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9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相关评价指标,同时随访观察术后月经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2、LH以及FSH水平之间的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月经正常率为9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7%,观察组患者术后肌瘤复发率为1.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可靠,且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是短暂、可逆的,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情况以及半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盛友芬 《微创医学》2014,(3):305-30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并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患者实施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中采取腹腔镜配手术,对照组患者30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86.52±17.22)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64.21±27.54)ml,两组患者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为(7.2±2.1)d,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8.8±3.2)d,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能够满足不同子宫肌瘤患者对手术的要求,并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特点,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手术过程中术野较为清晰,对坏死组织有显著的减少作用,并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临床子宫肌瘤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唐婷 《中国医疗前沿》2013,(17):70-70,78
目的:探讨子宫上行动脉血流阻断联合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7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上行动脉阻断术,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38例仅采取传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恢复正常率95.0%,复发率2.5%,月经改善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上行动脉血流阻断联合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子宫结构和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13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组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肌瘤复发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66±21)m L比(160±37)m L、(4.9±0.9)d比(6.3±1.2)d、5.0%(3/60)比15.7%(11/70),P<0.05或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可减轻手术损伤,降低肌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纯子宫肌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再行肌瘤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月经过多,降低肌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卫辉市华新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纯肌瘤切除术(LM),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有助于拓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1例。观察组实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病及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病情况比较,P0.05。随访1年,两组手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肌瘤通过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可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于子宫肌瘤治疗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4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两组各62例,予以研究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子宫内肌瘤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术后Vas评估、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值(P0.05);两组并发症存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fsH及e2指标与对照组存差异(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手术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观察组)及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诊1年术后复发率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手术创面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海报 《中外医疗》2013,(32):38-39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该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进行子宫血管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月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肌瘤复发情。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月经过多症状的改善率及肌瘤复发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使月经过多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的血供即刻受到影响。肌瘤坏死,具有潜在的降低肌瘤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1年1至2013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及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有44例、48例.对2组患者的性激素及AMH及窦卵泡数、卵巢早衰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FSH、LH、E2较本组术前虽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FSH、LH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E2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AMH、窦卵泡数较本组术前虽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术后AMH及窦卵泡数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阴道干涩发生率均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虽略有影响,但不会导致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纯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且术后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复发率,是一种临床上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选择术式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单纯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观察组采用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laparoscopic uterine artery occlusion combined with myomectomy,LUAO-M),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损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共9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将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进一步优化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垂体后叶素的使用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研究组61例)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并在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6U,B组(对照组65例)则行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并比较肌瘤术后复发率及性激素水平.结果:A组出血量、术后病率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A组子宫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复查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性激素变化水平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垂体后叶素的使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以起到减少出血、降低术后肌瘤复发率的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孟俊鹤 《罕少疾病杂志》2022,29(4):51-52,67
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及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肌瘤剔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激素水平及预后相关指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在我院进行治疗。对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另对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3.08,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3.08,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建议其选择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法不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减少治疗费用。另外,经该手术治疗后,术后复发的风险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选用7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32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卵巢雌激素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复发率实验组0例而对照组5例有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实验组平均(98±43)mL,对照组(166±79)mL,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肌瘤复发,而又不影响卵巢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