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正>呃逆,古称"哕",又称"咳呃",以喉见呃呃连声,声短而烦,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不治而愈,持续呃逆48小时以上诊为顽固性呃逆[1],病人极为痛苦。目前,治疗顽固性呃逆方法颇多,近年来,我们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用胃复安行足三里穴位注  相似文献   

2.
呃逆俗称"打嗝",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一种病症。古称为"哕",又称"哕逆"。此病症可单独出现,其症轻微,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不治而愈,一般不视为病态。若继发于其它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则为病趋严重的征兆。其基本病因,是由于胃气上逆,扰动膈间而成。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辨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赞军 《光明中医》2007,22(11):45-45
呃逆是以气冲上逆,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难以自忍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古称为"哕",俗称"打呃".呃逆可以单独出现,亦可在多种慢性病的过程中出现,若属偶尔出现,其证多属轻微,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不治自愈;  相似文献   

4.
针刺合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古称"哕",是指胃气冲逆而上,症见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5.
许颖 《河北中医》2011,33(9):1369-1370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古称哕逆。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轻者发病时间短暂,数分钟至数日,可取嚏、喝水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即愈。重者呃声连连,难以自制,持续3 d以上,甚至数周不愈,影响休息、睡眠,甚至饮食皆废,痛苦不可名状,则称为顽固性呃逆。2010-06—2010-12,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6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呃逆,又称"打呃"、"哕症",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当呃逆发作频繁,症状典型,持续时间超过48 h为"顽固性呃逆"。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是由于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所致的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对于呃逆的治疗西医多采用镇静止  相似文献   

7.
郭岩岩  张洁  程小柯 《光明中医》2012,27(11):2289-2290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呃逆轻者常不治自愈;重者24小时甚至数日不愈。持续呃逆3d以上临床诊断为顽固性呃逆。《内经》称为"哕",相当于西医学的膈肌痉挛。呃逆病位主要在膈、胃,与脾、肝、肾、大肠有关。凡能使胃失和降、胃  相似文献   

8.
呃逆古称"哕"、"哕逆";俗称"打嗝"、"打呃忒".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1].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各种原因导致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膈肌痉挛,伴随喉肌痉挛的病症[2].短者数次或数分钟可止,长者可达数十年不愈.久患呃逆致损伤正气,严重影响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根据其临床的表现,相当于中医古籍中所谓"哕"、"咳逆"、"打嗝"、"打咯忒"、"吃逆"、"吃忒"等;相当于西医的"膈肌痉挛"。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其证轻微,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不治而愈,亦可见于他病之兼症,其证多重,可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迁延数日至数月不愈~([1])。笔者单用行间穴治疗呃逆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翳风穴治疗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俗称“打噎”,古称“哕”。《内经》有“胃为气逆为哕”的记载。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乃。其主证是喉中呃呃有声、短促而频繁,持续不已,不能自主控制。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不治而愈,重者可昼夜不停,甚至间歇发作数日之久,常致病人疲惫不堪,十分痛苦。  相似文献   

11.
<正>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持续48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据文献报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发生率为2%。呃逆极大影响患者  相似文献   

12.
呃逆即膈肌痉挛,古称“哕”,俗称“打呃”,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致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或间歇的喉间发出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频繁发作者可昼夜不停,致患者难以正常休息和饮食。近年来我们采用按压耳穴膈区及针刺内关为主治疗呃逆7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13.
呃逆俗称打嗝,中医古称"哕",又称"哕逆",至元代始称"呃",明代起统称呃逆.<素问·宣明五气篇>首先提出其病位在胃:"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至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归类为"一日寒呃,二日热呃,三日虚脱之呃".近人治疗呃逆,总不离和胃降逆,而恽铁樵治章椿柏呃逆医案,却不循常道,辨治奇特.  相似文献   

14.
呃逆,中医古籍称"哕",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主为主症的一种病症,俗称"打嗝"。我科以《灵枢.口问》篇"肺主为哕"理论为指导,对43例肝癌及肝硬化并腹水的患者出现呃逆,采用补左手太阴少商为主的针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古称"哕",又称"哕逆"[1]。西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在临床上运用三联疗法配合调息法治疗呃逆患者,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病房呃逆患者32例。其中  相似文献   

16.
呃逆古称“哕”、“哕逆”;俗称“打嗝”、“打呃忒”。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各种原因导致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膈肌痉挛,伴随喉肌痉挛的病症。短者数次或数分钟可止,长者可达数十年不愈。久患呃逆致损伤正气,严重影响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呃逆"俗称"打呃"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古人称为"哕",现代医学统称为"膈肌痉挛"轻者经饮温开水、深呼吸、休息,多可自愈,但重症而时间长者,日夜不停或稍有间歇,或数日、数月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质量.近两年,我科共收治58例患者,经针刺拔火罐、针灸、神经部按揉,均有效,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膻中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俗称"打呃忒",古称"哕",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的疾病.轻者不治自愈,或经过一般的处理能缓解,严重者昼夜不停,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临床上一般把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者称为顽固性呃逆.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苍龟探穴法针刺膻中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曹建峰 《光明中医》2010,25(1):81-81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古称“哕”或“哕逆”,西医称膈肌痉挛。轻者发病时间短暂,可啜热饮,取嚏,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即愈;重者呃逆连声,难以自制,绵延数天,甚则数周而不愈,影响休息与睡眠,甚则饮食皆废,痛苦不可名状。笔者从2004年3月~2008年6月间以白拟止呃汤加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呃逆是膈肌痉挛引起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是指膈肌产生间歇性的收缩运动.中医认为呃逆是以胃气不降,上冲咽喉而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有声无物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名哕、发呃,病位主要在中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