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和诊刮病理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对105例41~55岁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功能失调子宫出血占89.6%(94/105),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分期子宫内膜改变27例(占25.7%),单纯性增生59例(占56.2%),复杂性增生10例(占10.5%),不典型增生8例(占7.6%)。子宫内膜良性病变6例(占8.6%);子宫内膜癌5例(占1.9%)。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年龄和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是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诊刮病理分析是围经期子宫出血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诊刮复合组和单纯组各50例。诊刮复合组立即行诊刮术,并于诊刮术后15d行孕激素治疗;单纯组仅予孕激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经量均减少。诊刮复合组止血率、周期正常率、周期延长率高于单纯组,复发率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于诊刮术后行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晓丽 《北方药学》2015,(7):168-168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对照组予以5mg/次炔诺酮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而言,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姚雪芹 《贵州医药》2005,29(5):429-430
进入围绝经期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发育缺陷导致无排卵或排卵后黄体功能缺陷,而发生月经周期或经期紊乱,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此外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癌,从而引起临床医患的共同重视。近年来因“月经失调”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该病的临床诊断常通过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后易复发。故我院对2004年收治的该类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诊治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片10 mg,连服3个月为1疗程.结果 60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均出现停经症状,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10 mg/d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6.25 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两治疗后FSH、E2、LH和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 0.05);观察组子宫前、后径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观察组为4.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该治疗方法 的临床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的围绝经期患者51例,给与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治疗剂量10 mg/d,需清晨空腹服药,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以上。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激素水平进行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患者闭经率为100%,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显著降低(P<0.05),子宫内膜厚度无增厚。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疾病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的影响,应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妈富隆对48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进行3~6个月的治疗,并观察月经情况及贫血改善状况.结果 46患者在治疗期间经量明显减少,停药后月经恢复正常.2例患者因子宫内膜萎缩直接进入绝经期.患者的贫血程度得到改善.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193-19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服药3个月后B超检查:子宫体积治疗前后分别为(68.28±2.3)cm3和(68.25±2.6)cm3,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厚度:用药前为(5.5±0.4)mm,用药后(2.6±0.3)mm,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潮热、出汗、心悸,但不能排除更年期综合征所致,加用谷维素、维生素E治疗后好转。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止血、闭经的良好临床效果,对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也有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报道。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沈阳二四五医院妇科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72例。年龄41~53岁,平均(47.6±5.3)岁,病程1个月~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结果符合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口服米非司酮10毫克/次,1次/天;阴道流血停止后改为5毫克/次,1次/天,持续服药3个月,定期复诊。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孕酮(P)水平进行实验室检测。患者治疗期间可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头晕、皮疹、感染等,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加以观察和记录。结果本组患者显效49例,占68.1%;有效16例,占22.2%;无效7例,占9.7%;总有效率90.3%。治疗后LH、FSH、P激素水平显著下降。服药期间发生胃部不适2例,头晕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结论米非司酮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使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孕酮等激素水平下降,能够与子宫内膜孕激素的受体较好的结合,这种高亲和力发挥了竞争性拮抗作用。子宫内膜受体缺少与孕激素结合的机会,逐渐萎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的有效率可以达到90.3%;治疗后,患者LH、FSH、P水平均显著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医患双方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0mg口服,1次,d,以连续治疗3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8例患者治愈79例,有效3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1个月后血浆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厚度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2个月后改善水平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服药期间4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2例患者出现头昏,给予适当减量处理后消失,未影响持续治疗。结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郭淑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10-3412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80例,根据米非司酮用量5 mg、10 mg及25 mg分别分为低剂量组26例、中剂量组26例及高剂量组28例,分别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中剂量组(有效率92.3%)和高剂量组(有效率82.1%)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有效率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抑制子宫内膜作用优于低剂量组(F=4.34,P<0.05);三组都对性激素的体内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治疗过程中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多,高于低剂量及中剂量组(F=3.97,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用10 mg剂量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海燕  周仁慧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85-185,187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产前出血与子宫收缩的临床关系。方法对经本院确诊为前置胎盘的70例患者进行子宫收缩强弱程度监测,并记录其子宫收缩在不同孕周时的发生情况。结果 70例患者中产前出血率为88.6%,并且出血患者伴或不伴程度不同的子宫收缩,随孕周的增加宫缩发生频率也会增加,通过抑制子宫收缩对前置胎盘产前出血进行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3.5%,对孕周相应延长的平均天数为26.5d。结论前置胎盘产前出血与子宫收缩的关系密切,在临床应用中通过抑制子宫收缩来治疗前置胎盘产前出血亦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就诊妇科门诊的宫血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进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疗法,对照组进行地屈孕酮片疗法,两组均治疗6个月,停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激素水平变化;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2.5%和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H、E2、PRL、LH、孕酮等激素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检查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减低,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早期确诊十分重要,患者进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激素水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12月营口市鲅鱼圈区疾病控制及妇幼保健中心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血24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每片25g),每晚服米非司酮片12.5g,连续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B超监测24例患者服药前子宫内膜1.1~2.1cm,服药1个月内膜厚0.6~1.0cm,服药2个月内膜厚0.3~0.7cm,服药3个月为线状内膜。服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停止治疗后3~6周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血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0例临床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原因及其病理特点,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总结。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4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根据发病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青春期功血,另一组为更年期功血,对两组患者施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差别治疗,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中,显著8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育龄妇女和绝经前后的妇女中均占多数,青春期功血治疗以止血和恢复月经周期为主,更年期功血治疗以诊断性刮宫为主。诊断性刮宫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妈富隆和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促进精准诊疗.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天给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3天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78例,有效21例,治愈率为99.00%,对照组患者治愈71例,有效17例,治愈率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9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为(18.44± 4.88)h,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为(29.26± 11.1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为(36.87±11.89)h,对照组完全出血时间为(51.27±18.0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和雌激素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雌激素浓度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出血患者方面,妈富隆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抑制血清促卵泡生成素的释放,降低内源性性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摘要l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可行性。方法36例围绝经期功血并发不同程度贫血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行栓塞化疗。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46—85d后月经来潮,内膜活检为分泌期改变,经量明显减少,总量约40—70ml,随访6—18个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均未再次出现功血。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在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上提供了一条安全、创伤小、保留女性生殖系统完整性及维持盆底结构稳定性、同时不影响卵巢功能、避免长期药物治疗后副反应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功血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106例功血出血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按子宫肌瘤分类分组,52例合并肌壁问肌瘤患者为肌壁组,28例合并浆膜下肌瘤患者为浆膜组,26例合并黏膜下肌瘤患者为黏膜组。结果肌壁组、浆膜组、黏膜组患者月经情况和激素检测结果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经期周期(D)分别为:(6±3)、(3±1)、(7±51月经周期(D)(23±5)、(27±2)、(24±41月经出血量(ml)(160±80)、(80±0)、(160±80)不规则出血(次)(3±2)、(1±1)、(3±1)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平均激素水平相关指标有所差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合并子宫肌瘤可加重临床症状表现,尤其是对月经周期以及经期出血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