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建立阿嘎日-16中决明子药材所含有效成分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大黄酚在2.11μg-42.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05628745x-1035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23%,RSD=1.82%。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黄连上清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线性范围0.02~0.2μg(r=0.9998),大黄酚线性范围0.05~0.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大黄素97.69%,RSD=1.39%;大黄酚98.31%,RSD=1.27%。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检验的一个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肾衰宁丸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以二者含量之和计)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isil(TM钻石)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25℃;流速:1ml/min。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2652μg-0.132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6.9%,RSD为1.80%;大黄酚进样量在0.04004μg-0.20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6.7%,RSD为1.7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太极升降口服液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测定的方法,用于控制制剂质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波长为254nm。结果结论:大黄酚进样量在0.016448μg-0.164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1%,RSD为1.48%(n=6);大黄素进样量在0.008428μg-0.0842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4%,RSD为1.99%(n=6)。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测定牛黄清胃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C18色谱柱(5μm,4.0mm×250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10此。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均在0.04~1.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牛黄清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药材五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黄药材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大黄药材中5种蒽醌及其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E M erck L i Chrospher100RP-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高氯酸(85∶15),流速0.8 m l/m 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各蒽醌成分达到基线分离,且峰形良好。芦荟大黄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2 410 537 466 1X,r=0.999 4,在0.016~0.16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104.8%,RSD=1.65%;大黄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2 148 5 440 831X,r=0.999 7,在0.012~0.1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104.0%,RSD=2.71%;大黄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1 653 4 923 143X,r=0.999 8,在0.017~0.16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1.86%;大黄酚线性回归方程为Y=5 823 6 496 978X,r=0.999 8,在0.029~0.28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103.2%,RSD=1.93%;大黄素甲醚线性回归方程为Y=3 827 3 385 073X,r=0.999 6,在0.008~0.079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1.85%。结论分析方法快速、灵敏、准确,所有待测组分峰分离度良好,达到定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大黄廑虫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4.6mm×250mm,5u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分别在0.042—0.840ug(r=0.9996)、0.168~3.352ug(r=0.9998)、0.084~1.680ug(r=0.9997)、0.093~1.852ug(r=0.9999)和0.174—3.488ug(r=0.9994)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7%(RSD=1.43%)、98.63%(RSD=0.64%)、97.80%(RSD=1.46%)、97.29%(RSD=0.97%)和98.45%(RSD=0.88%)。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黄廑虫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王利胜  占建坤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49-1250
目的:建立测定茵虎清肝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ertsil ODS-3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结果:大黄素在69.76-348.80ng(r=0.9996),大黄酚在12.08-60.40n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8.97%,RSD为1.16%;大黄酚99.72%,RDS为2.0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茵虎清肝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舒筋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片中的当归、没药、乳香、红花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片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样品无干扰;大黄素在0.025—0.25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大黄酚在0.063~0.63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大黄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8%,RSD=1.37%(n=5);大黄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7%,RSD=1.90%(n=5)。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王登旭  高国敬  房霞 《中成药》2006,28(7):973-975
目的:制定调经至宝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木香、陈皮、黄芩等4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处方中大黄的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大黄素在2.06~65.9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1.6%;大黄酚在2.14~68.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1.9%。结论:本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控制调经至宝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