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类中风概念演变史、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类中风病诊断方案、类中风西医研究概况、类中风辨证论治等五个方面论述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认为类中风概念因与后世中风病概念一致 ,随着中风病概念的规范化进展 ,最终被中风病的概念完全代替。指出 ,在中风病的发展史上 ,类中风病因、疾病的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 ,而又不同程度推动了中风病研究的深入。其中 ,风眩为本虚标实证 ,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风痱主病在肝肾 ,涉及心、脾 ,治宜熄风开窍、祛痰通络。风痹由气虚血虚 ,痰瘀痹阻脉络所致 ,治宜平肝熄风、通达脉络。风癔 ,主病在脾者为气虚痰盛兼有内风 ,属风痰闭阻清窍 ,阻滞舌本脉络。其中 ,风痰阻络者 ,治宜祛风除痰 ,宣窍活络 ;肾虚精亏者 ,治宜滋阴益髓 ,补肾利窍  相似文献   

2.
张景岳辨治中风病学术思想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岳的学术思想在中风病的治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元气虚损”是中风发病的根本因素,而其他因素(如痰、瘀等)皆继发于元气虚损;治疗也应以培补元气为主。现浅识如下。1中风非风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在唐宋以前,均认为以外风为主。至元代王履首先提出“类中风”之名:“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但也有的医家认为“类中风”包括尸厥、痰厥、血厥、酒厥、中虚、中气、中食、中寒、中火、中湿、中暑、中恶等…  相似文献   

3.
从类中风概念演变史、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类中风病诊断方案、类中风西医研究概况、类中风辨证论治等五个方面论述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认为类中风概念因与后世中风病概念一致,随着中风病概念的规范化进展,最终被中风病的概念完全代替。指出,在中风病的发展史上,类中风病因、疾病的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而又不同程度推动了中风病研究的深入。其中,风眩为本虚标实证,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风痱主病在肝肾,涉及心、脾,治宜熄风开窍、祛痰通络。风痹由气虚血虚,痰瘀痹阻脉络所致,宜平肝熄风、通达脉络。风癔,主病在脾者为气虚痰盛兼有内风,属风痰闭阻清窍、阻滞舌本脉络。其中,风痰阻络者,治宜祛风除痰,宣窍活络;肾虚精亏者,治宜滋阴益髓,补肾利窍。  相似文献   

4.
虚痰论     
陈杰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8):372-372
世医但见痰证,便谓祛痰、化痰,习用宋代《和剂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实痰,不能治虚痰,即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痰饮一证最早出现于《金匮要略》,而在《内经》只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此《内经》之不重痰证可知。后世所谓怪病多痰,痰为百病之母,似乎痰之关系重大。何也?盖人体内本无痰,因风,因火,因虚,因实而生痰,痰阻经络、气机,而他病丛生。故二说皆不可废,唯着眼点不同,一在本,一在标。治病必求其本,治痰必求其因。张景岳在其《景岳全书》中指出:“凡将治痰者不可不先察虚实”,又谓:“痰之可攻者少,而不可攻…  相似文献   

5.
金元诸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各持一见:河间认为乃“心火暴甚”、“阳热怫郁”,主火为训;东垣持“本气自病”,主气为先;丹溪则提出“湿热生痰”,痰化热生风,主痰为因。个人认为“虚”、“痰”、“火”皆能导致中风,但三者常互为因果。究其病变,则以肝为核心。清代叶天士把中风主因列入“阴虚阳亢风动”范畴。强调“阴亏”是致病的关键所在。在治疗上提出:治风首宜柔剂,清肝须选清凉,平肝贵在滋潜,镇肝宜用金石,乃叶氏治风起手四法。个人认为,在辨证上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不可执一家之说。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对中风的半身不遂证认为其本源是元气亏损,半身无气  相似文献   

6.
王光耀  张倩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65-1267,1280
根据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认为中风病急性期是风、火、痰、瘀、气、虚六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相互影响,于分秒之间病机瞬息万变;虚为中风之本,气机逆乱为中风之基,风、火、痰、瘀为中风之邪,六种病机相兼为病,相互消长;提出“整体性、多元性、一方合多法”围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轲 《江苏中医药》2003,24(10):49-49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中风”、“卒中”范畴 ,益气化瘀法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且疗效已基本得到肯定。笔者试对其理论渊源作一探讨。1 因虚致瘀 ,瘀阻脑络是中风的病理核心中风的“内虚邪中”说始于《内经》 ,在《灵枢·刺节真邪》篇中提示了气虚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 ,并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指出 ,正气亏虚 ,则脉络空虚 ,风邪乘虚入中 ,致使经脉阻滞而发为中风。确立了“内虚邪中”论。隋唐之际 ,唐宋以前 ,对中风病的认识基本上承袭了“内虚邪中”论 ,未越雷池。正如《诸…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标实以风、火(热)、痰、瘀为主。其病责在肝胃气机失常;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病变主要责之脾肾,因此,邪实治在肝胃,正虚调补脾肾便是中风病证治的基本规律。由于标实本虚难以绝对分开,故治肝胃与补脾肾又常相兼并用。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是中医四大难治之症,至今其发病内外因仍存争议,难有定论。外因之风邪与内因痰、气、火等之治法在临床上存在明显的用药差异。古代著述受后代阐述之影响,往往有不足或因个人观点而有所偏执,因此必须分清原文中风的含意属于“中风”、“属风”、“表证”、“里证”、“述症”、“述因”中的何种。仲景以症论述,而朱丹溪、刘河间、李东垣三者以病因论述,后代医家又经由个人观点阐述原文,仍有出入,经由该文希冀对中风之病因病机有所明晰。  相似文献   

10.
卓萍  赵传文  张继明 《光明中医》2010,25(1):137-138
眩晕之名,首见于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但对其认识起源于《内经》。《内经》“因风、因虚致眩”的论述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理论依据。汉·张仲景继承了《内经》对眩晕的认识,并提出了“因痰致眩”理论,汉唐时期的治法则着重治风治痰治火。宋元以后医家在前人因虚致眩学说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发展,明代渐渐产生了强调补虚为眩晕主要疗法的医家,其中最著名是薛立斋和张景岳。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机多本虚标实。风、痰、风痰相合均为中风的重要病理因素,现代医学对风、痰、风痰相合也作了大量研究,风痰相搏发病在中风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风痰相搏为主的病机出发探讨中风发病机理,认为风痰相搏致病率高,为最重要病理,化痰熄风的治疗原则应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全面发掘整理研究中医风痰证治,对中风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属祖国医学中风病范畴,《内经》谓之“大厥”、“薄厥”,后称“卒中”、“类中”。中风之因,汉唐遵《内经》主外风,金元争鸣倡内风。现代则归之于虚、火、风、痰、气、血六端,而病发多责于瘀血、痰浊[1]。笔者认为,本病患者既有阴气虚、痰瘀盛的病理体质,又有情志、劳倦的诱发因素,瘀血阻滞是其发病的关键,痰、火、瘀、水交结是其病理特点。1 阴气虚、痰瘀盛的体质因素大量临床资料表明,50~60岁是脑出血的高发年龄。年事已高,机体衰老,肝肾阴亏,肝阳亢盛为这个年龄段的显著特点。肝肾之阴具损,阴虚则肝阳无制而偏亢。肝阳偏亢则易于…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按现在年发病率 2 17/ 10万计算 ,全国估计有 6 0 0万左右中风病人 ,其中缺血性中风占全部脑中风的 4 3%~ 6 5 % ,有报道高达 80 % [1] 。中医药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 ,发挥了一定作用 ,对本病的临床报道很多 ,现就近几年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大多仍倾向于“风火痰瘀虚” ,但各家的立论有所不同。1 1 风中风之“风” ,古今即有内外风之别 ,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 ,如《内经》、《金匮要略》有“内虚邪中”之外风说 ,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 ,如张景岳有“非风”论…  相似文献   

14.
薛己论中风病因探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己(1488~1558),字新甫,号立斋,明代江苏吴县人。薛氏精通各科,尤以内科闻名;善于博采众长,真见灼然,著作颇丰。笔者细究薛氏《内科摘要》及所注《明医杂著》,深感其对中风发病机理的认识有别于前人,治法遣方又有别于当今多以通降活血为用者。为客观地评价薛己在中风病证治研究中的贡献,发掘其独到的治疗经验,兹将个人研读心得就教于同道。1正本清源承上启下历史上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认为中风病是外风所致。金元时期则偏重于内在因素,认为与火、气、痰及七情有关;金末明初首提“类中风…  相似文献   

15.
中风属危急重症,而从古至今,研究者颇多,见仁见智,或主外风,或主内风,论治必言息风。邵念方教授通过对中风理论的分析研究和积 30余年临床经验,并结合当今中风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中风无风论”。现就个人体会,对此新论探讨如下。 1中风发病源于风,中风既成则无风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发为偏枯”,即是内虚邪中之“外风论”。《素问·生气通天论》又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即是“内风论”。仲景又承袭《内经》内虚邪中之“外风论”,云中风“…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病 ,古有“薄厥”、“偏枯”等名称。《内经·生气通天论》云 :“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强调了郁怒伤肝 ,肝失条达在中风病发病上的重要性。现代多数学者一致认为 ,本病有痰、火、风、瘀、虚五端 ,痰瘀互阻为主要病机。风指病势而言 ,说明起病急骤 ,而痰热血瘀互阻为生风之源。生活历程多坎坷 ,抑郁恼怒之情无时不有。郁怒伤肝 ,肝郁化火 ,火盛伤阴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阳化而风动。肝失条达 ,气滞则血瘀。肝气郁结 ,风木过动易克脾土 ,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云 :“更有风木过动…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所论中风不同于《伤寒论》风邪在表之中风,属于杂病中的中风病,与现代所言中风病是一致的。由于《金匮要略》中风病篇散佚较多,后世多数医家认为《金匮》中风病以外风立论。笔者结合《金匮》中风病脉证及方药,就仲景之中风观浅析如下:1 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中风病发病的内在基础 仲景认为正气亏虚是中风病发病的内  相似文献   

18.
方鸿 《山西中医》2003,19(4):62-62
中风病病因错综复杂 ,其临床表现多以肝肾阴虚、瘀血内阻、肝风内动、痰湿内阻等为基本证型。风、火、气、痰、湿、虚、瘀等病机中 ,虚损是中风病的根本 ,其始终贯穿于中风病的全过程。现就中风病从虚论治略述浅见。1 中风病从虚论治的理论基础虚与中风病关系密切 ,历代医家早有论述。唐宋以前 ,医家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至金·刘完素首先提出“肾水虚衰论” ,李东垣认为“正气首虚” ,王履则强调中风“非外来风邪 ,乃本气病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 ,“凡此病者 ,多以素不能慎 ,或七情内伤 ,或酒色过度 ,先伤五脏之阴”…  相似文献   

19.
“中风”又名“卒中”,发病急而重,病后痊愈者很少,常遗留下严重的语言、智能、运动等功能障碍,一旦中风,轻者瘫废,重者猝死。《医门法律·中风门》说:“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因此,对中风病应重在预防。古人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对中风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风病,发病虽急,但其形成与发生是其始甚微,其成也甚微,中间有一个较长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应该说它是可以早期发现而事先预防的。1中风先兆,必须认识要预防中风首先要认识它的先兆症状,中风的病机从标来说,可因于气、火、痰等,…  相似文献   

20.
张腾  聂志玲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97+1106
<正>1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中风的发病虽然有外风与内风之说,但其病理性质乃属于本虚标实证,其中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导致卒中。中风病的发生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