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结合笔者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对患者尿液进行检测,探讨亚硝酸盐(NIT)、尿白细胞(WBC)以及细菌计数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诊的54例疑为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采集,并运用HC-900Urine Analyzer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以及FUS-200尿沉渣对患者尿液化学成分和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尿液中指标变化情况;结果:54例患者经尿培养诊断显示,其中23例确诊为尿路感染,31例为非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的各指标均高于非尿路感染患者,P<0.05;细菌计数诊断阀值达到251.19个/oμl-1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大值, WBC计数的诊断阀值达到46.44个/oμl-1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大值;亚硝酸盐的特异性为95.65%,敏感性非常低,仅为47.83%;结论:在尿路感染中,通过对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进而实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笔者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对患者尿液进行检测,探讨亚硝酸盐(NIT)、尿白细胞(WBC)以及细菌计数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诊的54例疑为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采集,并运用HC-900Urine Analyzer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以及FUS-200尿沉渣对患者尿液化学成分和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尿液中指标变化情况;结果:54例患者经尿培养诊断显示,其中23例确诊为尿路感染,31例为非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的各指标均高于非尿路感染患者,P0.05;细菌计数诊断阀值达到251.19个/oμl-1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大值,WBC计数的诊断阀值达到46.44个/oμl-1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大值;亚硝酸盐的特异性为95.65%,敏感性非常低,仅为47.83%;结论:在尿路感染中,通过对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进而实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邢忠  刘庆军  索玲 《黑龙江医学》2001,25(3):189-189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无论是急性、慢性 ,其定位诊断是治疗与预后判定的最重要的依据。本文就常用方法加以概述。1 根据临床症状定位诊断典型急性肾盂肾炎 ,以恶寒战栗伴高烧 ,侧腹或腰区痛及腰区叩击痛等为主症的症状 ,加上其它症状则较易定位诊断 ;而慢性肾炎时 ,因其系多种复杂症状 ,故难以凭此进行诊断 ,即使临床症状典型 ,下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亦较上尿路感染诊断为易。简言之 ,尿路感染的定位单依据临床症状是不精确的 ,甚至是不可信的。2 直接诊断法尿路感染的直接定位诊断法有 :尿导管法、膀胱洗净法、肾活检法 ,前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艾迪氏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系临床常见病,艾迪氏计数(Ad-discount)即12h尿细胞排泄数是诊断尿路感染传统的、常用的尿细胞学检查方法,临床常用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者。为观察Addis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我们对疑似慢性肾盂肾炎患者40例,做Ad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0 例尿路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正常40例患者为对照组,均进行尿常规检查,对比分期检查结果,研究和探讨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尿白细胞及细菌计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类别的尿路感染之间,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细菌计数对比,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较准确的鉴别不同部位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6.
尿路感染的病人几乎半数无临床症状,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尿液的改变,且尿路感染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需依靠实验室检查,因此实验室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1 尿路感染的定性诊断1.1 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同时做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要求尿在膀胱中停留4~6小时以上),菌落数≥10~5/ml,但需排除假阳性结果的原因.①收集中段尿时被白带污染;②尿标本在室温放置超过1小时后才接种;③细菌培养技术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尿沉渣分析仪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诊断尿路感染 ,特别是由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时 ,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细菌数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镜检沉渣方法难以定量且测定时间长。笔者用尿沉渣分析仪对急、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了白细胞、细菌数测定 ,结果其对诊断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1.仪器和试剂 :UF -100尿沉渣分析仪(日东SYSMEX株式会社)及配套试剂、质控物。2.标本来源 :收集149例(男性69例 ,女性80例)本院住院的经病原学和免疫学确诊的各类尿路感染患者 ,其中急性尿道炎及膀胱炎55例 ,急性肾盂肾炎37例 ,慢性肾盂肾炎31例…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与电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应用电化学检查方法(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以下简称ECDM)可以确定溶液中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对测定脑组织、尿液、血浆中氨基酸代谢产物有帮助。尽管此方法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较短,但在当今的临床实际中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方法,将成为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观察组和11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两组均实施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尿常规检查结果,统计尿常规检查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尿常规诊断的敏感度为97.87%(92/94),特异度为81.25%(13/16),准确度为95.45%(105/110),WBC和R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容桂荣  张萍萍 《华夏医学》2002,15(5):703-705
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院内感染,其发生、发展及归转与常见普通尿路感染不同,防止细菌性生物膜的形成,改进此流系统,加强尿道外清洁消毒对其防治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内科病房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状况及原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主动监测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内科病房所有住院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35例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5例,感染率为4.48%,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5/千导管日。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了内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状况,为有效控制尿路感染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特点。方法 选择179例住院的尿病原学阳性的尿感患者。据有无糖尿病分成两组,对其临床资料、病原体的分布及两种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较高,对治疗的反应性较差,并且易于发生多重致病菌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真菌的感染机会较多。在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要重视糖尿病患者尿病原体的培养,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抗生素的联合运用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尿路感染系临床常见疾病 ,分为上尿路感染 (肾盂肾炎 )和下尿路感染 (膀胱炎 ) ,其中膀胱炎约占 6 0 % ,多见于女性。寻找有效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笔者应用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30例 ,获得较好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30例尿路感染者均为沁水县人民医院内科门诊患者 ,  相似文献   

15.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悦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9-20
目的分析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治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中伴糖尿病78.67%,伴泌尿道结石28.00%。在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80.00%,革兰阳性菌占20.00%;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重视尿路感染诱因,依据尿培养药敏结果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性尿路感染(UTI)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老年性尿路感染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测定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的浓度,并与白细胞、肌酐水平做对比,研究PCT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共有48例非阻塞型UTI和24例阻塞型UTI,所有阻塞型尿路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白血细胞和肌酐水平与非阻塞型UTI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T有可能是诊断老年性阻塞性UTI敏感且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冲洗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05--2009.05留置导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每天用0.02%呋喃西林冲洗液冲洗膀胱2次而对照组不进行冲洗治疗。结果:治疗组尿路感染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0.3%)P〈0.05。结论:常规膀胱冲洗并不能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反而可能诱发泌尿系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了解尿路感染(UTI)患儿中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发病情况,及时发现膀胱输尿管返流。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尿路感染患儿143例,按年龄分成三组,比较不同年龄组VUR的发病情况。按尿路感染发生的次数分首次尿感组和反复尿感组,比较VUR发病情况。结果不同年龄组的UTI患儿VUR的发病率依次为36.36%、34.78%和15.09%,有显著性差异(P〈0.05)。首次尿感组和反复尿感组的VUR发病率分别为13.68%和52.65%,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岁以内(包括1岁)的UTI患儿中VUR的发病率显著高于5岁以上的患儿,且易形成肾疤痕,因此UTI患儿应常规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对l~5岁的UTI病人,由于仍处于肾疤痕的好发期,VUR的发病率也较高,应放宽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的指征而及早发现VUR。反复尿感的患儿根据病情和实验室检查,及时行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可早期发现VUR。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对细菌的检测性能和筛查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以评估仪器检测细菌的线性和携带污染率。检测200份临床标本并进行尿培养,以临床诊断尿路感染的标准作为诊断尿路感染(UTI)的金标准,计算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诊断UTI的灵敏度、特异度等参数,并比较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培养诊断UTI的差异。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细菌在约5~15 000个/μL的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线性关系,仪器自动冲洗1次时所测的细菌携带污染率为0.026%。对UTI的诊断,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培养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筛选UTI的灵敏度为96.2%(102/106),特异度为46.5%(40/86),阳性预测值为68.9%(102/148),阴性预测值为90.9%(40/44)。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细菌的线性良好,无携带污染,对筛查UTI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尿路感染的进展,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总结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医治疗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结论:中医治疗尿路感染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