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和合理性,为持续改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等间隔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出院患者中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1 283例,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 283例Ⅰ类切口手术中,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401例,总预防应用率为31.25%;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为主,共180例(占44.89%),其次为头孢呋辛155例(占38.65%);选药超出相关管理规定者62例(占15.46%),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h者148例(占36.91%),单次给药剂量偏大者23例(占5.74%),预防用药时机不适宜者1例(占2.50%)。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医院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持续改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唐景财 《中国药事》2017,31(4):453-457
目的:评价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提高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4月共333例Ⅱ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333例Ⅱ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共310例,预防使用率为93.10%;不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共40例,占比12.0%。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表现为选用品种不当(2.26%)、给药时机不适宜(8.4%)、用法用量不正确(1.6%)和预防用药疗程过长(2.26%)。结论:减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应加强干预措施,加强术前准备,强化无菌概念,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院Ⅱ类切口治疗病人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问题开展调查,并研究其合理性。方法:2021-06~2022-04我院接受Ⅱ类切口手术的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情况。结果:178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共8种,使用频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唑林40.45%、头孢呋辛32.02%和头孢替安14.04%;对Ⅱ类切口手术的病例数据经过了统计后调查发现,在178例病人中,有81例病人采用单一抗菌药物,占比为45.51%;有97例病人采用二联抗菌药物,占比为54.49%,其中选择头孢唑林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的为45例(47.37%),其次是头孢呋辛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的为23例(24.21%);无病人采用三联或三联以上药物治疗的方法;在研究的178例Ⅱ类切口治疗病人中,28例(15.73%)病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当中以持续时间过长居多例次为22例(12.36%),其次因手术时间过长而导致在术中不追加抗菌性药物例次为5例(2.81%)。结论:目前医院对Ⅱ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选用正面临着多种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该院会阴切开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剖宫产手术、双附件切除术病历各40份,回顾性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该院妇产科200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有190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5.00%;平均预防性用药疗程为(3.77±1.37)d;选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头孢菌素类。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时间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疗程偏长、溶剂用量偏大、选药不当等。结论:该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的比例较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 579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是否有指征、预防用药品种、时机和疗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2015年医院Ⅰ类切口手术2 579例,其中预防用药822例,占31.87%;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和白内障手术)824例,预防用药92例,占11.16%;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为主,占95.01%。预防用药不合理220例,其中预防用药超疗程占43.63%,无指征预防用药占32.73%。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合理,但仍然有无指征预防用药、用药品种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现象,医院应继续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6.
王绚  许静  徐进 《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1):32-35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及巩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提供可持续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等间隔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我院2014年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儿病历中随机抽取1 416份,回顾性调查分析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情况。结果:331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38%(331/1 416);所用抗菌药物主要涉及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糖肽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以五水头孢唑林钠为主(46.22%,153/331),其次为头孢呋辛(19.64%,66/331);88.52%(293/331)在术前30 min~2 h使用,84.59%(280/331)用药时间≤48 h;55.89%(185/331)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预防用药疗程过长、给药时机不适宜、抗菌药物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无指征用药。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不同使用方式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12月妇产科二病区符合条件的Ⅱ类切口手术1 051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3—12月妇产科一病区符合条件的Ⅱ类切口手术1 014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对比分析,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长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与恰当的短期预防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妇产科手术存在术后预防性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的问题。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术前0.5~2 h给药或结扎脐带后立即给药,术后48 h内停药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余兴群  宦娣  王哲  黄斌  杨阳 《淮海医药》2013,31(5):444-446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主要不合理表现,以促进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Ⅰ类切口手术20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统计分析预防使用率、用药时间、应用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为51.7%,术前用药时间合理率仅占所查病例的36.27%,总预防时间在48 h内的占所查病例的34.31%,联合用药50例,联合用药率为24.52%。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应用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夏乔芳 《中国药业》2013,(23):49-50
目的 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327例,对围术期用药指征、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药时间和药物利用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27例中使用抗菌药物320例,使用率达97.86%,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序前3位的为五水头孢唑林、头孢替安、头孢尼西.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主要有用药品种档次高、选用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及过度用药等,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出院的451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病历有144例,其中有用药指征的有138例,占95.83%;术前0.5~2 h内给药的有130例,占94.20%;用药疗程〈24 h的有110例,占79.71%;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的有127例,占92.02%。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适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不适宜、用药疗程不适宜等。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与规范化管理工作,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相似文献   

11.
蔡耀 《海峡药学》2014,(6):119-121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提取我院2013年1~9月份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07份,统计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207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4.49%,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主要是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说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不合理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为临床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奉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5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所在科室,以及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等信息,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特点,并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权威资料对其进行合理用药点评。结果:25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有95例(占36.82%)在围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骨科(35例,占35.79%)和普外科(25例,占26.32%)的占比最高;在95例患者中,主要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有头孢唑林(50例,占52.63%)和克林霉素(15例,占15.79%);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显示,95例患者中,有7例(占7.37%)存在无适应证用药的情况,有16例(占16.84%)的给药时机为术前>2 h或<0.5 h,有13例(占13.68%)存在用药疗程>24 h的情况。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整体较为合理,但在适应证把握、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  相似文献   

13.
陈娟英 《中国药房》2014,(18):1659-1661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11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非干预组,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5月实施监测-培训-计划(MTP)模式干预后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例次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单一用药,无联合用药。非干预组预防用抗菌药物中,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仅有20.39%,而干预组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明显升高,达到6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较非干预组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情况,通过实施MTP模式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需结合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实验组则增加围手术期手术抗菌药物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药物选择合理率、用法用量合理率、给药时机合理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率上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916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某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出院的916份乳腺、甲状腺、疝修补手术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该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达99.2%,单一、二联、三联用药率分别为75.76%、19.32%、4.15%,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居前3位的依次为青霉素类(276例次),β-内酰胺酶复方制剂类(221例次),氟喹诺酮类(149例次)。59.09%的患者持续预防用抗菌药物超过3天。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特别是用药指征掌握不严,选药起点过高,盲目联用,用药时间不规范,疗程过长等。需引起重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临床医生用药行为,提高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调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7年出院的乳腺、甲状腺手术患者病历718份,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总药费、抗菌药费、用药时间、用药种类、费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99%,使用抗菌药物频度居前3位的为青霉素类(261例次)、β内酰胺酶复方制剂类(181例次)、喹诺酮类(112例次);用药时间主要在术后,最短1 d,最长18 d,平均用药时间8.7 d;单一用药占77.99%,二联用药占16.57%,三联及三联以上用药占5.29%.抗菌药物占药物费用的平均比率是38.96%.结论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时间应遵守相关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于磊  唐尧  张蕊  严郁  刘可欣 《中国药业》2010,19(24):61-62
目的探讨干预前后医院甲状腺、乳腺手术及腹股沟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和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干预前(2009年3月)及干预后(2009年5月)3种手术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00%和91.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格率也有明显上升。结论医院干预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672例患者中,有602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均在术前0.5~2 h内给药。术后停药合理和基本合理529例(占78.7%),不合理179例(占26.7%)。结论:该院应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Ⅱ、Ⅲ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Ⅱ、Ⅲ类切口手术病历605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品种、疗程和时机等进行分析.结果 Ⅱ、Ⅲ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合理率为33.22%,疗程不适宜45.12%,时机不适宜43.64%,品种不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6月300份Ⅰ类切口病历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围术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涉及8大类19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最高,占40.0%(240/600),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品多为头孢匹氨。初次给药时间为术前0.5~2 h者仅60例(占20.0%)。术后单一用药者87例(占29.0%)、二联用药者153例(占51.0%)、三联用药者33例(占11.0%)、四联用药者27例(占9.0%)。结论: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严重,应加强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