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6例腮腺肿瘤患者资料,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对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6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4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其中腮腺混合瘤32例,腺淋巴瘤8例,腮腺脂肪瘤1例,恶性5例,诊断符合率为61.4%,其中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腺癌2例。结论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检出率高,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性质判断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回顾性分析237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率。腮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熟悉其超声征象对提高术前诊断率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腮腺肿瘤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血流多普勒成像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54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46例,超声正确诊断34例;恶性肿瘤8例,超声正确诊断4例.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有效地发现腮腺肿瘤性病变,尤其是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较高;部分腮腺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声像图存在重叠,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6.
对22例腮腺区肿瘤行B超探查,并将检查结果与腮腺造影做对比。结果:B超探查诊断腮腺区良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4%,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100%;腮腺造影诊断良性肿瘤准确率为89%,恶性肿瘤准确率为50%。提示:B超探查准确率高,可做为腮腺区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回顾性分析36例涎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其中25例为良性肿瘤,11例为恶性肿瘤。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92%,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的显示涎腺肿瘤的形态、结构、大小和关系,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对涎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与方法:本文对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甲状腺肿块的超场图像特征、边界以及肿瘤内及肿瘤周边血供的观察。结果与结论:表明甲状腺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在良、恶性肿物之间具有明显差异,不同病理类型的良性肿物及其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高频超声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腮腺病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腮腺区病变,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由手术或病理证实,将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30例病变中,良性病变26例,以多形性腺瘤居多(13/26),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其次为腺淋巴瘸(7/26),病变边缘光整,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易囊变或液化,大多数为轻中度强化,恶性病变4例,多数为粘液表皮样癌,表现为边界不清楚,浸润性生长,部分病变可有增大淋巴结。结论根据MRI表现,结合临床,多数腮腺病变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阻力指数(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14例腺淋巴瘤和17例恶性肿瘤术前超声的血流信号特点,并测量其初级供血动脉的R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腮腺恶性肿瘤的RI阈值,并计算其对腮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①良性多形性腺瘤中90%(20/22)肿瘤血流信号在Ⅰ-Ⅱ级之间,腺淋巴瘤中79%(11/14)肿瘤血流信号在Ⅱ-Ⅲ级之间,恶性肿瘤中76%(13/17)肿瘤血流信号在Ⅲ-Ⅳ级之间,且3组之间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RI≥0.69作为诊断标准,对腮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70%。结论: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血流信号的特征与其病理学基础相关,通过确定的RI阈值,有利于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尤其有利于血供均较丰富的腺淋巴瘤与高度恶性肿瘤之间,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多形性腺瘤之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及其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观察整理55例(55个)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的表现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腮腺混合瘤有4种声像图表现:实性均匀低回声;实性非均匀性低回声;混合性回声;囊性回声.随着瘤体内部结构的不同其回声也不同.结论:腮腺混合瘤的声像图特点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CDU)对腮腺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49例患者腮腺肿瘤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病变内有无钙化灶进行观察,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肿瘤的血流信号强度并分级,同时测量病变内血流频谱的RI值和Vmax,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HCDU对腮腺区肿块的检出率达到了100%,肿块的物理性质(囊实性)符合率87.50%,良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1.00%,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1.25%.HCDU对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25%、91.00%、81.25%,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3.33%.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腮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是腮腺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对143例乳腺肿块进行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找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结果良恶性肿瘤在形态轮廓、是否有包膜、回声特征、血流信号、钙化、毛刺样或蟹足样改变、纵横比等指标均具有差异性。结论肿块的形态轮廓、回声特征、血流信号、钙化、蟹足样毛刺样改变等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腮腺肿瘤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科1998~2008年所有手术治疗腮腺肿瘤的155例术前辅助检查、各种治疗方法及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准确性最高(93%)。部分腮腺切除术11例,术后未发现面瘫症状;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0例;全腮腺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5例,永久性面瘫5例;术后涎瘘1例,肿瘤术后复发3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2例。保留耳大神经56例均未出现耳垂麻木。结论:CT作为最常用术前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最高。根据术中冰冻切片快速诊断确定原发灶的手术范围、处理面神经以及颈部淋巴结,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确定是否配合术后放疗。术后常规加压包扎可减少涎瘘。保留耳大神经可防止耳垂麻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与内镜下治疗价值。方法 对常规内镜发现的67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和CT检查,并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获取肿瘤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EUS、CT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67例病例中,对比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准确率,EUS(88.1%)明显高于CT(26.9%)(P<0.05)。EUS能清晰地显示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可较准确地判断出肿瘤的起源,但在显示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及淋巴结转移方面,CT优于EUS。结论 EUS可较准确的判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起源及边界,并对其微创治疗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