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同时探究其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77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按照临床特征分为六组:慢性HBV携带组(102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21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236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114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52例)、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59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HBsAg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血清HBsAg和HBV DNA需要经常用对数转换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HBsAg定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慢性HBV携带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80(6.69 ~ 8.32)、7.11(5.42~8.27)、6.57(5.66 ~ 7.53)、6.38(4.39~ 7.40)、6.22(4.84~ 6.91)、6.13 (5.48~7.0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sAg定量与HBV DNA呈正相关(r=0.714和0.390,P<0.01).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HBsAg的定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416,P<0.01);监测年龄≥40岁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血清HBsAg定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 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患者血清HBsAg定量不同,血清HBsAg定量与患者HBV DNA水平和年龄相关,临床上应重点监测年龄≥40岁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血清HBsAg定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 DNA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粒子发光分析法检测102例患者血清中HBeAg含量,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中HBV DNA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eAg(+)血清54例,HBV DNA平均含量为(7.53±1.08)E copies/ml;HBeAg(-)血清48例,HBV DNA平均含量为(5.13±1.33)E copies/ml,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1).102例患者血清HBeAg和HBV DNA含量与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无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 DNA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与ALT无相关关系,临床应结合两者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乙肝病毒前C区G1896A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乙肝病毒前C区G1896A变异情况,为临床乙肝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北京市海淀医院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496例,其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0例,非活动期HBV感染者196例,取血液及肝组织样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丙氨酸谷丙转移酶(ALT)、HBV DNA定量检测;HBV前C区G1896A变异检测;肝组织学检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中均检测到HBV DNA,其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检出率100%(296/296),平均值为4.90±1.49log10拷贝数/毫升,非活动期HBV感染者组检出率42.0%(84/200)平均值为3.22±0.59 log10拷贝数/毫升,两组比较HBV DNA载量差异有显著性;在HBV DNA载量>1000拷贝/ml的病例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的乙肝病毒存在前C区G1896A变异,发生率为83.8%(248/296),非活动期HBV感染组乙肝病毒前C区G1896A也存在变异,发生率为33.3%...  相似文献   

4.
一、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1.慢性乙型肝炎 ·HBsAg阳性>6个月 *血清HBV DNA>20000 IU/mL(10~5拷贝/mL).较低水平HBV DNA 2000~20 000 IU/mL或10~4~10~5拷贝/mL,常见于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持续或间歇性ALT/AST水平升高 *肝活组织检查显示伴随中度或重度坏死炎症反应的肝脏炎症 2.非活动HBsAg携带状态 ·HBsAg阳性>6个月 *HBeAg阴性、抗-HBe阳性 *血清HBV DNA<2000 IU/mL *ALT/AST水平持续正常 *肝组织学活检证实无明显的肝炎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β、mIL-2R、IL-1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L-1β、mIL-2R、IL-10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五项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β、mlL-2R、IL-10的水平;根据血清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HBeAg阳性组(33例,经检测HBV DNA全为阳性)、HBeAg阴性组(32例,经检测HBV DNA全为阴性),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IL-1β、IL-1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mIL-2R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mlL-2R等细胞因子水平降低,IL-1β、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同时与机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慢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HBV血清标志物(HBVM)是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HBeAg是病毒复制的标志,但近年来有部分HBeAg阴性的患者肝炎活动明显,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这部分患者HBV—DNA阳性,本文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同步检测46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唾液HBV—DNA的水平,探讨检测HBeAg阴性患者血清、唾液HBV—DNA水平的临床、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 BCP)变异与患者血清病毒载量(HBV DNA)和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BCP区核苷酸(nt)1762A→T和1764G→A联合突变。结果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P<0.05);BCP变异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的含量(P<0.01);BCP变异阳性组HBV DNA含量在HBeAg阳性病例及HBeAg阴性病例中均较BCP变异阴性组高(P<0.01);BCP变异阳性组对肝功能的损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BCP变异可引起HBeAg阴转,病毒复制水平提高;HBV血清标志物联合HBV DNA同步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HBe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BCP变异可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活动期患者HBV DNA水平与HBeAg状态的分布和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调查337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载量.ME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同时行超声检查.比较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不同Child-Pugh分级和肝癌患者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患者中不同HBV DNA水平和HBeAg状态患者的比例.结果 80.4%(271/337)患者HBV DNA阳性,31.5%(106/337)患者HBeAg阳性,68.5%(231/337)患者HBeAg阴性.HBV DNA水平越高者中HBeAg阳性者比例越高,HBeAg阴性者比例越低;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中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BV DNA 3~4 lg拷贝/ml患者中肝癌的比例高于HBV DNA<3 lg拷贝/ml患者(P=0.014)和≥7 lg拷贝/ml患者(P=0.009);HBeAg阴性患者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但HBeAg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大多数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阳性,且2/3患者HBeAg阴性.长期抗病毒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HBeAg不同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HBV RNA表达水平、检出率分析以及与HBV DNA、HBsAg的相关性,探索血清HBV RNA在CHB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月—1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253例,包括HBeAg阳性的患者103例和HBeAg的阴性患者150例,检测血清HBV RNA定量,并分析其与HBsAg、HBV DNA等的相关性。结果 在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之间,HBV RNA及HBV D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阳性患者的HBV RNA、HBV DNA、HBsAg、ALT、AST定量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HBeAg阳性组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5、0.669,P<0.001);HBeAg阴性组中,血清HBV RNA与HBV DNA、HBsAg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6、0.375,P<0.001)。在CHB未治患者中HBV RNA与H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对区分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活动是否有益.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45例HBV携带者.另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等临床项目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使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结果:CHB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显著高于HBV携带组和对照组[(16.59±3.46)ng/mL vs(1.1±0.3)ng/mL和(0.7±0.5)ng/mL,P<0.000];CHB组ALT水平显著高于HBV携带组和对照组[(100.14±9.76)U/L vs(20.13±3.28)U/L和(18.44±2.54)U/L,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CHB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与ALT水平显著相关(r=0.82,P<0.001).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可能是预测HBV感染活动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学检测特点,探讨HBV基因分型与HBeAg、抗-HBc-IgM、HBV DNA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深圳地区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抗-HBc-IgM,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进行HBV基因分型,并对检验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测定出HBV基因分型179例(89.5%),B型121例(60.5%),C型58例(29.0%).HBeAg、抗-HBc-IgM、HBV DNA与基因分型无关.B型多见于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型多见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HBV基因分型具有特异、敏感、简单和实用的特点,HBV复制强弱与病毒基因分型无关.HBV基因分型与HBeAg、抗-HBc-IgM、HBV DNA检验可相互补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挽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2017年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合并肝硬化拉夫米定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患者89例,以替诺福韦酯进行挽救治疗%周。分别依据挽救治疗前患者HBV定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情况下HBV累积应答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累积转换率和ALT累积复常率。结果本组89例患者中,HBV累积应答64例,占71.91%;HBeAg累积转换32例,占35.96%;ALT累积复常74例,占83.15%。低定量组与高定量组HBV累积应答率、HBeAg累积转换率、ALT累积复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转氨酶组与高转氨酶组HBV累积应答率、HBeAg累积转换率、ALT累积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替诺福韦酯作为挽救治疗用药,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转氨酶和肝炎抗体指标,尤其是对病毒定量水平较低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3(TIM-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消化二区2017年1月-2018年6月29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164例(乙肝组),肝硬化83例(肝硬化组),肝细胞癌49例(肝癌组),并纳入32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入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谷丙转氨酶(ALT)、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表达水平;并将乙肝组按照疗效分为疗效较好组及疗效较差组,比较治疗前后TIM-3表达水平及TIM-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四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及AL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表达水平最低,肝癌组表达水平最高(P<0.05);肝硬化组、肝癌组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乙肝组(P<0.05);乙肝疗效较好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表达水平均低于疗效较差组(P<0.05);乙肝组不同疗效患者rs11741184基因型CC、CG、GG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C、G分布频率和rs13170556基因型AA、GA、GG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A、G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TIM-3表达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诊疗过程中肝损害情况密切相关,但TIM-3基因多态性在慢性HBV感染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HBeAg阴性者与HBeAg阳性者的血清病毒学指标、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将9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分为HBeAg阴性组和HBeAg阳性组,观察年龄、性别、乙肝病毒基因型、血清病毒DNA载量、肝功能指标等的差异。结果 HBeAg阴性组和HBeAg阳性组比较,年龄、性别、肝功能指标、Child-Pugh分级均无差异;HBeAg阴性组血清乙肝病毒DNA载量(5.14±0.63)log 10copies/ml 低于HBeAg阳性组(6.66±0.75)log10copies/ml,(t=10.386,P<0.001);两组乙肝病毒基因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组基因型B占26.2%(11/42),基因型C占54.8%(23/42),B/C混合型占19.0%(8/42),HBeAg阳性组基因型B占12.5%(6/48),基因型C占87.5%(42/48),(χ2=14.580,P<0.001)。结论 HBeAg阴性与阳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乙肝病毒基因型构成特点、病毒DNA载量上有差异,两组肝功能受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主要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肝病毒e抗体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复杂、多样,与初次感染年龄、HBV载量、基因型、突变位点、HBeAg状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丙型肝炎病毒和/或丁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及宿主免疫状态等有关。慢性HBV感染过程可分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或无病毒复制期和病毒恢复活性期。部分HBeAg阴性、ALT高水平和HBV脱氧核糖核酸高滴度(〉10^5拷贝/ml)患者,可出现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相关综合征。现有证据表明,合理使用抗HBV药物可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及与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利用线性探针分析法进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结果52例慢性乙肝患者检出乙肝病毒基因型B型24例(46.2%),C型26例(50%),A、B混合型2例(3.8%),B、C两型均以男性多见,两型间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P>0.05);在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化及肝癌中,B和C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混合型2例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和慢性乙型肝炎中度。C型HBeAg阳性率高于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型以B、C为主要亚型,且C型稍多,C型HBeAg阳性率高于B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差异,为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方法 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联合治疗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60例.记录不同治疗时间点两组ALT复常、HBeAg转阴和HBV DNA低于检测值的患者例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和恩替卡韦组在治疗第3、6、12个月时ALT复常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194、2.353、3.339,P>0.05);治疗第3、6、12、18个月时,HBeAg阴转例数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54、0.139、0.326、0.152,P>0.05);治疗第6、12、18、24个月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的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48、0.348、2.236、0.776,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肝酶水平、HBV血清学和病毒学转变方面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乙型肝炎表面大蛋白(LHBs)的变化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30例用ADV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0.6、12、18、24个月时的LHBs、HBV DblA、HBeAg水平.结果 30例患者在入组时的LHBs阳性检出率(90.00%)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6,P>0.05),LHBs的含量(吸光值)与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呈正相关性(r=0.912).LHBs的阳性检出率与HBeAg的阳性检出率(8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P>0.05).ADV抗病毒治疗0、6、12、18、24个月无效风险预测值分别为0.48、052、0.59、0.59、0.76.结论 血清LHBs与HBV DNA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一个新的判断病毒复制的指标.抗病毒治疗过程LHBs阳性持续时间越长,预示着抗病毒治疗无效的风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