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最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之一,临床发生率为12.5%~70%[1].肩手综合征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1~3个月,病情发展迅速,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疼痛加重,阻碍患者全面康复[2].肩手综合征越早进行干预治疗,效果越好,寻求早期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上肢残疾率[3].  相似文献   

2.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2.5%~70%。常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吕越  晁利芹 《中医学报》2019,34(9):1997-2000
目的:探索"医养结合"模式下脑卒中康复方案中医推拿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近10年"中医推拿"干预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报道,获得文献后,提取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分析中医推拿的介入患者年龄特点、病程特点和适应证,探索其适用性和适用范围。结果:中医推拿干预的脑卒中患者年龄集中在35~80岁、40~80岁、50~80岁;中医推拿介入脑卒中康复患者的最短病程为发病后2周(涉及患者2 399例,60.22%)、最长病程为发病后6个月内(涉及患者1 264例,31.73%);中医推拿干预脑卒中患者适应证主要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涉及患者1 171例,28.7%)、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涉及患者338例,8.3%)、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涉及患者161例,4%)。结论:"医养结合"模式下中医推拿介入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推拿介入到康复治疗方案的时机为发病后2周~6个月,其主要适应证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  相似文献   

4.
郑燕  韩晓丽 《新疆医学》2010,40(3):93-95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障碍(RSD),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约占12.5%-32.0%且与性别、年龄、病因无关。绝大多数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期间,而且多发生在1个月左右,有些可在发病后6个月时才出现,严重地制约了偏瘫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常见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病后1~3个月,发生率为(12%~25%),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而且影响着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我科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48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或Sudeck综合征,常发生在脑卒中后1-3个月。笔者于2010年—2012年采用中药熏蒸结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可见于12.5%~70%的病例,多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出现~([1])。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水肿、关节僵硬,以及血管舒缩和营养障碍,症状可能涉及肩部和/或手,故称为肩-手综合征,又有学者称复合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s,CRPS)和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征~([2])。其症状表现跟脑卒中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取电针、推拿、物理方法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结果:肩手综合征分期标准的Ⅰ期(A组)与Ⅱ期(B组)比较疗效较佳,P〈0.05,有显著差异;有效率达90%以上;病程小于3个月(C组)与病程大于3个月而小于6个月(D组)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疗效与病程及分期有关,是肩手综合征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SAS)是指脑卒中后3个月内并发的、以肩部疼痛及同侧手痛和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2.5%~70.0%[1]。其分为三期,早期: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  相似文献   

10.
<正>肩手综合征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2.5%~70.0%,其中约74.1%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期间[1]。近年来,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积累了较多有益的临床资料。鉴于此,我们在复习、整理有关文献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希望为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全面评估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并分析影响其康复的相关因素,构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医院-居家-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现场问卷调查形式,对福州某三甲医院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根据奥马哈系统中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及健康相关行为四个领域内的42个健康问题,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研究。结果 83%的患者存在环境领域相关问题,81%的患者存在社会心理领域相关问题,100%的患者存在生理领域相关问题,100%的患者存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问题。结论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可及时发现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环境领域、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存在的护理问题,早期实施干预,使患者需求及时得到满足,生存质量得以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加用间歇性气压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突然出现的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常在患中风后1个月~3个月内发生。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如果不予以治疗,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畸形,影响手的功能,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在发病1个月内立即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对比两组康复护理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早期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能够较明显地改善肩手综合征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贾琴美 《吉林医学》2011,(19):4046-4047
<正>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多发生在发病后1~12周,发生率可达12.5%~70.0%,患者常表现为肩关节和手腕部肿胀、疼痛、肌肉强直和萎缩,其发生不仅加重了患肢的病损程度,并影响患者情感,还延长了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1]。本文通过对30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患肢肌力减退程度与肩手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由于脑卒中后神经、血液循环障碍而致,在患侧上肢的肩胛带和手部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后期皮肤和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发生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常在中风后1~3个月发生,是影响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的主要病证之一。近2a来,我们采用电针合康复训练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传统针刺疗法中的头皮针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与单纯采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入选9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和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的联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将两组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和对照分析;观察指标:(1)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法);(2)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分);(3)手掌围度(使用软尺测量)。结果对照组45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疗程结束后总有效28例,无效17例;治疗组45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疗程结束后总有效39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有效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57.71±34.34比较46.56±24.08)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8.09±3.56vs.17.31±6.08)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手掌围度有效改善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联合空气压力波结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缓解肢体肿胀程度上较常规康复疗法显著。  相似文献   

18.
4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指在脑出血或脑梗塞后患侧上肢的肩肿带和手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血管运动性改变,晚期皮肤和肌肉明显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此综合征,一般治疗效果不佳,我院从2004~2005年,采用强的松龙、维生素B12、曲马多合剂局部注射治疗肩手综合征,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很高,其发生率在12%~74.1%[1]。据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相关因素及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5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和测查.结果 脑卒中后2个月内本病的发病率最高,其中肩-手综合征、骨质疏松、肌痉挛是老年患者发病的常见因素,但早期却以肩关节半脱位常见,2个月内以肩-手综合征多见,3个月内肌痉挛则是多发原因.结论 病程不同,本病的发病因素也存在差异,故制订相应的防治方案,解决肩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