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56层极速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64例,均接受256层极速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估256层极速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256层极速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度为99.43%,敏感度为83.93%,准确度为97.29%,阴性预测值为97.48%,阳性预测值为95.92%。结论:256层极速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和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艾高山  卜婕  唐晓明  刘洁 《中外医疗》2009,28(22):162-163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平板运动试验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6例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将其普通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心电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56例疑诊患者中,60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男性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5例为假阳性,而57例CAG阳性患者中12例平板运动试验为阴性;42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女性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4例为假阳性,而38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10例平板运动试验为阴性.平板运动试验的灵敏度在男女病人分别为78. 8%、73.7%特异度分别为40.0%、61.1%.结论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且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沈凇萃  王承 《中外医疗》2008,27(20):22-23
目的 初步评价64摊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 入选上海胸科医院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同6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同时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对二者进行初步的对比研究.结果 以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1%、67%与95%.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高,可作为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室性心律失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和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例具备2个以上冠心病前置危险因素且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资料,其中室性心律失常127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7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支架术者99例.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别计算室性心律失常及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患病率.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支架术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 (1)室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65%、44.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33%、46.08%;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分别为比为1.01、0.99;患病率为52.7%.(2)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58%、45.1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1%、60.53%;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36、0.56.(3)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其诊断价值与所处医院冠心病患病率有关.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价值.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心肌血流再灌注的改善并未显示出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无变化评价血管再通术后缺血区心肌组织是否受益亦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0例临床观察可疑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320排动态容积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及诊断,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评价其检查结果。结果: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较好,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利用价值。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99.0%、87.5%、99.3%;诊断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98.7%、88.6%、99.3%;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99.3%、93.5%、99.0%;诊断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2、99.7%、1/2、99.7%。结论:冠状动脉狭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对诊断有心血管紊乱症状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比较其优劣。方法选择400例45-55岁临床有胸闷、胸痛、心悸症状临床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及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患者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400例拟诊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共51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13例,阴性者38例,阳性率25.4%。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112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8例,阴性84例,阳性率25.0%,与平板运动试验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且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43例,其中冠脉造影阳性者29例,阴性者14例,阳性率67.4%,与单项阳性率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与动态心电图阳性联合心肌缺血总负荷≥60mm.min筛选更年期女性合并冠心病者,其阳性率较单项检查高,可作为无创检查诊断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相关性。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疑诊冠心病患者300例,均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疑诊冠心痛患者300例中经动态心电图监测阳性168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138例,阴性30例;动态心电图监测阴性132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46例,阴性86例。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2种检查均对冠心病诊断有着直接的临床指导作用,对冠心病诊断具有相关性,是采取不同方法共同求证,2种检查方法可以相互弥补短缺,从而提高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导动态心电图诊断女性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将70例24 h同步12导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0例女性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8例,阴性32例,12导动态心电图阳性52例,阴性18例,>65岁年龄组的12导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一致(P>0.05);<45岁及56 ~ 65岁年龄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均低于12导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5 ~55岁年龄组,12导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2导动态心电图对于目前临床诊断女性冠心病较为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该院9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并比较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检出结果、诊断效能及冠心病病变检出情况。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9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阳性70例,阴性28例;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出阳性68例,阴性3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阳性65例,阴性33例;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动态心电图,漏诊率低于动态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病变的检出率为97.14%(68/70),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病变的检出率为92.86%(65/70),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效能高于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的变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76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心电图、冠脉造影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60例,占78.9%,造影异常54例,占7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38);以CAG 为标准,ECG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45.6%.结论:体表心电图能够诊断大多数冠心病,敏感度高,特异度较低;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但存在其局限性和风险性.必须全面分析患者资料,选择性地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1.
24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24h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评价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拟诊冠心病患者92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并对其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92例患者中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66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3例。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阴性26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20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6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2.6%(53/73),特异性为31.5%(6/19),阳性预测值72.6%(53/73),阴性预测值33.3%(6/19),预测准确性为79.3%(73/92),假阳性率为68.4%(13/19),假阴性率为27.4%(20/73);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多支病变者易出现动态心电图假阴性。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柔区第一医院323例冠状动脉造影者与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23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223例,阳性率69.04%.动态心电图阳性234例,阳性率72.45%.且在男女各年龄组中[除女性(40~50)岁年龄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与动态心电图阳性率结果存在.致性(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阴性89例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2例,其中3例为严重的冠状动脉双支病变,2例严重的三支病变,需做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而在冠状动脉造影100例阴性患者中有23例动态心电图呈阳性表现.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是临床冠心病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它的阳性更多的体现患者心脏血液供应的24小时病变情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酶变化,选择初诊为冠心病患者6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与体表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狭窄或闭塞45例,占70%,造影正常者19例,占30%.结论体表心电图简便、常用,能够帮助诊断大多数冠心病,但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也有局限性和风险.必须全面分析患者资料,选择性的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减少冠心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心肌缺血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126例疑似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诊断结果及不同血管病变的检出准确度。结果:126例疑似心肌缺血性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心肌缺血性冠心病阳性113例,阴性13例;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不同血管病变检出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查,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单独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效能高于单项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患者行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的间隔时间为14 d,对比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70%(35/50),阴性率30%(15/50)。运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率高于动态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对老年冠心病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0例不典型胸痛患者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12导联Holter检查,将12导联Holter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69例,61例经造影证实为CHD;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阴性51例,12例经造影确诊为CH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度分别为88.4%、76.5%、83.3%。结论12导联Holte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是目前较理想的诊断冠心病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120例不典型胸痛患者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12导联Hoher检查,将12导联Holter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杳阳性69例,61例经造影证实为CHD;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阴性51例,12例经造影确诊为CH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度分别为88.4%、76.5%、83.3%.结论 12导联Holte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是目前较理想的诊断冠心病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观察冠状动脉斑块、钙化、狭窄等影像学表现,同时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分析CT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冠状动脉狭窄在MSCT上表现为钙化斑块、软化斑块或混合斑块等特点。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MSCT对轻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3%、98.3%、87.6%、97.9%;中度狭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99.1%、94.8%、98.7%;重度狭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99.5%、91.5%、99.8%。结论 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高,MSCT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检查的18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依次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在180例患者中,最终经冠脉造影确诊阳性126例,阴性54例,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1.11%,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9.44%,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超声心动图,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诊断效能较高,且操作风险小,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320排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方法 对80例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多层CT成像(MDCT)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及分级诊断有无差异.结果 以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320排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2%、81.1%、62.3%和89.8%,二者分级诊断具有中度至高度一致性.结论 320排CT冠脉成像可对冠状动脉疾病作初步评估,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