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超声、索氏、回流提取三种处理方法测定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索氏提取测得的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结论索氏提取法作为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代先祥  王萌  徐德智  张利 《中成药》2010,32(8):1440-1442
目的: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I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加热回流提取和索氏提取的方法提取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I,并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对于丹参酮ⅡA来说,索氏提取法所测得的含量最高,超声提取最低;从丹参酮I含量来看,各提取方法所测得含量差异不大,加热回流略为偏低。结论:综合各提取方法所测得含量、操作难易及溶剂成本来考虑,索氏提取法优于超声和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复方银杏通脉胶囊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70%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和振动磨超微粉碎;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银杏叶、丹参、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该制剂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胶囊剂的要求;TLC鉴别银杏叶、丹参、川芎方法简便易行,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22%,RSD为3.068%(n=5).结论 本制剂制备方法合理,简便;质控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安心康颗粒的质量标准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安心康颗粒处方中黄芪、苦参、丹参等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该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在2~4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7%(n=6),RSD为0.6%。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安心康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5.
3种滇产鼠尾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薄层扫描定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了三种滇产鼠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法,并与正品丹参作对比.结果:甘西鼠尾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其次为滇丹参,褐毛甘西鼠尾中丹参酮ⅡA与正品丹参相当.结论:实验结果对其质量评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健肝消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赤芍、黄芪、山楂和三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楚,分离效果较好.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在0.018 4-0.46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为1.9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片中间体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片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 ,测定复方丹参片中间体丹参酮ⅡA 的含量。方法 :以薄层色谱法 ,通过最佳的层析系统对复方丹参片中间体与丹参药材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对中间体中的丹参酮ⅡA 进行了薄层扫描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板上各斑点的分离度好、清晰度高 ,方法的重现性好 ,复方丹参片中间体的薄层色谱与其同样提取条件下的丹参药材薄层色谱一致 ;扫描定量测定的回收率为 98.5% ,RSD为 1.2。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可以作为复方丹参片中间体质量控制的一种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方银杏通脉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登丰 《光明中医》2012,27(3):593-595
目的建立复方银杏通脉胶囊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和振动磨超微粉碎;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银杏叶、丹参、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制剂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胶囊剂的要求;TLC鉴别银杏叶、丹参、川芎方法简便易行,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22%,RSD为3.068%(n=5)。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合理,简便;质控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片原料提取工艺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复方丹参片原料的提取工艺,使丹参酮ⅡA的含量达到药典标准。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提取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复方丹参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回流90min,回流温度65℃,用6%的醋酸乙醇溶液提取。结论:采用改进后的提取工艺可以使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达到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丹参及其制剂质量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系统地测定了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原儿茶醛及丹参素等成分的含量,优选了提取、层离及测定条件,该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补脑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彬  李正翔  任荣  王昕 《中成药》2004,26(5):364-367
目的:建立了HPLC测定补脑丸(丹参、酸枣仁、朱砂等)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用TLC法对补脑丸中酸枣仁和朱砂做定性鉴别,以控制补脑丸的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用TLC法对酸枣仁和朱砂进行定性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为1.2mL·min-1,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为268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16~0.48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8%,RSD为2.3%,薄层定性实验中定性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补脑丸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收期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采收期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现不同采收期丹参在丹参酮ⅡA含量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丹参的加工生产中应注意不同的采收季节对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复方党参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复方党参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党参片中的党参、丹参、金果榄;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党参、丹参、金果榄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在0.050~0.45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8%,RSD为0.60%.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复方党参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尿通片中丹参酮Ⅱ 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尿通片中丹参酮Ⅱ A的含量,以苯-醋酸乙酯( 19:1)为展开剂,λ s=470 nm,λ R =620 nm, SX=3.结果丹参酮Ⅱ A在 0.44 μ g~ 2.20 μ 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0.9993(n=5);平均回收率 99.08 %, RSD=3.29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及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瑶华  朱悦 《中成药》2010,32(2):252-254
目的:考察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种丹参炮制品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各炮制品中,醋丹参与酒丹参丹参酮ⅡA含量较高。结论:醋制及酒制能增加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活血降酶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组方中五味子、红花、丹参3味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方中主药丹参所含药理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26 67~0.213 4μg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19%,RSD 1.18%。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准确,可有效控制和血降酶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林恒标  李军  任孝德 《中医研究》2005,18(10):21-2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息痛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色谱柱,甲醇-水(78:22)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本法可测定息痛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回收率为99.32%,RSD为0.80%.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息痛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抗癫止痫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扫描法对抗癫止痫丸中人工牛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人工牛黄,丹参酮ⅡA在0.10~0.80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89%,RSD 1.60%.结论: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抗癫止痫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曾肖蓉 《中医药导报》2007,13(6):104-105
目的:建立安脉调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丹参、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与川芎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0215~0.43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8%,RSD%为0.99%(n=6)。结论:该方法专属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安脉调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申祥国 《中医药导报》2007,13(8):81-82,97
目的:建立正颈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丹参、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01076~0.21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0%,RSD%为1.12%(n=5)。结论:该方法专属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正颈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