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缺氧/复氧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该实验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缺氧 /复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以深入认识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 /复氧处理后基因表达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全面认识神经胶质细胞在缺氧和缺血再灌注等情况下基因变化规律以及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在损伤条件下相互依存关系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取人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作传代培养 ,传至第四代分组作缺氧 /复氧处理 ;用TRIzol试剂经过多个步骤提取制备好的星形胶质细胞样本总RNA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缺氧 /复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利用GeneOntologyConsortium分析系统、OeneCards数据库和Pubmed检索系统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①基因表达谱 :在基因芯片测定了 4 0 96个点 ,共有差异表达基因 187个 ,其中 ,差异表达基因 187个 ,己知差异表达基因 4 6个 ,未知差异表达基因 14 1个 (EST片段 )。②已知差异表达基因 :在 4 6个已知差异表达基因中 ,表达下调的基因有 4 1个 ,表达上调的基因有 5个 ,未见报道的与缺氧 /复氧处理相关基因 2 3个 ,己报道的有 18个。③已知差异表达基因功能聚类 :共 10类 ,其中代谢 2 3个、信号传导 9个、细胞生长 3个、结构蛋白 2个、免疫应答 4个、运输 1个、细胞周期 1个、细胞增殖 1个  相似文献   

2.
两型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型别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比较1型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之间的差异,以进一步研究两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混合胶质细胞,经振荡和差速消化纯化培养1型星形胶质细胞(T1A)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T2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T1A和T2A的基因表达谱,并对两者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基因芯片上检测点4096个,共有差异表达基因267条,其中113条在T1A中高表达,154条在T2A中高表达。结论:本实验获得大鼠大脑T1A和T2A的基因表达谱,首次报道267条存在于T1A和T2A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对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释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Wistar乳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用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确认,建立缺氧/复氧模型,NO采用Griess反应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NO的释放显著增高,钙拮抗剂川芎嗪对缺氧复氧损伤后NO的过度释放无阻遏作用,而参麦注射液则能抑制O的过度分泌。结论:缺氧复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O增多可能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有关,参麦可能通过抑制NO的过度分泌以对抗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1型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为深入研究TIA和T2A生物学特性及功能方面的异同打下基础。方法 以振荡法和差速贴壁纯化培养1型星形胶质细胞(TIA)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T2A),提取总RNA,分别以Cy3-dCTP和Cy5-dCTP标记TIA和T2A的mRNA,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上检测点4096个,4次结果交集显示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38条(60条在TIA中高表达,78条在T2A中高表达),其中生物学功能较为明确的差异表达基因为99条(42条在T1A中高表达,57条在T2A中高表达)。结论 通过该研究获得了大鼠大脑TIA和T2A的基因表达谱,TIA和T2A之间存在99条生物学功能较为明确的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开放性基因芯片数据库筛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相关候选基因并对候选基因的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数据来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Michael Eisen实验室公布的23例复发与缓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表达的芯片检测结果,筛选复发和缓解二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利用SAGE和Gene Card进一步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谱;根据人类基因组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平台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相关候选基因。结论:充分利用开放性基因芯片数据库,可以经济、方便和快捷地筛选疾病相关候选基因,并对已知序列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性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①原代培养APOE基因敲除鼠、APOE基因野生鼠的星形胶质细胞,并分别予以缺氧6 h,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情况;②将培养成熟的APOE基因野生鼠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常氧组、缺氧组和干预组(缺氧+ERK抑制剂),分别予以缺氧组和干预组缺氧6 h,干预组在缺氧之前向培养基中加入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检测3组细胞APOE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①缺氧6 h后,APOE基因敲除鼠组星形胶质细胞早期凋亡率[(5.67±0.35)%]明显高于APOE基因野生鼠组[(2.77±0.24)%](P<0.05);②与常氧组、干预组相比较,缺氧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APOE蛋白明显增加(P<0.05)。结论 APOE对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缺氧后星形胶质细胞APOE蛋白水平上调与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基因芯片技术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新技术之一.基因芯片技术已应用于中医的实验研究领域,其应用基因检测肾阳虚鼠脑基因、检测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中医对金属硫蛋白IE( MT1E)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观察理气活血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研究小鼠胸膜间皮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状况及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虚寒证与虚热证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寒体与热体的特征性基因等.  相似文献   

8.
吴小梅  杜方  朱俐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6):410-411,413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低氧预适应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低氧预适应后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用于神经元培养。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分析星形胶质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缺氧0.5h和3h后,活性升高,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增多;神经元缺氧后活性明显降低,但低氧处理的ACM可阻止此变化的发生。结论:低氧预适应的ACM对神经元缺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星形细胞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通过培养液作用于神经元,从而抑制神经元缺氧后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异氟醚对缺氧复氧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培养新生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8 h后复氧8 h,然后用异氟醚(0.28、1.4、2.8 mmo/L)处理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1.4 mmol/L异氟醚处理的细胞活性比缺氧复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异氟醚处理组GFAP表达量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适当浓度的异氟醚对缺氧复氧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发现并鉴定新的神经干细胞(NSC)分子标志物。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8.5 d胎龄的胎鼠神经管细胞和体节细胞基因表达差异谱,筛选神经管细胞高表达的特异性基因,并通过半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的方法,验证差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确定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结果经过基因芯片筛选,选择11个神经干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通过半定量RT-PCR验证这11个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发现只有Celsr1、Celsr2、Sema5b和Rhbdl3 4个基因是特异性表达在富含干细胞的脑室下增殖区(SVZ)及胎鼠海马区;进一步通过原位杂交验证四种基因在神经干细胞球和胎鼠脑矢状切片的表达,发现Celsr2在神经干细胞球和神经管均表达,说明Celsr2不仅表达在神经干细胞,还表达在其分化的祖细胞中,而Sema5b特异性的表达在神经管。结论 Sema5b可作为神经干细胞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从中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4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6例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标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并用Real-time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通过基因库检索、PUBMED文献检索和基因本体分析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结果: 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及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中筛选出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329个,通过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可靠。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44个。结论: 通过基因芯片筛查,初步建立了宫颈鳞癌转移相关差异基因表达谱,说明宫颈鳞癌的转移过程受多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2.
环孢霉素A对NIT-1胰岛β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对NIT—1胰岛β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IT—1胰岛β细胞,以10μmol/L CsA处理24h。应用基因芯片分别检测CsA处理24h及空白对照组NIT—1胰岛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结果CsA作用于NIT—1胰岛β细胞24h后,在4096条基因中,有38条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已知功能基因13条.主要是与应激反应、蛋白质合成及细胞生长相关的基因。有46条基因表达下调.其中已知功能基因25条,丰要是与细胞生长发育、氧化磷酸化过程及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RT-PCR技术验证了Zfr、Tpi和Pax6 3个基因表达的变化。结论CsA作用于NIT—1胰岛β细胞24h后,可影响NIT—1细胞中多种基因的表达,其中对细胞生长发育、氧化磷酸化等有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CsA抑制NIT-1细胞胰岛素释放的作用机制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sA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越)和α1-抗糜蛋白酶(ACT)作用下的基因表达变化,探索AD脑组织中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特征. 方法 人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至第二代后,分别加入脂多糖(LPS)、Aβ_(1-42)(50 μmol/L)或Aβ_(1-42)/ACT(50:5μmol/L)复合物,24 h后提取总RNA.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功能和信号传导通路方面的关系. 结果 Aβ_(1-42)越和Aβ_(1-42)/ACT对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较LPS广泛,以上调作用为主;且各组间基因表达的变化明显不同.Gene Ontology分析显示Aβ_(1-42)艟使炎症应激反应、免疫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增加;而Aβ_(1-42)/ACT对线粒体损害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上皮分化和脉管发生等相关基因都有显著影响.以Aβ_(1-42)、Aβ_(1-42)/ACT实验组中表达上调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关键基因进行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分析显示下游转录因子和基因可进一步诱导炎症因子生成、细胞凋亡并影响AB的产生. 结论 基因芯片研究证实Aβ_(1-42)越可诱导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与ACT结合后产生不同的作用,提示Aβ_(1-42)、ACT都是参与AD病理过程的重要物质.Aβ_(1-42)诱导胶质细胞产生的IL-6、TNFα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在介导A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cDNA微阵列技术对肺鳞癌、肺腺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基因表达谱,并与肺炎性假瘤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筛选肺鳞癌、肺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及肺鳞癌、肺腺癌的共同表达基因,为研究肺癌的分子机制及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用含4096个基因的人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及肺炎性假瘤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肺鳞癌差异表达基因591个,其中筛选出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476个,上调的有293个,下调的有183个;肺腺癌差异表达基因524个,其中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460个,上调的有214个,下调有246个;有113个基因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均出现差异表达。结论:肺鳞癌、肺腺癌存在不同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共同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肺鳞癌与肺腺癌的分子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曲张大隐静脉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选取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病人隐-股交界瓣膜区静脉6条,取6条正常静脉作对照.提取血管组织总RNA,纯化mRNA后逆转录制备目标序列,应用含有4096种人类基因cDNA的表达谱芯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在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68条,上调基因96条,下调基因72条,共存性差异表达基因39条,其中上调基因28条,下调基因11条.差异表达基因中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基因等多种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有关.结论: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隐静脉曲张的致病相关基因,可能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MMP1,TIMP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基因在肺鳞癌、肺腺癌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含4 096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检测肺鳞癌、肺腺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重点分析MMP1,TIMPl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的表达。结果:MMP1,TIMPl基因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均表达上调。结论:MMPl,TIMP1在肺鳞癌、肺腺癌中均出现表达上调,可作为肺鳞癌、肺腺癌的重要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高低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和HO-8910)基因表达谱差异,筛选与转移相关的基因。方法:按一步法分别抽提高低转移人卵巢癌细胞和对照正常卵巢组织的总RNA并纯化mRNA;分别将等量的高低转移人卵巢癌细胞及对照组织的mRNA逆转录合成以Cy5和Cy3标记的cDNA一链做探针,分别混合后在2张含有4096条双点人类全长基因的芯片上进行杂交。经洗片后用Sc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用ImaGene3.0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计算机分析高低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之间及与正常卵巢上皮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细胞与正常卵巢上皮比较差异3倍以上共有355个基因。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细胞与正常卵巢上皮比较差异3倍以上共有323个基因。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与母系HO-8910比较差异2倍以上共有165个基因,其中两株细胞系比较差异3倍以上共有21个基因。结论:两株人卵巢癌细胞系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提示这些基因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及高转移特性有关。本实验说明利用基因芯片对基因表达谱的检测可以为人体卵巢癌的基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传代培养中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取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传代,抽取细胞(mRNA)并逆转录成cDNA探针,用含有1176个基因片段的cDNA芯片检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传至P3代细胞与原代细胞(P0)相比有104个基因的差异表达超过了3倍,其中有53个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51个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主要涉及一些细胞粘附分子及胞外基质、细胞信号与传导、细胞受体和细胞骨架等方面的相关基因.结论: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显示BMSCs在体外传代培养中众多基因的差异表达,而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存在一定的关系,此为今后从基因水平上评价BMSCs在传代及临床应用中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