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兰军良|董晓勇|畅文玲|韩永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8):1076-108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4例为院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其中3例术中发现,2例行术中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术后3个月造影通畅拔除T管;1例行右肝管修补T管引流,术后仍有胆汁漏,6个月后拔除T管。另1例术后48 h发现,行ERCP造影ENBD引流3个月治愈。另外11例系外院转入,发现胆管损伤时间2 d至6个月不等,入院后行ERCP或MRCP检查,有胆汁漏者保持引流通畅,造影提示肝门部胆管狭窄者择期行胆管空肠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粘连严重或解剖变异者需要警惕胆管损伤,损伤后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好。48 h后发现者要根据损伤的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推动外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但是也出现了新的风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年来,该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使得医源性胆管损伤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中国,与胆囊切除有关的胆管损伤占所有胆管损伤的9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出现胆管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开滦总医院2003年3月至2017年3月LC术中出现胆管损伤的18例临床资料,包括针孔样胆管损伤5例,损伤小于胆管直径1/2者5例,损伤超过胆总管直径1/2者3例,胆管完全横断损伤、无组织损伤3例,胆总管完全横断、左肝管横断、右肝管部分横断损伤1例,胆总管横断损伤1例,伴组织缺损超过2 cm损伤1例。
结果18例胆管损伤中仅1例Ⅵ型行胆肠Roux-Y吻合;Ⅰ-Ⅴ型通过简单修补或断端吻合,T管支撑、充分引流,维持了正常的胆管生理结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93年,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获得痊愈。
结论LC中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恰当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维持胆道通畅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分析10年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15例,其中顺行LC 585例,逆行LC 125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OC)5例。LC成功率99.3%(710/715)。无肝外胆管损伤。笔者的经验是,不盲目追求“三管一壶”的完全显露,顺行LC,逆行LC和适时中转OC的结合应用,避免不正确操作以及注意胆囊管的局部解剖变异,是避免LC中肝外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29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行胆管修补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术后再次出现胆管狭窄,经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 预防损伤是关键。胆管损伤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应根据损伤的情况和术后发现的时间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回顾性分析连续4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428例中426例LC取得成功,无任何并发症;2例中转开腹治愈,亦无并发症。提示正确掌握LC的适应症,细致的手术操作,适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胆管损伤,保证LC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3月-2006年6月间腹腔镜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6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13例中胆囊结石伴胆囊萎缩121例,急性、亚急性胆囊炎432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42例,胆囊息肉18例.中转开腹9例,(5例为胆囊结石伴胆囊萎缩,4例亚急性胆囊炎).平均手术时间43.5 min,术后仅1例发生毛细胆管漏,经引流3d痊愈,其余患者均顺利恢复,无胆管损伤病例,无出血、感染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术后住院日5.5 d.结论 腹腔镜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能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减少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Calot三角解剖不清或变异时,此手术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9年1月~2005年11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12例。结果胆管损伤4例。结论严格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手术程序可以极大地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病人的护理,总结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加强对漏胆、腹腔感染、黄疸等胆管损伤的临床症状的观察,重点阐述了T形管的护理是胆管损伤重建手术后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处理体会。方法统计分析1250例LC手术中13例细小胆管损伤的情况。6例于术中发现漏胆点,予钛夹钳夹;4例未找到漏胆点,予引流;3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其中1例剖腹探查并缝扎漏胆汁处,另2例经腹壁戳孔放多孔尿管引流。结果13例均获痊愈,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者经治疗也未产生严重后果。结论LC时细小胆管损伤难以避免。术中发现并处理效果最好。术后发现应行开腹手术或充分引流,对漏胆量少者经腹壁戳孔放置引流是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婴幼儿腹部闭合性损伤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闭合性实质脏器损伤60例(肝损伤32例, 脾损伤28例),小肠穿孔10例,腹壁软组织挫伤14例。非手术治疗肝损伤27例,脾损伤22例。手术治疗肝损伤5例,脾损伤6例;其他类型损伤手术10例。84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婴幼儿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治过程中,应用合理腹穿,B超,CT检查迅速明确有无内脏损伤及程度;严格掌握手术治疗适应证;实质脏器损伤非手术治疗安全可行,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囊颈管结石的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87例胆囊颈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并胆囊颈管结石83例,术前诊断胆囊结石、胆囊颈管结石并胆总管结石4例,术中发现胆囊颈管结石61例.胆囊管存在单个结石69例,多个结石18例.87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1例,LC+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6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应高度重视和发现胆囊颈管结石,灵活运用LC的基本原则及策略可有效地处理胆囊颈管结石.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DC)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8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内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B 超及CT 扫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8%(66/76),84.3%(16/19),28.2%(24/85),39.6% (21/53)。全组85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包括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 61例,肿瘤肠管节段切除术(SR) 8例,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并十二指肠肿瘤切除2例,短路手术14 例。患者术后总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4%,58.3%,31.9%。PD和SR术后的 的1,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67.7%,41.6%和100.0%,6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PD和SR)、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淋巴转移和肿瘤局部浸润深度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和内镜检查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诊断率;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年间56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良性39例,其中确诊为脾囊肿25例,血管瘤9例,错构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例,炎性假瘤1例,其中4例脾囊肿、1例脾血管瘤和1例脾错构瘤行脾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脾切除术;除5例失访外预后均良好。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其中淋巴瘤2例,血管肉瘤2例,网织细胞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未分型1例;其中1例行坏死感染引流术,1例行脾胰体尾联合切除,其余均行脾切除或加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获随访者8例中生存5年以上者3例,3年存活1例,4例手术后1年内死亡。脾脏转移癌5例,行脾切除或联合脏器切除术。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主张行脾部分切除术。脾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段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51例下段胆管癌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8例,减黄性手术23例。结果:总体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减黄性手术生存期分别为32,8个月;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年生存率17.8%,减黄性手术为0;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明显优于减黄性手术(P<0.01)。结论:对下段胆管癌积极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胆石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2例小儿胆石症的临床资料,20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胆囊切除术(其中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18例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1例出现胆瘘,经引流后痊愈,1例右肝管内结石残留。18例(81.8%)得到随访,4例失访。随访5个月至7年,患儿生长发育正常,3例偶有腹痛、腹胀,1例行二次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顺利。行非手术治疗的2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近期症状缓解,其中1例症状反复发作。结论对有腹痛者首选B超检查,对有胆总管扩张或黄疸的患儿结合CT检查可提高正确诊断率;症状明显的胆石症应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可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收治的14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以颈部肿块就诊,2例以声音嘶哑就诊,病程2周至4年。9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及对侧大部分切除术,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例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9例;滤泡性淋巴瘤4例;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术后联合放、化疗7例,4例行单纯局部放疗,另外3例未行辅助治疗。随访13例(92.8%),1例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术后10个月死亡,2例术后未行任何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8,31个月死于肿瘤转移,其余10例随访6-122个月,平均43.2个月,均健在。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及病理易误诊。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其预后与病理类型、综合治疗方案密切相关,术后辅助化疗对本病的治疗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脾肿瘤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2例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脾良性肿瘤47例(51.09%),恶性45例(48.91%)。结果:结果92例脾肿瘤术前B超诊断率为85.87%(79/92),CT鉴别良恶性正确率为91.30%(84/92)。81例行脾切除,7例行肿瘤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3例行脾囊肿穿刺术,1例活检。恶性肿瘤1,3,5,10年生别率分别为68.29%,31.70%,14.63,0.24%。结论:影像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良性肿瘤术后无需特殊处理,对瘤体较大、分化较差的恶性肿瘤术后应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内疝发生的原因,提高腹内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68例腹内疝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证实为盲肠旁疝1例;毕II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后输出段空肠疝入输入段空肠与横结肠系膜间隙6例,其中发生肠坏死1例,行疝复位、肠切除吻合后治愈;Miles术后盆底腹膜裂开所致内疝4例;降结肠造口术后降结肠与侧腹壁形成的间隙致内疝6例;大网膜与乙状结肠造口肠壁粘连形成内疝1例;因手术、腹腔炎症引起的粘连与腹膜、卵巢、膀胱、子宫、肠壁或肠与肠之间的孔隙改变形成内疝50例(73.5%),其中肠坏死3例,行疝复位裂孔修补、粘连松解、肠切除吻合后治愈。 结论:腹内疝术前诊断困难。对有手术史,经常腹痛或肠梗阻表现者应考虑腹内疝的可能,并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以防发生肠绞窄,肠坏死。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收治的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资料.诊断手段包括钡餐、胃镜、B超和CT检查,全部行手术治疗,大部分辅以化疗.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痛、消化道出血、消瘦和腹部肿块多见,手术切除率为90.5%.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综合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