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频率听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频率听力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9/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听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王峰雷  李湘医  余丹 《当代医学》2014,(20):139-140
目的分析研究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体会。方法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选取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74例住院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以及采用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10d、治疗后20d纯音听阈均值变化,均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洪海填  刘海楼 《吉林医学》2013,(27):5607-560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6例,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鼓室内注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疗程10 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2%)(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较静脉给药效果更好,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药物治疗,并按不同剂量将观察组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2.2%(P<0.05)。观察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观察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观察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较地塞米松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乳突骨膜下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乳突骨膜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乳突骨膜下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提高听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观察组28例(28耳),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同时口服丹七胶囊和甲钴胺;对照组14例(14耳),口服泼尼松片,同时给予口服丹七胶囊,甲钴胺。观察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13例(43.2%),对照组有效2例(11.3%),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给药观察组治疗后听力平均提高13.92±7.17dB,治疗前后听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阈改善不明显。结论:对于难治突发性耳聋,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效果优于口服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82-88
目的探讨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8例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频率听阈改善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0.5 kHz、1.0 kHz、2.0 kHz、4.0 kHz方面,观察组听阈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耳后注射治疗伴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听阈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和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接受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和盐酸氨溴索治疗的观察组及接受单纯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疗效及鼓室压及听阈值差异。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3.33%)、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鼓室压(-84.21±7.45)dapa、听阈值(48.26±6.84)dB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和盐酸氨溴索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ALH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104例ALHL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注射甲泼尼龙,观察组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7、12天纯音测听(PTA)值,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PT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时段PTA值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0.3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9.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LHL患者甲泼尼龙鼓室内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听力状况,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用药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4/40,P<0.05);两组患者头晕、腹泻、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低频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在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阀值、耳鸣残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纯音听阀值、耳鸣残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进行耳后筛区注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较高而且安全有效,可减少药物对患者身体伤害,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纯音听阈值及耳鸣残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纯音听阈值、耳鸣致残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巴曲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8%,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单一使用巴曲酶进行治疗,采用巴曲酶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早期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固始县中医院治疗的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泼尼龙全身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泼尼龙鼓室内给药。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受损听力,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过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智恢复、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恢复正常以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确诊单侧突发性耳聋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27)。治疗组给予患耳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听力阈值升高平均值及症状改善情况、血脂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频率下的听力上升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三组主要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鼓室注射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更有效提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影响较小,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鼓室注射甲泼尼龙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突发性耳聋5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耳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的治疗.一个疗程为10天,1~2个疗程后复查听力.结果:对照组总有效11例(45.8%),观察组2...  相似文献   

19.
司远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62-2463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62耳),对照组48例(49耳),应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有效率87.1%,对照组65.31%,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8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纯音听气导均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明显优于对照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听气导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