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滁州市幼儿屈光不正的相关因素,为针对性地制定幼儿屈光不正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7-8月,屈光筛查和问卷调查滁州市462名1~3岁儿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环境、围生期情况、婴儿期情况、幼儿日常生活情况等因素对幼儿屈光不正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343名屈光正常与119名屈光不正幼儿。与屈光正常幼儿相比,屈光不正组幼儿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 7%vs 52. 8%)、只有父亲散光(3. 2%vs 7. 6%)、只有母亲散光(4. 4%vs10. 1%)、幼儿早产(8. 4%vs 1. 7%)、幼儿被动吸烟(38. 7%vs 25. 1%)、晚上开灯睡觉(21. 0%vs 11. 4%)、经常哭闹(24. 4%vs 15. 2%)、喜欢看亮的灯(59. 7%vs 48. 1%)、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不在同一水平(46. 5%vs 31. 3%)的比例较高,而母亲孕期经常吃鱼(71. 4%vs 81. 6%)、新生儿出生后吸氧(2. 5%vs 7. 9%)、幼儿常吃胡萝卜(89. 9%vs 95. 6%)、绿色蔬菜(95. 8%vs 99. 4%)、硬质食物(87. 4%vs 95. 9%),以及家里采光较好(76. 5%vs 87. 5%)、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0. 5 h(92. 4%vs97. 4%)比例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0. 5 h(OR=0. 277,95%CI=0. 100~0. 770)是屈光不正的保护因素,而幼儿母亲学历大专及以上(OR=1. 314,95%CI=1. 029~1. 679)、只有父亲散光(OR=3. 616,95%CI=1. 317~9. 924)、只有母亲散光(OR=3. 185,95%CI=1. 366~7. 424)、父母均散光(OR=6. 856,95%CI=1. 104~42. 570)、幼儿早产(OR=8. 863,95%CI=2. 700~29. 096)、看电视时眼与电视不在同一水平(OR=1. 976,95%CI=1. 172~3. 330)、喜欢看亮的灯(OR=1. 619,95%CI=1. 009~2. 598)是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结论滁州市幼儿屈光不正主要受母亲学历、父母亲视力、出生情况、用眼习惯和户外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幼儿散光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方法 2017年7-8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滁州市2所儿童保健机构门诊中462名1~3岁儿童(924眼)为筛查对象,采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筛查散光状态,并对幼儿饮食、居住等生活环境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散光与散光幼儿生活环境相关因素的差异。 结果 本次共筛选出379名非散光与83名散光幼儿。与不散光幼儿相比,散光幼儿经常吃胡萝卜(89.2% vs. 95.3%)、硬质食物(85.5% vs. 95.5%)、家庭采光好(74.7% vs. 86.8%)、每日户外活动30 min以上(92.4% vs. 97.4%)、喜欢看色彩艳丽的画册(79.5% vs. 87.9%)的比例明显较低,而开灯睡觉(22.9% vs. 11.9%)、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不同水平(47.1% vs. 32.6%)的比例明显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硬质食物(OR=0.419,95%CI:0.180~0.977)、家庭采光好(OR=0.502,95%CI:0.270~0.935)、每日户外活动30 min以上(OR=0.238,95%CI:0.088~0.644)是幼儿散光的保护因素。 结论 幼儿散光与其饮食、家庭采光、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养育环境对幼儿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滁州市幼儿屈光不正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2017年7月~8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滁州市2所儿童保健相关的医院门诊462名1~3岁儿童为筛查对象,采用视力筛查仪筛查屈光状态,并根据相应标准将其分为屈光正常及屈光不正儿童,同时对其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家庭人文和家庭环境因素。结果 本次共筛选出343名屈光正常与119名屈光不正幼儿。与屈光正常幼儿相比,屈光不正组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7% vs. 52.8%)、幼儿被动吸烟(38.7% vs. 25.1%)、晚上开灯睡觉(21.0% vs. 11.4%)、经常哭闹(24.4% vs. 15.2%)、喜欢看亮的灯(59.7% vs. 48.1%)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05、7.987、7.081、5.182、4.724,均P<0.05),而家庭采光较好(76.5% vs. 87.5%)、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0.5 h(92.4% vs. 97.4%)比例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09、4.51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采光好(OR=0.445,95%CI:0.254~0.780)、每天大于0.5 h的户外活动(OR=0.257,95%CI:0.097~0.685)是屈光不正的保护因素,而其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1.354,95%CI:1.074~1.708)、幼儿喜欢看亮的灯(OR=1.580,95%CI:1.004~2.485),被动吸烟(OR=1.638,95%CI:1.025~2.618)是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结论 幼儿母亲学历、家庭采光、户外活动、看亮的灯、被动吸烟是其屈光不正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大视力保护宣传,提高抚养人保护幼儿视力的知识知晓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晋江市3~6周岁幼儿屈光状态异常发生率,探讨其危险因素,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3 346名3~6周岁幼儿,采用SureSight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状态检查,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周岁幼儿3 346名(6 692眼)屈光状态异常率38.5%,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88,P<0.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73,P>0.0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3~6周岁幼儿近视与平均1 d看电视时间有关联;远视与母亲视力、父亲视力、幼儿营养状况有关联;散光与父亲视力、幼儿营养状况有关联。 结论 父、母亲视力先天遗传因素及儿童看电视的时间、营养状态等后天因素可影响儿童屈光发育。在学龄前儿童中早期进行屈光筛查,消除不良影响因素,对促进儿童视力正常发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罗艳  栾荣生  袁萍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55-1056
目的了解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的患病状况,探明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成都市初中学生2 51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为62.3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级(OR=1.65)、有视力低下家族史(OR=1.36)、经常感到眼睛疲劳(OR=2.05)、每晚学习时间>2 h(OR=1.45)、黑板反光(OR=1.28)和看电视时眼睛距电视机距离<3 m(OR=1.69)是视力低下的危险因素;而眼睛疲劳时及时休息(OR=0.6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69)和经常吃海产品(OR=0.78)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的现患率高,且存在诸多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5 58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弱视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弱视患病率为2.94%,弱视程度与弱视种类、斜视种类、屈光不正程度密切相关。远视性弱视患病率(2.04%)明显高于混合散光(0.79%)及近视(0.09%),11项询问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近距离看电视及看彩色电视是导致弱视的两个高危因素。提示:应重视对学龄前儿童中、重度远视及屈光参差的矫治,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对儿童视觉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师文  杨小梅  周华  阿批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22-6023
目的:探讨小瞳孔检影的方法在大面积幼儿屈光筛查中实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半暗环境中对保山地区3~6岁儿童2 824名(3648只眼)在小瞳孔条件下进行半米检影,幼儿注视验光师鼻子。验光师分别用+1.00D、+1.50D镜片进行中和,对检影时远视超过+1.00D、两条主子午线屈光不等、两眼屈光不等超过1D或者不用镜片中和就出现逆动影的幼儿视为可疑屈光不正要求家长复诊,复诊时1%阿托品眼膏散瞳复查屈光状态。结果:回院复查的96名患儿中85.41%的都有屈光不正存在,包括远视超过+3.00D、散光≥0.50D、近视及屈光参差。结论:小瞳孔检影方法在实际的幼儿体检屈光筛查中是一个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幼儿在视力筛查中的不配合情况,在大面积的儿童屈光筛查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及影响的危险因素,以期针对性诊治。方法 以2018年12月—2020年4月台州市4所幼儿园共570例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均进行视力检查,制定问卷调查发放所有学龄前儿童,当场收回,统计屈光不正数,并从父母职业、家庭收入、母亲孕期情况、儿童出生情况、儿童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等角度进行屈光不正各变量总结危险因素,进行单影响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发生数155例,发生率27.19%;其中散光112例、远视20例、近视23例。年龄上逐渐下降,以0~1岁发生率高,其他家属占50.98%,以上和同比较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居住地、儿童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影响因素有监护人为教师、儿童日常生活状况(看电视时间>3 h、看电视距离<2米、户外时间<1 h、睡眠时间<8 h)、儿童饮食习惯(从来不吃鱼、动物肝脏、深色蔬菜、鲜牛奶)和同项目其他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和家庭采光、家庭月收入、母亲孕期情况、儿童出生情况等影响性低,各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教师、看电视时间、看电视距离、户外时间,不吃鱼、动物肝脏、深色蔬菜、鲜牛奶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和睡眠时间无关(P=0.067)。结论 父亲职业为教师、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视距离过短、户外时间少、从不吃鱼、动物肝脏、深色蔬菜、鲜牛奶是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独立危险因素,要规范儿童日常生活,均衡饮食,重视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四川省自贡市学龄前儿童弱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四川省自贡市8所幼儿园(城区4个、郊区4个)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检查,收集儿童及母亲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影响因素。结果943名学龄前儿童中男468名,女475名;年龄3~6岁,中位年龄[4.00(4.00,5.00)]岁。筛查出弱视47例,患病率为4.98%,其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为主(36.17%),其次为屈光参差性弱视(34.04%)、斜视性弱视(21.28%)、形觉剥夺性弱视(8.51%)。母亲妊娠期吸烟、妊娠期饮酒、孕次、产次、儿童斜视病史、早产、屈光不正家族史与儿童弱视发生有关(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妊娠期吸烟(OR=10.450)、产次≥3次(OR=3.508)、儿童斜视病史(OR=16.877)、早产(OR=4.285)、屈光不正家族史(OR=9.075)是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学龄期儿童弱视的影响因素可能为有斜视病史、早产、屈光不正家族史,以及母亲妊娠期吸烟和产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婴幼儿先天性中高度散光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参照美国伟伦公司儿童眼屈光筛查判定标准,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集孕期母亲户外活动量、母亲孕期接触电子产品时间、父母亲生育年龄及父母是否具有屈光不正、新生儿生产方式、父亲吸烟等因素,分析先天性中高度散光影响因素。结果完成检查及调查问卷婴幼儿285例,检出先天性中高度散光174例,占61.05%。病例组母亲孕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h比例、孕期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2h比例、父母亲为屈光不正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母亲接触电子产品时间[OR(95%CI):2.550(1.081~6.051),P=0.033]及母亲的屈光不正[OR(95%CI):2.315(1.323~4.049),P=0.003]是婴幼儿先天性散光危险因素。结论应根据婴幼儿先天性中高度散光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温州市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温州市某区重点小学及普通小学各1所,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和近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学生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点小学2 07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41.05%,女生(44.69%)高于男生(3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普通小学1 058名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为17.01%,男生(15.98%)与女生(1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近视(OR=2.122)、每天在家书写时间长(OR=1.230)、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长(OR=1.233)、每周课外阅读量多(OR=1.150)、长时间用眼不能休息(OR=1.246)是重点小学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OR=0.827)、在家不经常用计算机(OR=0.741)是保护因素。普通小学中,父母近视(OR=1.724)、每次用计算机时间长(OR=1.338)、参加课外培训班数量多(OR=1.190)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看电视时距离电视远相对于距离近(OR=0.671)是保护因素。结论重点小学学生疑似近视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小学,针对不同学校有侧重点地进行近视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省海盐县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对海盐县20所幼儿园共8000名幼儿,排除资料不全者,共计7 886例幼儿人选本研究资料.对以上幼儿进行屈光不正检查,对屈光异常幼儿视力进行复查,若幼儿存在视力异常则给予眼科专科检查以排除是否合并有器质性病变.同期对幼儿家长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存在弱视的幼儿共1 743名,占复诊幼儿的80.14%,其中远视性1 256名(72.06%),近视性61名(3.50%),混合散光426名(24.44%).弱视屈光类型中远视性占据了绝大多数,但单存在下降的趋势,混合散光的检出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可能影响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因素中,妊娠期孕产妇的烟酒史、幼儿家族史、早产、过高的用眼频率、出生体重低体重以及家庭低收入等在屈光异常幼儿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屈光正常的幼儿(P均<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筛查应引起儿童眼保健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对幼儿屈光不正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叶文静  李兵 《中国校医》2022,36(8):564-567
目的 了解锦州医科大学在读医学专业大学生视疲劳发生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纸质问卷于2021年5月对该校医学生进行视觉疲劳情况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 本次调查医学生689人,其中男生230人(33.38%),女生459人(66.62%)。医学生视疲劳量表得分M(P25~P75)为18(12~24)分,视疲劳总体发生率为61.54%,女生(66.49%)高于男生(5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屈光不正(OR=1.875,95%CI:1.228~2.863)、工作学习时用眼姿势、眼与电脑距离、桌前使用手机姿势及时间均是视疲劳的影响因素(P<0.05)。 视疲劳在医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及时矫正屈光不正,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将可能起到预防和改善视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屈光不正检出率和发展趋势,为控制青少年屈光不正与提高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于2020年9-12月对苏州市高新区27561名(55122眼)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伟伦双目视力筛查仪筛查屈光状态.结果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检出率为9.5%,散光为8.6%,远视为1.3%...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及其屈光状态,为社区预防儿童视力不良、防治屈光不正提供参考。方法在家长知情同意下,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在册登记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裸眼视力及屈光筛查。结果共1,606名儿童(3,212只眼)完成筛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6.91%。,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χ~2=18.508,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2.912,P0.05)。屈光异常眼数占检查眼数的26.87%,以散光为主。公办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检出率(28.26%)高于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2.37%,χ~2=10.258,P0.0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情况不容乐观。应巩固眼保健的宣教、常规视力检测和屈光状态筛查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天津市东丽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4所幼儿园1 459名3~5岁学龄前儿童,使用Sure 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检查屈光状态。根据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屈光状态分类,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 459名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发生率为21.59%,主要的屈光不正类型是轻度远视(82.56%)。3个年龄组儿童轻度远视和单纯性散光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5;χ2=19.06,P0.05)。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包括早产、低体重、屈光不正家族史、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偏食、参加户外活动时间短(P0.05)。结论天津市东丽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为轻度远视和散光。早产、低体重、屈光不正家族史、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偏食、参加户外活动时间短是儿童屈光不正的独立危险因素。学龄前期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定期做好视力及屈光筛查工作,预防和治疗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在儿童眼病筛查中的作用,为制定群体性儿童眼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使儿童眼病筛查工作更具实效性。方法:①为幼儿园保健医和家长进行"儿童眼保健"科普知识讲座。②由专职的小儿眼科医生和验光师到幼儿园进行集中检查,不会认视力儿童用聚光手电筒和视网膜检影镜进行眼位、眼球运动、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红光反射、屈光间质、屈光状态和立体视觉的检查,会认视力儿童加上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筛查异常者发复查通知书,到筛查机构门诊复查,复查诊断为屈光不正者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2次/天,第4天检影验光,眼表疾病给予对症治疗;数据分析用Pems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结果:①30所幼儿园在园儿童8 467人,实检人数8 123人,受检率95.94%,筛查异常率12.85%。宣教与未宣教幼儿园儿童的筛查参与率和复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20 3,P=0.008 1;χ2=48.950 2,P=0.000 0)。②复查结果:复查526人,外院复查103人,合计复查率60.25%。在复查的526人中,正常11人(占复查人数的2.09%),屈光不正368人(736眼)散瞳验光结果,正视眼仅占复查眼数的4.35%,与筛查为屈光不正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4 4,P=0.160 0)。结论:在幼儿园举办儿童眼保健科普知识的宣教和培训,定期对幼儿进行眼病筛查,幼儿园督促患儿及早复查及矫治,是防治弱视的关键,应纳入幼儿园儿童保健工作的常规。  相似文献   

18.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初中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初中生2 462名,进行视力检查和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在2462名学生中,近视学生1 367名,总近视率为55.50%.维吾尔族初中生患病率为45.75%,汉族学生为70.78%,维吾尔族学生近视率低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x2=138.04,P<0.01);汉族男生近视率为65.91%,女生为7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389,P<0.01).影响近视的因素分别为读写距离、是否喜欢眺望、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天玩计算机时间、一次性连续读写习惯时间、每天户外时间、不良用眼行为、做眼保健操、每周吃抓饭次数、喜欢吃的主食、每天睡眠时间(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民族(OR=1.334)、读写距离(OR=2.441)、不良用眼行为(OR=1.657)、做眼保健操(OR=1.221)、一次性连续读写时间(OR=1.164)、每天玩计算机时间(OR=1.158)、是否喜欢眺望(OR=1.657)、每周吃抓饭次数(OR=0.702)、每天户外时间(OR=1.17)是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初中生发生近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用眼习惯、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日常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与-2518MCP-1、CCR2-64I、SDF1-3’A基因交互作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SLE发病的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发现19个因素与SLE发病有关,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共5个,其中饮井水为SLE的保护因素(OR=0.099),而多种药物过敏(OR=8.174)、阳光过敏(OR=18.339)、服用抗生素(OR=5.626)、口服避孕药(OR=16.897)为SLE发病的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在SLE发病中好食刺激性食物与-2518MCP-1G/G基因型存在交互作用(OR=4.387)。未发现SLE发病中存在环境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论 多个环境危险因素与SLE的发病有关,而且MCP-1基因与好食刺激性食物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莉  邵静  王瑞卿  刘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421-5422
目的:了解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的情况,探讨儿童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2010年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患者进行登记筛查,经散瞳验光,对确诊屈光不正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60 318例5岁以下儿童中,检出屈光不正27 256眼,2006~2010年屈光不正构成比由37.02%上升至45.18%。109 926只眼中,远视性屈光不正98 490眼,占89.59%;近视性屈光不正5 664眼,占5.15%,5岁以下儿童主要以远视为主。结论: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逐渐减少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