT评价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显像在肺癌(LCA)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LCA患者,分别开展PET-CT、螺旋CT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手术病理显示, 100例LCA患者中,未见淋巴结转移23例,可见淋巴结转移77例,其中局部复发病灶33例, 77例LAC伴淋巴结转移者检出106枚转移淋巴结,其中6枚转移淋巴结直径<0.5 cm,78枚转移淋巴结直径在0.5~1.0 cm, 22枚转移淋巴结直径>1.0 cm。PET-CT诊断LCA阳性98例,阴性2例,诊断准确度为98%;螺旋CT诊断LCA阳性99例,阴性1例,诊断准确度为99%。PET-CT、螺旋CT诊断LCA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78例,淋巴结未转移22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2%(75/78)、90.9%(20/22)、97.4%(75/77)、87.0%(20/23)、95.0%(95/100)。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62例,淋巴结未转移38例;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及代谢表现,分析双时相显像在FU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01月-2020年01月的FUO病人70例,FUO均为经病理确诊或诊断性治疗有效的病人.按病因分为非感染炎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3组,均行常规1小时PET/CT全身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18F-FDG PET对结、直肠癌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29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检查,并经手术或结、直肠镜及病理诊断。结果25例18F-FDG摄取增高,原位病灶或局部复发病灶SUVm ax为7.56±2.16,转移病灶为5.48±1.17,正常肠道为2.38±0.46,原发或局部复发病灶>转移病灶>正常肠道(P<0.01)。结论18F-FDG对结、肠直肠癌能早期、准确发现病灶,对于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对肺部病灶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8F-脱氧葡萄糖(FDG)已被国内外广泛作为正电子药物用于PET/CT或SPECT符合线路(DHC)显像。DHC可用于鉴别肺部病灶良恶性,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18 F-FDG PET/CT代谢显像联合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2年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50例,汇总其影像及临床检查等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确诊肺癌43例,良性7例.单行18 F-FDG PET/CT显像检查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诊断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患者行全身PET/CT检查,通过视觉分析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测定对病灶进行判断,所得结果与病理和(或)随访结果比较.结果:17例患者中最终明确原发灶13例,其中肺癌8例,结肠癌2例,肾癌、乳腺癌、宫颈癌各1例.4例未发现原发灶患者中3例PET/CT否定原转移性腺癌诊断而诊为恶性淋巴瘤.PET/CT对肿瘤原发灶诊断的灵敏性为92.3%(12/13)、特异性为75.0%(3/4)、准确性为88.2%(15/17).另有10例(58.8%)患者除己知转移瘤和原发灶之外,还发现了其他脏器组织的转移.结论:~(18)F-FDGPET/CT全身显像在探寻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患者的原发灶及了解病变分布范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MRI与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18F-FDG PET/CT显像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方法 41例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其中27例行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检查,以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作为最后诊断,分析鼻咽癌远处转移部位、发生率,PET/CT采用5级分类诊断法,选取不同分级点作为截止点绘制ROC曲线,寻找最佳截止点评价诊断效能。结果18F-FDG PET/CT较MRI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复发灶与纤维化SU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41例远处转移发生率为63%,最常见的部位是远处淋巴结、骨骼。ROC曲线示以3级为最佳截止点PET/CT诊断效能较高,敏感性92.3%,特异性73.3%。结论18F-FDG PET/CT较MRI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PET/CT诊断鼻咽癌远处转移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李晓  左敏静 《江西医药》2004,39(5):313-314
摘要目的通过对21例单发性肝转移瘤及34例单发性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的对比分析,寻找到两种肿瘤的影像学上的异同点,以期提高两种肿瘤的认知水平及其CT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发性肝转移瘤2例和原发性肝癌34例,男47例,女8例,平均年龄52岁,最小的38岁,最大的66岁。采用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1例单发性肝转移瘤的平扫表现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影,呈“环靶征”或“牛眼征”改变;3例位于肝右后叶,形态与局部肝形态较为一致,占位效应不明显。原发性肝癌表现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类圆形影34例,都伴有肝硬化增强扫描,肝转移瘤于门静脉期均有强化,表现为周边强化或全瘤强化;肝动脉期强化的为较小的肿块。肝癌26例动脉期有强化,门静脉期强化迅速消退;有肝动脉-门静脉短路的6例;8例有门静脉瘤栓形成,3例有下腔静脉瘤栓形成。结论单发性肝转移瘤与原发性肝癌在CT表现上各有特点,平扫肝转移瘤边界均较清楚,呈圆形,增强扫描于门静脉期有强化,有“环靶征”或“牛眼征”改变,一般不伴有肝硬化。部分转移瘤可表现为无占位效应。原发性肝癌肿块多为类圆形,边界不清;增强发生在动脉期。大部分肝癌都伴有肝硬化;部分伴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现象及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0例正常对照者、45例慢性乙型肝炎、40例肝硬化、50例转移性肝癌及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U。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AFU浓度和阳性率显著高手其他各组。结论血清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及TACE联合PEI3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TACE+PEI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TACE组(70%)和PEI组(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PEI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状况明显优于TACE组和PEI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PEI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纯采用TACE或PEI治疗。  相似文献   

15.
Apparent hematological symptoms rarely dominate the clinical picture of an underlying non-hematological malignancy. Malignancy-associated eosinophilia can result from clonal or non-clonal proliferation of eosinophils. Here,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59-year-old man with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with an unknown primary tumor site, which presented as hypereosinophilia, anemia, lymphadenopathy, weight loss, and malaise. Bone marrow biopsy disclosed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positive in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cytokeratin 7. Further assessment of specimens obtained from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nd biopsy of the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the metastatic lung cancer, although the primary tumor site remained undiscovered. This case underlines that eosinophilia may represent a rare primary manifestation of an undetected malignancy, and it is thu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is as part of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unexplained eosinophil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后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随访手术近期和远期复发情况,并对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影响远期复发和近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中显示,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有子瘤结节、有血管癌栓、TNM分期、因出现症状而发现、输血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P<0.05或P<0.01)。结论肿瘤直径、有子瘤结节、有血管癌栓、TNM分期、因出现症状而发现是影响近期复发的主要因素,Child-Pugh分级、输血是影响远期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67例行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医治,并于围术期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67例患者的微波消融术均顺利进行及完成,术后7d右上腹胀满、肝区疼痛等症状镜对症治疗后均消失。术后30d复查发现,增强CT示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改变,通过治疗,术前甲胎蛋白阳性者的转阴率达到71%。本组患者未出现有关消融治疗的死亡案例。术后1年患者存活率达86.4%,3年存活率达45.3%。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严密、周到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姜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25-2027
目的 研究肝硬化、肝癌患者免疫状态及相关对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通过首测或复测法对17例肝硬化和8例肝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血球蛋白、NK细胞等指标行分组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比对,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检测,发现CD4、CD4/CD8、NK细胞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以肝硬化、肝性脑病、肝癌降低顺序排列(P〈0.05),并伴有血球蛋白增高的反相变化。白介素Ⅱ对肝癌治疗可调整其细胞免疫的紊乱。结论 肝硬化和肝癌免疫功能紊乱复杂,但有规律性。研究其规律性对这类肝病的进展、预后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05-106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术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对46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观察术前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术后3d、1周、2周及4周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栓塞术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安全可靠,既能有效控制肿瘤发展,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的风险,从而有效保证了化疗栓塞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