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脊柱的骨折上胸椎骨折的发生率约为2.5%,但是脊柱损伤的发生率高,由于胸椎具有独特的解剖特点,中胸椎活动度小,与胸廓相连,稳定性强,因椎管孔经狭小及独特的血供支配,只有强的暴力才引起胸椎及骨髓严重损伤,脊髓损伤仅次于颈髓损伤,往往引起伤椎一下感觉及运动障碍,甚至引起截瘫。对于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目前文献报道少,现将我科2004年~2007年上胸椎骨折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近年来交通事故的逐渐增多,胸椎骨折脱位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并且伴有血气胸等复杂的合并伤。因胸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治疗上有很大困难。我院于2000年1月-2005年12月对18例胸椎骨折脱位伴血气胸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该病损伤特点、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颇有争议,经胸椎体切除减压椎间支撑植骨椎体侧前方内固定不失为一种较为满意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能够直视下进行彻底的神经减压,致压因素清除更加彻底,椎管前方的减压更加充分。病椎切除后直接撑开上下相邻椎体进行椎体间支撑植骨,针对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11例病人,男性7例,女性4例,AO分型A型2例、B型6例、C型3例,完全瘫的6例,不完全瘫的5例,单侧小关节绞锁5例,双例小关节绞锁6例。均经后路切开解锁复位内固定、然后经胸前路椎体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治疗。结果:随访18个月~24个月,后路长节段固定随访时无一例失败。完全瘫的患者6例有1例神经功能改善I级,不完全瘫的5例均有Ⅲ级改善。结论:上胸椎骨折损伤严重,后路切开解锁复位内固定术后经胸前路椎体切除减压钛拢植骨融合治疗是一种合理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 CD-HORIZON治疗上胸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胸椎骨折脱位发生率虽为2.5 % ,但脊髓损伤发生率高 ,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因其解剖的特殊性 ,在治疗上和其它节段有不同之处。无论是前路手术或是后路手术均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应用CD -Horizon治疗上胸椎骨折脱位 ,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2000年6月~2002年6月2年中应用CD -Horizon器械行上胸段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性上胸椎骨折脱位共15例。男12例 ,女3例。年龄20~50岁,平均23.5岁。其中T2爆裂骨折伴T2 ,3 脱位4例 ;T3 爆裂骨折伴T3 ,4 脱位…  相似文献   

6.
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发生率虽然不如颈椎和胸腰段骨折的发生率高,但脊髓损伤发生率高,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因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其损伤的原因、特点及治疗和其它部位的脊柱骨折都有所不同.我院自2001年1月~2007年儿月共手术治疗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病人27例,对此类损伤的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翟斌胜 《吉林医学》2012,33(17):3726-3727
目的:比较经后路复位椎弓根不同节段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段脊柱骨折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严重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70例,长节段固定8例,随访时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并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腰痛程度和腰椎活动度。结果:短节段固定组和长节段固定组伤椎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角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节段固定在处理合并椎体Ⅱ度以上脱位的患者时复位效果更好,后凸角度丢失也较少,短节段固定5例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严重胸腰椎骨折选择后路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都能达到较满意的疗效,伤椎复位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靠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减压目的: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但合并严重脱位选用长节段固定在伤椎复位、矫正后凸畸形及减少内固定失效方面则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胸椎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的损伤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9例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稳定压缩骨折10例单纯保守治疗;不稳定压缩骨折15例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爆裂骨折10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骨折脱位3例及爆裂脱位1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症状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未见内植物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胸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及稳定性而定,治疗目的是达到脊柱持久无痛性稳定。  相似文献   

9.
胸椎骨折通常是指中上胸椎T1-T10的骨折.由于其损伤机制多样,可发生各类型骨折,常需根据患者椎体损伤程度、神经功能状态及并发症综合评估选择不同治疗方案.不稳定型胸椎骨折常需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以前路和后路为主,随着临床工作对中上胸椎骨折认识的加深,其治疗手段逐渐丰富,本文将对中上胸椎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丁安泽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467-2468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对患者发生神经和脊髓压迫的部位进行减压处理,进行植骨和复位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减压处理,采用长节段固定以及短节段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予以脊柱重建,使得冠状面和矢状面得到平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植骨全部融合,为100%,平均融合时间为(4.1±0.9)个月,手术之后的Cobb角为(11.3+2.5)°;对照组中30例患者植骨完全融合,占总数的66.7%,平均融合时间为(6.7±1.5)个月,手术之后的Cobb角为(19.3+2.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节段固定以及短节段融合治疗脊柱侧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多节段骨折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分析35例胸椎多节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后路手术术前以及术后1、3、6个月临床症状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早期后路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其中按Frankle分级标准神经损伤情况为:A级6例,B级7例,C级9例,D级8例,E级5例。结果经1~6个月年的随访,患者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1个月,Frankle分级无明显变化(P=0.16),术后3个月和6个月Frankle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瘫痪平面改善明显(P=0.02)。结论中上胸椎多节段骨折应尽早实施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12.
Huang Z  Yi B  Liu H  Chen F  Huang J  Gong H  Xu T  Jian G  Wang B  Chen R  Wang J  Ye Z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12):1199-1205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分型及治疗.方法:对32例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胸骨骨折部位、胸椎损伤节段及类型、脊髓损伤程度及其他合并伤等资料均作为相关信息列入分析.其中压缩骨折13例,骨折脱位13例,爆裂骨折5例,爆裂脱位1例.完全性神经损伤6例,不完全性神经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患者26例,均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92.4±30.7)min,术中出血量为(685.1±219.3)mL,术后24 h的伤口引流量为(327.4±48.1)mL,骨折愈合时间为(17.9±3.2)周。术后患者发生脊柱曲度异常改变1例,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5%。患者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椎管容积率均明显大于术前,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术前(P<0.05)。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三柱重建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单发爆裂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并重建脊柱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军义 《中原医刊》2006,33(16):6-7
目的探讨后正中切口在肱骨下段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00年6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肱骨下段骨折42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评定疗效。结果本组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肩肘关节功能优3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5%。结论肱骨下段1/3骨折采取后侧正中切口,不仅避免了桡神经损伤,同时也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后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1996-2001年,环椎环椎管减压,结合具有钉杆角的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横突及小关节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治疗128例病人,从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128例病人脊髓神经损害无加重,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伤椎高度恢复理想,Cobb角明显减少,植骨融合成功108例(占84.4%),术后部分病例出现伤椎复位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好,应重视植骨融合以获得良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邓中华 《海南医学》2014,(3):407-408
目的 观察微创下内固定术与常规固定方法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8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5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取微创下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出血量为(289.5±11.4) ml,对照组为(405.7±14.1) ml;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7±2.6)周,对照组为(15.8±3.7)周;实验组的平均可负重时间为(13.1±2.8)周,对照组为(16.9±4.2)周;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32.1%;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秀率为70.0%,对照组为42.9%.两组以上各项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斌 《重庆医学》2012,41(21):2152+2154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疗效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5月至2010年10月该院收治的326例股骨骨折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FES),2例病情不稳定患者外固定架固定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 股骨干骨折合并胸部损伤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和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探讨经后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5例胸腰椎骨折伴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椎体的平均高度由手术之前的前缘48%和后缘73%恢复到手术之后的前缘93%和后缘97%,且患者的Cobb’s角由手术之前的平均55度恢复为手术之后的平均5度。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伴脱位的患者而言,运用经后路治疗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达到了前后入路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后踝骨折是由于踝关节受到旋转暴力所致下胫腓后韧带牵拉引起后踝撕脱性骨折,是一种低能量损伤,一般不累及关节面。后Pilon骨折是由于踝关节受到旋转暴力联合垂直压缩暴力导致胫骨远端后方的关节内骨折,由Hansen于2000年首次提出,易误诊。本文对后踝骨折及后Pilon骨折的定义、损伤机制、临床分型、检查及鉴别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复位顺序、固定方式、并发症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陈天健  贺文  乔俊  朴杰 《四川医学》2009,30(9):1424-1425
目的探讨上胸椎骨折脱位经胸入路手术治疗的显露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经胸入路椎体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侧前方内固定,术中次全切除病椎,椎间取髂骨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分别用后凸角度和Frankel分级评价脊柱畸形矫正效果和脊髓恢复。结果12例患者中2例失访,10例随访时间3~20个月,术后随访无内固定折断,螺钉拔出或内固定棒折弯等并发症。在最后一次随访按Frankel分级评估,术前A级4例,恢复到B级1例,3例无明显改善;B级1例恢复到C级;C级2例恢复到D级1例,E级1例。胸椎后凸畸形分别矫正0~23°,平均18.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经胸入路手术治疗上胸椎损伤可以获得较好的显露,同时达到减压、矫形和脊柱稳定性重建,提高椎间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