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38例患者进行检查,31例为良性,7例为恶性。结果经手术后病理证实,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的检出率为100%,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3%,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1%。结论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宁 《中外医疗》2009,28(2):157-15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46例腮腺肿瘤患者资料,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对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6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4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3%,其中腮腺混合瘤32例,腺淋巴瘤8例,腮腺脂肪瘤1例,恶性5例,诊断符合率为61.4%,其中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腺癌2例。结论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检出率高,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性质判断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瘤49例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经频谱多普勒测量肿瘤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结果: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二维超声声像图无明显特异性,而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37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率。腮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熟悉其超声征象对提高术前诊断率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腮腺肿瘤的超声声像图及彩色血流多普勒成像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54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46例,超声正确诊断34例;恶性肿瘤8例,超声正确诊断4例.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有效地发现腮腺肿瘤性病变,尤其是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较高;部分腮腺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声像图存在重叠,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6.
对22例腮腺区肿瘤行B超探查,并将检查结果与腮腺造影做对比。结果:B超探查诊断腮腺区良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4%,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100%;腮腺造影诊断良性肿瘤准确率为89%,恶性肿瘤准确率为50%。提示:B超探查准确率高,可做为腮腺区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8.
腮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CT检查对腮腺区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16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腮腺区肿瘤的CT表现,着重观察病挛位置,边缘,密度,及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结果腮腺良性肿瘤9例,CT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无周围侵犯;  相似文献   

9.
腮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腮腺疾病。现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腮腺混合瘤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超声诊断。1资料与方法本组11例患者中女6例,男9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8·3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HP-IP及Se-quoia512彩超仪,探头频  相似文献   

10.
王旭  周晓霖 《大家健康》2013,(21):106-107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回顾性分析36例涎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其中25例为良性肿瘤,11例为恶性肿瘤。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92%,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的显示涎腺肿瘤的形态、结构、大小和关系,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对涎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李雪影  张子莹 《河北医学》2002,8(8):675-676
目的与方法:本文对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甲状腺肿块的超场图像特征、边界以及肿瘤内及肿瘤周边血供的观察。结果与结论:表明甲状腺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在良、恶性肿物之间具有明显差异,不同病理类型的良性肿物及其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高频超声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腮腺病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腮腺区病变,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由手术或病理证实,将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30例病变中,良性病变26例,以多形性腺瘤居多(13/26),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其次为腺淋巴瘸(7/26),病变边缘光整,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易囊变或液化,大多数为轻中度强化,恶性病变4例,多数为粘液表皮样癌,表现为边界不清楚,浸润性生长,部分病变可有增大淋巴结。结论根据MRI表现,结合临床,多数腮腺病变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阻力指数(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14例腺淋巴瘤和17例恶性肿瘤术前超声的血流信号特点,并测量其初级供血动脉的R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腮腺恶性肿瘤的RI阈值,并计算其对腮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①良性多形性腺瘤中90%(20/22)肿瘤血流信号在Ⅰ-Ⅱ级之间,腺淋巴瘤中79%(11/14)肿瘤血流信号在Ⅱ-Ⅲ级之间,恶性肿瘤中76%(13/17)肿瘤血流信号在Ⅲ-Ⅳ级之间,且3组之间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RI≥0.69作为诊断标准,对腮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70%。结论: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血流信号的特征与其病理学基础相关,通过确定的RI阈值,有利于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尤其有利于血供均较丰富的腺淋巴瘤与高度恶性肿瘤之间,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多形性腺瘤之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152例腮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分析肿块的来源及性质的临床意义,提高对腮腺肿块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 回顾我院1997~2007年收治腮腺肿块152例,均通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分类,其中良性肿瘤110例,恶性肿瘤38例,其他病变4例。结果 142例经手术治愈,3例多形性腺瘤及7例恶性肿瘤复发。结论 腮腺肿块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及其与病理组织的关系.方法:观察整理55例(55个)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的表现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腮腺混合瘤有4种声像图表现:实性均匀低回声;实性非均匀性低回声;混合性回声;囊性回声.随着瘤体内部结构的不同其回声也不同.结论:腮腺混合瘤的声像图特点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李伟  袁小伟 《海南医学》2008,19(9):46-4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CDU)对腮腺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49例患者腮腺肿瘤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病变内有无钙化灶进行观察,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肿瘤的血流信号强度并分级,同时测量病变内血流频谱的RI值和Vmax,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HCDU对腮腺区肿块的检出率达到了100%,肿块的物理性质(囊实性)符合率87.50%,良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1.00%,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1.25%.HCDU对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25%、91.00%、81.25%,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3.33%.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腮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正确率,是腮腺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的肿块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后方回声衰减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有一定的特征。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对143例乳腺肿块进行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找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结果良恶性肿瘤在形态轮廓、是否有包膜、回声特征、血流信号、钙化、毛刺样或蟹足样改变、纵横比等指标均具有差异性。结论肿块的形态轮廓、回声特征、血流信号、钙化、蟹足样毛刺样改变等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腮腺肿瘤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科1998~2008年所有手术治疗腮腺肿瘤的155例术前辅助检查、各种治疗方法及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准确性最高(93%)。部分腮腺切除术11例,术后未发现面瘫症状;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0例;全腮腺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5例,永久性面瘫5例;术后涎瘘1例,肿瘤术后复发3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2例。保留耳大神经56例均未出现耳垂麻木。结论:CT作为最常用术前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最高。根据术中冰冻切片快速诊断确定原发灶的手术范围、处理面神经以及颈部淋巴结,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确定是否配合术后放疗。术后常规加压包扎可减少涎瘘。保留耳大神经可防止耳垂麻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与内镜下治疗价值。方法 对常规内镜发现的67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和CT检查,并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获取肿瘤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EUS、CT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67例病例中,对比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准确率,EUS(88.1%)明显高于CT(26.9%)(P<0.05)。EUS能清晰地显示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可较准确地判断出肿瘤的起源,但在显示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及淋巴结转移方面,CT优于EUS。结论 EUS可较准确的判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起源及边界,并对其微创治疗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